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抽样调查的定义

抽样调查的定义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0:5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抽样调查的定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抽样调查的定义

篇1

Abstract: By appying the sampling method of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in this paper, 356 roads and 64 places of mountains, parks, street gardens and green land in residential areas in Qingdao are sampled survey, which resulting in screening out 17 kinds street trees widely planted, such as platane, and other 13 kinds trees planted in green space, such as black pine.

Keywords: tree species selection; ecology investigation; greening tree species; Qingdao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城市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文明与发展的象征。园林观赏树木在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而城市绿化树种的正确选择又是决定城市生态功能和景观多样化的基础。青岛四季气候变化平缓,冬暖夏凉,春温秋爽,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多种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使青岛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青岛虽然有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但在实际树种应用中多依靠专家经验进行选择,或依据设计师的个人应用习惯进行设计。容易导致部分树种应用频率降低或提高,使植物的树种多样性降低。因此,选择生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景观效果良好、观赏性独特(色叶、异型叶花果、繁花、亮果等)、生态性合理的植物种类,建设生态景观绿地,对于我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环境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调查方法

生态调查主要是采用样方法中典型取样进行实地树种的抽样调查。样方的设置依据调查范围不同分别设置。山头、公园、街头游园的抽样调查以每20×20m2作为一个样方,每处绿地取2-5个样方;道路的抽样调查以整条道路为一个样方;居住小区的抽样调查以整个小区为一个样方。分别调查每个样方内乔木的种类、数量,并根据树木的生长状态、抗病虫害程度、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枝叶的繁茂程度等评价树木的适应性、抗性表现及生长势等。

2.2调查内容

此次抽样调查的对象主要确定为市内四区园林化程度较低的山头和园林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各类公园、街头游园、居住区绿地及主干道路、次级道路及支路。每处绿地面积均大于1000平方米,建成年代均在90年代以前。

调查范围为市内四区的各级道路356条,市区范围内的山头18个,市内四区的公园20个,青岛市各区范围的主要街头游园13处及新老居住小区13个。调查内容为可露地越冬的乔木树种。每种树木调查种类、数量、生长势及生长状况。

调查的主要道路和各绿地如下表(表1-2、表1-3)

3 结果与分析

3.1行道树样方抽样调查结果

调查道路数量共计356条,其中市南124条,市北106条,四方65条,李沧61条。

调查结果为行道树树种共34种(见表3-1)。法桐和黑松为落叶类和常绿类的主导树种,分别占市内现有行道树总量的67.60%和4.30%;白蜡、合欢和银杏分别占2.87%、2.59%和1.74%;柳树、臭椿、苦楝和朴树等树所占现有行道树总量比例低于1%。乡土树种的总量占总调查数量的14.64%。

行道树中,常绿树数量占总量的7.53%,阔叶树数量占总量的92.47%。常绿树比例偏小,冬季景观效果会降低。

各城区中市南行道树种类最多,达到32种之多,而四方区只有9种,在数量分配上,行道树在市区的分布差异较大。

除去法桐以外其余树种各占行道树总量的比例大于1%的树种有17种,落叶乔木12种、常绿乔木5种。其中马褂木数量比例超过1%,但只在市北区有分布,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其余数量比例超过1%的树种都分布在两个以上的市区,因此认为这些树种属于应用比较广泛的树种。详细结果见表3-1。

3.2绿地中乔木抽样调查结果

为市区18个山头、 20个公园、13处街头游园及13个居住小区中乔木调查结果。

由表3-2可知调查乔木树种共96种,使用频度最高的为黑松,频度为53.66%,刺槐次之46.34%。可见青岛现在的主要树种为黑松和刺槐,而实际上青岛的黑松和刺槐混交林占主导地位。

考虑到样方的数量比较多,树种的整体频度比较低。因此,我们把频度高于10%的树种定义为使用频率较高乔木;频度高于4%低于10%的树种定义为使用频率一般的乔木;把频度低于4%的树种定义为使用频率低的乔木。

按照此定义标准,青岛市使用频率较高的树种主要包括黑松、刺槐、雪松、樱花等13种;使用频率一般的树种主要包括白蜡、广玉兰、盐肤木等27种树种;使用频率低的包括白皮松、流苏树、侧柏、榉树等56种树种。

