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14:55:4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道路绿化的意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Pick to: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urban road infrastructure and urban greening land phenomenon is very outstanding, 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traffic environment need to improve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but in order to beautify the city environment, create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building the urban greening. Therefore, how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is facing the current urba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Northern city road cross section set green bel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so that in the future urban expansion, rebuilding, and the relocation of the desig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can build both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urban functions and rich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residents,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ideal city.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 infrastructure urban greening greening landscape greening of road sec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引言
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日益珍贵的土地资源犹如兵家必争之地,寸土寸金的达到利用率最高。然而现实证明,土地的开发用途必将出现此消彼涨的现象发生。如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就日渐突出,尤其在道路断面的设置上更加集中的体现了道路基础设施与绿化之间的矛盾所在。根据多年来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与绿化争地的现象,寻求一些相对符合规划但更适合实际发展和现状要求的解决措施。
2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与绿化争地的现象严重
2.1 增设停车港湾挤占绿化用地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原有的道路宽度及道路附属设施便显不足且功能不完善急需改善。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又受到原有道路空间和已建成管网设施、建筑物等的影响,无法实施大规模的改造,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提升和功能完善。如为解决人们的出行,提倡绿色交通,便增加了公交车的需求。由此停车港湾的设置尤为必要,停车港湾不但便于其他社会车辆的通行也增加了乘客的安全乘车。但是在原设计实施中没有停车港湾的设置,需要增加,只能侵占原有的绿化带建设,使原有的行道树减少。
2.2 新增机动车道占用绿地
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原有道路已经无法满足现有车辆的行使,为避免城市交通的拥堵,措施之一为增加机动车道,缓解堵车,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再无法扩大原有道路断面的情况下,只有牺牲绿化带建设。
2.3 各项管网设施的补建侵占绿化
原因之一因当建设之初资金的限制或与预期的差异,随着城市的发展均导致原有的地下管网设施已不能满足如今的需要,需要改建或重建地下管线设施;原因之二因新的科学技术的发现,需要铺设相应新的线路进行传输等均需要有地下廊道可以铺设,但因原有的道路开挖不但影响交通,同时造价也相对较高,也因原有道路下的路由北其他管线所占用,因此开挖绿化带就变得理所当然。因有些管网设施不能铺设于绿化带内,因此被侵占的绿化带便最终变成了道路设施用地,绿化带就如此一点一点,一片一片的消失了。
众所周知,城市园林绿地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绿化在城市中起着改善城市环境,装饰美化的作用,犹如人的眉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
城市是人口高密区,它对绿色植物的需求,不仅仅给市民提供游憩空间,休憩场所,美化环境,创造景观。更重要的是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即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净化空气、土壤、水体,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3.2 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在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了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观,若两者配合得当,便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街景,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道路形成优美的林荫道绿化带,即衬托了建筑,增加了艺术效果,也形成了园林街和绿色走廊,遮挡不利观瞻的建筑,使之形成绿色景观。生活在闹市中的居民,在行走中便能观赏街景得到适当的休息。
3.3 提供居民休闲游憩防灾避难空间,丰富文化生活
城市绿化在现代城市中承担着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但更有满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闲、锻炼游憩、舒缓压力的精神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大。不仅如此,城市园林绿地还能为减轻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
3.4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载体,通过植物景观所构成的美化城市环境对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的景观效应,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能派生出多项经济效益,为城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招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
