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茶道的知识

茶道的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5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茶道的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茶道的知识

篇1

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整体道床全长五千米,包含检修库、停车列检库、联合车库、材料棚、工程车库、洗车镟轮库等。主要的轨道形式包括侧壁式、立柱式检查坑、库内外平过道、库内短枕整体道床、工艺轨道等,检查坑全场三千米。受施工工期和场地拆迁等因素的制约,该车辆段用四个月时间实现了轨通。在施工作业现场,多加单位交叉进行施工,使轨道专业的施工难度大大增加。该车辆段由于是在冬季进行的施工,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1、 施工方法

1.1车辆段检查坑整体道床概况

该车辆段的检查坑整体道床分布于检修库、联合车库、停车列检库及工程车库中,分别采用支柱式检查坑和侧壁式检查坑两种类型。对于支柱式检查坑,其扣件的间隔距离为每公里800对,而侧壁式检查坑每公里设置1440对。支柱是检查坑整体道床全长1.25千米,侧壁式检查坑整体道床全长1.75千米。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土建施工本来负责混凝土部分的施工,但是为了保证施工精度及整体质量,经过研究决定由轨道专业负责混凝土部分的施工。

1.2 检查坑整体道床特点

采用侧壁式、支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施工时,由于结构高度比较高,各立柱单体需要独立安装模板,浇筑的混凝土量也比较少,施工难度非常大,也造成轨排架设、钢轨倒运、混凝土浇筑及模板立支施工难度的增加。

1.3 施工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凿毛下部基础及预埋钢筋位置的精度检查铺轨基标测设钢轨及其扣配件倒运轨排组装及架设轨排加固及几何尺寸调整支立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

(1)支柱式、侧壁式检查坑下部基础位置检查。铺轨的质量主要受检查坑基础设置精度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测量人员要对检查坑侧壁、支柱的位置、预埋钢筋及外形框架进行仔细的测量检测,特别是钢轨接头位置处尤为重要。

(2)铺轨基标测设。该工程中,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体道床均为直线段,所以根据测量规范对基标进行设置,间距设为6米,在放样的时候,对信号绝缘接头必须设置为加密基标,做好标记,为了施工顺利进行,一般在轨道中心设置基标,设置好以后要加强保护。

(3)钢轨及其扣配件的倒运。在施工中,受结构高度的影响,钢轨倒运的施工难度比较大,且比较危险。根据检查坑的特点,采取两种方案进行钢轨倒运。第一,对支柱式检查坑的钢轨运输加工滚道线,施工中,将钢轨用特制吊架吊至滚道线,用鱼尾夹板连接钢轨,用人工或施工机械沿着滚道线将已经选配好的钢轨推送至指定位置。滚道支架设置间距为6米,在两股钢轨基本就位后,用门式龙门架配合安装轨排支撑架,撤除滚道线,转入下股道施工。第二,在施工现场不具备第一种方案施工条件时,采用自制“炮车”将每节25 米钢轨运输至检查坑两侧,使用门式龙门架将钢轨吊装就位按照支撑架进行轨排架设。

(4)轨排组装、调整。库内钢轨的配以已经由设计图纸所决定,所以进行铺轨时,首先要对每一对钢轨进行精确的定位对接,必须对轨排准确的对位。组装时,规矩拉杆间隔2.5米,为了加强轨排的稳定性,对轨距拉杆采用钢管支撑的方式进行加固。调整轨排时,要借用直角道尺和万能道尺配合使用;对立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施工时,要采用特制的长杆轨排支撑,对轨排进行架设。因为检查坑整体道床采用无轨枕式道床,因此必须保证铁垫板和橡胶垫板的密实性,在混凝土施工时,不能他那个混凝土渗入其中。

(5)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精度得以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检查坑的立模及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施工中要全程进行监控,防止轨道线形发生改变。进行立模施工时,采用竹夹板制作检查坑模板,并对拉丝杆进行加固作业。进行模板支设时,要根据侧壁式、支柱式检查坑道床的尺寸,预制模板,立模时主要的质量控制点包括:立柱式检查坑的线形一致性、基础接口处、侧壁式检查坑侧模板的平直性。

