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歌曲教学方法

歌曲教学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16:17: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歌曲教学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歌曲教学方法

篇1

一、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现状

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歌曲教学的态度基本一致,大部分教师重视英语歌曲的教学模式,只有极少数教师倾向于传统教授方法。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凭借经验授课,对课堂的设计、准备以及把握不够完善,课堂内容较为单一且不系统,从音乐到英语教授之间没有过渡,容易形成教师在教授歌曲时,学生参与性较强;当转向于英语教学时,学生兴趣又有所减弱。目前英语歌曲一般教学模式为,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分发或抄写歌词;教师带领跟读歌曲歌词;学习歌词中的英语单词;学生逐渐跟唱。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高于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要求学习单词、跟唱英语歌曲,而小部分学生仅仅注重跟唱,其对英语单词、语句意思及发音的掌握度均较差。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随意删减教材中设计歌曲教学;教师对英语歌曲教学原则的把握不够严格;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单一、缺乏科学和合理的教学模式;歌曲教授过程中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利用音乐学习英语;对学生发音、歌词语句的解释不够充分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从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及方法两方面展开探讨,以达到科学合理规范小学英语歌曲教学,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

二、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理论支持

英语歌曲教学需要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持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以确保对学生英语的教学效果。加德纳心理学家将人类智能分为七个范畴,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支配音乐的右脑同时支配情感、愿望、想象力、几何图形等感性思维;而左脑主要支配理性思维,如语言、写作、计算。左脑理性认识的运作有赖于右脑感性认识的提供,如果没有右脑提供的感性认识,左脑较为困难或根本无法加工和处理信息。故,英语作为语言学,有赖于音乐作为媒介来让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学习。音乐对英语学的影响宏观表现在,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

从语言学角度讲,第二语言习得模式更好的解释了如何习得英语。该模式提出学习语言是需要同时具备可理解性、有趣性、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性及给予足够信息量。要取得良好的语言学习效果,不仅需要教师有理有据、活泼生动地将知识“介绍”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歌曲教学恰好可以满足第二语言习得模式所要求的条件。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感性认识,歌曲歌词自身具有的关联系,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单词及语句之间的关系,并借助歌曲背景以及教师对歌词内容的梳理和解释,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语言联系在一起,最终在一首歌中感受出英语表达及运用的真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收效。

三、小学英语歌曲教学原则

1.选择的适用性原则。在选择课堂教授的英语歌曲时,需要从教学目的、学生能力、教学时间等多角度综合考虑其适用性。首先,选择的歌曲需要符合教学的目的,避免选择的歌曲与教学内容不相符等情况的出现;其次,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即具备一定的难度但不超过学生现阶段的理解水平;最后,还需要考虑教学时间的充裕性,选择歌曲不宜过长以避免课程内无法学完歌曲,并且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理解时间。

如对于较低的3年级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可以选择《Happy Birthday》、《Bingo》等歌曲。其单词、语法以及歌词意思都较为简单,易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最基础的单词、常用语句以及“There be”句型。教师通过这些歌曲的教授,既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学习基本英语表达,而且可以通过仿写及改编歌曲,引导学生自主替换及创作歌曲。如,《Happy Birthday》的歌词可以改编为《Good Morning to you》。这样的合理改编,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歌词学到更多的英语表达,又可以鼓舞学生课下练习英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搭建其学生间交流、沟通及练习的方式和平台。

2.歌曲的审美性原则。小学教育总目标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课堂所用歌曲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英语歌曲的美感主要体现旋律、用词及内容三个方面。第一,英语歌曲本身旋律要优美动听,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歌曲旋律上避免选择太过复杂、吵杂或另类的音乐。第二,英语歌曲的用词在其准确的基础上,要保证用词的优美、具体,避免出现用词及语法错误、抽象、不易理解、粗俗、野蛮等情况的出现。小学阶段的儿童其审美能力还未建立完全,所以需要教师积极且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一部分英语歌词具有显著的语法错误,也需要在选择过程中剔除。第三,英语歌曲的内容要积极向上,这一点需要教师们的着重注意。英语教学用曲要积极弘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杜绝过于个性、晦涩、黑暗的歌曲的使用,以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可以选用《Big Big World》、《Smile》、《I have a dream》等,歌词如下:

《I have a dream》

I have a dream, a song to sing

To help me cope with anything

If you see the wonder of a fairy tale

I believe in angles

Something good in everthing I see

I believe in angels

……

3.课程的科学性原则。在英语歌曲教学的课程设置上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紧抓教学目的,合理设计课程步骤及内容。在英语歌曲教学课堂中,最难控制的就是学生对教学的反应情况。如果课程设计不合理,则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为学生参与性不强,歌曲学习课堂较为沉闷;另一种为学生热情高涨,被动使单纯学习歌曲的时间比例增加,占用讲歌曲过渡为英语学习的时间。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课堂最终的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对于英语歌曲课堂的设计需要具有科学性,做好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将歌曲教授、歌曲赏析、歌曲背景及相关英语知识学等板块科学整理、串联,充分考虑实际课堂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设计,以保证课堂的可控性和合理性,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4.学习的过渡性原则。以往小学英语歌曲教学易出现太过注重音乐的教授而忽略英语的学习,或出现将歌曲学习作为形式不加以投入和重视而丧失歌曲对英语学习的辅。分析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对于小学英语歌曲教学需要满足过渡性原则。过渡性原则是指在音乐学习和英语学习之间设立过渡过程,即在教授单词、学习歌曲、介绍歌曲背景、复唱歌曲、延伸教学之间建立过渡性,保证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建立起的学习兴趣充分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以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应依据该原则,充分协调和安排课堂教学步骤。

四、小学英语歌曲教学方法

1.基础:通过歌曲的歌词学习英语。英语歌曲本身就是学习英语的直接素材,也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通过对英语单词的解析和句子的赏析,让学生在歌唱的同时,更好的理解单词的词义以及句子的表达形式。如教授较低年级的学生身体部位名称时,选择《If you are happy》,让学生跟着歌曲拍手、拍腿、摸耳朵等等,通过歌曲使学生将单词和全身的部位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歌曲游戏中直观、生动的理解认识这些名称的英语表达。

2.扩展:通过歌曲的背景学习英语。教师在教授小学英语歌曲时,歌词自身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不够充分,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针对歌曲所涉及的内容,展开歌曲背景,来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如在教授《Contry Road》: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blowin' like a breeze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l my memo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 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dusty painted on the sky /Misty taste of moonshine teardrop in my eyes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I hear a voice in the morning how she calls me /The radio reminds me of my home far away /Drivin' down the road I get a feelin' /That I should been home yesterday yesterday.

这首民谣歌曲中涉及很多形容词和地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一步丰富形容词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歌词中提到的地点,向学生展开背景知识,在背景知识的学习中丰富英语表达和积累。

3.提高:通过歌曲的练习学习英语。合理的运用英语歌曲教学,还可以转向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方法包括听歌填词、听歌接力、演唱、复写等。听歌填词是指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分发课堂所需要的歌词,但歌词并不是完整的,而是具有一些单词和句子的空缺,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能力,设置不同的空缺项,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听歌填写歌词的空白,是一类听写的变异,但听歌填词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和娱乐性,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歌词听写中掌握英语知识,锻炼听力以及拼写的准确性。听歌接力是指让学生一人唱一句,接力唱歌,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在接力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的了解到学生对于歌词的掌握性以及其口语发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及调节教学计划。演唱和复写于以上两种方法大同小异,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来自由选择。