4 北方城市道路断面中绿化带设置的建议
北方道路断面的设置,不宜采用传统的通用的断面形式,应当适合北方的环境特点设置相应的断面形式。
4.1绿化带宽度以高限设置
较窄的绿化带不宜树木的生长,不宜对树木的养护管理,不宜冬季清雪。因随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要求严格,下雪就是通知,随下随扫,却因面积大,部分地段不得不使用融雪剂,尽管使用的是环保型融雪剂,在下雪期间清扫的积雪基本还是先堆至绿化带处,等待清运车的清运,或多或少的融雪剂都将对树木产生影响。造成树木长势不旺。在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必将出现先行修筑道路及部分地下管网设施,部分地下管网会在道路修筑完成后,资金到位的情况下,逐年进行完善,这就造成道路需开挖次数增多,新建道路使用不长就会出现补丁加补丁的现象,同时造成资金的浪费。那时就希望城市道路能开了个拉链,需要时即可拉开设置后再拉上。如果设置了宽的绿化带,相对就可比较容易的解决此类问题,尽量埋设在绿化带内,当然,最好就是在修建道路时将必须的管网设置完毕,实在无法安排的且没有规划的管网再在后期考虑放置绿化带内,以减少损失。
4.2 道路断面内不宜设置多条绿化带,
首先,防护栏杆的后期维护较绿化管养成本低,相对而言便于管理,修复简单,需要时间短,而绿化带管养浇水、修剪费时,且次数频繁,需要作用面大,影响车流通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绿化补植不宜,不但需要分时间,且要分植物品种和大小,不一定能补植整齐且相近的植物。
其次,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但是根据北方的天气和现实情况不宜按低限控制。因此建议在满足分隔车流的条件下,上下行机动车道的中间如果可以使用防护栏或隔离墩隔离的尽量采用硬质隔离,不宜设置5米以下绿化带,在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中间设置5米以上的绿化带。
4.3 在道路两侧可进行超宽绿化带的设置
在道路断面内无法满足宽绿化带的设置情况下,为满足园林城市的绿化标准,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因此为达到此标准,在道路红线以外再设置30-50米的绿化带,且在不同地段树种的搭配,设置不同的植物品种、种植不同的造型,且分层次分段的打造。通过规划建绿、在城市道路两侧植绿,使城区道路绿化率达到98%以上,改善城区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形成一段一景,四季常绿,有绿有色,有树有花的美丽景色。便于日后当初建设时未能设置的市政设施的安装;同时可更好的打造道路景观,成规模,上档次,高品位。便于养护管理,改善城市环境,可形成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此设置也能起到省水的作用。在北方城市,缺水是最大的城市问题,尤其是在酷夏,生活用水与绿化用水就会出现争抢,如果植物群居,且面积很大,大的乔木会为低矮的植物撑起一片阴凉的小天地,避免了土地的暴晒,减少了蒸发,从而减少了需水量。
如乌鲁木齐市的河滩绿化建设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同时乌鲁木齐市政府提出,在主干道道路两侧进行50米绿带的控制,在次干道道路两侧进行30米绿带的控制,且按照 “宽林带,高密植,乔灌花,看不透”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方案在栽植种类选择上,加大了彩色灌木和宿根花卉的种植,在景观层次上,体现出了多品种,多色彩,多造型,使园林绿地的景观富于变化,最终实现了“三季有花,因时换景”的景观效果。大规模、高水准实施了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乔木、彩叶灌木景观树木、各类鲜花绿草缤纷亮相于大街小巷,一街一景,栩栩如生。能给行车人带来好的视觉效果和好的心情,不宜疲劳驾驶,在上班的道路上犹如进入了公园,到了郊外赏心悦目。
参考文献
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shunde period use plenty native plant landscape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gimmick, build a shunde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perfec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ative plants shund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n the 105 freeway shunde period of green plant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is both shunde regional plant divers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and can realize shunde regional plant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not only change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landscape, and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expressway also i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site design, native tree species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5顺德段国道是顺德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是顺德城市景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重点打造绿地景观的量的改变,将交通组织融入绿地中,空间合理运用,使景观环境同时具备艺术性、多样性、延续性和使用性。特别在该项目中逐渐推行珠三角乡土绿化植物配置应用,使该国道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经过绿化升级提升设计之后,以更加完美的生态廊道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特征:1.1 区域特征和设计定位:
105国道贯穿顺德区的容桂、大良等主要镇区,任务繁重,又是顺德区内连系镇区、疏导交通的城市道路的角色,既是顺德区重要的经济走廊,也是综合反映顺德区城市形象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的生态廊道。其定位为用景观系统的方法来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1.2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功能
根据105国道道路性质、街道建筑、顺德气候及地方特点要求,以公共绿地为出发点,使道路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与顺德城市自然景色等、历史文物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注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合理科学配置生境,为顺德人民提供具有优美环境、都市特色的场所。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顺德城市环境。特别是该国道的绿化设计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特别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更加推行本土植物的配置。
