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范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范,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范

篇1

0 引言

现行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和概(估)算编制办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造价和审计,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颁布年限长,有的已近十五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推广应用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工作的快速推进以及物价水平的变化,定额已经和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要求不想适应。

1 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及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

1.1 基本情况

山东省水利厅鲁水定字[2000]1号文颁发的《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试行)和《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试行)。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建议

(1)人工预算单价偏低。

现行人工工资标准,其构成及标准与现行工资标准差距较大,与国家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经济秩序,体现共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悖,与山东省经济逐步增长趋势和水利施工企业生产工人工资水平增长等情况相矛盾。

(2)费用构成的内容、标准及名称等不符合现行规定。

费用构成与住房建设部、财政部建标(2013)44号文的 “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要求不相适应。

(3)工程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标准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新版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早于2002年3月1日起施行;监理费于2007年实施新的《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

(4)部分费用内容构成不合理。

现行编规中的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备品备件购置费、工程经济技术咨询费等3项费用内容及构成不合理,列项位置应该作调整。

(5)有些费用属国家明令取消的费用

资源勘察规划统筹费、定额编制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供电贴费等4项费用为国家明令取消的费用,应该取消。

(6)现行编规中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内容及取费标准不能涵盖工程实际发生的情况。

目前,工程建设实际发生的经济技术服务费内容不断增加,如可研费、招标费、勘测设计成果评审费、安全鉴定费、验收技术鉴定费、防洪影响评价费、水资源论证费、水土保持编制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费等,均需要进行补充。同时,工程代建制的实施,建设管理费也将较大幅度增加。

2 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

2.1 基本情况

现行的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主要包括:《山东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水利机械、金属结构安装工程)》(鲁水定字[1998]4号文)、《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鲁水定字[2001]1号文)、《山东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电气安装工程)》(鲁水定字[2001]2号文)、《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鲁水定字[2001]3号文)、《山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补充定额)》(鲁水定字[2005]1号文)。

2.2 定额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有预算定额,缺少概算定额,定额不完全配套

定额仅仅有预算定额,概算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一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调整工程量系数,二是调整基本预备费等参数,从而将预算调整成概算。

(2)定额缺项多

土方工程应补充长臂挖掘机开挖土方、开沟机开挖沟槽、混合料填筑、水泥土回填压实、挖掘机挖树根等定额子目;石方工程应补充灌砌块石护坡基础、海堤抛填块石;砌筑工程应补充灌砌块石护坡基础、海堤抛填块石、水下基床抛填垫层、石驳抛石护底护岸、挖掘机干砌石等子目;混凝土工程应补充混凝搅拌站拌制混凝土、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填缝、混凝土凿毛、沥青砂柱止水、塔式起重机吊运混凝土、顶板、水平隔板等定额项目及其子目;模板工程应补充普通标准钢模板、普通平面木模板、普通曲面钢模板、普通曲面木模板、悬臂组合钢模板、圆形隧洞曲面钢模板、U形渡槽槽身模板、尾水肘管模板等;疏浚工程应新增了目前常用的抓斗式挖泥船、吹泥船定额,并增加了大绞吸式挖泥船定额;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应增加超定额量灌水泥浆、孔口封闭灌浆、回填灌浆、压浆检查、锥探灌浆、预裂爆破、预埋骨料灌浆等定额项目。

(3)定额消耗量变化大

特别是一些机械定额,因为机械设备水平的提高,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很多定额需要根据现在的施工水平进行调整。

(4)部分定额适用性差

应删除了目前淘汰或较少使用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如删除人工装卸自卸汽车运输;去掉导火索等禁用的火工材料,将炸药调整为胶质炸药;删除了目前较少使用的索铲施工定额

2.3 定额修订建议

定额应该在原山东省工程预算定额和现行的水利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参考兄弟省水利预算定额以及山东省消耗量定额等,充分征求有关单位及专家意见,按照设备类型齐全、子目设置合适、定额水平适中、合理控制投资以及方便使用等原则,并充分考虑现阶段我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合并、插补及延长等方式,对部分设备安装的定额水平进行了调整,删减了部分不常用的定额子目,补充完善定额。

3 结论和展望

水利工程概预算定额及编制规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基础性技术经济工作,事关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局。为适应新形势下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价管理要求,尽快对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与概(估)算编制办法进行修编是十分必要的,相信新的新编规和新定额在新形势下的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earthwork excavation; visu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土石方的开挖设计及具体施工是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及施工处理环节,尤其是面对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逐渐缩减的社会现实下,土石方开挖中的挖土弃土及借土填方等,均会给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占用地面积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会因为网格规法缺乏合理性而造成土石方开挖设计误差的增大,使得土石方的实际开挖量与工程设计量上的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及施工进度等。因此,更为优化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设计方法非常急需。

