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2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早期教育指导,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11月在我院正常出生的足月新生儿306例,随机分为早期教育组和对照组,早期教育组153例,其中男81例,女72例;对照组153例,其中男79例,女74例;两组儿童母亲年龄22~36岁,妊娠期无重大疾病,孕龄37~42周,出生体重2 500~4 000 g,单胎无窒息史,母孕期无并发症,新生儿期无重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两组儿童在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居住环境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测试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根据贝利智力量表改编的标准化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简称CDCC量表);观察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并进行评估分析[1]。
早教组从孕期开始由儿保医师对孕妇进行早教宣传,提高孕妇对早期教育的认识,生后到家访视时教会家长婴儿操、洗澡、抚触、新生儿行为测定,并根据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体格发育评价、神经精神发育评估结果、年龄等特点进行综合性早期潜能开发指导。让家长了解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并开始接受早期教育指导,嘱家长第1年每两个月到儿保科跟踪检查一次,第2~3年每三个月一次,同时儿保医师做好相关体检记录。
对照组未进行智力检查及干预,18个月第一次体检时做发育商测试,发育商>130为高(优秀);发育商129~115为中上(良好);发育商114~85为中等(正常);发育商84~70为中下(偏低);发育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本次测试的两组儿童中,早期教育组优秀、中上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中、中下、下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早期教育组发育商DQ为106±6.4(80~140),对照组发育商DQ为104±7.7(52.3~135);经X检验,P
3 讨论
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合乎科学规律的教育、训练和保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0~3岁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此时期婴幼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极为关键与重要的,通过早期教育促进儿童心理智能发育,时间愈早愈好。儿保医师强调婴幼儿早期教育以人的健康为护理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工作,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有利于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婴幼儿及其家庭成员既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又可保健,还可进行早期教育,这样使工作开展成为可行和现实[2]。再者,通过定期进行发育商测试鼓励家长进行早期教育,可以早期开发婴幼儿潜能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在早教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尊重婴幼儿的人格,尊重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②重视婴幼儿的感受和需求,经常训练其动作技能,带其接触社会和自然环境,多方面地接触人和事物,使其空间知觉得到发展,认识范围得以扩大,为思维活动的形成准备条件[3];③鼓励进行独立思考,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0~3岁是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婴儿才能逐渐拥有新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婴幼儿的求知欲望;④鼓励其与同伴进行交往,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⑤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其在编故事、玩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⑥培养其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注意培养婴儿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鼓励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生理心理的成熟度来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儿保医师应定期对家长进行营养和保健指导,对婴儿在不同领域的认识和在不同环境中的自发行为给予肯定,和家长一道培养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充分发挥家长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⑦给婴儿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早期教育在教育体制,实施模式,具体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价方面不断改进,并将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对于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开展是有非常有必要、有积极意义的。早期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帮助婴儿发展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把激发人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婴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是这样一本书,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既站在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前沿地带,提供必要的知识,又注重联系实际,将知识运用得到实践中。对中国的老师、家长都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一、本书的主题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家长和许多专业人员学习以当前幼儿教育观念作为基础的具有实践性的知识。书中融合了六个主要的主题,一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近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势头很好,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想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提高家长和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书中有许多第一手资料,将美国教师的经验和案例提供给读者,帮助读者理解幼儿教育理论和如何去实践。二是“多样性”,美国是多种族的社会,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习俗的人生活在美国,汇聚成了多元的文化。书中对介绍了文化和语言如何影响教学和学习,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到少数民族地区实习、工作的学生有帮助。接下来还有“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实践”、“时代性”、“发展适应性实践”、“新技术在教学和教育中的应用”等主题,这些符合时代的主题对于我们都有借鉴意义。