(6)混凝土养护。由于施工期间正值顶级,根据西安地区冬季气候特征,专门制定一套施工方案,从混凝土浇筑到养护阶段实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施工重点难点控制

(1)检查基础。在施工进行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轨道线路中心超限进行测量,由于轨道施工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与土建施工相差比较大,因此,要对土建单位在施工之前就说明基础精度的控制要求,对于基础精度偏差大的施工段,提出整改的方案,从而保证轨道施工的精度。

(2) 检查基础钢筋。对基础钢筋在轨排精确定位之前要组织进行测量,还要对侧壁式检查坑及支柱式检查坑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钢筋的尺寸保持在结构尺寸范围内,如果超出尺寸,要进行处理,防止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3)检查轨道范围内的预留预埋。轨排施工时,先对土建、供电、信号及照明等专业的预埋管线进行检查,并与相关单位进行确认,查看位置是否合理;对预埋件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轨道施工的隐患,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要及时进行处理。

(4) 施工测量基标。施工测量基标是轨道铺设的基础,是施工过程中的基准点。基标测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基标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遭受碰撞而破坏,故要特别注意对基标的保护且经常校核。

3、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

冬季施工测温按照要求布置测温点,质检员随时掌握保温棚内温度。温度监测后如发现温度低于养护要求,立即查找原因增加保温层厚度,增加暖风机数量。冬期混凝土试块取样组数大于3组,并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其中1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1组用于检验拆模强度,另一组用于检测混凝土28 d的强度值。本工程道床采用C30混凝土。对于混凝土,在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 前,须采取保温防护措施。在混凝土冬季施工期间对供应商品混凝土的搅拌站及时提出对原材料、外加剂及到达现场时的混凝土温度等技术要求,以保证混凝的工程质量。

4、结语

针对该车辆段的施工,由于工期紧、任务重,采用多种施工方法交叉进行施工在工期内完成任务,通过对检查坑施工关键点的质量控制,保证了施工精度的要求,也使工程总体质量得到保障,为预期通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光辉,傅鹏,张乐.谈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09(6).

[2]吴信岑.双侧立柱式检查坑轨道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8).

篇2

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出现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正是这种差距促使个人不断完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目前实际情况的看法,理想自我是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在顺境中,要作出合理的自我抉择是容易做到的。但在面临困难甚至处于逆境时,人们的自我抉择往往是犹豫不决,或痛苦不已,或后悔莫及。

一、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高职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自卑。

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有己不如人的感觉,担心自己笨拙,对自己价值产生怀疑,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自卑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自卑感是在自己的想法与自己实际价值比较之后产生的一种否定性心理。

自卑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自卑容易消蚀人的斗志,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再也燃不起兴奋的火花。而长期被自卑笼罩的人,不仅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会诱发生理失调和病变。最明显的是自卑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

2.自负。

自负的人一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及某些个性品质,他们通常在做事时很自信,而且喜欢选择那些显然是力不胜任的任务,而在遇到挫折后,他们或是沮丧、固执己见,或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向客观的原因,常常伴有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

自负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如果不注意其影响,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觉得他人都不可信,不宜接触,从而夸大自身存在价值,促使自己自负。二是教养方式。溺爱型教育方式下的小孩,往往容易自视甚高,过分自高自大,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产生自负心理。三是缺乏伙伴(社会交往)。独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异性和同,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不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碍,孩子就不能通过相互交往认识真正的自我,从而变得自负。四是创伤性经历。有的同学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在精神上或肉体上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则丧失与人交往的兴趣,转而产生自负心理。

3.自我失控。

自我失控就是指随心所欲地发生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言谈失控。有的学生常常不顾听话者的年龄和个性,不看对方的态度和爱好,高兴说什么就说什么,说话不经过大脑思考,可能言者无心,但听者却觉得出言不逊。

(2)情绪失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喜怒无常,个人经常成为情绪的奴隶,任由情绪来摆布。

(3)行为失控。做一件事情,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冲动、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面对必须长期坚持的学习、工作却半途而废,面临困难的情境而临阵脱逃,碰到人际冲突而大动干戈等。造成自我失控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认知失调。有些学生无法区分什么是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因此当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认知失调一般是个体观察和学习的结果。其次,意志力薄弱也是发生自我失控的原因。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多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等。