4.升华:通过歌曲的改编学习英语。在小学英语歌曲教学课堂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编英语歌曲,来锻炼和升华学生的英语能力。如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改编《Happy Brithday to you》,改编如《Good Morning to you》等等歌曲来扩展英语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想象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歌曲,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来将简单的中文歌曲翻译为英文歌曲,但在开始前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难词、难句首先给予学生辅导,也可以采用填词翻译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翻译,从而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以达到升华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开发智力及想象力的效果。

五、结束语

音乐可以开发智力,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想象力。小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运用音乐来进行教育。小学英语歌曲教学,是运用音乐作为骨架,英语作为血肉而形成了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英语的主导地位,切不可出现注重音乐而忽视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这就要求教学的教学计划、安排以及实施过程中,时刻调整和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歌曲的学习。运用好英语歌曲教学,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消除其学习压力,保障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英-音”教学还能积极影响学生远期的智力发展以及素质培养。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歌曲教学应该受到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经过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徐丹.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114.

[2]陈晓芳.浅谈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情感读本, 2015(17):11-11.

篇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29

Songs Teaching: New Method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ZHANG Xiaoxia, WANG Ruifang

(School of Marxism,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Abstract Songs Teaching method as a new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teachers to have been popular, classic songs of scores or their own song for the Spectrum scores, on high-level overview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ontents lyrics, eventually turned into a set knowledge and interest in one of the "so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ims of education pedagogy. Teaching songs to adhere interesting, educational, scientific principle, and then broke the oth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methods inadequate, with "new"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methodologi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teaching method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ampus ideological theory course has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 songs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theory course; new methods

歌曲教学法有别于其他教学法,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接受知识,并且内化于心。

1 概念阐述

歌曲教学法是指教师对已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或着新的时政热点进行高度的总结概括并形成一定的歌词,进而把得出的歌词填入已有流行的或着自己创作、并且符合教授内容情景的歌曲曲谱中,形成集趣味性和理论性于一体的“歌曲”,以实现学生在聆听歌曲中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歌曲教学法不是随便使用一首歌而进行直接的教学,而是教师自己作词并套用所选歌曲的曲谱或自创曲谱最终形成的歌曲。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授过程中,歌曲教学法可以与其它教学法结合使用。第三,对于歌曲的制作上应该注意歌曲的选择,主要以学生熟知以及具有吸引力的歌曲为主,而且教师自己所写的曲谱应该具有独特性。第四,歌曲教学要以实现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为目的。

2 歌曲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的原则

2.1 趣味性

歌曲教学法应该坚持趣味性的原则,这种趣味性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具体是指所选曲谱的歌曲的流行性和趣味性,以及歌词的经典性。例如,网上疯传的《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版的《小苹果》。它是以《小苹果》的曲谱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填入有关中国行政区的知识点歌词,歌词是这样写的:“亚洲东部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它的疆域十分辽阔,她有多少行政区,她有多少自治区下面我就为你分析,宁夏、、新疆他们显得很神秘,内蒙、广西各具特色风景很秀丽,香港、澳门他们都是特别行政区,台湾宝岛爱你永远生死相依……”这位老师利用学生对于《小苹果》的热衷,使学生跟着《小苹果》快乐活泼的音律自觉地学习相关知识点,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借鉴这位老师的做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总结、编写歌词,并且填写于《小苹果》曲谱中或者其他的曲谱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变得具有趣味性和吸引性,并且给学生在听觉上和感觉上呈现出独特性和新颖性,可以实现学习知识的目的。

2.2 教育性

歌曲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它的实施和应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为学生所接受、掌握和内化,这是歌曲教学法应该始终坚持的宗旨,如此能实现它实施和应用的价值,也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的可取之处。

比如,在进行“哲学原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小苹果》的曲谱作为新编知识点歌曲的曲谱,但是最关键的是对知识点的传授,要明确哲学原理中知识的逻辑框架,以及大的框架中各个原理之间的联系、区别和具体的应用等,使学生既可以实现知识的积累,也可以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最终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科学性

