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网络传播的特征

网络传播的特征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4:53:3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网络传播的特征,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网络传播的特征

篇1

方兴东、胡泳在《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网络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中从网络博客使用层面上归纳得出了网络博客的“五零”特点,即零机制、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②

罗慧在《网络博客网络传播新锐》一文中总结了网络博客传播特征如下:自主化――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平民化――没有技术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博客;感性化――网络博客是一种“体验式写作”,借助电脑和网络技术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精神交流的归宿;非商业化――网络博客的诞生纯粹是出于人们渴望共享的精神,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动的。③

李萌在《走向主流的网络传播模式――从传播学角度探析的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网络博客在传播学上具有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三大特征。结合网络博客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网络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效用,笔者认为,网络博客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将多种截然不同、完全对立的特点集于一身,将这些特点辩证统一地结合在一起,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的统一体,这正是网络博客独有的特征。

个人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传播工具,具有个人性。这种个人性首先表现在传播内容的个人性上,它是一种纯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的个人行为,成为网络博客仅仅是一个自由状态人的自发行为,即便是对其他网页的链接,也是从个人的认知、个人的兴趣等出发来选择的,在这个领域,网络博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是网络博客吸引流量的主要力量源泉。其次,这种个人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非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即网络博客的传播主体是个人,而不是某个组织机构。现有的大多数媒体都是由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拥有的,需要受到一定制度的制约,而网络博客不同,网络博客不需要像其他传统媒体那样被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在网络博客领域里,每个个体都是传播主体,都可以任意地进行信息传播。因此,丹吉尔默说网络博客是个人媒体或自媒体,孙坚华说网络博客的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戴维温伯格说网络博客是个人的声音。④

同时,这种个人性还表现出高度平民化的特征,基于的网络博客软件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软件,使网络博客可以是“零壁垒”进入,任何个人,只要通过网络,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

同时,网络博客又具有开放性。网络博客开放了网络原代码,降低了人们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观点的门槛,不需要掌握更多的网络技术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个人出版的目的。开放的技术使人们能够自由地共享信息、思想、经验、情感等,网络博客一方面是信息的者,同时又可以参与其他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可以说,网络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网络博客作为一种传媒工具,意味着个人空间直接变成了公共领域。传统意义上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机制在网络博客里完全消散于无形。

网络博客作为一种“低进入壁垒”的网络个人出版方式,它代表了一种个人传播的兴起。网络博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我传播的平台,通过信息的,形成一个交际网络,以体现个体的独立和个人价值。在网络博客世界里,个人就是中心,每个人都是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公众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网络博客存在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但是,网络博客精神的核心却不是个人表达的自由,而是网络博客体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博客的开放性使作者与读者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网络博客作为开放的媒体原代码,实现了网络博客传播的无边界,真正体现了网络博客的价值。所以说,网络博客既是个人性的,又是开放性的,网络博客是个人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私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是私人性的网络空间。首先,从其命名上看,“网络博客”一词,源自英文单词的简称,是网页和日记或日志的组合词,由此可见,日记体的形式和个人化的内容是网络博客的重要特征,这体现了网络博客的私人性。其次,从形式上看,网络博客是以个人主页的形式存在,具有私人空间的属性特征。在内容上,也大多以个人情感、生活、思想为主,具有私人性。同时,开放性和共享性又是网络博客最显著的特点。网络博客传播的内容既可以是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共传播的形式,既可以是私人的,不向外界开放,也可以实现与外界的共享,供外界浏览、链接和评论。网络博客虽然是个人性的私人空间,但是网络博客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与共享性,概括地说,网络博客是开放的个人空间,是私人领域的公共化。

从网络博客的传播方式上看,网络博客传播分向内和向外两种传播方式。向内,它是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来源,对个人生活、情感、思想等进行记录和传播。向外,它展示个体的生存状态、传播个人思想、表达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是立足于个体本身进行传播,但其目的却是指向外界。网络博客通过日志的,表达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态度,积极地介入公共领域,在网络博客领域里,人们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议程的设置和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网络博客通过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的互动过程,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实现了个人由受众向公众的转变,网络博客也因此由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延伸,实现了网络价值的最大化。可见,网络博客体现了私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体现了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的融合。

继承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继承了以往传统网络传播工具的某些特征和功能,比如说,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及超文本、多媒体等传播功能,这些特征是网络传播时代下赋予网络传播工具的共性特征,这体现了网络博客对以往网络传播工具的继承性。网络博客是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来源,展示个体的思想并表达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在网络博客之前,个人网站、电子邮件和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等都不同程度地以个人信息为内容,网络博客采用了日记体的记录方式继承了网络传播工具展示个体的需要。同时,众多的网络博客个体在网络博客网站中汇聚成群体,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进一步细分为小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链接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可见,网络博客的各项功能都可以在已有的网络个人传播工具中找到蓝本。