二、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偏差调适方法

自我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矛盾并非坏事,因为有矛盾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才会有成熟。只要处理得好,就能成为促进人们发展的动力。因此高职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调适。

1.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古希腊戴尔菲神庙的柱子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历来是古今中外的永恒话题。高职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他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绝非易事。高职学生应该多角度认识自己。首先,应当学会用的观点去考察社会与人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自己。因为自我观念是具有社会定向意义的,只有熟悉社会生活,才能了解人生的意义,在评价自我时也才能找到合适的社会尺度。其次,在活动与交往中,通过社会比较和自我纵向比较等策略全面地认识自我。在衡量和评价自己时,高职学生可采用社会比较策略,即既与自己表现差不多的同学比,又与表现强于自己或不如自己的同学比;既与同年级同学比,又与不同年级的同学相比;既与大学生相比,又与一般青年相比;既与同龄人相比,又与不同年龄人相比。同时进行自我纵向比较,即将“现实的我”与“以往的我”、“理想的我”作比较。经常反省自己,对自己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

2.努力提高自尊水平。

高自尊者意味着能自我接纳、自我开放、自我展示、自我赞许、自我超越,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不易受暗示的影响。而低自尊者对自己往往持否定态度,看不起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自轻自贱。因此提高自尊水平极为必要。而引导高职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是使其产生自尊感的关键。对自己的评价要恰到好处,既不要夸张,又不能贬低,在肯定自己的同时,要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而有些高职学生遇到较多挫折时,往往会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弱点或缺陷,这就更加需要加以积极诱导,对成功或失败都应该恰当地归因。在理想的追求过程中,要订出符合实际并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总是以最有成就的、最为出色的人为目标,由于过高要求而不能实现,肯定会降低自尊。同时要积极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让高职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水平。

3.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中的表现,是进行自我调节的最基本手段,它是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主动操纵,是有明确目标的实际行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高职学生要意识到社会的要求,并力求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要求准则,激起自我控制动机。准确地从知识库中检索与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有关的知识,同时正确地评价自己运用这些知识的可能性。制定旨在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序。在行动中运用诸如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努力驾驭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4.创造良好环境,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环境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倾向性就更多地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反之,则容易出现角色延缓现象。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高职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是高职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是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是引导高职学生按社会要求自觉地对自身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是高职学生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沙香莲.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2004年3月份以来,××县把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先后两批选派了2300余名优秀干部到村(居)、企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强基固本促发展”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县,并先后两次在省市专题会议上作典型介绍。民意验示,农村指导员制度已成为新世纪以来最受××干部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之一。近日,××县对此进行了专题系列调查,深感这一做法值得认真总结。

之一: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派人数之多、下派时间之长、工作要求之高,在农村工作历史上是少有的,必须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县是百万人口大县、省定欠发达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情比较复杂,84%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基础经济和立县之本。基于这一县情,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实施农村指导员制度。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在农村基层构筑了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群体,走出了一条对接农村需求、破解“三农”难题、建设新农村的探索之路。

(一)农村存在什么问题就选派什么类型的干部。选派干部前,专门组织力量协同乡镇党委详细排摸全县776个行政村基本情况,掌握每个村的现状,明确哪些村急需哪些方面的帮助,建立村情民意信息库,为选派干部提供客观依据。因村因人而宜,注重把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选派到任务重、困难多的村里去。下派干部无任在原单位有无职务,也不论原职务高低,到农村任农村指导员后,工作与原单位一律脱钩,组织关系迁到村里。做到党委部门包“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政法部门包“乱村”:对“先锋工程”创建村、小康建设示范试点村、环境整治重点村,就由党群、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房管等部门选派得力干部任职;对宗族房族观念较强、矛盾较突出的村,就由执法执纪部门选派政策性强、坚持原则的干部任职;对欠发达乡镇的贫困村,就由农口、财贸、交通等部门选派得力干部任职。