论及科学性,是指某一事物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等。而歌曲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新方法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歌曲教学法应该具有合理性且符合教授知识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歌词内容的编写上应该精简、明了、易懂等,对所需的流行、经典歌曲曲谱的选择上应该保持正确的方向,不能选择只具有刺激性、趣味性、吸引性,但缺乏正能量的歌曲。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歌曲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利用与内容相关视频的辅助,实现视觉、听觉感受的全面升级。

3 新方法之“新”表现

歌曲教学法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要求之“新”

(1)老师的要求。歌曲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教师在整个歌曲教学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就不可能有歌曲教学法的预期效果。因此,歌曲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其他的教学法的实施,只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理论知识,明确学生的接受心理,以讲解和实践的方式把知识点传递给学生。而歌曲教学法不同,教师除了具备其他教学方法所要求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歌曲教学方法,需要老师不仅对教育内容有很好的把握,还应该懂得如何总结出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符合自己所选歌曲曲谱的音律和氛围,如果是教师自己谱曲,就应该懂得谱曲的专业知识。

(2)歌曲选择的要求。教育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是歌曲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应该坚持的原则。只有坚持了这三个原则,才能实现歌曲教学法的价值和效能。歌曲的选择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容的填写服务,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达的效果。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选的歌曲可以是中文歌也可以是英文歌。第二,歌曲最好是影视剧、大众传媒中流行的经典歌曲,这样的歌曲才能使得学生熟悉并且很快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第三,选择的歌曲是以旋律优美、积极向上为标准,给学生传递一种潜意识的正能量。

3.2 形式之“新”

(1)创作形式。相比而言,其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借助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进行教学,很少具有原创性,而且这些视频主要以现成的电影、新闻、短小片段等为主。而歌曲教学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有着自己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歌曲和视频创作,尽管这种歌曲的创作多数是以别人歌曲的曲谱进行的创作,但是就歌词创作而言,其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它是以教师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为主,并且是所要教授理论知识的精华部分。同时,教师除了利用已有歌曲的曲谱,还可以自己创作曲谱。而且教师也可以制作与歌曲相匹配的动画视频或者动态的PPT等。因此,不管是“歌曲”歌词的编写还是曲的谱写,以及曲词的完美结合,它们的创作形式都具有独特性,可以激发学生接受知识的新鲜感,进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2)实现形式。歌曲教学法可以通过现实的课堂教学实现,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于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而言,老师可以实现其它教学方法与歌曲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老师的巧妙讲解就可以实现学生理解、掌握的目的,对于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老师就可以利用歌曲教学法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同时,学校通过建立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的网站,当老师把改编好的理论知识歌曲上传学习网站时,学生既可以在现实课堂中听老师具体地讲解理论知识,又可以在网站上反复听老师改编的理论知识歌曲。而且,当歌曲被上传网络之后可以实现同学与老师的互动。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网络学习的学生还可以提出改进歌曲教学法的建议,进而不断地促进歌曲教学法的完善和改进。所以,歌曲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有很多,可实现学生多渠道和高效率地接受知识。

4 歌曲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法的作用

4.1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的积极性

论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大多数学生对它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理论性强。而且大多数学生是抱着应付考试、修学分的心态去上课,只有少数学生是以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目的而上课。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以一种新的方式接受知识,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歌曲教学以大家熟悉的歌曲为基础,又以老师对教授知识内容的高度概括为基础,实现以熟悉歌曲的曲谱与理论知识高度概括编写的歌词相结合,制作成既有歌曲风味又有知识基础的独特“歌曲”。歌曲教学法应用于思政课堂中,使学生以轻松娱乐的形式去学习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会使他们感觉耳目一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歌曲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吸引性、高效性的特点。因此,歌曲教学法可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可以不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可以在听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点,而且简单易懂。当然学生学得容易,教师就会教得容易,进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歌曲教学法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4.3 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实现高效率接受知识点的目的。

