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引言
在1984年我国正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专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办学经验丰富、培养体系健全、教学改革先进及专业队伍强大的专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阶段,思想政治专业的发展存在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的问题,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到位、资金投入少且重视程度不够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思想政治专业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1-2]。因此,全文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现状进行概述,找出其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未来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中的建议,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状况概述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且为我国社会科学道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总体发展状况。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时间为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的设立时间为1988年,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士点设立时间为1996年。如下表1是该学科的发展历程[3]。2006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2006年以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了稳定且迅速的发展,培养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的人才。2.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路径就是坚持特色,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创新的重要方式。该学科的特色教育对于推进教学及研究工作起着导向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指挥和引导着该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及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在研究方面上,经过特色的教学,可以实现研究侧重的目的。总体而言,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且学校和学院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该学科的教育,通过根据自己学校发展的实际特点,合理进行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及人才的培养。比如,在一些以工科院校为主的学校中,依靠学校浓烈的研究氛围和科技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民族院校中,学校侧重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学;在一些农林院校中,依靠学校在生态及环境方面的优势,开展生态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院校依靠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平台,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进行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交叉教学。这样不仅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存在的问题,依靠学校自身的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而从全国不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院校来看,该学科的特色建设还存在缺少长期的规划及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指导,这就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3.1层次衔接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各个层次的院校在层次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本科主要是普通院校,硕士研究生一半多也是普通院校,而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层次分布就比较多样性。分析各院校的类型,各类型院校所占的比例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本科专业分布的重点是综合类和师范类;硕士专业分布的重点主要是理工类和综合类;博士专业的分布重点是师范类和综合类,本科和博士的专业分布集中,但硕士点分布较分散,并且和本科与博士院校的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分析专业层次衔接情况,约60%的本科专业没有学科点支撑,却有约70%的硕士及52%的博士点没有本科,这就导致不同层次的专业衔接不紧凑。3.2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到各个院校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很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定位不明确现象。从横向分析,不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中党政企政工干部化、教师化明显,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差异,其内部协调有待提高,目标也应该更加明确。而硕士与博士培养目标在同层次中统一性还是比较高,但是需要凝练培养的特色。3.3课程设计的专业性问题。尽管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核心课程,但是分析不同院校的核心课程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别,各院校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分析相同的人才培养层次的不同院校,各个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的差别也非常大,尤其在专业学位课与必修课的设定上严重缺乏一致性,体现出了相同层次院校在课程设计上还是比较混乱。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纵向的各个层次,本科、硕士、博士的开课率也在明显下降,专业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4.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经过上文所写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给我国培养了很多专业社会知识型人才。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该学科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因而,提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就十分重要。4.1培养各层次人才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具体优化和整体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先应该清楚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的设立情况,从该专业的整体分布情况来看,还存着学校分布及专业实力等不合理的问题,这就阻碍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因而需要进行整体的结构优化。要让学校充分认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科阶段的教育,该阶段的教育作为基础,可以促进硕士及博士的教育。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提升特色专业院校的实力。进而对学校的分布区域进行调查,了解学校的实力特点,进一步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优化,构建整体的布局。在横向中,要建立不同学科、不同地域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同时在纵向上,做好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多层次不同教学工作,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从而提高各阶段人才的培养水平。4.2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目前,还需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方向,这样对于促进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个二级学科,是在理论一级学科下,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理论学科的领域。而当期阶段,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方向设置而言,其研究方向存在很多的问题,如随意设置且还存在严重的偏离原来的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方向需要和国家的相关文件一致,结合党思想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4-5]。4.3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存在三个层次,分别是本科、硕士及博士阶段的教育。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从而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理论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等。在2005年,国家对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要求硕士学位要具备的信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为己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原理,并且深入研究和掌握中国化。具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能力,具有查阅文献并了解最新的国家动态等。要求博士学位要坚定和社会主义信仰,深入了解并且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中国化的等。通过这些高要求,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及水平。4.4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规范并且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专业构成的基本元素就是课程,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计划中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课程方案,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的专业性差、设置随意点呢过,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因而,应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的及特色,根据前沿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改善课程体系。同时,依据不同的教学层次,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从现阶段学生的科研水平来看,还存在严重的前沿课程缺失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硕士及博士,针对这些学生的研究方法缺失,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4.5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在一些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低的问题,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着教学不认真的情况,甚至一些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这就影响了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因而,学校首先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养,甚至公派一些教师到国外进行深造。这样提高了学院一些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有助于带动学院教师的整体素质。4.6走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人文社会学科的重大专业之一,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经逐渐成熟[6]。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就是注重专业建设标准、提升专业水平和质量。因而,为了实现重心的转变,应该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应该依靠我国先进的技术及科研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已开社会的影响力及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该在内部提升自律机制和认同机制,优化学科的结构。学校还应该注重本科阶段的教育,提高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可以更好的接轨硕士及博士阶段的教育,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该学科已经逐渐成熟。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及学科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几条解决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作者:曹媛媛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佘双好,邢鹏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6:1-8.
