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急诊急救相关知识培训

急诊急救相关知识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09:56: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急诊急救相关知识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急诊急救相关知识培训

篇1

急诊科是处理急危重患者的临床一线科室,其接诊患者病情急、病种类别多,治疗和抢救过程复杂等,针对特殊性,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急诊护理素质。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主要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留观;门、急诊成人、小儿输液组成。每年新进的护理人员较多,为了让新入科的护士适应新的环境,熟练掌握急诊科相关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更好的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我科于2012年开始实施PDCA循环法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入科的所有护士36名,将其定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科的所有护士15名。

1.2方法

1.2.1计划(P)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制定急诊科新护士的培训目标及考核要求。

1.2.1.1培训目标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慎独及敬业精神。①熟悉急诊科工作环境,掌握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班职责并认真履行。②掌握急诊科输液流程,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急诊分诊流程,院前急救流程,“三无”的处理流程等。③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和急诊专科操作技能。④掌握急诊科常见药物注射方法、常用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⑤熟练掌握急诊科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⑥掌握科内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观察及急救处理。⑦掌握常见留观患者的病情观察,120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及急诊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⑧掌握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⑨掌握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1.2.1.2培训方法 实施一对一带教,主要由N3级护士负责,其他护士辅助。①示范培训。②小讲课。③自学。

1.2.1.3培训内容 ①通过带教老师传、带、教,和其他护士指导,能独立完成每班工作,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②通过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的讲解,熟练掌握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电动洗胃机、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快速血糖仪使用。③通过跟随带教老师出诊和老师讲解,掌握急救车上仪器、物品使用;急救患者的处理流程,“三无”患者的处理,掌握院前急救技术,120转运途中患者的安全管理。④通过护士长、教学组长及老师的讲解和演示,掌握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洗胃术及相关知识、溺水的急救、气道异物阻塞的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主动脉夹层的急救处理、各类休克的特点及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及相关知识、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急诊科常见留观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作用与注意事项、急诊相关工作流程。⑤参加科室每月业务学习,三基操作及专科操作培训

2.1.4培训时间 1年。

2.2实施(D)

2.2.1入科第一天由护士长接待,介绍本科室新护士培训的计划,目标及考核要求;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相关工作流程,安排带教老师。

2.2.2每周由护士长或教学组长讲课,讲课的内容为急诊患者的的分诊,急诊科常见危重患者的临床表现、抢救及病情观察;急诊常用药物的作用与注意事项,急诊常见留观患者的病情观察,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120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急诊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等,入科第2 w由教学组长培训本科的专科操作。1个月后进行情景模拟的演练培训,设置不同的场景和案例,要求护士反应达到最快[1]。

2.2.3参加每月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及临床病例讨论。

2.2.4自学《基础护理学》和护理部下发的《护理管理手册》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2.5要求新护士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记录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问,新护士在培训期间固定一对一带教,实行跟班制,要求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做到多讲解,多示教,多提问,多鼓励,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3检查(C) N1级护士培训周期为1年,在培训期间,护士长每周晨会提问,每月底进行一次理论及专科操作考核,每季度参加医院组织的季度考核,每年底参加医院的年度考核。并将每次考核的成绩记录在护士个人的手册上。

2.4处理(A) 对于考核合格的新护士进行下一阶段N1级护士的培训,考核不及格者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培训,直至培训合格为止。

2.5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4 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的制约环,在临床年轻护士的培训中我们遵循PDCA循环法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程序,可及时发现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及方法,解决现存或潜在的教学问题。

篇2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26gt;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

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

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

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

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

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

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

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

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

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

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一切工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一月份:

内容:针对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特点,安排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及CO中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

方法:由科主任主办讲座1次,然后选高年资医师一名讲座一次。每名医护人员在ICU室操作呼吸机并进行现场考核。

二月份:

春节前配合急救换服装后的崭新面貌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外急救演练,演练前先进行心肺复苏强化训练,并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考核打分记录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净化技术培训。科主任主持,复习灌流相关知识及适应症、禁忌证。必要时采用幻灯教学进行讲座。然后由每位医护人员上机操作。进行考核。

五月份:

学习培训各种农药中毒治疗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参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

六月份:

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七月份:

组织全科参加医院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科内举办医生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八月份:

结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淹溺、中毒及电击伤的专题学习。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伤害常见处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要人人动手,个个过关。严格考核。

十月份:

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学习2~3次,并安排考核记录。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术培训。重要放在气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体进行训练,人人过关。

篇3

需改变体检医护人员的急救观念,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本次调查发现,多数体检医护人员认为急救是急诊科和临床医护人员涉及的工作,而体检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应是日常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这种观念首先忽视了健康体检作为公共医疗区域存在的医疗风险和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其次也忽视了意外事件发生时“第一目击者”的重要作用。由于体检者对体检流程不了解、环境不熟悉,体检过程较长、劳累、饥饿、焦急等,体检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是比较常见的。体检医护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从表1发现,体检医护人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职称及学历均较低。

以中级和初级职称人员为主,高级职称人员仅3人。中专学历有9人,本科及大专学历人员占82%,无研究生学历。职称和学历的滞后以及急救观念的淡薄,导致了医护人员在急救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中显得落后和不足。调查显示,68%的医护人员表示急救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有26%的人员通过自学途径获取新知识,只有6%的医护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更新知识。由此可见,体检医护人员不但不重视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在从业过程中大部分人员还在啃老本,没有通过有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拓宽学习途径,做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改变体检医护人员的急救观念,更新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加强培训与学习是当务之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