同时,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必然会对现有的传播工具形成冲击,在功能上会有所突破,表现出一种“批判性”的继承,而且,网络博客具有的传播力量形成了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博客代表了一种前卫、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具有一种“叛逆性”,网络博客通过对传统势力包括传统大众传媒势力、政治势力、商业势力、文化势力、社会道德伦理势力等的挑战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顽强地生存、批判地生存。

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的产生之初是没有功利目的和商业动机的,从技术到内容,网络博客都秉承着低门槛、不收费的宗旨。网络博客的核心是自由、个性、张扬以及参与,在当今这样一个实利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时代,网络博客的魅力就在于其非商业性,在于其不经包装的真实性。网络博客用户不需要花费任何技术成本,也不需要支付注册费用及网络博客空间费用,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享受网络博客服务。网络博客的诞生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是人们渴望表达与共享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动的,可见,网络博客发展的第一动力绝对不是商业利益,而是源于个人自主的追求。

但是,任何一个产业要想长足地发展下去,都必须实现盈利,于是都会走上商业化操作。网络博客也不例外。随着网络博客的迅速发展,网络博客的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博客工具体现的交互和及时的特点,网络博客内容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网络博客用户数量的剧增,已经体现出了网络博客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广告主也开始倾向于在网络博客网站上投放广告,网络博客的商业化趋势开始显现,网络博客的营销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博客逐渐由非商业性向商业性转变。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47页。

②方兴东、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网络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现代传播》,2003(6)。

③罗慧:《网络博客网络传播新锐》,《新闻记者》,2004(10)。

篇2

关键词:网络电影艺术;特征;传播价值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用来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以及形成了非常具体的概念。而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网络不断的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传递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电影领域内又延伸出一种全新的电影形式,即网络电影。网络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电影,那么其所属的领域必然在电影领域的下辖内,那么网络电影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有电影的一切特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像目前网络上正在热播的《暗黑者》这种网络连续剧目只能称之为是网剧,而不能称之为是网络电影。其二,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基础上的一种艺术门类,那么它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网络传播特征。所以综其来看,网络电影的定义应该是在传统的电影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特征并能够展现时代需求而制作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电影是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互动性等基础特征的。

一、网络电影的特征

提及网络电影的特征,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网络电影的个性化。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艺术应该是为每一个人而存在的。但是其实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电影这门艺术走的还是大众路线,换句话说传统的电影是为了迎合社会风尚而产生的一种大众文化,但是网络电影的存在这从这种大众的高端层次走下来,抛开传统的“公共性”,表现的是个人生活情绪的宣泄,同时也是小众自我情怀的表达。而且从网络调查中来看,有很大一部分表示单身一人的时候会看网络电影,而谈恋爱的时候则会去电影院去看传统电影。其实这就是目前网络电影的现实,它不同于传统电影中为了迎合大众而对情绪化的表达模糊化,相反,它就硬生生的为了一小部分人的情绪负责,它所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一部分有着与电影相同“情绪点”的人。

网络电影第二个不得不提及的特征就是其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的基础就是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而且网络电影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受众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受众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相反的是他们会主动的去接受这些信息并且主动的将其传播出去,这就是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平台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优势。因为在网络的支持下,观影者可以对观影内容进行选择,而且具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甚至于网络电影将传统电影的门槛降低,让平民大众也有机会亲自加入到电影的摆设过程中,DV、手机的高度普及,电脑编辑软件的简易操作使得拍摄电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网络电影的另外一个互动性就在于它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与帮助。因为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旦拍摄成功并上映之后就意味着无论出现怎样的声音都是无法进行调试和更改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网络电影是存在很大程度的自由的,你可以边拍边播,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收获的意见进行修改。可以说网络电影的拍摄将不仅仅是一个拍摄团队的事儿,可能会是很庞大的一个网络使用群体共同完成的一个艺术品。这就是网络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最大的不同。

二、网络电影的传播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网络将成为社会结构的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那么网络用户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网络电影的发展来说将会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网络电影的影响力也将随着网络视频观看者的基数越来越大而渐渐凝聚起更大的价值。首先从文化艺术的价值上来看,网络电影的存在将会让电影这门艺术更贴近与现实生活。尽管我们常说艺术起源于生活,但是实际上目前的很多电影更多的是为了票房而存在的商业电影,而这些电影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发现与思考了。但是网络电影不同,首先其不具有广泛的盈利空间,其次其实质上是一种小众艺术,最后网络电影通常都是展现实际生活的直观现象,那么这就意味着网络电影将会很大程度上的弥补传统电影在生活性上的不足,并最终实现生活化的传播。

