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 10:28:3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插花的花艺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培训方式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由一名专科护师担任培训组长,四至五名护士(护师以上职称)担任培训者,成立气管插管安全维护小组,其中医生担任咨询者和合作者 的角色,采用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2 培训内容
2.1 第一阶段(时间6学时): 采用理论授课形式统一讲授:呼吸系统生理解剖及相关病理生理学、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气管插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药物约束的使用、各种临床评估、意外拔管的概念、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意外拔管的处理等理论知识。
2.2 第二阶段技能方面(时间6学时): 采用临床实践方式由各个培训者对受训同事进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培训,实地演示ETT的固定、气囊测压、身体约束等,如果受训人员多于培训人员则使用工作坊形式,由培训人员在工作坊中现场演示如上培训内容。
3 培训重点
3.1 评估: 评估为预防意外拔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病人状态的评估:如GCS、镇静评分等的综合评估;导管方面的评估:如导管是否固定良好、管道是否有牵拉、堵塞等;学会使用气管插管病人观察记录表,随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干预措施。
3.2 与患者以及家属有效沟通: 教会患者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眼神、手势、点头示意和书写等,还可使用辅助工具(如:图片、画板)进行交流。向患者耐心解释 置管的必要性、暂时性和自行拔管的危险性以及气管插管后会出现暂时性失语。让患者了解呼吸机的使用及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心理。告知入住ICU期间会有专人24小时守护,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不必担心因不能讲话而发生意外。做好对探视家属的解释工作,说明对患者实施各种护理措施的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及配合。
3.3 气管插管有效固定: 包括掌握固定材料的选择、正确的固定手法及明确其注意事项。昏迷及配合患者选择胶布、牙垫固定方法;躁动、面部及口腔分泌物多者选择胶布、牙垫、扁带一同固定方法。必须保证稳固而妥善的固定,以导管无法移动为宜。扁带固定时松紧以容纳1指为宜[5]。每班记录插管外露刻度以及测量气囊压力并记录,气囊压力应维持在1.96Kpa-2.94 Kpa[6](约20-30cmH2O)。因为气囊压力不足时导管容易脱出,过高时会导致患者不适。进行口腔护理,更换胶布、边带以及过床、翻身等护理操作时要有专人固定气管插管。吸痰应动作轻柔,避免牵拉管道。避免呼吸机管道对气管插管的过度牵拉,可用毛巾卷成团放在两管道连接处支撑管道。
3.4 药物: 包括明确药物约束的目的、学会灵活运用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对患者进行镇静、镇痛管理。对于因疼痛引起不适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并可根据疼痛评分进行调节给药剂量及频率。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通过评估排除因疼痛、环境引起不适的情况下,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并根据镇静评分调节药物种类及剂量。最佳镇静评分目标为:07am-08pm为4分,08pm-07am为3分。
3.5 身体约束:
包括明确身体约束的目的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对于使用药物约束仍存在意外拔管风险的患者,利用约束带及安全背心等限制患者的自主及非自主活动以预防意外事件发生、维护患者安全。有效的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要使患者肢体可活动,但不能碰到呼吸机管路及气管插管。每2h检查约束带的松紧情况,做好约束观察记录[7]。避免过松起不到约束效果,过紧造成患者不适或引起约束部位循环障碍。
3.6 避免机械通气模式不合理及不必要的拔管延迟: 明确不合理通气是导致意外拔管的一个危险因素,学会观察通气效果及撤机标准。若支持通气不合理,可造成患者过度烦躁而发生自行拔管,此外,带机时间或脱机时间过长,可造成患者不耐烦而自行拔管[8]。观察机械通气效果,为医生转换呼吸机模式提供依据。及时评估患者,为医生撤机、拔管提供建议,避免不必要拔管延迟。撤机标准:呼吸频率-20cmH2O,自主呼吸潮气量>5ml/kg,PaO2>8KPa,PaCO2
参考文献
[1]段摄霞,王红艳,郭秀茹等.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意外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
[2] Christie JM,Dethlefsen M,Cane RD.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Clin Anesth,1996,8.
[3] Carmen Bouza,Eva Carcia,Maria Diaz,et al.Unplanned extubation in orally intubated medical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Heart Lung,2007,36.
[4] Philip Moons,Marion Boriau and Patrick Ferdinande.Self-extubation risk assessment tool: predictive validity in a real-life setting.British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Nurses,Nursing in Critical Care,2008,13.
[5] 赖玉莲,倪茹芝.防止气管插管移位的固定方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6] 赵静月,赵向琴.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气囊压力连续监测的方法探究.护士进修杂志,2007,22.