可以看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前十位树种的数量特别大,总和占调查树种的53.24%,前四位的黑松、刺槐、雪松和樱花占总调查数量的33.6%。使用频率低的56种树种仅占总数量10.4%的。因此建议对目前较少应用树种中的一些适宜青岛地区生长且观赏性高的树种进行广泛推广,如白皮松、流苏等。详细结果见表3-2:

调查过程中还包括树木的生长性状,在调查的树木中,生长性状表现好的包括:臭椿、白蜡、板栗、千头椿、楸树、槲栎、白皮松、榉树、侧柏、水杉、元宝枫、五角枫、火炬树、龙柏、枫杨、雪松、合欢、青朴、杨树、樱花、紫叶桃、刺槐、麻栎、碧桃、李、桑树、山杏、枣、苹果、杜梨、银杏、山楂、红叶李、黄栌、榆、山合欢。性状表现较差的有:喜树、七叶树等。主要原因为冻害。

参考文献

[1] 由超. 青岛市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5-18.

篇2

例1 (湖北武汉卷)为了解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小明同学10天中在同一时段统计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单位:辆),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

由此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为( )

A.9 B.10 C.12 D.15

分析 先由折线统计图得出10天中在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求出所占百分比,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解.

解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10天中在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有4天,所占百分比为:4÷10×100%=40%,所以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为:30×40%=12(天).故应选C.

说明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定义法是运用相关的定义、概念、定理、公理等内容,作出正确选择的一种方法.

例2 (四川达州卷)向东行驶3 km,记作+3 km,向西行驶2 km记作( )

A.+2 km B.-2 km C.+3 km D.-3 km

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由此可以求解.

解 由条件,结合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可知,向西行驶2 km记作“-2 km”.故应选B.

说明 解题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验证法是直接将各选择项中的结论代入题设条件进行检验,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3 (山东滨州卷)方程2x-1=3的解是( )

A.-1 B.■ C.1 D.2

分析 分别将-1、■、1、2代入方程2x-1=3检验即得.

解 将-1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3≠右边,即选项A不是;将■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0≠右边,即选项B不是;将1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1≠右边,即选项C不是;将2代入方程检验,得左边=3=右边.故应选D.

说明 本题是一道简单的解一元一次方程题目,容易得分.另外,此题也可以直接通过解方程求解,但要注意避免移项不变号和系数化为1时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等错误.

有些选择题可以根据题设条件和有关知识,从4个答案中排除3个答案,根据答案的唯一性,从而确定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也称为剔除法或淘汰法或筛选法.

例4 (四川内江卷)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逐一筛选出正确答案.

解 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由于班级学生有限,所以适合采取普查,即淘汰A选项;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所以必须对其每一个零部件进行检查,所以适合采取普查,即淘汰C选项;由于一辆客车的乘客人数有限,所以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必须进行普遍安检,所以适合采取普查,即淘汰D选项;而要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由于数量多,破坏性比较强,也没有必要普查,所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应选B.

说明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区别,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

如果命题条件中所研究的量可以在某个范围内任意取值,这时可以取满足条件的一个或若干特殊值代人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5 (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某商品先按批发价a元提高10%零售,后又按零售价降低10%出售,则最后的单价是( )

A.a元 B.0.99a元 C.1.21a元 D.0.81a元

分析 批发价a元,不妨设a=100元,依据题意,即可求出最后的单价.

解 取a=100元,于是提高10%零售的价格为(1+10%)×100=110(元),后又按零售价降低10%出售的价格为(1-10%)×110=99(元),而选择项中只有0.99a元=0.99×100元=99元.故应选B.

说明 本题若熟练掌握了列代数式的技巧,也可以直接由售价=原价×(1+10%)(1-10%)求得.

有的选择题可通过命题条件的函数关系或几何意义,作出函数的图象或几何图形,借助于图象或图形的直观性从中找出正确答案.这种应用“数形结合”来解数学选择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作图法.

例6 (山东淄博卷)已知二次函数y=a(x-h)2+k(a>0),其图象过点A(0,2),B(8,3),则h的值可以是( )

A.6 B.5 C.4 D.3

分析 从此题的选项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大于0,图象过点A(0,2),B(8,3),在对称轴的右侧,当函数值等于2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值一定小于8,可知对称轴一定小于4.

