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手卫生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02-02
2009年12月1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正式颁布实施。所谓手卫生,就是洗手、对手部进行卫生消毒以及外科手部消毒的总称。当前,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的手卫生是一种可行性最强、重要程度最高并且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医务工作人员来说,做好手卫生工作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其中洗手就被认为是十分必要、最为简单、最易实现的一种预防和控制病原体进行传播的手段。为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洗手的有效性,特选取本院70例急诊护理人员,在其接触患者或者进行护理工作之后。分别用两种洗手方法洗手,以便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效果,现将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70例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29.5~1.3)岁,护理工龄为2-25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年龄、护理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洗手方法观察组采用茂康皮肤消毒液2-3 ml对手部进行擦拭。茂康皮肤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浓度70%-75%的乙醇和0.45%-0.5%的以醋酸氯己,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建议的六步洗手法对双手进行揉搓,时间在15 s以上,并注意在此过程中消毒剂可以覆盖全部手部肌肤,一直到手部干燥;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洗手方式,即用肥皂洗手,同样依照六步洗手法,先将手用流动水浸湿,然后擦肥皂,充分进行揉搓之后,再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在冲洗干净之后进行手干燥。分别对两组人员洗手前后进行手部采样做细菌培养。
1.2.2采样方法首先要确定采样时间,对两组人员在洗手前后分别进行采样,在接触患者或者进行一定的护理操作之后、进行洗手前采样;在其洗手之后,完成手部干燥且在未接触任何物品之前进行洗手后采样。其次确定采样的具体方法,等待取样的护士保持五指合拢状态。用无菌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由指根开始向指尖方向进行擦拭,反复擦拭2次。所使用的无菌棉拭子是用中和剂浸润过的,在进行2次擦拭之后,转动采样棉拭子,对操作者有过手接触的部位进行擦拭,再将棉拭子置于相应采样液的无菌试管中,送检。
1.2.3检测方法在采样液中取1 ml进行活菌计数,在37℃的环境中培养48 h。
1.3评价标准
手部的细菌群落总数在5 cfu/cm(sup)2(/sup)以下。并且未从样本中检测出致病细菌即为合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sup)2(/sup)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在洗手前后细菌群落数变化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洗手后细菌群落数均较洗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合格率的比较情况
观察组35例护理工作人员中,洗手后有34例合格。合格率为97.14%;对照组35例中,有33例合格,合格率为94.29%,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者:杨红英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康宁医院
医务人员应完成手卫生次数为266人次,实际按六步洗手法正确完成手卫生次数为80人次,手卫生依从率为30.08%,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其中检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63.64%),护士其次(36.28%),均明显高于医师(25.40%),护工的依从率最低,仅为17.74%。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4,P=0.001)。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检验科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达63.64%,心理科病房为46.74%,门诊的手卫生依从率仅为17.95%,为各科室最低。心理科不同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9,P=0.000), 不同操作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不同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13.06%,远低于操作后的35.14%。查体输液后手卫生依从率为32.89%,显著高于接触患者前(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63,P=0.000)。发药、喂食操作后手卫生的依从率为31.58%,显著高于发药、喂食前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4,P=0.000),而接触病房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率40.91%,亦是明显高于接触前的13.64%(χ2=21.232,P=0.000)。 不同操作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操作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83,P=0.000)。如表3所示,医务人员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最好,依从率为85.71%,其次为接触患者患者血液、体液后,依从率为77.78%,两组依从率接近(χ2=0.045,P=0.823>0.05)。2.6 影响手卫生的多因素分析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医务人员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称、学历、职业、操作类型)与手卫生的关系,发现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操作类型为手卫生的影响因素。
多数调查均为综合科室,而本调查对象主要为心理科的医务人员,研究对象不一致。本次调查还发现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医师手卫生依从率较低。最低的是护工、保洁人员及心理咨询师,护士掌握正确洗手方法、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及无菌操作前后洗手率均明显高于医师和医技人员,和国内其他调查结果一致。这主要与本院护理部更注重护理人员具备防护意识以及具备手卫生知识有关。国外的研究结果则恰恰相反[6],Abd Elaziz KM等研究医生手卫生的的依从率为79.2%,明显高于护士的65.4%。可能与国内心理科起步较晚,医师严重不足,医生临床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手部卫生有关。另有一种误解,认为就诊的病人仅有心理问题,往往忽视其还有可能伴有躯体疾病,进而忽视了洗手。护工和保洁人员依从率最低,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工勤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手卫生知识的理解不够,对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医院对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不到位,存在洗手方法不正确,洗手后未用一次性擦手纸及时擦干等;③工勤人员流动性大[7]。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属检验科最高,其次为心理科病房,门诊最差。主要原因:①检验科人员接触主要为患者体液,可能具有传染性,检验科人员具有更高的警惕性;②检验科为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为医院重点监测的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较强;③配有速干手消毒剂,便于医务人员随时进行手消毒;④门诊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病房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洗手率明显高于门诊,说明病房医务人员总体上比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念强,具有自我防护意识和预防交叉感染意识。
当然,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低,也和门诊工作量大,就诊病人多,往往导致医护人员不能认真洗手,无法完成六步洗手法有关。调查显示,心理科医务人员更注重操作后的洗手。这和国内多数调查结果一致[8]。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更注重自我保护,没有认识到手卫生的目的是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病原菌从患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病原菌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7]。只有做到双向保护,才能真正的减少和避免手卫生造成的医院感染。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感染学预防理念。总之,本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今后应树立医务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双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监测,增强洗手意识,规范洗手方法,加强手卫生技能训练,定期主动监测其手卫生质量,完善手卫生设施,配备足够速干手消毒剂,不断改善医务人员洗手条件,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c)-0103-04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promotion on compliance of hand hygiene in medical staffs
