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煤矿安全标准化管理

煤矿安全标准化管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2: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煤矿安全标准化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一、煤炭生产基本情况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及进展情况

(一)广泛宣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利用召开全县煤矿安全例会、班组长和全员培训等机会,广泛宣传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使煤矿业主、矿长真正认识到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就是抓安全,强管理,只有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才能持续稳定好转。通过宣传,使绝大多数煤矿企业能够主动抓标准化建设工作。

2、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一方面是组织煤矿企业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到外地企业实地学习考察。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分期分批组织煤矿业主、矿长到攀枝花、内江、乐山、大足、河南、内蒙等先进地区和煤矿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使煤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抓标准化建设工作既是树企业形象,更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增强了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领导,完善体系,狠抓落实

1、县安监局成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专家组,配齐了综合管理、采、掘、机、通、运、地测防治水七大专业组工程技术人员,并参加了市安监局组织的专门培训。负责全县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坚持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做到管理常态化,扎实有效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2

本文提出国家安监总局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实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诸实施类别在安全管理中有效的实施方向及管理趋势。

关键词: 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标准化 实施类别 实施方向 管理趋势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 A

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国家安监总局共实施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五类标准化评分办法。通过对其构成元素进行可行性分析及类比矿业公司多年的标准化实施工作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效性分析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中所涉及的评分元素共有14类51项728个考评点,总分值4000分。

2、《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中所涉及的评分元素共有14类51项703个考评点,总分值3000分。

3、《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中所涉及的评分元素共有9类38项592个考评点,总分值3000分。

4、《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中所涉及的评分元素共有12类36项361个考评点,总分值2000分。

5、《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中所涉及的评分元素共有11类41项584个考评点,总分值3000分。

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评审指标及等级实用性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AQ/T9006―2010)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金属非金属矿山(AQ 2007.1-2006)是指:开采金属矿物、放射性矿物以及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AQ 2007.1-2006)是指: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AQ 2007.1-2006)是指: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尾矿库(AQ 2006-2005)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工业废渣的场所。

选矿(GB 18152-2000)是指:利用不同矿物的物理、物理化学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在特定的工艺设备条件下使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或使共生的各种有用矿物彼此分离,得到一种或几种相对富集的有用矿物的作业过程。

选矿厂(GB 18152-2000)是指:包括具有独立法人的选矿厂和隶属于矿山企业的选矿车间,系指被用作或可以被用作选矿的土地、建筑物和作业场所。

小型露天采石场(AQ 2007.1―2006)是指:年采剥总量500kt以下、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m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工作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评分办法用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两个指标确定相应类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评分元素实用性分析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评分元素分值明细表(分析表)

――

3.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考评元素分值结论分析-饼形图图示

3.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考评元素点数结论分析-饼形图图示

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构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如下可行性结论。

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由基础部分、保障部分、管理部分、核心部分、要害部分及升级部分六个部分构成完整的标准化运行体系。

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能否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容轻视!

3、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实施终端体现在由多工种、多岗位的从业人员组成的标准化体系实施群中,而在此期间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安全责任也因其日益彰显的捍卫生命价值的重要性而受到日益高涨的关注!

结束语

因此,矿山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既带有基础性、重要性,又带有紧迫性,还带有长期性和全局性,意义重大。

附图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构分析图(以地下矿山为例)

篇3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煤矿生产的机电设备的性能、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完善。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才能一步一步的适应现代化煤矿生产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之前,应该找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拿出整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现代化煤矿生产的发展步伐。

2.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机构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的煤矿企业都没有设置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构,更谈不上健全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煤矿的生产仅仅靠工人的负责程度,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生产方面,没有精力去管理机电设备。很多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在管理意识上就缺乏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根本没有认识到安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更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部门。

2.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技术员里,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非常的少,有的只有一两个,甚至有的煤矿没有设置专业的技术员,一般由有经验的职工临时充当技术员,这就导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管理和生产严重脱节。而仅有的一些技术员,在不断提高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下,又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只能凭借经验摸索着进行操作和维护。

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需要做的工作

3.1引进适合的煤矿生产设备

煤矿生产以过程中。为了预防机电设备发生不良事故,应该及时树立起安全理念,引入高科技手段,实现煤矿机电事故的超前预防和管理。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煤矿企业应该基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引进适合的生产强度的机电设备,在大型尾矿库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在机电设备引进前,企业要进行仔细的预算,对于不适合生产的机电设备坚决不引进。

3.2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且适用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设备管理机构,负责对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保养和维修;而煤矿生产的技术人员的聘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制,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通过技术考试和面试者方可上岗。同时,煤矿企业要制定严格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防治管理制度。另外,作为煤矿企业的领导者,还要确保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对违反了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技术人员要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和批评,也要做到,在安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人人平等的原则。

3.3加强煤矿安全标准化生产的管理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安全标准化的基础管理。对于煤矿的生产而言,我们必须要紧抓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放弃,只有保证了安全的标准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我国的矿山开采事业;保证开采过程中,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安全事故的预防管理。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强调和贯彻三个严格控制、四个坚决不放过、五项坚决整顿的原则。对危险的工作点、危害的事故点,生产事故经常发生的点要挂牌管理;四个坚决不放过是指,生产事故发生以后,必须做到对事故原因彻查到底、生产者没受过安全教育、整顿要求没贯彻实施、责任人没得到相应的处罚。五项整顿是指,整顿生产劳动纪律、规范操作的纪律、生产工艺的纪律、生产工程中的纪律、施工劳动的纪律。

4对安全的预防

4.1防患为本,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更加有效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我们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运用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在行业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