篇3

A.对我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

B.对量子科学通信卫星上某种零部件的调查

C.对一批节能灯管使用寿命的调查

D.对“最强大脑”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考察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解:对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人数太多,调查的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故A选项错误;对量子科学通信卫星上某种零部件的调查,关系到量子科学通信卫星的运行安全,必须全面调查,故B选项正确;对一批节能灯管使用寿命的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C选项错误;对“最强大脑”节目收视率的调查,人数较多,不便测量,应当采用抽样调查,选项D错误.故本题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例2 (2016・福州)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

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平均数、中位数 B.众数、中位数

C.平均数、方差 D.中位数、方差

【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12](14+14)=14岁,即对于不同的x,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

【c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样本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例3 (2016・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5点朝上是必然事件

B.审查书稿中有哪些学科性错误适合用抽样调查法

C.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0.4,

s乙2=0.6,则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D.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2]

【分析】由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定义得出A错误;由统计的调查方法得出B错误;由方差的性质得出C正确;由概率的计算得出D错误.

解: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5点朝上不是必然事件,是随机事件,选项A错误;审查书稿中有哪些学科性错误适合用全面调查法,选项B错误;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0.4,s乙2=0.6,则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选项C正确;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4],不是[12],选项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概率的方法、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方差的性质以及随机事件与必然事件.熟记方法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4 (2016・广州)某个密码锁的密码由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都是0~9这十个数字中的一个,只有当三个数字与所设定的密码及顺序完全相同时,才能将锁打开.如果仅忘记了所设密码的最后那个数字,那么一次就能打开该锁的概率是( )

A.[110] B.[19] C.[13] D.[12]

【分析】最后一个数字可能是0~9中任一个,总共有十种情况,其中开锁只有一种情况,利用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共有10个数字,一共有10种等可能的选择,一次能打开锁的只有1种情况,一次能打开该锁的概率为[110].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注意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例5 (2016・台湾)甲箱内有4颗球,颜色分别为红、黄、绿、蓝;乙箱内有3颗球,颜色分别为红、黄、黑.小赖打算同时从甲、乙两个箱子中各抽出一颗球,若同一箱中每球被抽出的机会相等,则小赖抽出的两颗球颜色相同的概率为( ).

A.[13] B.[16] C.[27] D.[712]

【分析】画出树状图,得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颜色相同的有2种情形,即可得出结果.

解:树状图如图所示: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颜色相同的有2种情形,故小赖抽出的两颗球颜色相同的概率=[212]=[16].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例6 (2016・北京)调查作业:了解你所住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

小天、小东和小芸三位同学住在同一小区,该小区共有300户家庭,每户家庭人数在2-5之间,这300户家庭的平均人数为3.4.

小天、小东、小芸各自对该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绘制的统计表分别为表1、表2和表3.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小天、小东和小芸三人中,哪一位同学抽样调查的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出该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并简要说明其他两位同学抽样调查的不足之处.

【分析】这是一道解答题,它涉及抽样调查、分析数据以及运用统计的观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小天调查的样本容量较少;小东抽样调查的数据中,家庭人数的平均值为(2×3+3×11+4)÷15=2.87,远远偏离了平均人数3.4,所以他的数据抽样有明显问题;小|抽样调查的数据中,家庭人数的平均值为(2×2+3×7+4×4+5×2)÷15=3.4,说明小芸的抽样数据质量较好,因此小芸的抽样调查的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出该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

【点评】统计思想与统计观念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而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知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例7 (2016・苏州)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三个小球,小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0、2,它们除了数字不同外,其他都完全相同.

(1)随机地从布袋中摸出一个小球,则摸出标有数字2的小球的概率为 ;

(2)小丽先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M的横坐标,再将此球放回、搅匀,然后由小华再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M的纵坐标,请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并求出点M落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内(包括边界)的概率.

【分析】本题已明确是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因此,可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进行求解.

解:(1)从布袋中摸出一个小球,小球标有的数字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种,即-1、0、2,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恰好为标有数字2的小球(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1种,所以P(A)=[13].

(2)小丽先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作为点的横坐标,再将此球放回、搅匀,然后由小华再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作为点的纵坐标,可用下列树状图表示:

由树状图可知,点M的坐标的结果有9种,即(-1,-1)、(-1,0)、(-1,2)、(0,-1)、(0,0)、(0,2)、(2,-1)、(2,0)、(2,2),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点M恰好落在正方形网格内(包括边界)的结果有6种,即(-1,-1)、(-1,0)、(0,-1)、(0,0)、(0,2)、(2,0),所以P(M)=[69]=[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