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14:55: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对移动支付的建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为发扬我县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部分抚恤补助对象“八一”建军节走访慰问活动,慰问金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详见附件)统筹拨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慰问对象:已享受抚恤补助的有工作单位残疾军人、无工作单位残疾军人、“三属”、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两参”人员和烈士子女。具体走访慰问对象名单通过OA系统发送。
二、慰问方式:有工作单位残疾军人的慰问金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直接汇到个人银行账号。其他的慰问对象由各乡镇(街道)组织走访慰问。
三、工作要求:
(一)确保时效。各乡镇(街道)须于8月1日前完成走访慰问工作,慰问结束后,将走访慰问情况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二)及时关爱。走访慰问中要对慰问对象的生活和身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专款专用。慰问金要专款专用,不准挪用、截留。如有违反,则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联系人:陈丐鹏,电话67222782,机关网676229)。
附件:2021年“八一”建军节慰问经费分配表
永嘉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2日
附件
2021年“八一”建军节慰问经费分配表
序号
单位
慰问人数(人)
慰问金额(元)
备注
1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218
109000
2
瓯北街道
85
42500
3
三江街道
47
23500
4
桥头镇
71
35500
5
桥下镇
79
39500
6
岩头镇
102
51000
7
沙头镇
67
33500
8
枫林镇
44
22000
9
岩坦镇
105
52500
10
大若岩镇
34
17000
11
碧莲镇
51
25500
12
巽宅镇
40
20000
13
鹤盛镇
52
26000
14
金溪镇
51
25500
15
东城街道
56
28000
16
南城街道
56
28000
17
北城街道
24
12000
18
乌牛街道
60
30000
19
黄田街道
28
14000
20
云岭乡
20
10000
21
茗岙乡
17
8500
22
溪下乡
8
4000
23
界坑乡
11
5500
总计
1326
663000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080-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并启动。这是中国对外建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区内有超过90%的产品实现了零关税待遇,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该自由贸易区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为引领,将为中国、东盟纺织服装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自由贸易区内纺织品服装的整体关税率将显著降低,贸易空间更为广阔。而浙江作为中国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大省,纺织服装业在浙江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浙江纺织服装业面临着扩大贸易和投资、加快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将给浙江纺织服装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与实证分析
(一)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纺织服装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2002-2010年,浙江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54%,高于全国的年均增长水平(18.38%)。2010年,浙江纺织服装业总产值近9000亿元人民币,仅次于江苏,居全国第二。同时,浙江纺织服装出口对全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贡献度也逐年增加。2011年浙江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60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10%。其中,出口纺织品311.29亿美元,增长25.16%;出口服装291.47亿美元,增长17.05%,位列全国第一。
然而,浙江纺织服装业其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尽合理、产品附加值偏低、快速反应能力较弱,且由于其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纺织服装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业原料、人工、能源、土地资源的紧张,环保的新要求,以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波动,世界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其他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等一系列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使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弱化,行业利润率不断降低,全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寻找突破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浙江纺织服装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浙江与东盟各国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1年,浙江与东盟的进出口总值为25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1%,东盟首次超越日本成为浙江第三大贸易伙伴。因此,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影响,从而推动其对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将有利于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要素密集型逆转的产业内升级,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这对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和获利能力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纺织服装业要素密集型及其逆转的实证测度与分析
经济学界认为产业的要素密集型是可以发生变动的,所谓要素密集型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是指当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w/r)发生改变时,只要替代弹性在生产两种产品(X,Y)中不一样,生产者为了实现最优产出,会调整两种要素(K与L)的投入比例,使产品的相对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并最终使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使用更多的资本要素而逆转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本部分运用灰色聚类法,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纺织服装业的要素密集型进行实证测度与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骨折, 多发于老年人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由于骨质疏松、外伤损伤、病理变化等原因引起的骨折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1]。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常表现为局部疼痛、牙痛、肿胀、功能障碍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需根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及时治疗并辅助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措施, 否则患者患肢会出现萎缩、变形, 且会出现术后并发症[2]。