[2]曾令辉,戴回天,黄玮琍,郑世冰.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92-97.
[3]李斌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经验——以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4-2004年的发展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4-10.
【Abstract】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rmally knowledge theory of indoctrination,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But political students after the work to be performed is th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e work is very artistic. O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sk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knowledge, but also to let them to learn to use the knowledge of other social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som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then realize the social harmonious management, this is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Keywords】harmonious socie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现在,我国对于和谐管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宏观性的研究偏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研究一般都是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主要的组成内容。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我们国家将来的社会领导者,或者说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管理的和谐。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现况
教育专家和相关的学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可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研究的不够详细、具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对这个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案例还比较少。笔者收集了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相关研究的论文与著作,这些理论文章中多数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发现关于研究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体系的文章,这说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分析工作还不够具体,深入,还有一些可以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的课题。尽管现代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可是都没有对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做出深刻的探讨,有的学者对于这样一个课题还相对缺乏研究热情,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缺少应该有大主动性和方向性以及实效性。尤其是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缺少必要的关注,其实针对这个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另外,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课题,就会卓有成效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于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肯定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急待克服的问题有:
(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定位和功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就是比较重视延伸的内容,而轻视了内涵;重视专业能力,而看轻学生的素质培养;重视灌输知识,轻视人格的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真实的心理要求了解的不够透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并不意味着他的所做所为会体现这样的思想认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现象。
(二)科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跟普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区别性和联系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表现出特殊性;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的高层次性,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社会实践的深刻性等特征。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业务、人文、创新素质都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趋势。
(三)一定要更加深刻的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们更加具体正确的理解自己的所学知识,并且高校应当要构建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教育的质量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持续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四)全面发展保障问题,基础教育原来施行的是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没有办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可以自我掌控,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自主的进行各个内容的活动与增强各个方面的能力,全部的行为都是为了完全的激发学生自己的潜能,增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原来的应试教育机制采用的是百分制的评分方法,太过重视从分数上来选拔和筛选学生,可是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能力与他们本身已有的一些优势,将他们的特长忽略掉了,导致很多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而感到自卑,可是他们的一些优点经常会被轻视和埋没。有教育专家认为,学生的智力培育应当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上智力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应当是最大化的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并且要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智力优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摘 要】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情况下都是知识理论的灌输,大部分的学生一般都是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可是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以后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是非常有艺术性的。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除了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让他们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的其他个体和组织产生一些实践性的功能效用,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管理,这都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有待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和谐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Abstract】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rmally knowledge theory of indoctrination,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But political students after the work to be performed is th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e work is very artistic. O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sk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knowledge, but also to let them to learn to use the knowledge of other social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som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then realize the social harmonious management, this is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Keywords】harmonious socie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现在,我国对于和谐管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宏观性的研究偏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研究一般都是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主要的组成内容。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我们国家将来的社会领导者,或者说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管理的和谐。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现况
