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1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防高温安全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在焊接前,应当断开联合收割机的电源总开关,没有总开关的机型可以把蓄电池的搭铁线拆开,以免电焊时的大电流对蓄电池造成危害。电焊机的搭铁线应当尽量靠近焊接部位,以防搭铁线与部件之间因接触不良产生火花,进而烧毁附近的电器元件。
当心焊渣引发火灾
中图分类号:TD712;TD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055-0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剧,最终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安全事故。瓦斯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强的责任心、精益求精的业务知识和一支过硬的团队,才能做好瓦斯治理工作。严格执行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了解瓦斯的涌出规律,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治理瓦斯,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条件。所以,研究矿井瓦斯治理和防灭火技术对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
1.1 瓦斯爆炸的三要素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当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5%~16%时,就可以产生爆炸,而当浓度高于5%时,瓦斯的爆炸可能性逐渐增加,当浓度介于9.0%~9.5%时,瓦斯和氧气充分混合,会产生最强的爆炸威力。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这一性质对井下密闭的火区有很大影响,在密闭的火区内往往积存大量瓦斯,且有火源存在,但因氧气的浓度低,并不会发生爆炸。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浓度在7%~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1.2 安全装备配备不足
部分矿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正确、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某些矿井为了提高产量,调高瓦斯探头下限,甚至使用损坏的瓦斯监测设备等,类似的违规操作就容易造成严重的瓦斯事故。
1.3 通风效果不好
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而引起瓦斯积聚; 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地点或脱落,引起供风地点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掘进工作面擅自停电停风而引起瓦斯积聚; 盲巷的瓦斯积聚等; 都容易引起瓦斯事故。
2 瓦斯爆炸事故的危害
瓦斯爆炸产生高温高压火源、冲击波,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矿井设施及设备,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在密闭的空间里,甲烷爆炸时温度可达2150~2650℃,这样高的温度会产生很高的压力,如果产生二次爆炸,爆炸将会更猛。甲烷爆炸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空气中的氧含量大大减少,倘若有煤尘参与爆炸,则生成的一氧化碳更多。在瓦斯爆炸所造成的伤亡事故中,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
3 矿井瓦斯的治理及防灭火技术的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安全防范意识
只有不断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提高矿井瓦斯治理的质量。首先,煤矿企业应根据当地瓦斯防治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对瓦斯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对瓦斯防治工作的管理,同时也是对瓦斯防治工作的监督,尤其是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监控,一旦瓦斯浓度超过常规限制,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最后,构建完善的瓦斯监控系统,在开采煤矿过程中,实现全程监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2 建立完善通风系统,强化通风管理
在瓦斯治理过程中,通风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的通风系统能够确保瓦斯的安全抽放。因此,煤矿企业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全面考量。首先,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确保通风系统能够独立运转,避免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其次,加强通风系统设计的全面性,防止漏洞的产生。通常情况下,通风系统中的风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在选择设备过程中,应重视设备的质量,并对风机等设备进行合理安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为了确保煤矿企业采矿的安全性,就要保持通风系统不间断通风,从而满足空气流通的需要,及时对瓦斯实施排放,降低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做好通风系统的维护工作,一旦发现有通风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促使通风系统能够尽快恢复工作。
3.3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避免火源产生
通常情况下,火源是引起瓦斯爆炸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应加强火源的管理。首先,要禁止明火的使用,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在煤矿开采之前,要对可能出现的火源进行全面了解,并对有可能出现火源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做好防火准备工作,降低火源的产生。最后,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电器的管理,避免因电器故障而出现火源,引起瓦斯爆炸。总之,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避免火源产生,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3.4 加强瓦斯事故模拟练习,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为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瓦斯事故模拟练习,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尽管瓦斯事故模拟练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煤矿工作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演练中掌握逃生的技巧,降低对自身的损害。同时,在演练给中,还能够及时发现矿井瓦斯等设备中存在问题,从而将危险扼杀于萌芽状态,充分做好瓦斯治理工作。另外,还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煤矿工作者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瓦斯治理和防灭火技术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不少煤矿安全事故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矿井瓦斯治理及防灭火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只有充分掌握和了解影响矿井瓦斯事故的因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只有不断加强矿井瓦斯治理和防灭火技术,有效控制矿井瓦斯事故引起的内因和外因,将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不断加大管理和投入,改善生产设备,有效提高矿井瓦斯治理的质量,从而促进煤矿行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紧紧围绕省、市“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要求,夯实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年初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承诺书,抓好事故控制指标的分解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和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在企业经营管理者中倡导树立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观念。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重点对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有效防范“三违”现象的发生。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把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作为治理的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
二、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