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方法产生背景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土石方的开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及施工环节,在具体的土石方工程中需要进行横纵断面上的测绘、土石方开挖总工程量的计算等工作,以往所采用的较为传统的手工式计算及绘图方法,普遍存在着工作量大、流程长、工作效率低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较低、计算结果与实际开挖工程量相差较大、设计图纸及计算资料等的保存困难等弊端,要想对各种设计方式、施工组织方案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最终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较为困难,土石方开挖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现实需求。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人员及决策者,需要对开挖之后的土石方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协调适宜关系进行系统的掌握,进行水利水电工程中各个基础性的建筑物之间的布局、面积等进行协调处理,土石方开挖中常规的设计方法并不具有该种功能,使得传统的设计方法更显的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方法

1.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理念

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内的设计人员就是基于以上考量,进行着土石方开挖设计方法的研究工作,提出土石方可视化开挖理念及具体的设计方法,而该种设计方法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平台,对地形进行适当的数字化的处理,组建起数字地面的相关模型,然后以传统的土石方的计算过程进行与数字地面对应模型的结合,进而实现开挖工程量准确性及精准度尽可能大的数值计算,也可以采用以图元布尔的运算操作进行土方开挖工程量的计算,之后计算结果将经由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技术进行三维处理,进而形成与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工程完成之后的实际状况几乎相同布局的三维形态式的仿真图,实现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开挖部位、不同的断面特征等内容的具体呈现,以期能够为土石方开挖工程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可视化的决策支持信息。

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方法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开挖设计中所采用的可视化的设计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化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的基础上,设计方法涉及到的较为重点的技术有地形的数字化技术、土石方开挖的数字化技术及三维图形的显示技术。其中地形数值化技术是进行土石方开发的数字化处理及三维图形的显示技术实现的基础;而土石方开挖的数字化的最终实现要以数字地形为基础,对细部开挖所采用的具体的设计及开挖方法;三维图形的显示技术是要将开挖形态所对应的三维仿真图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下面就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设计方法从地形的数字化技术、土石方开挖的数字化技术及三维图形的显示技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地形的数字化技术方法。地形数字化处理是实现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的首道工序,该阶段多采用数字地面模型,所谓的数字地面模型就是进行地面特性空间描述的由有序数列组成的阵列,是种带有空间位置等特点的地形属性的数字化描述,同时也是实现土石方开挖的数字化处理及工程开挖后的三维仿真的实现基础。在具体的土石方设计工程实践中,在开挖区域内设置的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的密度越大,开挖工程量的计算精度就会越高,而断面的形态也会越真实,最终的三维仿真图就会更加的逼真。因此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对于等高线的密度较小的情况,适当的采用内插拟合台的方式进行适合的地形线的生成,此时要重视进行穿插值计算以及穿插值在计算机的图形处理系统中的运行顺序,可以选用的等高线的加密方法有等高线的先行加密法及实时的内插加密法,其中的先行加密法是进行重点关注地形区域的等高线的加密处理,利用传统地形所普遍适用的等高线的加密方法进行先行插值,也就是在将等高线输入到系统前就进行加密;而实施内插法是在等高线的相关信息被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之后,利用设计好的插值及图形显示方法等,在综合地形数据的显示精度要求后,进行实际所需的等高线密度的实时计算,并最终以三维图形显示。

3.土石方开挖数字化

在地形数字化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两种方法来实现土石方开挖的数字化传统的土石方量计算根据地形不同,有横断面近似计算法、分块局部计算法和水平剖面法 各种方法的基本思路都是将开挖区域分成小网格,在网格内将断面近似作为梯形(实质是在小范围内,将起伏不平的地形线处理成直线),并利用下式计算

在实现上述方法时,工作人员都是针对平面等高线图来划分小网格并求出各个网格交点的高程值 由于平面地形图可视性差以及求各网格点高程值的烦琐性,使得这项工作量很大,并且有时会因为网格划分的不合理,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增加(或减少)了开挖工程的预算,对工程施工的进度亦会产生影响.结合前面生成的数字地面模型,将划分网格和计算网格点高程值的工作放到 系统平台上处理,可以提高工作的可视性和网格划分的灵活性,从而达到有效地减少体积计算误差的目的 具体的方法是,在三维显示的数字地面模型上,直观地根!据地形的实际起伏程度划分网格大小间距,使同一网格内的地

面基本处于同一高程值附近;利用 系统中的工具,沿网格边线作切割运算,并计算和绘制出切割面的形态图,利用形态图,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网格点的高程值;然后,结合传统计算公式计算出工程的开挖方量

总结:

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设计方法,直观性及高效性特点非常明显,有效的解决掉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更为全面、更具可视化的支持信息。

参考文献:

[1]宋凤莲,刘全,邬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01)

[2]钟登华,毛寨汉,朱惠蓉,周锐.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可视化设计方法初探[J].水利水电技术,2007(12)

[3]李若铭.水利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整合与汇编[J].工程管理,2011(02)

[4]杨进博,陈新,蒲元威,廖元元,庹金松,寨科,梁博.基于动态规划的土石方调配系统研究与应用[J].西北水电,2012(03)