2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分析
2.1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
105国道顺德段景观是在国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要素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首先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其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
2.1.1宜路斯路---道路绿化功能性设计
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网络。由于交通的目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该国道是快速路,其绿地树种在高度、型、种植方式上应有适当的尺度,必须考虑汽车速度因素,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105国道顺德段道路不应支配环境,而要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
2.1.2宜树斯树--- 道路绿化生态性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植物采用大量本土植物,可以滞尘、净化空气、隔音、吸收噪音、防风、防雪以及防火,增加空气湿度,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遮荫降温,遮挡汽车眩光等生态功能。合理利用场地的现状条件,对现状植物进行合理保留和调整,尽量减少资源损失,让现状自然资源和绿化提升改造相互融合在一起。
2.1.3宜人斯人--- 道路绿化人本化设计
因为不同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在105国道顺德段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作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在考虑到105国道顺德段的交通方式产生的视觉特点后,在快车道设计流畅简洁景观,在人行绿地设计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2.1.4宜地斯地--- 道路绿化场地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应与道路场地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在进行105国道顺德段的绿化时,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要对105国道顺德段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道路附属设施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根据道路网布置的,并依照需求服务于一定范围,而道路照明则按路线、交通枢纽布置。它们对提高道路系统服务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组成部分。对公众经常使用的厕所、报刊亭、电话亭给予方便合理的位置,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电杆、路灯、各类通风口、垃圾出入口、路椅等地上设施和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地下沟道等都应相互配合。该国道服务性设施,要与场地路线结构物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2.1.5宜土斯土--- 道路绿化土壤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设计时考虑到顺德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顺德是个有历史的城市,虽然雨水充沛,但是作为国道的话交通比较繁忙,道路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
2.2植物配置的生态立体方式
105国道顺德段整条路段在生态设计的原则下,采用分段特色,用景观系统的方法加大植物的密度和数量,使整条道路显出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廊道效果。在各路段的设计中,将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将树木、植物叠加种植在一起,以取得层次丰富、环境充盈的效果。部分地带保留现有的行道树芒果,增加和调整中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以高大乔木与中灌木以及低矮花草木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效果。 部分下木处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对道路沿线景观不佳的情况就采用遮挡型的绿墙。主要路口对现有的绿地绿化进行调整与修改,增加大型乔木以形成绿色气势和绿色背景,增加小型自然型植物群落,如灌木和地被。对大良、容桂、伦教等主要立交桥和现有桥头和管道进行攀爬垂直绿化。3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本土化植物选择
珠三角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珠三角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
乡土植物在105国道顺德段景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保存了顺德当地植物的遗传基因和植被特色,同时对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有积极作用,为生态多样性的恢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造成乡土植物的独特形态,反映了顺德岭南地方特色,合理利用顺德乡土植物资源,实现顺德景观文化的岭南本土化。
乡土乔木的选择方面,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海南蒲桃、紫檀、黄槐、合欢、凤凰木、桂花、细叶榕、大叶榕、幌伞枫、美丽异木棉、黄瑾、竹节树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杨金凤、易生木、白水木、福建茶、龙船花、山瑞香、桂花、双槐,等等。
顺德主要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野牡丹,大叶蚌花,蜘蛛兰、大叶荭草、马缨丹等。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常用的有狗牙根,台湾草等。
在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强调该国道景观场地设计和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并且对城市道路生态型、节约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李炳发 .《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郭建斌. 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 中外建筑[J],2010(2).
[3] 杨建虎,魏琰.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28):343-344.