二、本书的结构与内容
本书的内容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了儿童早期教育与职业发展。第一章介绍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NAEYC)确定的儿童早期教育专业人员的种类。专业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个人的、教育的、职业实践的以及公众的这四个视角来体现专业化。还介绍了儿童早期教育的专业术语和为从事儿童早期教育工作应该做的准备,和儿童早期教育的专业人员在未来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技能与行为等。第二章列举了当前儿童与家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为读者提供了儿童早期教育方案与如何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包括第三章到第六章。第三章回顾了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他们在良好的教育实践中发挥根本作用的基本观念。列出过去与现在的儿童观,认为想要将儿童早期教育工作做好就必须“以儿童为中心”。第四章围绕“蒙台梭利教育法”展开,叙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优缺点及评价和思考。第五章将皮亚杰作为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对他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进行了描述。这几章为读者展示了曾经的理论以及提出这些理论的伟大教育家如何影响现在的实践。第六章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探讨了儿童早期教育的方案,分析儿童早期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对比不同教育模式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作用。用这些教育方案模式为儿童早期教育专业人员的实践提供帮助。
第三部分是发展适应性的教育方案与实践,包括第七章到第十章。这四章以时间为线索,系统的讨论了为学习打基础的婴儿期、为上学做准备的托儿所岁月、学习需要知道的一切的幼儿园时期、为终身成功做准备的小学一到三年级如何通过“发展适应性实践”的方式教育幼儿,以及为开发和实施具有“发展适应性”的教育方案提供了指导方针和相应的教育建议。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82-01
3-6岁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时期,此期的幼儿可塑性强,是幼儿体格、智力和良好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1]。本研究对早期教育在3-6岁幼儿保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健康体检的3-6岁幼儿196例,分为早期教育组和常规体检组。早期教育组96例,男52例,女44例;常规体检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两组幼儿发育指标及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统计 记录两组幼儿生后12、24、36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数据资料。采用WHO制订的0-6岁儿童发育指标及国内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评价、比较。
1.2.2 神经精神发育指标评估 两组幼儿神经精神发育指标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师进行评估,并做相关记录。
1.3 早期教育保健指导[2] ①指导幼儿喂养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奶源、适时添加辅食,以及辅食制作要求;合理选择断奶时间,及时纠正错误喂养方法。②及时指导防治常见的营养相关疾病,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补充必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根据幼儿发育阶段有计划地指导、督促家长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训练,可抚触幼儿,观察并训练幼儿的精细动作、大运动、感知觉、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等。③向家长交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供3-6岁幼儿智力开发方案,实现早期教育最佳效果。
1.4 智能测试[3] 采用标准化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CDCC)对两组幼儿均于生后12、24、36个月时进行智能测试。主要指标包括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两组幼儿身长、头围发育优良等级评价比较 两组幼儿身长、头围发育优良等级评价比较,早期教育组在12、24、36个月时身长、头围发育优良等级均优于常规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家长普遍对儿童保健的需求逐步增高,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和指导已经不能满足组要,更要求有健康、完善的身心发展评估体系。本研究将早期教育应用于婴幼儿健康发育的指导过程中,以满足婴幼儿保健服务模式及需求,提高人口素质[4]。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儿童生长发育早期,即为儿童提供系统化及丰富信息来源的环境,可以促进婴幼儿体格及精神、心理的均衡发展;另外,人脑的发育在胚胎期及婴幼儿期最为关键,婴幼儿期脑重量增加最快,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可塑能力强,此期给予婴幼儿丰富的良性刺激,可促进其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发育[5]。本研究中,早期教育组12、24、36个月时MDI、PDI评分均优于常规体检组同时期的MDI及PDI评分(P
另外,早期教育对体格发育亦具有显著的效果,本研究中,早期教育组在12、24、36个月时身长、头围发育优良等级均优于常规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早期教育不仅可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还可以减少常见营养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早期教育在幼儿保健中是有效、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孟丽苹,付萍,张坚,等.陕西镇安县36月龄以下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1):983-985.
[2] 雷泽东.2790例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