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防走失安全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近年来,从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溺水、走失、校车闷死女童,玩滑梯时衣领被挂住导致窒息等等,很多事故的原因都是幼儿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能力欠缺,为此,在幼儿园中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幼儿的安全能力势在必行。根据幼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幼儿安全教育理论系统不完善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研究》,专题研讨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经过一年多的专题研究,我们对提升幼儿安全能力的教育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安全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幼儿安全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及突发事件中避让危险、趋向安全,让自己的身体免受伤害的一种能力,又称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研究,幼儿的安全能力可以分为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能力和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能力。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能力是指幼儿在行走、进餐、睡眠、学习、游戏等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自我保护的能力;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能力是指在防火、防烫伤、防拐骗等意外事故中趋利避害的能力。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能力明显落后于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能力。但是总体而言,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和老师的过度保护里,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一般较弱。
二、幼儿安全能力提升要求下的教育方法探究
(一)创设安全教育环境,培养安全意识
幼儿园要积极创设安全教育环境,利用环境无形之中提高幼儿的安全能力。首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泼、醒目的安全标志,贴在保温桶、电源插座、楼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让幼儿对这些安全标志进行识记;还可以在幼儿园内布置安全教育的宣传栏,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儿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例如,可以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行走安全等专栏,并可以定期更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在一举一动中渗透安全教育。例如,教师在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速度过快;剪刀、小刀之类的利器放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
(二)进行安全教育,形成安全能力。
幼儿活泼可爱,好奇好动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是培养幼儿安全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首先,教师要通过标志识别、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幼儿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我保护,尽可能减少和杜绝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例如,我们进行了识别安全标志竞赛;请来在派出所工作的爸爸,为幼儿讲"走失了怎么办"的专题讲座,请医生讲"保护牙齿""注意用眼卫生"等讲座。
其次,要进行相关安全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一些综合体能锻炼,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可以提高幼儿在危险中进行自救互救的能力。此外,也可以就某一件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进行专门训练。例如,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不知道互相避让,经常发生小朋友互相碰撞的现象。教师可以进行"会躲闪,不碰撞"的自我保护能力训练,设置了一定障碍让幼儿练习走、跑、侧身通过的方法,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自我保护的能力。
再次,要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勇敢说出自己的情绪体验。幼儿也有自己心理体验,教师要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如:可以设计"当别人误解我时"、"遇到问题我敢说"、"怎样使自己高兴"等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摆脱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保护自己的心理免受伤害。
(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安全能力。
要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幼儿的安全能力,在加强幼儿安全管理、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应对幼儿进行安全行为训练,促进其安全能力的形成。一是做好日常中的安全行为训练,可以编制《幼儿良好习惯新童谣》《碰到问题我敢说》《饭前要把小手洗》《吃饭不掉菜》《饭后要漱口》等儿歌,注意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习惯,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行为。二是培养幼儿在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救行为,可以通过创设意外事故情境,进行应急演练,教幼儿在出现意外灾害时沉着应对,学会自救避险,如拨打急救电话,火灾自救,地震避险等。
三、结语
总之,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幼儿的人生安全,也关系到幼儿管理工作的成败,因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安全教育环境,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安全能力。
您们好!
根据国家关于“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安排,我园定于:
4月30日至5月2日放假3天。5月3日(星期二)幼儿正常入园。
为了使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愉快、健康的节日,我们已对幼儿进行过安全教育,真诚提出以下建议请您予以配合,切实履行起监护孩子的重任。
1、加强对孩子春季传染病的防控
春季是手足口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您发现孩子有咳嗽、发热、皮疹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教育、督促幼儿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外出时要注意饮食卫生。
2、加强对孩子的出行安全教育
幼儿走亲访友、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有成人监护与照顾,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不横穿马路;注意游乐安全,不让孩子参加有危险性的活动,防走失;孩子单独一人在家时,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玩、不吃陌生人的东西,防止拐骗等事件的发生;严禁孩子独自去河边、池塘或水库玩水,以免发生溺水危险,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xx电视台四套防溺水专栏节目和“防溺水七个不”动画宣传片。
3、加强对孩子的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幼儿易发生事故的原因
1运动机能发展不成熟。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缓慢不成熟,对生活缺乏经验,自理能力弱。头部的大小在整个身体中所占比例较大,难以掌握平衡,易发生摔跤或跌到。
2智能发展不平衡。幼儿期对危险事物的了解和判断还处于无能为力阶段,难以察觉危险、不知如何躲避,而且幼儿的思维是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3情绪不稳定。幼儿受情绪支配,其表现是冲动的、易于变化的,一般易出现突然推倒别人或拳脚相加、坐不稳突然摔到等。
4安全隐患和危险的环境。室外场地障碍物的多少以及分布情况、大型玩具的防范措施、场地的管理情况、饭菜的温度、药品的放置等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5疏漏的管理制度。管理的漏洞、制度的松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都是幼儿发生人身事故的最大隐患,发生这种事故一般是员工的失职违规造成的。
安全制度的实施
1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幼儿园教育目前在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方面存在失误。由于幼儿园把许多精力放在了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安全教育,忽视了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的传授。
2我们对安全教育的方法初探。把幼儿每天在园的生活做为安全教育的契机,作为防患于未然的好举措:
第一、每目/每周教学计划中增设安全教育专项划,以“幼儿自我保护”为宗旨,旨在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和防止事故的能力,并且每一课都要制定目标,分析效果。
第二、尽可能的利用活教具一一投影、图片、情景游戏、智能故事等,使其趣味化游戏化;尽可能的进行正面教育,慎用反面教材。如我园针对地震、火灾等安全防范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影像视听教材生动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第三、在常识教育活动和“智能开发”活动中把安全知识提取、综合、贯通,与安全教育总计划相融和。
第四、安全教育必须结合健康教育。主要应用于个人卫生教育、饮食教育和防止人为的外来侵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