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剖宫产围术期护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a)-0121-02

The overall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care

NIU Aip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s of Zhengzhou City in Henan Province 4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erioperative cesarean section overall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six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ection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o holistic nursing care, and to sum up the main points nursing. Results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six routine operation cesarean section expectant mothers, 333 cases were babies survive childbirth, Carefully perioperative holistic nursing care, No case had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breastfeeding basic reached 95%, Phase I of the wound healing,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from the hospital. Conclusion Completes the maternal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holistic nursing care, to ensure successful operation, maternal and infant safety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period; The overall care; Neonatus

剖宫产为经腹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的手术,手术应用恰当,可使母婴平安[1]。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适用于产妇产程进展缓慢、胎儿宫内的窘迫、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等。随着剖宫产适应证的放宽,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现象[2]。2011年3~5月行剖宫产326例,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确保了母婴安全,减少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6例产妇行剖宫产术,年龄22~36岁,平均28岁,初产妇257例,经产妇69例,其中瘢痕子宫62例、双胎7例,孕周35~41+5W。急诊121例,择期205例;剖宫产指征分别为:难产129例;分娩并发症37例;妊娠合并症42例;异常妊娠57例;胎儿宫内窘迫32例;产妇要求29例。

1.2 手术方式

全部孕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2 结果

326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分娩新生儿333例均存活,经过精心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母乳喂养基本达到95%,伤口I期愈合,母婴健康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多数孕妇对剖宫产手术分娩感到恐惧、紧张,手术室中与家人分离,环境陌生,担心胎儿及自身安全,怕手术疼痛等,对其心理产生“不安全”等心理反应。针对孕妇的心理特点,术前应根据每个孕妇心理差异,护士要善于运用自己对疾病专业知识及良好的沟通技术,主动向孕妇手术的必要性和该手术方式对孕妇及婴儿的重要性,对孕妇及家属的疑问耐心解释,解除思想顾虑,使之愉快地接受手术和护理[3]。

3.1.2 术前全身准备 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及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4]。常规禁食、禁水、备皮、清洁脐孔,皮试。检查并记录孕妇的一般状况、生命体征,血尿常规、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血型、肝肾功能等。超声超了解胎儿状况,监测胎心音。用胎儿监护仪进行胎儿动态监护,准备好新生儿用品。术前行气囊留置导尿术。

3.2术中护理

3.2.1 给患者安全感,消除其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自我介绍,让患者了解手术室环境,说明麻醉方式。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2~24℃,冬季气温低时用热水袋暖好新生儿包被。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减少的各种器械噪声。护士操作轻、快、熟练,操作与解释并举,使产妇获得安全感,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术前可适当与产妇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胎儿娩出处理好后,把胎儿抱给产妇看,并与之身体相贴,告之胎儿的性别、出生的准确时间。

3.2.2 预防出血性休克 每例手术前均应做好输血准备,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出血量多少,胎儿取出后立即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失血量。特别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更应加强注意,避免因继发宫缩不良而发生术中大出血。

3.2.3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硬膜外麻醉给药平卧后,应给予右髋部垫高,以免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术中注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血压迅速下降等症状。

3.2.4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论窒息轻、重临床都应给氧,氧浓度40%~50%为宜,氧流量轻度窒息1~2 L/min,重度2~4 L/min,给氧可用鼻导管面罩,给氧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湿化,鼻导管给氧注意定时换导管,防止分泌物堵塞。严密观察分析患儿血气指标,争取在12 h内达正常血气水平。严密观察患儿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有异常迅速报告医师并做相应处理。窒息可引起缺氧脑病,应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前胸紧张度、四肢肌力、肌强力等。如出现尖叫、抽搐,应警惕新生儿颅内出血。注意患儿呕吐及大便的性状、皮肤颜色,观察有无应急性溃疡。

3.2.5 急症剖宫产术前护理 对于母婴情况危急的的患者,立即做好手术准备,停止进食水、备皮,留置尿管,观察宫缩、血压及胎心音变化。嘱咐产妇不要紧张及大声叫喊,保持体力,避免肠胀气。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即时护理 产妇与新生儿进入母婴病房后,首先连接留置导尿管并固定扎实,及时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情况,术后诊断及注意事项等,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调节好滴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按压宫底,及时挤压出宫腔内残留积血,切口处压沙袋24 h止血。

3.3.2 产妇回病房后采取去枕平卧位,有呕吐现象时头可偏向一铡,并早期进行翻身。一般手术后2 h即可以翻身,这样既可使患者感到舒适又有利于静脉回流,比传统的去枕平卧6~8 h再翻身效果更佳[5]。术后第2天改半卧位,2~3天后坐起及早下床活动。

