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通信的发展

通信的发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通信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通信的发展

篇1

1.2城市交通中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城市交通中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应该以运营人员为中心,依靠现代化系统设备,构建可靠、快捷的信息传递网络,促使城市交通的快捷、可靠、准确,满足大众的需求。城市交通中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先从整体的安全可靠入手,这也是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本原则。消除各个子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的隐患或者各系统间连接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在进行各个子系统内部和连接接口的程序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信息传递的准确与安全,然后才能够在操作和维护简单的基础上,考虑设计的创新和先进性。促使整个通信网络能够相互协调工作,正常发挥作用。城市交通计算机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信息的传输系统、声音传递系统、监控系统、时间系统、广播系统、疏导系统、安全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组成。传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其他系统功能的框架,是构成城市交通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因此,传输系统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是整个城市交通计算机通信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建设城市交通计算机通信系统时,应该将传输系统作为重点设计和建设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连接和设计时,需要加入报警装置,如果子系统内部或者连接接口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提醒维护人员进行修理,同时也是为了数据传递时的安全与准确。城市交通通信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的传递,确保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以及提升城市交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因此,在城市交通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安全、可靠、先进、科学、经济、简便等原则。

篇2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061-01

1、移动通信应用范围

1.1 公众移动电话

它是与公用市话网相连的的公众移动电话网。大中城市一般为蜂窝小区制,小城市或业务量中等的城市常采用大区制。用户有车台和手机两类。

1.2 无线寻呼

它是一种单项无线通信,主要起寻人呼叫的作用,采用寻呼机,又称BP机或BB机,可用一般电话拨通寻呼台,由寻呼台的无线寻呼发射机发出,只要被寻呼人在寻呼台的覆盖范围之内,其所配的寻呼机收到信号即发出设定的声响或振动。

1.3 无绳电话

它是一种接入市话网的无线电话机,又称无绳电话。一般可在50~200m的范围内接收或拨通电话。

1.4 卫星移动通信

它是把卫星作为中心转发台,各移动台通过卫星转发通信。

1.5 个人移动通信

个人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其他人通信,只要有一个个人号码,不论该人在何处,均可通过这个个人号码与其通信。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组成及系统工程

2.1 工作方式

在移动通信中,按无线通道的使用频率数和信息传输方式,其无线电路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双工制。

2.1.1 单工制

收、发使用同一个频率的按键通信方式,发送时不能接收,接收时不能发送。因此,接收时发射机不工作,反之亦然。单工制通信是一种通信双方只能轮流地发送和接收的电路工作方式,而单工制通信只使用一个频率。

2.1.2 半双工制

半双工制通信方式是收、发信机分别使用两个频率的按键通话方式,移动台不需要天线共用装置,适合电池容量小的设备制式。这种方式是基站和移动台分别使用两个频率,基站是双工通话,而移动台为按键发话,因此,称为半双工制通信。这种通信方式与同频单工制比较,其优点是受邻近电台干扰;有利于解决紧急呼叫,可使基站载频常发,移动台就经常处于杂音被抑制状态,不需要静噪调整。一般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采用此方式,但它也存在按键发话操作不习惯的问题。

2.1.3 双工制

双工制通信是不用按键能直现送受话的一种制式,公用移动通信都采用此制式。它分为同频双工和异频双工。目前,组网用得最多的异频双工。异频双工就是收与发用两个频率(有一定频率间隔要求)来实现双工通信。

发射机和接收机能同时工作,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由于发射频带和接收频带有一定间隔,通常为10MHz或45MHz,所以,可以大大提高抗干扰能力;使用方便,不需要收发控制澡作,特别适用于无线电话系统使用,便于与公众电话接口;适合多频道同时工作的系统。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可采用时分双工(TDD)来传输信息的双工通信方式。

2.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移动通信系统,通常是由移动台(MC)、基站(BS)、及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等组成。由移动通信系统组成表明,基站和移动台设有收、发信机和天馈线等设备。每个基站都有一个可靠通信的服务范围,称为服务区。服务区的大小主要有发射功率和基站天线的高度决定。移动通信系统按照服务面积的大小可分为大区制、中区制和小区制三种制式。大区制是指一个城市由一个无线区覆盖,大区制的基站发射功率很大,无线区覆盖半径在30~50Km范围。小区制一般是指覆盖半径为1~35Km的区域,它是由多个无线区链合而成整个服务区的制式,小区制的基站发功率很小。利用正六边形小区结构组成了蜂窝网络,常称为蜂窝移动通信,如GSM、CDMA等移动通信系统都是采用小区制,并组成蜂窝网络。目前,发展方向是将小区进一步划小,成为宏区、毫区、微区、微微区,其覆盖半径降至50m以下。中区指则是介于大区制和小区制之间的一种过渡制式。

2.3 移动通信射频工程

移动通信的射频工程指的是移动通信的信号覆盖工程,若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覆盖设计合理,则可以几乎无限制地覆盖世界各地。但是,为了实现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必须进行网络优化,保证复杂环境都能实现信号的覆盖,实际上,提高覆盖质量或增加覆盖面积,这就是利用移动通信的射频工程来实现移动通信的信号覆盖。

3、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

3.1 概述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还应该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或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3.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2.1 新的调制技术

新的调制技术要求数据速率从2Mb/S提高到100Mb/S,对全速移动用户能够提供150Mb/S的高质量影象服务。

3.2.2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使移动终端和基站从3G到4G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系统升级变得十分便捷。

3.2.3 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具有抑制干扰、信号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形成等智能功能,用于移动通信,既可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

3.2.4 网络技术

篇3

24G移动通信技术要点

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已经开始规模化商用,但是其自身所具有的技术局限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世界通信业界的专家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后3G技术即4G技术。在3G向4G技术演进过程中产生并发展了一系列的移动通信新技术,主要包括OFDM技术、智能天线、MUD技术等。2.1OFDM技术作为一种特殊技术,OFDM是利用多载波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工作的,该技术的原理在于,在一定的频域内,系统会将已设置好的信道进行划分,形成多个正交子通道,传输工作或窄带调制就在子通道上完成,通常信道宽度会比信号的快带要略宽一些。通过窄带调制,可降低高速串行的数据速度,使其成为低速的子数据流,借助子载波对这些转换后的子数据流进行调制,使它们相互正交,最终实现并行传输。OFMD技术由于能够抗干扰,频谱利用率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2.2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通过天线阵元信号的加权幅度和相位来改变阵列的方向图形状,具有侧向和调零功能,能够把天线阵列方向图主瓣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并自适应实时跟踪信号,同时将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的到达方向,从而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改善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并能识别不同入射方向的直射波和反射波。2.3MUD技术该技术是多用户检测技术,当使用用户较多时,必然会占据某个信道,而各自的信号幅度等因素不尽相同,MUD技术结合某些用户的时间、相位及信号强弱等信息因素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对单个用户的信号状况进行检测,以实现用户之间的最佳联合检测。2.4无线ATM技术WATM的基本概念是采用标准ATM信元用于网络级功能,同时在无线链路中增加无线首标/尾标用于无线信道专用协议子层(媒体接入控制、数据链路控制及无线网络控制)。2.5IPv6技术IPv6将地址长度增加了4倍,从IPv4的32位增加到了128位。IPv6不仅解决了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其主要有这些特性:扩展了IP的地址空间;增强了认证与私密性;简化报头格式,加强了对扩展报头和选项部分的支持;对数据流进行标识;改进移动网络和实时通信方面的性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