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0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调整账务处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内部股权投资抵销处理涉及到三种会计主体(母公司、子公司、集团公司);涉及多个期间(合并当日和合并日后连续期间);需要区分控制类型(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需要明确价值基础(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根据不同的价值基础又会派生出一系列不同的抵销金额,直接影响抵销处理的正确性。基于此,本文对该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期望将合并股权投资抵销处理通过图示清晰直观地展现。
一、融合多种方式的内部股权投资抵销处理框架
第一,数轴串联时期,显现递推关系。对于内部股权投资抵销处理,涉及的期间包括合并日和合并日后,合并日后包括连续的多个期间。各期间账务处理递推关系紧密,环环相扣。前期账务处理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后期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如何有效展现各期间账务处理将是内部股权投资抵销处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着通过数轴将这些众多的时期予以标示,各期间清晰醒目,不易混淆,具体见下文例解。其次,借助数轴将前一时期的账务处理显示在数轴对应时期的下方,对照显现的前一时期账务处理,递推后一时期账务处理,直观鲜明,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掌握各时期账务处理间的递推关系。第二,提炼对比词汇,区分易混系列。对于内部股权投资抵销,必须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两种类型。不同的控制类型,其价值基础不同,进一步分为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根据不同的价值基础又会派生出后续一系列的不同。而且,这两种价值基础及其后续系列,难区分,易遗漏。本文基于两种控制的本质区别: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提出一系列对比词汇:通过提出这些核心词汇,引起对该项内容的注意,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自觉主动地对需要进行抵销的项目进行账面与公允的思考对比。同一控制下,需要以账面价值为基础,后续一系列的抵销处理均以账面为基础,与公允价值无关。而非同一控制下,则需将账面转换为公允,后续一系列的抵销处理都要将账面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公允。而且,这些提炼的系列核心词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过刻意的强调与对比,无形之中区分了关键的易混内容,为准确做出抵销处理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构造框架图示,锁定抵销项目。由于编制内部股权投资抵销时,需要区分时期:合并日和合并日后;还必须区分两种控制类型: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而且,不同时期、不同控制类型涉及的账务处理个数多、项目多。鉴于以上各种分类的考虑,通过抵销处理框架示意图显示,如图1所示。目的在于利用图示能够快速准确地锁定:属于哪个时期(合并日、合并日后)、所属的控制类型、需要的账务处理个数、需要调整的或抵销的具体项目。从图1可以直观得出,不同时点、不同类型所包含的账务处理个数是不同的,所抵销的具体项目也是有区别的。首先,通过这个图示,可以将这些不同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得出,非同一控制下比同一控制下多做一步调整分录,即将账面价值调整成公允价值。经过此步的调整,两种控制下后期的一系列抵销处理建立的价值基础则不同。此项不同是两种控制的本质区别,直接决定后期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其次,不管哪种控制类型,合并日和合并日后账务处理个数不同。最后,由图1所知共有4种不同方式,其对应的账务处理个数刚好分别是1、2、3、4,这样的特点便于轻松记忆,从而有效避免对账务处理的遗漏。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其调账方法如下: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应结出本账户的余额。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该余额进行处理: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等于或大于上述贷方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科目;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上述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该账务调整应按纳税期逐期进行。具体调账方法如下:一、年终结账前的查补调账年终结账前检查发现的补税可直接调整损益或其他有关科目,即:1.销项税方面的账务处理(1)税率使用有误。因税率使用错误造成的少提销项税,记:借:本年利润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如果发生多提,则用红字做上述分录。
(2)价外费用未提销项税。如果企业价外向购货方收取的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包装费、延期付款利息等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来计提销项税,应按新售货物适用的税率计算出应补增值税后,作账务处理:借:其他应付(交)款(代收、代垫款项)
本年利润(价外费用款项)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3)视同销售业务来计税。如果企业将自产的产品用于集体福利或发工资或无偿赠送他人等视同销售业务未计提销项税,应按当期同类货物的价格或按组成价计算销售额后计提销项税进行账务处理借:应付福利费(应计入福利费用的部分)
本年利润(应计入损益的部分)等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2.进项税方面的账务处理(1)取得的进项税凭证不合法。如果取得的进项税凭证不合法抵扣了进项税的,应作下列账务调整:借:原材料(工业企业)
库存商品(商业企业)等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2)擅自扩大抵扣范围。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及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货物不应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企业进行了抵扣,检查发现后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3)非正常损失的货物进项税应转出未转出。企业外购货物及产成品、在产品等发生的非正常损失,其应负担的进项税应从进项税额中转出,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等有关科目,经检查发现未作转出处理的应进行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4)少抵扣进项税。如果企业少抵扣了进项税,按规定计算出少抵扣的税额后进行账务处理:借:原材料等(红字)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红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26-01
一、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券是公司债的表现形式,基于公司债券的发行,在债券的持有人和发行人之间形成的以还本付息为内容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因此,公司债券是公司向债券持有人出具的债务凭证。
根据《公司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公司发行债券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公司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1.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2.具有偿债能力;3.公司经济效益好,发行公司连续三年有盈利记录;4.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另外,《公司法》对公司发行债券做了严格规定:1.必须是股份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或两个以上的国有公司或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3.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总额40%;4.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利息;5.筹集的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6.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应付债券会计账户的设置及核算
(一)账户设置
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应设置“应付债券”会计账户,该账户核算的内容是为筹集长期资金面发行的公司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该科目应按“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二)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例解(本文只对溢、折价债券进行例解)
1.企业溢价发行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例1:A公司2010年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40000万元的公司债券,该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6%,到期还本付息,每年计提利息一次。该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40900万元。该公司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1)2010年发行债券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40900万元;贷:应付债券——面值40000万元;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00万元。
(2)2010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2045万元(40900*5%);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55万元;贷:应付利息2400万元(40000*6%)。
(3)2011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2027.75万元(40900-345)*5%;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72.25万元;贷:应付利息2400万元。
(4)2012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2217.25万元;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82.75万元(900-345-372.25);贷:应付利息2400万元。
(5)2013年1月1日还本付息:借:应付债券——面值40000万元;借:应付利息7200万元;贷:银行存款47200万元。
2.企业折价发行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例2:B公司经批准于2010年1月1日起发行3年期面值为200元的债券50000张,债券年利率为3%(票面利率),每年年未计提利息,到期时归还本息。该债券发行价为970万元,债券实际利率(市场利率)为4%,债券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1)2010年1月1日发行债券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970万元;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0万元;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万元。
(2)2010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38.8万元(970*4%);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8.8万元;贷: 应付利息30万元(1000*3%)。
(3)2011年12月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39.15万元(970+8.8)*4%;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15万元;贷:应付利息3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