歌曲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领域的应用,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方法,歌曲教学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趣味性、吸引性、高效性。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而且它可以给学生一种新奇感。所以,歌曲教学法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教育效果上都具有新颖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补充作用,弥补其它教育方法的不足,最终实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篇3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表演者,学生也不再是观众,而是师生共同的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要立足成才,想方设法搭建一个能使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能够愿意发挥自己的潜能,自觉地展示自己。那么如何搭建或者搭建怎样的舞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合理地运用课堂用语

教师是教学艺术的创造者和引路人。教师使用课堂用语的目的是为了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但在使用课堂用语时切忌太难的句子和词汇,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课堂用语应简练、通俗、易懂。另外,课堂用语不仅能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交际日常用语,而且也可以训练他们的听力。如果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听不懂一些课堂用语,教师也不必急于用母语解释其意义,可以通过变换句式、反复强调的方式,也可通过其他学生的回答及动作的表示使他们慢慢地理解和意会老师所表达的意思。这样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学习,就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融入其中,也会慢慢地激发他们对语言的探究,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奥秘和魅力。

二、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研究者、学生的引路人,以前的原则是:知识就像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也就是强硬的灌输教学法。而如今知识就像一条河,教师是带领学生找到水源的那个人,在课堂教学中应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灌学生”。所以,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就决定了教师就是“把舵人”,把握着课堂中的大方向,每个环节的设计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够事半功倍。

如何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运用直观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主要是指采用各种直观的教具使学生能够对要学习的知识一目了然,达到快速学习和记忆的效果。直观情境教学法的好处主要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交流。实践证明,直观情境教学法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把直观形象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原来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变得有声、有形、活泼有趣,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当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虽然我们学校属于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但学校教学资源也日渐丰富多样。现在我们学校在语言教学方面,运用的主要直观教具有幻灯片、录音机、电脑教学手段、电子白板等,它们不但把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声形并茂,而且还能够节省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如在教新单词时,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充分认识,与此同时还可以播放真人发音,播放真人发音要比教师反复领读的效果好得多,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轻松掌握词义,也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读音,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真人发音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增强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2)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而且能使学生在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使英语课堂成为“寓教于乐”的学习乐园。如在教完单词后,可以运用这样一个游戏来复习和巩固单词:教师先拿出一块秒表和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可以是一顶帽子或者一个盒子,在容器中放入学生已学过的词汇的卡片或上面写着学生所认识的单词和短语的纸条;接着教师把全班分成两队,指定某个学生为计时员,第一队推荐一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容器中抽出一张词汇卡片或纸,这名选手只能用动作表明词汇卡或纸条上的单词的意思,第一队的学生设法猜出那个词或短语……以此类推,哪一队在一定的时间内猜到的单词最多就获胜。这个游戏既复习了单词的汉语意思,也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印象。

(3)分角色表演竞赛法。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善模仿、好胜心强的心理时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分角色表演竞赛法,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致中、在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这一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情境对话的练习和巩固。教师在教完对话和课文后,可让学生自备道具,自配音乐带动作,分角色分组上台表演。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八年级下册lesson 16 “The Bear Escaped!”对话较多,语言生动、戏剧性强,就可要求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并把它改写成剧本,然后由几个学生分别扮演Jenny,Brian,Danny,把课文以戏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有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课文里的单词、词组和句型记忆也更深刻。由于是学生自己当主角表演,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让另外一组的同学认真倾听,这组同学能听出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个别新单词的读音是否有误,或者句子语调是否到位。这种分角色竞赛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张嘴说英语的愿望,增强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增加他们说英语的机会,对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极为有效。

(4)听、唱英文歌法。初中教材中有许多词曲优美的英文歌曲,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歌曲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播放同学们熟悉的、比较激进的歌曲,让同学们快速进入英语课堂。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时,也可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回顾自己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听音乐,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就会更加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