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不能缺少体育教师的参与。实践证明,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育教师的文化水平与教育理论等程度的高低。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下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而专业化发展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校本化培训作为一种经济、实效的师资培训方式,正逐渐被重视和推广,但在培训的内容上学校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纵观体育教师师资培训及校本培训内容设计,美国的做法很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笔者试图从中美体育教师专业化差异的比较中找到对我国体育教师校本培训内容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一、中美体育教师专业化差异比较
1.教师专业化理念认识差异
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教授Thomas Templin认为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要过五步阶梯:初学者、能力者、能干者、熟练者、专家。要储备经验、知识、技术,并对所做的事情充满激情不断寻求突破。要成为能干者,你必须为意外做准备,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的因素,依据长远目标来引导解决策略。要成为能力者,你必须有功能性的技能,对情景有更多的应对能力,更少地被规则束缚,开始看到情景间的相似之处,有策略地思考。要成为熟练者,你必须感觉到强烈的个人责任感,高度发展的感知技能;专家是用不满足知识的寻求者,优美自动的完成动作者。
西南师大教育学院兰英博士认为:广义上“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教师专业性提升的过程。但在狭义上,“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教师专业化”则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更具社会学意义。国内学者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的学科知识;文化知识又称扩展性知识,指本学科以外的广博文化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保证工作获得成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
2.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差异
在美国教师的专业化运动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在其20世纪80年代。1823年,霍尔在美国的佛蒙特州建立了美国的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开启了美国教师教育之先河,这也是美国教师的专业化开端。福勒和布朗(Fuller & Brown 1975)指出:一个教师的成熟发展必须经过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关注学生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学科知识的巩固和自我提升阶段、教学科研能力提升阶段、关注学科发展阶段、关注学生发展阶段。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成熟的专业工作应具备六个特征: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专业组织。
通过中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其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即使在教师职业已经被确认为专业性职业的今日,仍然存在着错误认识:认为体育教师是半专业性职业或者亚专业性职业。究其原因,一些体育教师自身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自身能力局限等影响,很难用发展观点去分析与校准社会规范与自我角色坐标,从而导致在多层角色冲突过程中由于思维混乱使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
3.教师专业标准与要求差异
NCATE是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的简称,主要由33个全国专业教育组织和公共组织构成。NCATE的教师专业总标准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所有教师提出最基本的专业要求,是学生成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准则。不同级别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及其标准释义经过专家论证、实践,最终NCATE协会得出了针对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教师专业标准。美国教育对中小学的教师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准入条件,例如,在获得学士学位的同时还要具备教师证书。要想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要通过所在州进行的教师证书考试,而在美国不同州教师证书考试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国体育教师,通常情况下要具备五个方面素质:高尚道德品质,良好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能力、广博知识、全面的能力、健康的体魄。
通过二者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体育师资培训非常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特别是对职前相关能力培养非常重视,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考评要求。不仅如此,美国对于教师的职后进修的培训也非常重视。在美国随其教师职级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严格化执行,教育素质与学术水平成为教师进修提升的重要目标。在培训的形式上,进修的教师、教研的人员、行政的人员之间是共同商量相关的培训计划、内容以及培训的程序。这样极大地提升了被培养教师的自主空间与自,也极大地提高了参训积极性。可以说,美国的职前、职后教育举措令美国教师由合格化迅速地提升为优异化,极大地提升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而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网络化的培训模式,但培养的师资水平上总体呈现为层次低、水平差。承担主要培养体育教师任务的综合大学或高等师范大学在数量上太少且办学的重心偏低。相对于国外的统一培训培养格局,我国在这一点上尚未形成,且开放型培养、培训模式也还没有形成。
二、中美差异对我国体育教师校本培训内容设计的启示
1.校本培训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校本培训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组织,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为基地,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着眼于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由学校自主地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体育新课程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构和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实施方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习;新课程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撰写;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定内容的学习。培训方式由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年级制开展培训,以点带面,严格把关,做到不培训不上岗。通过培训记笔记、写教学心得、写读新课程标准摘记来进行效果评价。
2.教学反思是校本培训主要形式及内容之一
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我。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具备自我反思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设计和监控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了解学生并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教育资源应用和开发的能力、教学测量和评价能力。教学反思是校本培训的一种形式,也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极好手段。如何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反思和研讨,审视和评价自己所做出的教育行为及其结果,通过教学反思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以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加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学校在体育教案中设计了课后反思栏,要求体育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每一次课后反思,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活动中反思,比如体育教学周活动中,学校把每一位教师的课都录制下来,再让上课的体育教师观看录像,针对出现的问题先进行自我反思,然后再请体育组的老师共同研讨。大家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平等对话,为参与者的困惑及困难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及策略。体育教学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教师反思:本阶段教学中你的学生有哪些进步?你最满意的是哪节课?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最遗憾的是哪节课?原因是什么?你听了谁的课?建议是什么?你读了什么理论书?体会最深的观点是什么?体育教师通过积极地进行自主实践反思,教学经验将会日趋丰富,从而轻松地进入体育教科研领域。
3.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的普及将给体育的教与学带来一场革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教学服务,因此每学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对体育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在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共同探讨,相互借鉴,共同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规律,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与体育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的培训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同时也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体育教研组要建设好体育教学专题网站、体育教学资源库;带动体育教师建设个人教学博客,设计好一个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案例,每人制作一个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体育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是资源共享的一个载体,可以减少体育教师们的重复劳动,同时也是互相学习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具体建库工作中以分工建库来完善资源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建库可以采用简单的FTP建库或复杂的ASP建站,建库不是一个短期的设想,需要有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需要全组体育教师们的互相协作,时间长了以后这个资源库将给体育教师带来取之不尽的宝藏。在建设的同时体育教师信息工具的运用能力也将不断地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中美体育教师在专业化上存在理念、标准、要求以及过程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虽然,美国体育改革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其他国家不能照搬,必须要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借鉴。中国的国情更是如此,针对我国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采取适合自身的途径与策略,而校本培训就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通过一定的途径与策略使我们的体育教师认识校本培训、关注校本培训、参与校本培训,通过把握教学反思与现代教育手段,短时间内提高。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以校为单位的教师培训,促进专业成长,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 尹志华,邓三英,汪晓赞,季浏.美国NCATE不同级别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
[2] 陈亮,高建京.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激励机制管窥.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3).