[4]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金晓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缨.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6).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园林城市也就产生了。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环境问题和城市市容问题,得到大家的密切关注。因而,如何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一、走绿色化道路的必要性
园林工程走绿色化道路的必要性主要是解决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园林工程作为一个大型的综合胜项目,在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忽略对于施工地带环境的保护,会导致工程尚未竣工时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工程质量问题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牵扯到许多方面,包括树木的栽培、道路的建设、假山的建立以及给排水工程等。这些工程环节通常都是同时开工,交叉作业的,这种作业方式对于园林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通常会由于某一个小的环节没有很好的完成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给工程带来许多的质量问题。
2、成本控制问题
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已将找了专业的设计部门和预算部门对工程进行的严密的设计和严格的预算,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成本控制不到位,出现大量的资金浪费和材料剩余。
3、环境问题
施工单位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落实不到位,使施工过程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例如,土壤被随意的开挖,工程废料或者垃圾随处丢放这些问题都严重的破坏了施工现场内及其周边的环境。
4、效益问题
园林功能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对工程的效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具体的效益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园林工程作为一个满足社会精神需求的工程,其效益的重点是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如果工程不走绿色化道路就会给工程的生态环境带来重要的影响,使园林工程的美观和观赏价值降低,导致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极大的降低,这对于园林的设计施工单位、城市的居民以及政府都是一项重要的损失。从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角度及时进行分析,从园林工程的设计开始将走绿色化道路的思想贯穿在工程设计、施工和后续的保护管理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其不仅能够改善园林在施下过程中的各项工程质量问题,使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够对园林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提高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园林工程真正成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园林绿化对城市的重要性
1、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城市高楼林立,道路车辆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自然美很贫乏,使人产生压抑和疲劳感、而人们都渴望回归自认,返璞归真。这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居民的一项愿望。大家都希望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而如果以园林模式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可以美化我们的人居环境、绿化市容。而中国的园林工艺又很独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这一点非常迎合人们的需求。像这种美好的园林景色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的同时,可以陶冶我们疲惫的心灵和视线,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沉浸在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恰神清气爽。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所以我们都盼望自己的住所和学校、办公楼绿化的更好。美丽的绿化城市映入人们眼帘时,会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印象,美好的市容对于外来的投资者以及学习工作者影响很大。它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所以,这就影响了城市的招商引资。但是,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市貌仅仅依靠有限的小公园小树林等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把小区绿地、办公楼附近绿地、道路和交错的天桥等洞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除要求满足物质需求外,还要求丰富精神生活,当我们整个社会从当初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并不强烈的时代,到了小康阶段,这就变得精神需求日益强烈了,我们可以从每天的生活中发现,例如,现在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江北、公园、上山等地方跑步、打拳、爬山进行晨练。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而加上其他时候在园林内赏花、散步、下棋打牌、写生朗诵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一定是把园林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去处。所以,绿化园林是城市中人们生活的精神寄托之一。它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枯燥乏味高节奏的学习生活。
3、要发挥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就起了决定性因素。―个城市如果能拥有足够多的优质公园和绿地就会有优美的景观,它们在起到净化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这会使市民更热爱自己的家园,从而携手共同建设更美好的家园,绿化的好,城市生活质量高就会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更会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发展。生态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其发展模式与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城市结构和质量的改善。园林是城市内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力设施,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之一,这是社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三、加强园林绿化建设
园林工程本身就属于环保工作,所以在施工过程更应该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重视。这样可以提高工程的开展的价值,为整个工程作业创造了理想的使用价值。园林工程走绿化道路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开展,把整个工程单位都要调动协调好。就像本文最初介绍的几个最常见的工程问题,下面研究解决方案。
1、对施工单位的思想教育工作
园林工程的投资方以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本身必须要加强环保思想意识,然后要求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方面的教育,提高整体施工人员的环保观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环保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中。不得有怠慢,工作本身是环保建设,所以施工人员更该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环保观念。
2、更新方案、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原有的工程计划上,不断求新求异,以保证资源浪费最低化,建设产生废物最小化,以及绿化程度最大化。园林建设活动在未来将会越来越频繁,其实它的科学性很高。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学习和重视相关学科,了解有关的科技要点,积极的学习全新的知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重视节约土地、注重生态效益、注重园林绿化内涵发展的模式,提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产生的垃圾处理
工程垃圾是必然的产物,无论怎样节省资源,都会产生工程垃圾,那么,垃圾的处理就尤为重要,施工方应及时安排车辆及清理人员将垃圾运至场地之外,并且及时送到垃圾处理处,这样不仅能维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避免因垃圾堆积过多而造成严重的污染,也破坏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施工现场的容貌。这是工程单位需要高度注意的。
结束语
随着城市水平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走绿色化道路,有效的解决园林建设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变得十分必要。同时,园林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走绿色化道路使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最终效果都变得十分有利。因此,走绿色化道路建设绿色园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