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7 14:58: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量子计算的应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系统由工程师站HIS0164、操作站HIS0163、HIS0162及现场控制站FCS0101、FCS0102组成。HIS0164用于系统组态和工艺操作监视,HIS0163、HIS0162用于工艺操作和监视。现场控制站由具有双冗余控制结构的控制单元AFG40D和本地节点组成。工程师站通过E-net向各操作站下装组态数据,网内各站共享外设资源;工程师站、操作站和控制站的通信,控制站和控制站的通信及控制站与各节点的通信,使用双重化实时控制网络V-net。
二、应用软件组态
工程师站安装有WindowsXP操作系统,利用CENTUM-CS3000系统软件组态。组态菜单采用树型分支机构,一个项目由若干个文件夹或文件组成,在对应的文件里或以根据系统配置组态控制站、流程图、操作组及报表等。在Control Drawing图上选取所需的控制功能块并输入相应的组态数据,再把它们连接到相应的输入输出通道上,即生成控制方案或直接生成顺控表,对各个功能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数字量、内部开关及报警器等进行直接控制。
三、流量计自动计量组态说明
本公司在用的流量计主要是椭圆齿轮脉冲流量计(简称为流量计),生产过程如何使计量自动、无误地进行是保证生产质量、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的重要部分。在节点NODE1的第1插槽插上AAP135-S脉冲输入卡件,组态时把第一通道的Label组态为%%FQC502Y2,以便于识别。现场流量计信号(脉冲式)线接到该卡件的第一通道上,流量计后的气动阀及各罐的计量气动阀、底阀的数字输出信号,接到卡件ADV559上(在NODE1的第2插槽),在Label分别组态为NDO001Y2、NDO029等。在功能块的组态中,用批量信号设定器BSETU-2作为脉冲输入信号输入处理、并进行流量给定,控制阀门启闭。流量给定值FQC502.BSET=NCT159.PV×XNS221.DT03×FQCY11.DT07,由计算块NCL033计算得出,再把数据传给批量数据块UN209.DT03。NCT159.PV为配方基数值,各个罐不同,YT-32为2000;XNS221.DT03为系数,在Graphic图上输入,FQCY11.DT07为固定小数0.1,如YT-32需计量150L,则系数调出窗口输入0.75,即FQC502.BSET=150L。现场的管道及阀门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这是在工程师站组态的Graphic图(操作监视画面),用于操作、监视整个计量过程情况。图中采用CS3000中的变色功能,在阀门打开时,相应的位置阀门由原来的绿色变为红色,表示该阀门状态是开。功能按键及选择哪个罐,则相应的按键的背景色变为绿色。其它的状态、功能变化由顺控表ST01FQC、ST07及ST08控制。计量过程如下:
1、计量判断。输入系数“0.75”,按“制造”、“开始”、“YT-32”,计量由ST07表进行判断,如表中第1列的所有条件成立,则执行表ST08的第3步,计量开始。如流量计正在使用中,则第2列的条件成立,操作站报警提示“FQC502正在使用中”,不能计量,必须等到别的罐计量完了,才能进行。
2、计量执行。执行ST08的第3步,进行配方数据设定,流量计给定值设定、流量累积值收集器清零,启动1秒计时器,之后执行第4步,计时时间到,置初期化标志NSW101.PV为0(N),计量中标志NSW102.PV为1(Y),提出计量要求,执行表ST01FQC的第2步,进行计量。
在ST01FQC的第2步,先对流量计计量完标志NSW362.PV置为0,流量计累积值SUM清零,之后执行第5步;判断FQC502.BSET有给定值,不为0,则置流量计计量中标志NSW361.PV为1,打开YT-32计量阀门,执行第8步,FQC502状态变为AUT(自动),NDO001Y2(流量计后的气动阀)打开,启动10秒计时器、脉冲计数器,计量开始,此时监视图上的两个阀门变为红色。直至FQC502报警BEND(批量计量结束),流量计状态恢复为手动状态,NDO001Y2关闭,再启动10秒计时器,执行第12步,延时关闭YT-32计量阀门,计时时间完了,关闭YT-32计量阀门,同时置流量计计量完标志为1。执行第10步,等待表ST08执行完第6步,使其条件成立,在打印机打印输出YT-32本次计量的设定值和实际计量值,并在操作监视画面上显示。
当流量计计量完标志NSW362.PV为1,则表ST08执行第5步,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到UN209.DT01。执行第6步,把FQC502计量中标志NSW361.PV置为0。之后执行第7步,置YT-32计量中标志NSW102.PV为0,计量完标志NSW103.PV为1;操作监视画面中的阀门状态及按键状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完成整个计量过程。FQC502计量实行表是YT-32、YT-33和YT-34共用,YT-33和YT-34的计量判断表和计量执行表则跟ST07及ST08类同。
四、结论
该流量自动计量过程自从使用以来,操作简单可靠,同一系统中各个罐的计量按控制过程有序地进行,保证了计量的准确无误,实用性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更新,工程测量行业也进行了不断的变革,由最初的简单调绘、平板成图到今天的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化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并随着计算机数字化的发展在逐步走向成熟。
在工程测量中,不论工程项目的大小和类别,如:线路测量、施工与竣工测量、变形测量、公路测量和工程地形图测绘等,都离不开测量技术的支持。工程测量在工程项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阶段,测量技术主要提供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和地形资料,同时还要提供地址勘测、水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的数据;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把测量之后的设计变为实地建设的依据,即根据工程现场地形和工程性质,建立完整的施工网,逐一把图纸化为实物。总之,从施工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量这项工作。因为对于一个工程,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确定其实际位置,之后确定准确的标识,从而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其他,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基础设施完毕后,还要进行竣工线的投测,即对设备的平整度等进行跟踪测量,来保证设备工艺的流畅。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阶段,工程测量同样重要。通过测量工程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对不正常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必须重视测量技术和新时期下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工程测量长期依靠经纬仪、平板仪、水准仪“老三仪”进行工作,新技术的应用较局限。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逐步扩大应用,向“老三仪”告别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测绘技术的核心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光电测距技术。