(二)既是多层管理又是多方支持。××县委始终把农村指导员工作列入全县年度重要工作责任制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县委书记对每次动员会、总结会、经验交流会、欢送会等都亲自参与,县委常委带头到村指导工作。县农指办作为全县农村指导员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先后召开了30多次农指办主任会议和22次片区工作组长例会,组织了全县性的12次巡视督查和8次突击暗访活动。乡镇党委切实履行“管理主体”职责,既负责指导员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又主动给指导员安排住宿、介绍村情、帮助化解难题。县直机关切实履行“协同管理”职责,与本单位指导员的派驻村建立包村制度,当好指导员的坚强后盾。以全县8个重点集镇为中心设立的片区工作组,则切实履行“包片管理”职责,片区工作组正副组长由具有一定工作资历的县直机关副科级派出干部和重点乡镇党群副书记担任,在片区内开展“每月之星”优秀指导员评选。

(三)依托民情系列“五站”机制引导干部深入一线。近年来,××县不断深化“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以农村工作指导员为骨干,以乡镇为基点、两头拓展、多方联动的为民服务“五站”机制,即把村“民情接待室”作为为民服务第一站、村“民情听证会”作为解疑释惑第二站、乡镇“民情分析协调会”作为化解矛盾第三站、县“民情中间站”作为调解难题第四站、原创:县“民情现场办公会”作为解决疑难杂症最高站。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依托为民服务“五站”机制,每周一参与“民情分析协调会”,每周二开展“民情专访”活动,每周三轮流主持“夜学”,努力做到实情在一线掌握,办法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党群关系在一线密切。两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解决实际民情事项上万件(次)。为了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县还整合农村工作指导员内部资源,从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中挑选了40多名有专业特长的干部,组成农村指导员服务团,发挥“捆绑效应”,从整体上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效果。

(四)业绩档案评优劣形成良好用人导向。××县在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中,建立了指导员个人业绩档案制度,谁干的好就有机会被提拔重用。业绩月考核,先由村支书进行初评,再由乡镇分管领导和片区工作组组长对农村指导员本月的工作业绩进行最后考评定档,存入个人档案。考核中表现优秀者,在提拔使用时予以优先考虑,两年来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得到提拔重用的有165人;破格允许在下派工作中考核优秀的一般干部参加科(局)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在干部中形成了“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的良好导向。同时,建立召回制度,对干部群众认为不合适或者不合格的即予召回,先后召回不称职指导员2名,撤换2名,诫免谈话2名。

之二: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强村富民服务员、民主制度规范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群众的“口碑”和“夸奖”是对农村指导员制度成效的最好注释。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农村指导员的共同努力下,××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年下派之时,许多村干部和村民都纷纷到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争着“抢”、“要”指导员。用群众的话说,农村指导员制度深得民心,党和政府派来好干部,我们怎不举双手欢迎?!

(一)掌握了村情民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既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播种机”,又是群众的“民情直通车”。一方面,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主张得到最畅通的诠释。另一方面,他们根扎在农村,掌握了大量的农村第一手资料。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走访农户36万余户,撰写调研报告1176篇,提出了许多适合本地建设新农村的好建议、好意见,有的已转化成具体政策,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较好地解决了落实上级政策与符合群众意愿之间存在的某些矛盾,许多过去不落实的事情落实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作为2000多名农村工作指导员中的一员,2005年5月31日,刘庆民从温州市财政局打起背包住进灵溪镇山东村。一进村,他便顶着炎夏烈日,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摸底,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里。当刘庆民得知群众对铁路拆迁安置政策有不满情绪后,一方面认真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多方与市、县政府各部门、铁路建设指挥部等联系、协调。最终使村民和政府都寻求到了一个双赢的支点,确保了火车站和铁路建设顺利进行,也获得了群众的热情拥护。