3.3.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 根据心率、血压、尿量意识状态等指标尽早发现有无心衰症状,如术后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心动过速,应怀疑有内出血的情况[6],应积极配合医生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

3.3.4 留置尿管护理 嘱咐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1 500 mL以上,以达到冲洗尿道、减少尿路感染之目的。外每日消毒,注意尿道口卫生,每日详细记录尿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尿液有无浑浊、沉渣等感染迹象,尿管是否通畅。术后24 h及时拔出留置尿管,协助排尿,防止尿潴溜。

3.3.5 母乳喂养护理 在母乳喂养前,先给新生儿换清洁尿布,避免在哺乳时或哺乳后给新生儿换尿布。若翻动刚吃过奶的新生儿容易造成溢奶。准备好热水和毛巾,请产妇洗手。用温热毛巾为产妇清洁。过胀应先挤掉少许乳汁,待乳晕发软时开始哺喂(母乳过多时采用)。指导产妇用前臂、手掌及手指托住新生儿,使新生儿头部与身体保持一直线,新生儿身体转向并贴近产妇,面向,鼻尖对准,同时指导产妇另一手成“C”字型托起,或采用食指与中指成“剪刀状”夹住(奶水喷流过急时采用)。哺乳时用刺激新生儿口唇,待新生儿张大嘴时迅速将全部及大部分乳晕送进新生儿口中。按上述含接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皲裂的可能性。

3.3.6 疼痛护理 疼痛多因子宫收缩、切口疼痛和腹胀引起,影响产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和按需哺乳。镇痛泵可减经患者痛苦,但使用镇痛泵期间要注意观察产妇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无嗜睡和呼吸抑制情况及镇痛效果,必要时请麻醉医生处理。告知产妇宫缩疼痛的必然性,缓解其紧张情绪,鼓励家属做好安抚工作,转移产妇注意力;嘱产妇多翻身,多活动,或用手在下腹部行顺时针按摩,可减轻腹胀引起的疼痛,尽早排气。

3.3.7 饮食护理 术后禁水6 h,6 h后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12 h后可进流食,如米油、面汤等,促进肠蠕动;忌食牛奶、豆浆、甜食等产气食物,防止肠胀气;排气后进食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保证大便通畅。

3.3.8 预防并发症 常规使用抗生素,定时测体温;会阴冲洗2次/d,保持外清洁;勿受凉,大量褥汗时及时更换衣服;室内通风2次/d;保持空气新鲜;注意术后翻身,尽早下床活动;鼓励多饮水,主动咳嗽,及时排痰;按压宫底,及时挤出宫腔内积血,以防产后出血。

3.4 出院宣教

(1)加强营养,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汤类等,以防便秘,禁止食用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勤换内衣内裤,保持会清洁,出院后可洗头,洗后用毛巾擦干,避免用吹风机吹干;1周腹部敷贴揭掉后可淋浴,禁忌盆浴;注意观察阴道流血量;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足睡眠[7]。(3)注意性生活。产后6周后在采取避孕措施下可恢复性生活, 6个月及时上环。(4)产后6周回医院行常规复查。(5)纯母乳喂养坚持4~6个月,哺乳后及时将排空,以免导致乳腺炎。(6)加强锻炼,恢复体型。向产妇讲解锻炼的必要性,教会产妇做一些产后保健操,指导产妇回家后适当运动、循序渐进,以利早日恢复。(7)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满月之内到当地的区妇幼保健所办理新生儿计划免疫接种本。(8)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脐带未脱落者回家继续用安尔碘消毒,3~4次/d,沾水或者尿湿再次消毒。(9)开具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 新生儿满月之内名字取好后、证件带齐到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4 小结

剖宫产术是解决高危产妇及胎儿危急情况,挽救母婴双方生命的一种常见手术,对于胎儿出现宫内窒息、巨大儿或骨盆狭窄时更显示其优越性。但也有术后疼痛、发热、腹胀、产后子宫弛缓性出血等并发症。胎儿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剖宫产儿综合征等。做好孕产妇剖宫产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非常重要。

在326例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及时反馈患者的护理效果,100%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使诸多护理问题得到解决,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本科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0.

[2] 石一复. 国内外剖宫产率的演变现状及对策[J].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1):661-662.

[3] 王宝珠.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5(8):106.

[4] 廉秀丽,单伟颖.136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19(2):129-131.