一、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利用离地面约两万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24颗人造卫星所发射出来的讯号,以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收讯者在地球上的位置。卫星定位技术又分GPS(静态)定位技术和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
(一)GPS(静态)定位技术
GPS(静态)定位技术比常规方法适应性更强,网型构造简单,不受天气气候等影响,即使离已知点较远也可以连接,而且不受天气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还解决了点与点不能通视的问题,广泛应用于大型控制测量。
(二)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实时动态测量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锭—调制解调器,将其观测值及站点的坐标信息用电磁信号一起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同时本身也要采集GPS卫星信号,并取得观测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瞬时地给出精度为厘米级(相对于参考站)的流动站点位坐标,它广泛用于控制测量、线路中线定线、建筑物规划放线、用地测量。特别是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GPS测量技术的优点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在中小型水利水电项目中,控制测量的方法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布点,在此应用RTK高精度的特点,测量工作可以大量节省人力资源和减小工作的时间和劳动的强度。例如,在引水式工程中,特别是长距离引水工程,明渠引水对地貌的损坏很大并且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也很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对人力和时间的消耗将会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在项目建议书和设计施工阶段都采用RTK测量技术,就可以克服这些工程所面临的地形地势、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去大量的人工控制复核,大大减少甚至省去中间过渡点的测量,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GPS测量得到的数据精度很高,大大方便以后的工程建设。
二、光电测距技术
光电测距技术主要应用在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设备上。
(一)全站仪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及精密机械加工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测量仪器,用它可准确、高效、方便地完成多种工程测量工作。它不仅精度高,而且速度快、操作简便,还带有丰富的内置软件,具有常规测量仪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在测绘、测试、监测等领域应用日渐广泛。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测速仪的简称,又被称为“电子全站仪”,是指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电子记录器组成的,可实现自动测角,自动测距、自动计算和自动记录的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地面测量仪器。电子全站仪进行空间数据采集与更新,实现测绘的数字化。它的优势存在于数据处理的快速与准确性。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外业计算、记录和外业工作时间,而且还提高精度。应用有很多种,例如:数据采集、施工放样、后方交会、导线测量、对边测量、悬高测量等。
(二)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又称数字水准仪,它是在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条码标尺,各厂家标尺编码的条码图案不相同,不能互换使用。目前照准标尺和调焦仍需目视进行。人工完成照准和调焦之后,标尺条码一方面被成象在望远镜分化板上,供目视观测,另一方面通过望远镜的分光镜,标尺条码又被成象在光电传感器(又称探测器)上,即线阵CCD器件上,供电子读数。电子水准仪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把由标尺进入望远镜的条码分划影像,用行阵探测器传感器替代观测员的肉眼,从而实现观测夹准和读数自动化。测量作业时只要将水准仪概略整平,补偿器自动使视线水平,照准标尺并调焦,按测量键等4秒钟后,在显示器上即显示h和d。每站观测数据在内存模块或PCMCIA卡上自动记录并进行各项检校,仪器可设置自动进行地球弯曲差和大气垂直折光差改正。它与传统仪器相比有以下优点:读数客观、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
信息化测绘是计算机数字化测绘的延伸和发展,是信息社会测绘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条件下,空间数据生产的劳动强度极大降低,技术含量极大提高,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历史将有力证明:建设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工程测量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殷切期待工程测量行业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P6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the ore resources are mostly in the ground, and thegeological factors are different, so people have been analyzed and research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stimation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in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stimation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ining right evaluation of this problem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stimation; estimation technique of mining right evaluation;