(二)强化了富民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广大农村指导员采取发展特色种养业、建设效益农业基地、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农民致富本领,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温州市委组织部结对帮扶××县观美镇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鞠建林先后10多次亲临调研指导,并连续两年下派徐国信和叶宋孝等2名得力干部,在富土和穷乡之间努力探索实践“反哺路径”,为“经济强市”里的欠发达乡镇如何推进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有益尝试。徐国信说得到做得到:人下了,心也要下,既然来了,就要把心交给群众,实实在在干点实事。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下派时的承诺:为农民引进日本新型葡萄种苗和獭兔养殖;为农民创立大棚蔬菜基地;为农民扩大席草种植规模……2004年11月徐国信被评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叶宋孝下派后,带着“欠发达乡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与镇村干部一道提出了“转移厂房到农村、分解车间到村居、搬迁机器到农户、发挥优势齐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温州轻工产品生产,启动轻工产品来料加工项目。今年初以来,已帮助观美镇引进温州海螺集团等4家企业,创办5个加工基地,使400多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三)改变了村貌民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生态基础。良好的村容村貌和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是新农村的硬件条件。指导员们把建设环境优美村庄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积极协助所住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县水利局下派干部余青松初来乍到古树村时,面对沿104国道两旁大部分房屋“赤膊”,房前屋后“脏、乱、差”的状况,暗下决心从村庄整治入手,并对“困难户”作了大量苦口婆心的工作。如今古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沿104国道两旁198间未建好的房子全部加层,原露着红砖的“赤膊”房穿上了“彩衣”;村民房前屋后铺上了水泥路;沿路安装的22盏路灯照亮到古树村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两年来农村指导员共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1580个,争取落实扶持资金4390余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12个。农村指导员还明白一个道理,精神文明的提升可以带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工作中,他们着眼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乡村生活的细节,改善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态。

(四)推进了村级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村级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广大农村指导员抓住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契机,对照“三级联创”要求,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村务管理和民主理财制、民主议事协商制、监督和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和党务、村务公开等村级“阳光工程”,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村和民主管理。××县金乡镇五一村是个经济发达村,但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群众上访,村里各项工作未能正常开展。2002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主任未能选出而空缺,2003年村党支部书记辞职,一时间五一村就像一盘散沙。2004年陈吉畅下派五一村任指导员后,一些村民向他发难:“我们村是不好干的,若干不好,我们中途就会赶你走!若干得好,最后我们会敲锣打鼓欢送你走!”但他最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成功地补举了村委会主任,一举扭转了落后的面貌。下派工作结束时,五一村村民自发组织了70余名代表,送牌匾到县委表示感谢。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制订(修订)村规章制度2370个,帮助后进村转化125个,发展党员194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336名,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堡垒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

(五)化解了一大批矛盾和难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在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积极调处群众之间的纠纷,将许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解决社会治安问题2200余件次、宗教宗族宗派问题430余件次、征地遗留问题1500余件次,调处矛盾纠纷3460起,劝阻集体上访525起。××县委宣传部干部林小舟下派伊始,珠西村两委干部最迫切的愿望是,能为该村架一座通向珠东村的小桥。乍一听,这应该是一桩小事,其实不然。珠西村和珠东村仅有一条小河之隔,可这条波澜不惊的小河却因两村历史以来的瓜葛整整阻隔达60年之久!珠西村村民出行只好沿村子绕一圈,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刚开始,林小舟前往珠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家时,吃了“闭门羹”。为了能让桥早日开通,林小舟不厌其烦。通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珠东村终于同意签订建桥协议。对此,珠西村村委会主任不无感慨地说:“这座桥能建成,归根结底要感谢下派干部!”

(六)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农村是干部得以磨炼的训练场。农村指导员所在的村大都条件艰苦,但他们都把在艰苦环境中和困难条件下工作看作是磨练自己的极好机会,自觉克服生活、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做贡献。下派干部从基层回到机关后,想问题、订计划、出措施、办事情都自觉地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大大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灵溪镇岩头村指导员杨修棠感言:下派后,农民生活的苦、办事的难以及他们对我们指导员的信任和渴望,是我们无形的压力,也是我们埋头苦干、迎难而上的动力,多干成一份事情,从老百姓感激的眼中就能得到一份欣慰。第一批下派到宜山镇东跳村指导员、现任宜山镇组织委员谢炳柱深有感触:农村是个大课堂,拓宽了我们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视野,增强了处理复杂问题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农村指导员工作经验是干好现在工作、服务新农村的可靠保证。可以说,一年下派,终生受益。广大群众评价说:每位农村指导员都是一本书,每位农村指导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位农村指导员的背后都有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之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的目标、长期的任务,关键在于培养一支热爱农村、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依靠他们去整合优势资源反哺农村,激发内在动力。

××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实践,既锻炼了干部,又促进了工作,为今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