[5] 陈红芹,陈洪芳,刘正玲.剖宫产319例术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1,17(1):141.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36-01

众所周知,剖宫产手术对每一位孕妇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经历,又是一种特殊的手术,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全。做好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演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护士只有掌握了每一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围术期护理。

1 心理特征

焦虑、恐惧、紧张心理:产妇由于对手术缺乏相关知识,怕麻醉、怕疼痛,怕自己和胎儿术中出现意外,充满焦虑、恐惧、紧张,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1)认真做好术前防视,掌握产妇的一般情况。介绍有关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法,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并告知其手术是在充分麻醉、无痛情况下进行的,使其增强对医护人员及麻醉师的信任感,更好的配合手术。(2)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消除顾虑。产妇家属的态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护士应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使家属理解并配合。对经济条件允许术后怕痛的产妇,护士可告知术后可用镇痛泵,使其顺利渡过术后二十四小时。

2.2 术中护理

(1)护士应主动关心产妇,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应用自己熟练精湛的技术开放静脉通道,提前提高室温迎接婴儿的到来,并给产妇保暖,始终陪伴在产妇身边。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和胎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进行。告知产妇如取胎儿时会有牵拉痛,并嘱产妇深呼吸,以减轻不适和疼痛。并与器械护士一起做好清点核对工作,保持吸引管道通畅。(2)协助助产士处理脐带和及时吸出胎儿口咽部吸入物,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性别及发育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助产士一起让胎儿与产妇皮肤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3 术后护理

(1)术后及时给产妇包扎伤口。观察尿袋内颜色、量及尿管是否通畅。及时报告给医生出血量和尿量。保护好静脉,护送产妇出手术室并床头交接班。(2)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价术中护理效果,当产妇知道手术室护士仍然关心她术后恢复情况会非常愉快,这种愉悦的心情能够促进产妇早日康复。(3)告知产妇拔尿管后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多翻身,术后三天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减少腹胀。减少肺部感染,防止压疮和血栓形成。但时间不宜过长,动作不能太大,防止创面出血。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1-0041-02

近年来,护理界开始倡导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主张患者护理的人性化,体贴化,也就是说,现代的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现代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减少了并发症。下面简单谈一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

1 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1.1 术前心理反映 由于对麻醉方式、手术过程缺乏了解,对母婴是否安全无把握,因而产生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的心理反应。

1.2 术中心理反应

1.2.1 手术室环境对产妇的心理影响 进入手术室与家人分离,陌生的环境、人群及卫生消毒条件等,容易对其心理产生“不安全”等心理反应。

1.2.2 手术室医护人员言行对产妇的心理影响 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其造成心理影响,如言语不慎造成其猜测,形成恶性刺激;而恰当的语言能调动产妇自身的积极性,能使产妇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配合手术。

1.2.3 产妇知识缺乏对其心理的影响 产妇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剖宫产相关知识缺乏,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1.3 术后的心理反应 手术过程顺利,胎儿正常,产妇如释重负,反之则会情绪激动,顾虑重重。

2 术前访视

术前1日,巡回护士接到自己次日要参加的手术通知单后,到病房查看病历的主要内容:生命体征、肝肾肺的功能、心电图、药物过敏史、术前准备、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等,用亲切、平等的话语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想法,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信心,减少不安和猜测,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 心理护理

3.1 术前护理 孕妇来院分娩,在精神上比较紧张,对医院陌生的环境不适应。她们大多经历了分娩前的阵痛,但仍未产出婴儿,担心婴儿能否安全降生,情绪高度紧张,加之生理上的痛苦,致使患者焦虑不安。针对以上心理,接到通知单后,要尽快与产妇沟通,了解其思想动向,针对其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宣教,提供手术治疗的必要信息,灵活地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技巧进行沟通,与产妇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要尊重产妇隐私,消除思想顾虑。另一方面家属的情绪可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因此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其理解、支持和信任。通过家属的良好影响,帮助产妇缓解紧张情绪,主动配合手术。

3.2 术中护理

3.2.1 术中舒适护理 将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在40%~60%,给产妇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手术器械要隐蔽,医务人员谈话要轻柔,遇到意外时要冷静,切忌惊慌失措,大喊大叫,以免产生消极暗示,影响产妇情绪。

3.2.2 的摆放适于麻醉 协助产妇取屈膝侧卧位,耐心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已取得其主动配合,及时建立静脉通路。

3.2.3 术中身心舒适 手术开始后,巡回护士站在患者头侧,以亲切的眼神、体贴的语言与之交流,转移其注意力。手术时不闲谈,不随便议论患者情况。当取出胎儿时,指导产妇深呼吸,不要屏气,以免腹压增加后大网膜涌出而影响手术。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用温水擦净患者身上的血迹,帮助患者系好腹带,将产妇平稳移至车上,减少因振动给产妇带来疼痛不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