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2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英语教育课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我院在英语教育专业上进行了大胆地尝试,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开设了“儿童英语教学技能”这门课程,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直接进行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成为让学生从掌握英语教学技能向具备较强综合教学能力转化的重要课程。
二、该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从2006年开始,在英语教育专业中开设“儿童英语教学技能”课程,这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属于首创。该课程主要包括十项基本技能:英语语音、课堂英语、英文书法、简笔画辅助教学、英语歌曲与歌谣、英语游戏、英语故事、英语短剧、课堂教学设计、说课。该课程以教学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强化学生通过模拟教学直接体验英语教学的意识。
该课程秉承“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原则,运用教、学、做、习、评五位一体的LIPIA教学模式,将教学的整个过程,以模拟课堂和真实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每个教学技能,在“习”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教学技能。第一位:(Lecture) 精讲示范。教师向学生精讲英语教学技能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放映一些英语教学片段或亲自示范,引导学生观看、分析、讨论;第二位:(Imitation) 观察模拟。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优秀示范课录像,和见习等,总结归纳教学技能要领,然后进行教学技能的模拟;第三位:(Practice) 体验反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课堂模拟教学训练。模拟课堂可采取分解模拟教学、微格模拟教学、“五步”综合模拟教学三种形式进行。通过模拟课堂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各英语教学技能并能利用各技能进行初步的教学。通过自己的模拟教学录像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正。第四位:(Internship) 顶岗实习。学生由课堂走上教学工作岗位,课堂上老师创建的学习情景毕竟不同于真实的岗位,学生只有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走上真实的教学岗位,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真正的教学能力。第五位:(Assessment) 学习评价。采用多元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理论和实践评价结合,用人单位和指导教师评价结合,构成了对学生学业的多元评价。该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全面、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多元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该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技能学习和课堂模拟训练阶段,采用技能模块化训练方式,在校内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完成,达到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程度;第二是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主要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感受英语教学,同时验证英语教学技能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教学技能,逐步练就综合教学能力。
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课程教授与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校内实训主要通过模拟课堂教学完成,校外实习通过我院实施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即,大一见习,大二短期实习,大三顶岗实习。
模拟课堂是校内重要的实训方式,通过该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教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各教学技能,然后走出校园,进入真实的课堂,把书本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真实课堂上,让模拟课堂和真实课堂有机地融合。模拟课堂是一种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真实课堂则是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真刀实枪的历练。通过两种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使他们不仅掌握各种英语教学技能,而且亲历了真实的教学场景,逐步培养了他们的英语教学能力,最终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教师工作岗位,成为优秀的儿童英语教师。
三、该课程开设的效果和课程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63-02
课程是教学必要的程序,这个程序包括课程的定位、选择和组织内容,决定方法,设计检测和评价的手段等环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核心问题,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J.E.Kemp)在《教学设计过程》一书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与技术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系统的计划过程。“也就是说,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本文对“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的情景教学设计进行探索。
一、课程定位
“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是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总课时64,学分4分,教学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它是一门培养学生儿童英语教学能力的技能技巧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儿童英语教学技能(一、二)、儿童游戏活动组织与设计,该课程的后续课程应当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专业课儿童英语教材教法和班级管理。
在课程理念上,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依据技术领域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理念设计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并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任务导向以及“教、学、做”一体化来整合课程。
根据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研讨,我们梳理出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的能力要求,即学生应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教学技能开展儿童英语教学实践,包括能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难点讲授清晰等,为教育实习和适应未来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确定了“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习任务的设计除涉及儿童英语助理教师必备能力的训练,还让学生在儿童英语教培机构进行真实的工作体验。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相处等基本素质,特别是加强学生弹性素质的培养,着眼于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情商的养成,着眼于个人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内容为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岗位需求调查、儿童英语助理教师工作过程分析、儿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参与研讨以及在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工作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信息反馈。据此,我们把“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确定为13个学习子项目。
教学活动的安排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为主,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按任务需要合理安排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
本课程组教师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以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1.自编讲义。课程组在参考国内主要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儿童英语助理教师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的具体特点,自编一套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讲义。