教育专家和相关的学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可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研究的不够详细、具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对这个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案例还比较少。笔者收集了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相关研究的论文与著作,这些理论文章中多数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发现关于研究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体系的文章,这说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研究分析工作还不够具体,深入,还有一些可以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的课题。尽管现代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可是都没有对和谐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做出深刻的探讨,有的学者对于这样一个课题还相对缺乏研究热情,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缺少应该有大主动性和方向性以及实效性。尤其是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缺少必要的关注,其实针对这个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另外,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课题,就会卓有成效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于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肯定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急待克服的问题有:
(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定位和功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就是比较重视延伸的内容,而轻视了内涵;重视专业能力,而看轻学生的素质培养;重视灌输知识,轻视人格的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真实的心理要求了解的不够透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并不意味着他的所做所为会体现这样的思想认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现象。
Key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curriculum
1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1.1 高校的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大面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此之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是比较少的学校作为选修课开展。但目前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在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而且传统的教育方法也不能够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教?W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对固定知识点的传授,学生更多地是去记忆,而不是了解其内在的涵义,这就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原则相违背,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讲授希望学生掌握的,而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自学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差异,教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的应该是引导和解释的作用,而学习和提问是学生的任务。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改变目前高校的教学方法。
1.2 缺乏学术带头人
改革开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高校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一些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去了解整个思想政治的发展史,以及现在的一些国际局势等。[1]改革开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学术带头人。虽然有前人遗留下来的相关内容可以供我们学习,但是想要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就需要更多的学术带头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虽然不是专业课,但它的重要性不低于专业课。这些书本记录的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缺乏学术带头人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缺乏学术带头人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一些相关领域的人物更多的是去解读和学习前人的智慧,而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制定出属于自己的相关理念。思想政治的内容比较深奥、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加上现在研究相关学术的人员也比较少,这就导致了学术带头人的缺乏。学术带头人的缺乏不利于整个学术的进展,也不利于一些相关知识的学习。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课程
改革开放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得到了重视,现在所有的高校都有相应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大学生增加对政治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C合素质。对于一些实际的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这种目标的达成就离不开一些实践课程的开展,但是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学校相关领导对一些考试成绩等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对于一些实践课程却不看重,这就使得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课程。由于实践课程开展起来难度比较大,一些高校甚至取消开展实践课程,只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在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更多地是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一味地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不是将学到的知识和一些实际的问题联系起来。思想政治课程更多地是为学生奠定一定的政治知识基础,让他们在实际过程中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但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了考核学生综合水平的一个必选课程,课程考核只是对学生背诵知识能力的考核,而不是对上课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一些知识联系实践的考核,这种考核与当初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不相符合。
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措施
2.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非常关键的,它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识有偏差,他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其他的课程没有区别,都是需要对一些重点的内容进行背诵,然后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同学没有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看重,那么相关课程的学习也起不到理想的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识有偏差,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二是学校和老师对这方面知识不看重,没有很好地让学生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必要性。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之前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告诉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平时也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讲座,通过这些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识。高校学生只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之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课程中存在的一些疑惑及时地提出,还可以将自己的一些看法讲出来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和老师都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2.2 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学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教学队伍,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果。[2]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就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学队伍。专业的教学队伍的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首先从教师本身来说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教学方式要有自己的风格,在上课的过程中多结合一些事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该加强对时事的了解,对一些新的政策要主动去学习。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对应聘人员进行审核。除了对专业知识的考核,还需要教师对现在的一些时事政治去分析。对一些已在职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去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行得比较好的学校去学习相关的经验,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然后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解决措施。建设一支专业的教学队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相关人员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学校还应该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规划,注重一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定期地组织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学习,只有好的规划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将其贯彻落实,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2.3 必须坚持教学内容的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