[3] 高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 王阳.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保障机制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1.
[5] 周娣丽.教师校本学习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11.
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外事办主任 (20__年12月24日)
经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县经济普查工作业务培训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省市有关经济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受张志红副县长的委托,我就如何做好经济普查培训和具体登记,讲五点意见。
一、前一阶段经济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这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其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单位清查是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我县从11月初开始到本月中旬,在全县范围开展了单位清查摸底工作。由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准备充分,措施得力,清查摸底工作扎实推进。经初步汇总,全县有法人单位638个,产业活动单位649个,个体经营户120__余户。在清查摸底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普查小区的划分、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的选调工作;二是精心组织开展了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单位清查业务培训,确保全县单位清查数据质量;三是全面开展了大规模单位清查;四是各乡镇积极开展了单位清查工作,并进行了自检自查,同时对部分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质量抽查;五是认真开展分析比对,查遗补漏补缺工作进展明显。由于层层把关、反复审核,我县前期工作总体情况良好,报表质量较高,为按时开展正式普查登记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成为全市较早完成单位清查工作的县区之一,工作受到市经济普查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但是,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乡镇对普查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工作不够细致,在清查摸底工作中还存在遗漏单位或个体经营户的情况。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二是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充分调动普查对象的积极性,致使少数普查对象不配合、难配合。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各级经济普查会议精神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自觉性,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和细致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我县经济普查各项工作任务。
二、继续做好单位清查查遗补漏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要全面开展单位清查“回头看”,通过“回头看”进一步抓好查遗补漏工作,要将单位清查与工商、税务、质监、编办、民政等部门的相关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特别是仍在纳税的单位一个也不能漏。确定无法找到的单位要尽快反馈信息给有关部门,寻求帮助、查找、认定;确定不存在的单位要弄清是否属于改制、注销、倒闭等情况,并进行说明,最后经主管部门签字、盖章认可;清查遗漏的要迅速填报清查表,切实做好查遗补漏工作。
三、做好单位清查数据质量评估工作
单位清查数据质量评估要实行层层把关、分级负责、逐级评估的办法。各乡镇必须对当地单位清查所取得的各种数据进行评估,要成立数据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数据评估岗位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专业人员,组织实施、指导和检查本地区的单位清查数据质量评估工作。评估审核的重点是单位个数和个体经营户划分是否准确、主要业务活动的性质与行业类别及代码是否一致、主要经济指标的数值是否可信等。
四、依法普查、按时登记,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一个星期后,正式普查工作就要开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估计普查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省市经济普查办的要求,以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宣传经济普查的重大意义、普查内容、普查方法和时限要求等,进一步提高普查对象对经济普查工作的认识。同时,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要通过政府信息网和统计信息网等平台,及时传递信息和通报经济普查的进展情况,形成经济普查立体宣传网络,在全县掀起经济普查宣传新,努力营造出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普查对象配合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操作,如实填报。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要求,把确保普查质量贯穿于普查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县级普查机构必须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岗位责任制,对普查实施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层层审核把关,层层检查验收,确保基础数据准确可靠;二是县乡普查机构要按照“实事求是、准确判断、科学处理”的原则,以单位普查名录数据为基础,严格普查程序,认真填报各类普查表格,在调查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注重调查手段,确保普查数据和信息真实可靠;三是对县乡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获取的各类普查资料,各乡镇、各部门不得随意篡改,更不得编造虚假数据,否则,将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严肃态度,依法普查。本次经济普查是国务院统一部署的全国性普查,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普查机构要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依法普查意识,大胆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在调查过程中,既要做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争取普查对象的高度配合,又要向不配合普查工作
的人员告知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其必须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积极配合普查工作。同时,调查人员要切实承担起为普查对象保密的义务。五、切实加强领导,做到“四个确保”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县乡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扎实开展工作。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强化工作责任制,确保经济普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确保普查机构、人员落实到位。这次经济普查共涉及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875个行业小类的全部经济活动,是我县历年普查中范围最大、涉及行业最多、经济指标最复杂、工作难度最大的一次。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地摸清我县境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众多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这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确保普查机构、人员落实到位。
(二)确保经济普查工作成员单位协作配合到位。全县经济普查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切实发挥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实现县乡上下联动,部门相互配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