1引言
在矿业权评估中对于资源储量的估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可以说对于资源储量的评估现在已经成为矿业权评估的根本所在。资源储量估算最常见的方法也有很多,以下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2关于资源储量估算的分类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地质技术标准委员会的要求,在资源储量估算行业制定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于各类矿业的资源储量按照该矿山的地质可靠程度以及盈利的多少等将资源储量估算分为储量、基础储量以及资源量这几种类型。
储量所指的是在矿业资源的基础储量中能够进行经济型开采的资源,主要包括的就是在有限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开采的部分,而且其中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损失已经抛出;基础储量所指的是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这部分矿产资源已经被人们探测所发现并且已经掌握了其准确的资源信息,在未除去矿业开采设计的损失之前所进行的数字表示;资源量所指的则是已经探明以及可能存在的一类矿产资源,虽然已经经过初步勘察但是并未对其可行性作出明确报告的一类矿产资源。
3资源储量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要求,对于矿业权评估主要保有资源储量以及评估利用可采储量和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这三项评估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3.1保有资源储量
在评估基准日评估时所评估保有的资源储备量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有资源储量。在需要继续申请采矿权的时候,根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在采矿许可证使用期限时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如果所评估的对象具备相关的储量报告等资料的时候,对其资源储量的评估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3.1.1对于一些矿产资源正在勘测以及一些正在扩建、改建的采矿权的评估时,其具体资源储备没有经过开采,所以对于此类资源储量评估可以局域相关的资源储量评审报告为基准。
3.1.2对于一些正在进行采矿生产的矿山保有储量进行评估的时候,要综合分析其储量评审之后的资源储量具体数值在减去所开采的资源储量以及在勘察期间所消耗的资源储量。
通过公示表达如下为Rj=Rh-Rh-j+Rz-Rd,具体代表值如下:
其中Rj代表的为评估时矿产资源的包有储备量;Rh代表的为矿产资源核实的最终保有储备量Rh-j代表的为矿产资源核实之后所开采的矿产资源量;Rz代表的为勘测过程中所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储量;Rd代表的为从矿产资源储备量核实一直到评估时所减少的矿产资源量。
3.2评估的利用资源能够开采的储备量
在将各类资源损失从评估利用资源储量除去之后为评估的利用资源能够开采的储备量。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期间,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导致矿石损失不能够利用,例如在矿床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一部门矿石不能够被开采出来或者一些已经开采出来的矿石不能够被运送到地表。矿石的损失情况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损失以及开采过程不合理导致损失等多种原因。其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开采损失主要有地质条件的限制以及一些因为露天矿床的矿边等都会出现损失,而采矿损失则主要是由于开采过程中被遗留在采矿场中,还有一些矿石开采过程中很难进行,这就导致矿产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损失。具体公式表示如下:
Re=Ru-Sd-Sm=(Ru-Sd)×h
其中Re代表的为评估利用的能够进行开采的煤矿资源储量;Ru代表的为所评估的煤矿资源储量;Sd代表的为由于设计而造成的煤矿资源损失量;Sm代表的为在进行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矿石损失量;h则代表的是采矿的总回收率。
3.3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在对矿产资源的可开采储备量进行数据基础运算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就是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也就是矿床中所保有的资源储备量以及在对矿产资源的可信度系数进行折算之后所得出的资源总量之和。
3.3.1根据相关部门的地质勘察报告中所提供的基础储备量,能够直接的为矿产资源的现金折算提供必要的依据。其中主要包括矿体资源中所储备的矿产总量以及预期能够进行开采的矿产资源总量和探明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等总共9种类型。
3.3.2对于一些预测可能存在的资源储量,由于不能够对其实际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所以对于此类大多不进行评估计算。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准备建设或者已经开工建设的矿产资源做采矿权评估的时候,对于矿区的经济基础的储备量也不能够计算在内,而对于一些处于次边际经济的一些资源按照理论来说也不应该参与计算,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在使用的可信度高的边际经济资源则可以进行折算评估。
4结束语
对于资源储量的估算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矿山的整体设计以及生产能力规划等方面都是重要的理论数据,我国在资源储量估算中过去所使用的传统估算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状矿业权评估的需求。以上是笔者对于资源储量估算技术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所进行的探讨,希望能够对矿业权评估工作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