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防止网络诈骗的措施

防止网络诈骗的措施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0:26: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防止网络诈骗的措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防止网络诈骗的措施

篇1

因此,把握电子商务安全预警、安全防范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技术,对于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钓鱼已经成为当前电子商务的重要风险

网络钓鱼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是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获取个人敏感信息,而这些个人的信息被泄露以后,网络钓鱼攻击者就可以假冒受害者进行欺诈性金融交易,从而获得经济利益,致使受害者经常遭受显著的经济损失。

网络钓鱼的诱骗手段很多,主要有:通过网络虚假、低价的产品的三种攻击方式信息作为诱饵,诱使购物心切的人们上当受骗;

利用一些网络技术四处传播木马病毒,窃取电脑机密;窃取银行卡的帐号、密码等重要信息,让人们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搭建虚假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假冒网站等实施欺诈行为,从而达到“网络钓鱼”的目的。

以上是三种网络诈骗的重要手法,随着钓鱼式攻击技术的发展,新的攻击方式不断出现和扩展,其攻击手段越来越狡猾,调查表明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就监测到上百起钓鱼式攻击方式。

截至2005年5月的一年中,有7300万美国互联网用户收到过平均50多封/人的网络钓鱼邮件,比2004年前6个月增加了4倍。也就是说,每五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成为那些网络钓鱼者的攻击目标。因此,网络钓鱼去年给美国造成了近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统计,目前中国的网络钓鱼网站占全球钓鱼网站的13%,名列全球第二位。去年一年,公安部侦破网络诈骗案件1350起,自2004年7月以来,该类欺诈报告更是以月均26%的速度递增。

仅2004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就接到了金融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的仿冒报告223起。2005年4月以来,国内著名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连续发生数起卖家网上帐户被盗事件。此类偷窃行为给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危害也最大。

对于当前大量发生在各网站的网民被骗案件,相当多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我只提供平台,风险与我无关”自居。因此,对入住的交易主体缺少必要的审查和管理,缺少网络化的交易监管,缺少对交易风险的提示和告诫,更缺少对交易风险的必要的赔付保障,以至网络骗子横行,网络钓鱼案件频发。

网络钓鱼诈骗的主要危害

网络钓鱼的发生给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1.它恶化了电子商务的生态环境,搞乱了经济秩序

电子商务交换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实现从看货到付款的“直接交换”,过渡到以信用工具和信用体系为中介的“间接交换”。这种间接交换的普遍性,就依赖于信用体系的有效性。网络诈骗活动的发展和蔓延将使我们付出极大的信用建设成本。

2.骗取网民钱财使网民遭受经济损失

网上的海关查获的走私物品、二手汽车、超低价手机等诱饵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又有极大的欺骗性。一旦有人与他们联系,便以代缴税金、邮费、保险费等名义让受害人汇款。

据调查,这类诈骗犯罪涉及全国各地,受骗者既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也有国家机关干部;既有城市居民,也有乡村群众。犯罪分子诈骗金额越来越大,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使受害者倾家荡产,甚至有机关、企业财会人员不惜动用公款汇给骗子,给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挤占信道影响正常通讯秩序

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平均每天发送的短信数量已经超过3亿条。在数量庞大的短信背后,利用短信诈骗的问题也愈加严重。有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几乎100%的手机用户都曾收过陌生的短信。

4.破坏了网上的诚信交易环境

诚信,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

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20%。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人民币;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人民币;还有产品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人民币,这都直接导致了诚信成为当前中国电子商务所面临地最难以逾越的鸿沟。

因此,如何解决网上交易的失信问题,已首当其冲地摆在了各家电子商务网站面前。但是,有的网站面对可能发生的商业欺诈却无能为力,有的网站对已发生的欺骗行径表现无动于衷,有的网站虽然提出要采取措施治理失信卖家,但雷声大,雨点稀,很少付诸实际行动。

正因此,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在电子商务资信环境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启动了诚信制度的建设行动。但是,一个国家诚信意识的建立,需要一种整体、系统行动。

特别是针对网上银行交易诈骗伎俩层出不穷,单靠核实登入客户名称、密码以及教育消费者已不足以防止网络骗局的发生,香港银行界去年6月达成共识,确定网上交易实行双重认证的对策,这种双重确认的安全支付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交易风险。但遗憾的是,目前此对策尚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要弄清网络钓鱼的八种主要作案手法

这些网络骗子的主要作案手法如下:

1.网上拍卖不给商品;

2.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

3.建立假冒网站骗取用户帐号;

4.利用虚假电子商务进行诈骗

5.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窃取用户信息后实施盗窃;

6.网址欺骗;

7.利用用户弱口令等漏洞破解猜测用户帐号和密码;

8.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

网上购物应掌握防范网络钓鱼的措施和技巧

为了防范和战胜网络骗术,人们在和网络骗子的斗争中想出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对于防范网络钓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申请并安装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可以向银行或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去申请。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就是金融行业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也是数字证书的发放机构。作为提供权威数字证书的第三方,如果是由于CFCA原因使客户受到损失,CFCA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目前标准是企业客户最高赔偿80万元人民币,个人客户最高赔偿2万元人民币。