HU Jingjie1 ZHAO Jing2
1.The 8th Hospital of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aotou 014040, China; 2.The Central Hospital of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aotou 014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o health promotion for medical staffs in a hospital of Baotou City and to assess its influence on the hand hygiene of medical staff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2 to October 2013, hand hygiene knowledge of medical staffs were surveyed in clinical departments of a hospital, then conducted health promotion. Then hand hygiene awareness of medical staffs, hand washing correct rate and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were evaluated before implementation, in 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hile the amount of hygiene suppli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hand hygiene knowledge rates of medical workers were low, in 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s of medical work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Befo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hand hygiene washing correct rates of medical workers were relatively low, in 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hand hygiene washing correct rates of medical work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Befo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rates between physicians and nurs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compliance rates of physicians and nurs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ut there were still differences between doctors and nurses in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amount of soap, liquid soap and hand sanitize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Health promote project can raise the hand hygiene awareness of medical staffs, improve the hand hygiene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the hand washing correct rate and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Key words] Hand hygiene; Health promotion; Medical staff; Compliance; Awareness rate; Washing correct rate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占医院感染的1/3以上[1]。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减轻患者住院时间和经济损失。目前,手卫生已得到学术界重视[2-3]。美国CDC 2002年即颁布医疗部门手卫生指南,WHO 2005年召开全球手卫生研讨会,我国原卫生部2009年也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以加强手卫生控制,减少对患者的医疗安全威胁。但有研究显示,目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4]。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成为医院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部门最为重要的课题。本研究对包头市某院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健康促进,经过1年的努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以包头市某院临床各科室接触患者的医师、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医生、护士总计278人,其中,医生104人,护士174人。知晓率考核70人,其中医生27人,护士43人;洗手正确率考核58人,其中医生26人,护士32人;手卫生依从性考核150人,其中医生51人,护士99人。
1.2 研究方法
对观察对象运用健康促进的理论、方法进行手卫生观念的普及推广,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通过广泛健立健康教育宣传栏、手卫生知识培训、手卫生专题讲座、手卫生知晓率考试、卫生洗手操作考试、手卫生专题会议、修订手卫生宣传图片、手卫生考核结果评比、公示等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指导及干预,并通过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的完善情况以及手卫生执行中存在问题调查,规范速干手消剂使用流程,评价健康促进项目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由课题组人员自行设计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表、洗手正确率考核表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及手卫生设施配置调查表,在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实施后分别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下科室跟随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并将结果记录在调查表中。
1.4 观察指标
手卫生知晓率调查考核表把手卫生知识分为7个部分20个知识点,全部答对知晓率为100%。卫生洗手正确率考核表把洗手流程分为6个部分12个步骤,全部操作合格为100分。手卫生依从性观察采用WHO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观察记录每名医护人员各个手卫生实施阶段的手卫生情况。调查结束后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各类人员健康促进流程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洗手正确率、手卫生依从率、手消液及洗手液消耗量及其与床位使用人日数对比,计算消耗量/人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项目实施前后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分析
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较低,护士对洗手原则和手消毒原则的掌握程度略高于医师(P < 0.05),其他知识医护人员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手生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上升(P < 0.05);医师在项目实施中洗手时间知晓率高于护士(P < 0.05),其余各指标医护人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项目实施前后卫生洗手正确率比较
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卫生洗手正确率均较低,医师洗手各步骤正确程度在流动水湿手、取皂、七步揉搓、洗手时间方面正确率高于护士(P < 0.05),其他指标医护人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均明显上升(P < 0.05);医师在项目实施中、实施后流动水湿手率高于护士(P < 0.05),其余各指标医护人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项目实施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较低,除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医护间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项目实施中、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医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及实施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比较
项目实施中、实施后,肥皂、洗手液和手消液领取量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项目实施前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