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2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通过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向群众宣传夏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县疾控中心重点加强了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对外环境水源(琴江河)水质进行了应源检索。

(三)县、乡医疗机构按照要求设立了肠道门诊。我县对县级医院、14个基层卫生院自4月1日起均按时开设了肠道门诊,对肠道病人进行了诊治。县人民医院设立了专门的诊察室、观察室,并有专门的医师坐诊,设备设施齐全,诊疗、消毒、隔离等各项制度健全。各基层卫生院设有兼用的诊察室、观察室,有防蝇纱窗纱门,配有消毒药品与消毒设施,备有碱性蛋白冻水,有腹泻病人登记本,大多数肠道门诊医生能做到对腹泻病人规范处置,及时登记和报告。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受房屋(少)的限制,多数基层卫生院的肠道门诊无专用诊察室和观察室,设备设施不够完善,个别单位存在肠道病人登记不够及时,兼用诊察室未安装防蝇、防蚊纱窗纱门,洗手消毒设施不全等问题。督导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现场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

二、今后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促进公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篇2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制度》等其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制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制定完善我县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规章制度。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组织制定全县传染病监测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目标任务指标,加强落实

1、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1)一旦发现霍乱病人,对霍乱确诊病例数、临床诊断病例数、带菌者数、死亡人数、疫点疫区检索、疫情进展和控制等情况实行日报制度,并按要求填写霍乱个案调查表和个案基本信息表,由县疾控中心每日报告至市疾控中心。

(2)县疾控中心负责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咽拭子标本采集,并按照要求及时送市疾控中心进行标本检测。要求监测病例平均每月不少于5份,全年不少于60份。

2、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

收集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按规定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开展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例随访工作;负责辖区内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AFP监测的培训;对辖区内病例监测工作开展督导、检查,评价监测质量,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监测工作情况。要求监测病例全年不少于5份。

3.麻疹监测

负责具体实施麻疹监测工作;开展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信息录入;负责麻疹疑似病例标本的收集、采集和运送;定期对辖区内医疗单位开展麻疹疑似病例主动监测;对本辖区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定期分析和反馈;对本辖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开展辖区内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要求监测病例全年不少于30份。

4、流脑监测

做好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的报告工作,开展聚集性疫情现场调查处置,按要求采集、保存和运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要求监测病例全年不少于1份。

5、乙脑监测

对报告的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主动搜索,负责病例标本的收集、运送工作,收集、汇总、分析监测资料,并按时上报。具体开展医疗机构乙脑病例主动监测和疫苗接种率监测,协助开展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等工作。培训指导医疗机构和辖区内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要求监测病例全年不少于1份。

三、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意识

篇3

一、开设时间

中心医院肠道门诊全年开设,其他医疗机构肠道门诊5-10月开设,如需延长,将另行通知。

二、开设范围

各市属医疗机构(包括中心医院、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民营医院(包括稠州医院、復元医院、东方医院)及12家(佛堂中心卫生院纳入二院)镇街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应开设肠道门诊。确实不具备开设肠道门诊基本条件的单位须报请市卫生局批准同意。

三、肠道门诊工作要点

1.按照《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试行)》要求规范开设肠道门诊,对每例就诊病人按规定在登记专册上做好详细登记。肠道门诊应设置醒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和“病人就诊须知”,做好就诊引导和告知工作。

2.市中心医院肠道门诊应做到“两通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从挂号到发药“一条龙”操作。其余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的应按规范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各个工作环节。另外,各肠道门诊都要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和防蝇措施。

3.各肠道门诊要坚持“有泻必采,有样必检”,采便率达85%以上,粪检率达到100%。腹泻病人必须在肠道门诊内由医护人员采集粪便标本,做好标本登记和送检工作。检验人员收到标本后,按要求进行增菌培养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发现疑似霍乱病人、疑似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或粪便标本中检出霍乱弧菌,应立即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

4.市中心医院、稠州医院和復元医院肠道门诊为我市O157:H7的监测点,每月采集血性大便病例及症状可疑者粪便标本3-5份,同时填写《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例登记表》。

5.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均需按要求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医院疫情管理人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6.各肠道门诊应每周、每月统计腹泻病人数,并填写《市肠道门诊周报表》和《市肠道门诊月报表》,另外中心医院、稠州医院和復元医院还须填写《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例监测月报表》,一式二份,一份留存,一份于次月3日前报市疾控中心。

四、监督检查

肠道门诊是及时发现并尽快控制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前哨阵地,是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市卫生监督所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院感管理、肠道门诊等开展监督执法,市疾控中心应做好肠道门诊院感控制工作的检查与指导,一年不少于二次。

五、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防控意识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密切注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疫情动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务必要抓紧、抓实、抓细,确保不发生肠道传染病的暴发疫情。

(二)加强业务培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