而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虽然网络电影的盈利空间不及传统电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电影就失去了它的经济价值,首先我们从成本上看,传统电影在电影城成品的基础上要进行加工、宣传、发行,所以成本之高是普通百姓所不能轻易触碰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它集发行与宣传于一体,而且就电影的制作来讲并不讲求高超的技巧,只在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看其实就成本而言,网络电影可能只是传统电影的零头,而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一旦盈利,那么这个利润空间僵尸非常巨大的。其次,我们看,网络电影现在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了。譬如说许多网络终端商、运营商纷纷加入到网络电影的制作行列中来以电影作为宣传的支点,进行渠道整合和进一步的企业宣传,而这种商业营销模式的形成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产业链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许多具有电影制作梦想的年轻人创造了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所以网络电影是具有非常高的传播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孙宇,戴盈盈. 网络电影:分众传播、产业融合与联合治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2).

篇3

意译。网络术语特别是专业术语形成的基本方法就是意译。因为以前在中国汉语中没有能够与其对应的词汇,自译让人难以理解,所以要创造一些新的词汇。比如说网页、下载、域名等。人们对这些语素并不陌生,因此,将外来术语与它们结合后的词语对应时,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不易发生一些误解和混淆的情况。 

自译。自译就是以原词的表面意思为依据,用汉语中已经存在的词语或新造一些词语与之相对应。能够表现出原来词语的意思和特征。比如说网聊、上大学及冲浪等。这些本已存在汉语中的词语,但是在网络中,它们的意义就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说冲浪,在网络中并不是说在海上冲浪,而是指在网络中的一些行为。 

音意兼顾。在网络术语中很少有能做到音意兼顾的,因为网络术语毕竟是有限的传播范围,而且使用者大部分都是有较高层次知识的人,对于外语汉化,他们的要求并不高,甚至会用原词。比如说奔腾、黑客、雅虎等,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译名。黑客一词原来是指比较迷恋电脑。擅长编制程序的人。如果将这个词语自译。不仅会显得生硬杲板,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将它的真实含义表达出来。用“黑客”一词,则将不速之客,并且是暗中而来的形象充分表达出来了。 

纯粹音译。只是纯粹地音译在网络语言符号中是比较有限的,使用这种方式的大多是一些计量单位和版本名称的表示。比如说波特一词,就是音译而来,它的意思是信息传播的速率。比特,原词bite,是对电脑信息最小计量单位的表示。 

符号词语。符号词语与其它的一些网络词语不同,它不是通过变化词义或引申和谐音等来表达意思,不能上正式台面,它表达意思是通过一些不一样的组合。这种方法代替了语言符号所具有的能力,在网络语言中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而且这些符号大部分是表情符号。比如表示吻就可以发一x,非常生气就可以发一7,等等。 

其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形成的网络用语,其中就是一些原来的英文形式,因为没有必要将其翻译成汉语,保留英文形式更为妥当。还有事谐音转写,其中一共包括汉字、数字以及混合谐音三种。还有一些是缩略词语,它是现代英语词汇简化的趋势,特别在网络术语中,缩略形式更是常见,因为这种形式符合了当今社会对信息传递快速、简便的要求。 

网络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 

生动有趣。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就是网络语言符号,人们使用网络交际时,一般都是以平和放松的心态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另外,创造网络语言符号以及使用它们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的特点是具有智慧和活力,交流中轻松而又机智,而且對诙谐幽默的语言符号比较青睐。对这种风格有着充分体现的有“脸谱符号”,还有一些网虫、美眉和大虾等,都非常的生动有趣。 

简洁方便。网络语言符号是在屏面上体现的,它的书写形式及话语形式都体现了它的简明性。尤其是人们上网交流时,希望交流的速度能够和口语交际差不多。所以自然就出现一些简化手段,其中包括,词语音节的压缩,书写符号的更换。从输入程序上来说,英文字母比汉字更加简便,英文的缩略形式要比汉语单词简单很多,所以人们更喜欢用英文缩略形式。总得来说,在能够进行正常沟通的情况下,对键盘上的符号进行充分利用,而且要使在键盘上的操作简化,所以数字和标点符号在网络语言中能够被赋予特殊含义。 

形式多样。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多元化,而多元化的语言符号形式又由多元化的思维创造。网络语言中的汉字、字母、数字及标点等都可以形成有独特内涵的语言符号。这种新兴的语言符号是极具个性的,而不再拘泥于以往书面语的规范,只要能够保证正常交流,各种可用资源都可以被使用,将它们组合形成想要的词汇,这也体现出了它的随意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