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与采取骨折治疗联合规范、科学、系统的运动康复治疗措施的效果差异, 探讨运动康复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骨折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训练。其中对照组男19例, 女15例, 年龄46~76岁, 平均年龄(58.1±3.2)岁。受伤至入院治疗间隔时间2~48 h, 根据《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进行评分, 以100分制计量, 其中≤40分患者8例;41~70 分患者20例, >70分患者6例;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6例, 年龄48~77岁, 平均年龄(58.3±4.1)岁, 受伤至入院治疗间隔时间2~48 h, 根据《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进行评分, 以100分制计量, 其中≤40 分患者9例;41~70分患者21例, >70分患者4例。两组患者入院治疗时患肢均未接受过任何手术治疗, 且伤前肢体活动能力正常, 研究排除严重心、肺、肝、肾等原发异常患者, 排除病理性骨折等影响骨折治疗效果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程、病因、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骨折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骨折治疗方法, 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为皮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术, 以减缓患者髋内外旋及畸形;手术治疗主要分为股骨近端l内钉(PFNA)、髋螺钉(DHS)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患者对外科手术耐受程度选择骨折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后均辅助消肿止痛、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药物治疗, 并进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
1. 3 运动康复方法[3] 根据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制定规范、科学的康复训练措施。①对于评分≤40分的患者, 运动量不宜过大, 这类患者存在再骨折及固定物松动、断裂的危险, 需延迟负重练习时间, 首先进行相关组织长收缩练习, 待患者肌力恢复良好后再行抬腿练习、关节练习、负重练习及正常行走训练。②评分介于41~70分的患者其运动机能状况相对较好, 术后可直接进行股四头肌、N绳肌等长收缩练习, 30次/d, 每天练习45 min, 先轻度练习再逐渐加强练习力度, 手术治疗1周后进行直抬腿练习, 50次/d左右, 10 s/次左右, 然后进行50次左右侧抬腿练习, 10 s/次左右, 再进行后抬腿练习, 100次/d左右, 10 s/次左右, 每组动作交错练习, 注意动作难度逐渐升高, 谨防拉伤。手术治疗4周左右开始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练习, 并重复前几周的肌肉张缩和抬腿练习。手术3个月后开始进行负重练习。③评分>70分的患者其运动机能状况优良, 手术治疗后即可参与康复运动训练, 相对于前两类患者, 本组患者可加大练习力度, 相关肌肉长收缩练习次数可提高至600次/d, 1周后在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抬腿练习, 帮助腿部肌肉血液循环, 恢复机能, 练习方法同上, 但在以上练习基础上可适当增加练习次数和力度。根据患者练习情况术后2周可同时增加髋关节、膝关节屈伸练习, 并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手术治疗1个月后, 行X摄影检查, 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开始负重训练, 骨折愈合情况不好应推迟负重练习时间。负重练习由25%体重量缓慢增加至30%、45%、60%、80%, 直至100%体重量, 每2周增加1次负重量。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练习时间, 最终使患者恢复主动行走功能。
1. 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及关节预后情况。一般切口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血肿及切口皮肤坏死等病症, 全身并发症包括褥疮、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溃疡、肺部感染等。
1. 5 疗效判断标准[4] 根据髋关节、膝关节活动相关标准将骨折患者关节预后状况分为3个等级, 即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髋关节、膝关节无疼痛, 行动无困难, 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 髋关节的屈伸活动能力达到正常人关节活动能力70%以上;有效:患者髋关节、膝关节无明显疼痛, 能够依靠外力缓慢行走, 关节活动能力较之前有很大改善, 髋关节的屈伸活动能力能够达到正常人关节活动能力50%以上;无效:患者髋关节疼痛严重, 生活不能自理, 关节活动能力较差, 需卧床休养, 髋关节活动能力只能达到正常人的0~49%。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过1年的随访调查, 观察组患者股骨骨折愈合率为94.12%, 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85.29%,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11.76%、全身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23.53%、全身并发症发生率17.6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髋关节预后总有效率为91.18%,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关节预后总有效率79.41%,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下肢骨折的康复治疗应遵循“早运动、晚负重”的治疗原则, 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骨折所遵循的“动静结合”原则与之异曲同工, 都体现了早期运动康复治疗的理念。现代部分人盲目的将骨折治疗机械的定义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个阶段, 在康复阶段医生护士也仅提供简单的指导, 没有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 容易造成骨折愈合慢、能力恢复晚, 有时甚至会引发再次骨折, 而过分强调静态休养而忽略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同样也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 对骨折端进行适当应力刺激, 能够促进骨折端组织快速愈合及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
下肢骨折患者治疗初期都需要卧床休息, 这有利于患肢的愈合, 但是骨折除引起骨组织本身损伤外还影响了周边的肌肉血管和组织, 卧床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适当运动训练能够帮助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首先早运动能够减少褥疮、静脉血栓及关节僵硬的发生, 适当的运动康复治疗还能够帮助下肢关节和肌肉活动能力的恢复, 促进下肢静脉及淋巴回流、消除血肿、改善血液循环, 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营养, 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而前期肌肉长收缩和舒张练习能够矫正轻微的骨折移位现象, 并为早期下地活动提供肌肉机能基础。
另外, 下肢骨折的患者也会出现应激性消化道溃疡[5], 卧床期间胃肠道功能明显减退、肠蠕动缓慢、胃酸及唾液分泌量减少,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发现运动康复治疗除能够帮助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还能够促进胃排空, 增加胆汁的合成和分泌。早期卧床运动能够帮助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 尽早排便、排气, 减缓临床消化道溃疡症状。
本次研究中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其髋关节恢复总有效率达91.18%,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曹兵.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 23(2):594-595.
[2] 夏志刚,杨铭华. 综合康复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断裂的临床价值.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0):118-120.
[3] 马焕林.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分析. 医学综述, 2014, 20(2):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