篇3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测量技术是一种全方位测量工作的科学技术,随着各种测量技术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了不当的测量方法,导致测量精度低、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测量中采用正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加强测量的监督管理,使测量数据管理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从而得到准确和细致的测量数据。

一、水利水电工程常用测量技术

1、控制测量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水电控制测量由传统控制测量过渡到现代控制测量模式,即以GPS 等空间定位技术为主、传统测绘方法为辅,快速高效、高精度确定空间点位的三维坐标。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测量按水利水电工程阶段和服务内容划分为测图控制网和专用控制网两种类型,包含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方面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平面控制网测量技术由传统的三角网发展为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混合网等现代控制网测量技术,大区域测图控制网基本采用GPS 控制网技术,中小区域测图平面控制网采用GPS 控制网作为首级网或采用多种设备观测的混合网。水利水电工程高程控制网测量仪器从光学水准仪发展到自动安平水准仪再到数字水准仪、液体静力水准系统。观测方法从人工读数发展到自动读数纪录、自动观测,作业方式从单一的几何水准发展到测距三角高程、静力水准、GPS拟合水准等多元作业方式。

2、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是对变形体进行测量,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的变化特征。水利水电工程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基准网测量、工作基点测量、变形体变形监测、监测资料分析等内容,目前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大地测量法、基准线测量法以及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等。

3、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采用一般多以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及标尺、标杆为主要工具,用断面法或极坐标法及交会法定位,用测深杆和测深锤来采集水深数据,这种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误差大等诸多缺点,近来已经很少被采用。

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要点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把在设计图纸、文件上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高程以足够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用以指导施工,并检测建筑物的竣工形状;而无论是标定建筑物的位置等,还是检测其竣工形状均是以施工控制网为基准的;因此在施工放样前都需要建立与工程主体建筑物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网。

(1)控制网的布设

首先根据提供的资料:得到水电工程测区区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经过现场实地踏勘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的标石、标志现状和现存情况,了解坝区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交通、民情,然后进行了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选择保存较为完好、埋石稳固的三角点起算方位角推算控制网点的大地坐标(及施工坐标);布设一级平面控制网点。控制网确定方案,网点标墩采用1.2 米高普通钢标,基础挖到基岩,顶部安装中心开孔直径为16mm 的钢板,做为强制归心的仪器平台,在全部埋设工作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外业观测工作。

(2)控制网的施测

由于一般水利工程测区山高林密、通视条件极差,利用常规方法(三角网或导线网)布设控制网无法构成附合或闭合图形,因此,利用GPS 采用卫星定位的方法进行布网、施测。根据测区的测绘面积及测区的地理状况,按照二级精度(相当于8 秒导线)的要求进行点连式的一次布网,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GPS 观测,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均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选择起始点,不应选过短控制边,用短边控制长边会影响了GPS 待定点的精度,另外,如果已知点的数量过少,在坐标系统转换中会影响了转换精度,同时也缺少了已知点间的检核条件。科学的布网方法应该分两级布网,首先在测区的边缘选三个点用三台GPS 接收机测一个同步环(该同步环可静态观测2 小时以提高其基线向量的解算精度), 将这个同步环作为一个E 级网(或一级网),然后以同步环中的三个点作为该测区的已知点进行二级布网,这样不仅已知点的精度较高且均匀,而且二级网的精度也大幅度得以提高,不仅提高了坐标系统的转换精度,同时也增加了已知点间必要检核数量。

2、施工放样

为了保证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混凝土的施工放样采用内业与外业分离,立模放样与立模验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内业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样点图,样点图均经过认真校核,未经校核和批准的图纸和样点图不得拿出放样。外业则采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或极坐标法进行放样。在立模放放样的过程中,对整个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其中包括观测员、放样员、标定员、检查员均明确各自的职责,所有的放样过程均实行检核制度。立模验收阶段的检查,立模工人根据放样点把模板立好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对模板的位置作检查验收,对不满足立模允许误差要求的进行调整,使之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由于测量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数字化;整个工程施工中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放样主要采用极坐标法进行,使用精度高,使用稳定的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仪器精度指标为测距:2mm+2ppm、测角为2”;仪器每年均送相关技术鉴定单位率定一次。

校核角度差保证在±5”左右,设最大为mα=±10”;仪器对中误差m 中=±1mm;放样点标定误差致m 标=±5mm。放样精度要求,操作简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粗差的出现,同时能够满足较快施工进度的需要,保证了放样精度和速度。

放样时, 对放样建筑物的轮角线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距边线0.5m的放样控制点线和板、梁、柱、小墙体分中放样控制点线,同时在标定样点后,量取上一次砼浇筑后的实际边线桩号,做好放样、检测记录,作为下一次施工工作的控制依据和竣工体形测量资料的原始数据。

在放样过程中, 有时还采用了后方交会法放样部分闸墩的样点,均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保证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需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