2.模拟教学。每一次的教学任务实施都要进行多次的模拟教学,让学生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和扮演小朋友学习者的角色,在模拟的课堂中让学生锻炼教学技能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为真实的教学任务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3.把课堂搬进英语教培机构,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充分利用本校附属幼儿园的有利条件,与行业紧密结合,在教学基本技能初步形成阶段就开始到幼儿园领真实的教学任务,由学生组成的“教研组”在培训机构指导老师和本课程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巩固和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使用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这本教材在语言难度和编写体系上更适合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因此把这本教材作为主教材使用。为了补充课外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的知识,还选择了英语培训机构的一些内部活动策划方案作为该课程的辅助教材。
四、课程实施情况
1.教学模式。“儿童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设计,学生、校内专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英语培训机构四方共同参与课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校内外教师与培训机构搭建的良好实践平台中将知识与教学技能融会贯通。在课程教学中,为达成教学目标,课程采用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来代替传统的常规讲授和工学结合模式,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提炼,开发典型的工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出任务―合作―问题―解决―反思的反复循环模式,逐步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校企互动”的“互动式”和“合作式”教学模式。同时创新教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演课活动和活动策划组织真正在英语培训机构当中进行,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2.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尝试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突出行动学习的特点:根据行动学习法的原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同时在教学中采用课堂的案例分析、课堂外的模拟训练、儿童英语教学机构的实地实践等方式来实践教学。
3.课程课例:以儿童英语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为例,教师以英语培训机构组织的典型特色活动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任务,如“六一英语活动方案策划”、“圣诞英语活动方案策划”、“英语演讲比赛方案策划”、“家长汇报课活动方案策划”等。学生以完成这些任务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模拟、汇报交流等方法来策划该项目,通过到英语培训机构实地现场调研,校外兼职教师给予指导后编写符合培训机构要求的一份活动方案。完成后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修改,然后提交报告,根据培训机构的需求跟进该项目的实施。
4.教学手段:(1)课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2)实物、模型、教具。(3)教学课件、优秀教师教学视频。(4)网络共享资源库,英语培训前沿资料、网络相关教学视频等。同时,通过在儿童语言实训室与英语培训机构进行模拟教学。通过仿真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在相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中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5.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目前有校内专任教师7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所有教师均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数的100%;校外兼职教师3人,来自南宁周边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担任课程校外课程实训指导和课外英语活动策划与组织的教学任务。
6.课程实训情况。实习实训设施与基地。在实习实训硬件保障方面,学校现有2间儿童语言实训室,多间多媒体教室,能满足该课程校内实践、实训教学。同时,学生还在校外6所英语培训机构进行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培训机构现状和发展方向,密切融合在实际教学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
7.考核方式。(1)出勤和课堂纪律(10%)。(2)课堂展示(50%)(分组演课、项目策划)。(3)期末个人展示(20%)(个人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片断演示15分钟)。(4)期末集体展示(20%)(分组设计儿童英语活动策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张明红.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翠云.低幼儿童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4]张鹤.活动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4
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我部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尔公司)2006年共同签署未来五年合作备忘录的安排,2007年我司与英特尔公司将合作实施“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按照我部精品课程建设精神,支持高等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提升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普通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院系,英特尔公司在2007年度出资支持10门计算机基础类及应用实践类课程建设。立项课程经过建设,通过验收并符合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的,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同时,立项课程所在学校还将获得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课程计划的相应支持。
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申报课程必须是在高校已经开设三年以上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及新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实践类课程。
2. 课程负责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 申报的课程学时安排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平均每学期选课人数不少于30人。
4. 申报课程有支撑网站,并在网站上已经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
二、课程分类
2007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主题分为两类:
1.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即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鼓励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结合,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采用新的微架构或多核技术等。2007年重点支持微处理器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微机原理、操作系统、编译技术等内容的课程。
2.计算机应用实践类课程,2007年重点支持多核应用系统开发实践、多核程序设计、并行计算原理与实践等内容的课程。课程需提供系统的教学案例,通过实验案例,覆盖多核技术原理课程及多核软件开发技术的各知识点。
三、申报材料清单
1.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一)。
2. 课程申请报告(由课程负责人撰写,要求详见附件二)。
3. 提供课程网址。网站上要提供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
四、申报程序
每所学校限报1门。请申报课程的学校于2007年4月10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推荐公函和申报表、申请报告(一式二份)寄往我司。地址:北京西单大胡同37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100816),联系人:刘苏明,,电话:010-66097821。
同时,请将申报表和申请报告的电子版于4月10日前发送至英特尔公司大学合作部,王靖淇,,电话:010-85298800-1580。
项目的评审由我司与英特尔公司共同组织,我司将在2007年4月底确认2007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立项课程名单。立项课程将得到英特尔公司的资金支持。
附件一:“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附件二:“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报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