数字证书使用中的两个注意事项是:在登陆所有国内商业银行第一次进入网银项目时,要先下载数字证书。用户有了证书,就可以通过检查安全证书,来确定身份。

点击浏览器右下脚状态栏上的挂锁图标后,就可查看证书内容确认所显示的证书信息以便检查安全证书是否仍在有效期内。

2.规范使用操作

实践证明:规范使用操作其实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自我保护方式。我们可以从连接来源、证书使用场合等方面,通过规范使用场合来规避和预防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1)做到“三及时一避免”就是:及时安装并升级杀毒软件;及时安装个人防火墙;及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避免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

(2)不在不安全的地点进行在线交易;

(3)不盲目接受英文邮件;

(4)认真查对短信的来源;

(5)对要求重新输入帐号信息要进行电话验证;

(6)访问网站一定使用浏览器直接访问。

3.掌握网上银行安全使用技巧

进行网上支付,有许多严格的使用规则和技巧。很多使用者不注意认真的研究网上银行的支付说明及其相关规定,这是造成失手或被骗的重要原因。

首先,我们在进入网上银行后,在看到输入框时,不要急于输入信息,要检查IE是否启用加密连接(看看是不是有小锁的图标),并检查证书是否有效(双击小锁图标,打开证书界面,查看其有效期),最好还要检查证书是否与地址栏的地址相匹配,如果有其中一项不符合或不一致,那么就要先停止支付操作,进行原因追踪。

为了防止计算机中可能有木马窃取重要的信息,输入卡号时先输入一个错误卡号,再利用剪切/复制功能改为正确的卡号。这样,记录键盘操作的木马就无法取得你正确的卡号,这就避免了木马窃取卡号的风险。

我们在输入密码时先输入一次错误密码,不仅防止木马记录键盘操作,更可以防止克隆网站情况地发生。一些克隆网站常常会给出“系统忙”、“服务器出错”等信息,假网站的面目就会暴露。

应该指出的是:如果我们使用正确密码登录经常出错,无论什么原因,都应该立刻修改密码。

4.安装使用“反钓鱼专家”

由于网络钓鱼的网络诈骗手段令人痛恨,因此,制止和反击网络钓鱼的软件和工具应运而生。雅虎中国5月正式免费推出了“反钓鱼专家”下载版本,是可以智能分辨真假银行网址的一款安全服务软件。

5.采用动态口令密码技术

中国建设银行首推了动态口令密码技术。用刮刮卡输入密码,每张刮刮卡覆盖45个不同的密码。

这种动态口令技术在网上银行发达的北欧十分普及。动态口令是一种动态密码技术,就是客户使用不同的一次性密码,进行身份认证和交易确认,而且每个密码只可以使用一次,不容易被网络骗子发现规律和进行破解。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辽宁、宁波、浙江三地进行了试点。

6.采用规范性安全操作方法

防范网络钓鱼等网络欺诈的发生,除了采取多种防范技术和防范措施,还需要采用规范性、或适应性的具有防范作用的网络操作方法。

――使用软键盘输入密码

通过软键盘输入密码,可有效防止那些通过记录键盘击键记录来达到盗取密码的恶意程序,保护了个人隐私。

――使用收藏夹避免误入假网站

网络骗子在进行网络钓鱼时,就是通过制造形似而实非的假网站,使人们陷入假银行网站的陷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正确登录网上银行后,就可以将网上银行网站添加到收藏夹中,下次你就可以直接从收藏夹中调出网上银行页面了,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地对付假网站的办法。

7.清除登录网上银行的痕迹

我们在登录网上银行退出后,要将登录网上银行的历史记录清除掉。以避免木马程序跟踪登陆情况,获取我们网上银行的相关信息。

总之,只要你增强网上风险意识,做到精心操作,规范使用中的操作方法,就能战胜和排除各种网络骗子的干扰,安全的使用网上银行。

8.防止移动中的安全漏洞

移动商务近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移动商务中的安全性也日益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大量黑客故意使公司Web服务器超载的“拒绝服务”攻击便可造成很严重地威胁和破坏力度。

移动电子商务领域中安全问题的多元性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

篇2

1引言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也不断渗入诸多领域,不管是在人们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的特点,如表1所示,使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提供极大便利时也对用户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及现状

2.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它其中所涉及到的学科技术众多,主要有网络技术、密码技术、通信技术、信息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在计算机的网络系统中,必须对系统以及硬、软件进行严密的保护,防止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受恶意的破坏,导致计算机系统中重要数据发生泄漏和丢失的情况。

2.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主要有两种网络入侵破坏形式,分别是信息泄漏和黑客攻击。这两种破坏形式都会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系统完全瘫痪,使重要的文件和信息数据发生泄漏或丢失,并且还会发生通过线路进行非法窃听等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而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不仅只有人为的因素还有技术上的原因。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中的认证系统还不够完善,对于网络安全的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技术以及产品,网络安全系统较为薄弱,并且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进行明确的规范管理,使恶意侵犯者更加肆意猖獗。世界诸多国家都因网络安全问题,导致每年都会损失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而在全球范围内网络入侵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在技术、产品、法律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中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面临着更加严峻问题。因此,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3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存在的隐患

3.1网络病毒的入侵

网络病毒具有很高的隐秘性和传染性,并且具备了很强的破坏能力,是严重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网络病毒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使其破坏性越来越强,能轻而易举地侵入一些在使用上不规范、未安装有效安全软件的计算机系统。比如,在人们通过网络下载一些文件信息时就很有可能会被网络病毒感染,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无法正常运行。

3.2网络黑客的攻击

黑客是活跃在网络中的一种掌握较高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十分了解并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利用自身高水平的技能知识和一些非法的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漏洞入侵其他网络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导致系统瘫痪,同时还可以非法窃取用户的重要资料和数据以及个人账户、密码等,严重危害了计算机用户的个人隐私。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的漏洞给黑客提供了入侵的突破口,导致无法对非法攻击行为进行绝对的防范。

3.3网络存在的漏洞

由于网络管理策略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存在漏洞,而网络漏洞的存在是计算机主要安全隐患之一。网络漏洞为网络攻击者提供了入侵用户计算机系统的条件,使网络攻击者可以通过漏洞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而网络漏洞往往是因为网络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安全意识都较为缺乏,在网络管理上不得其法,导致漏洞逐渐扩大,让非法分子有机可乘,严重危害计算机安全。

3.4网络诈骗行为

网络由于具有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的特点,使得一些非法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和聊天软件工具对网络用户进行诈骗,此类犯罪分子往往在网络上虚假广告,散播虚假网站诱骗网络用户,也在社交平台上以及工具中通过聊天的形式对用户进行诈骗。总之,网络诈骗分子能制造出许多的诈骗手段帮助他们谋取非法的钱财以及利益,一旦用户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就很有可能使自身经济或感情遭受严重的损失。

3.5缺乏安全意识在计算机网络中也有许多保护计算机安全的防火墙以及软件工具,但由于许多计算机用户较为缺乏计算机安全意识,经常忽略这一保护措施,使得这些保护措没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导致用户在访问一些陌生网站时非常容易遭受病毒的侵入,同时也为网络攻击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网络管理人员也存在着缺乏安全、责任意识的情况,并且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完善,造成网络安全设置不能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使网络出现很多漏洞,无法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4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原因

4.1计算机安全系统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度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系统还不够完善,导致诸多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使用户的计算机安全遭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完全系统的不完善也是严重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不应忽视计算机的安全防护系统,而应跟随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使安全防护系统不断地进行完善,从而减少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2计算机用户使用操作不当

目前计算机网络在我国使用广泛,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许多各类信息、聊天交友并且还可以完成交易,使得计算机不再仅限于工作中的使用,而更具有娱乐性。许多人们在使用网络时缺乏安全意识,尤其是在无线网络的使用中。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拥有无线网的覆盖,使人们上网更加方便,甚至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网络。正因为如此,许多计算机用户在还未分辨出网络是否安全时就已经随意地对网络进行连接,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5计算机网络安全有效管理措施

想要完全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操作中利用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以及措施对计算机存在安全隐患进行一定的防范和控制,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对计算机网络所造成的危害。

5.1提高管理者和用户的安全意识

由于很多管理者和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意识较为缺乏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进行忽视,导致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应加大宣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提高管理人员以及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认知,使安全防范意识得以提升。

5.2强化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

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对计算机中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过滤,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合而成的。计算机防火墙是对计算机进行安全保护的一道屏障,它不止可以对来自外部网络的安全隐患进行过滤,防止计算机因某些外部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还可以及时预警来自外部网络的病毒、黑客的攻击并且还能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所以,用户在计算机的使用中应当及时安装并更新计算机防火墙,并对防火墙所提示的警告严格重视,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5.3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缺乏,对非法攻击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不能有效的进行制止和追究,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系统的漏洞肆无忌惮地入侵其他用户的计算机系统,窃取他人的重要数据和文件并从中谋取非法利益,造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制定出有效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打击网络犯罪分子,创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让计算机用户在遭遇一些网络犯罪行为时能有法可依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并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5.4制定计算机安全应急预案

计算机管理者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加强管理并且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安全管理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的身上,使整体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得以提升。应急预案应根据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制定,在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和隐患时,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安全问题进行处理,将损失降至最小。

6结束语

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因此对计算机安全隐患进行防范的工作不只是单单利用技术措施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保护,还必须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从而使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及时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以减轻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并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作者:金红兵 单位:易购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焦东杰.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与有效运行[J].中国新通信,2015,12(8):119-120.

[2]尉冀超.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与应急响应技术分析[J].信息通信,2015,29(4):185-185.

[3]丁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21(3):40,42.

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民意为导向,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的目标,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大覆盖的宣传防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防范电信与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努力遏制此类犯罪案件的高发态势。力争使广大群众对电信与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知晓率达到100%,发案数同比下降20%,电信诈骗案件堵截成功率90%以上。

二、工作职责

(一)县公安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认真研究电信与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与电信、金融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研究防范对策。要以“三评三访”大走访推进警务广场联民心活动为契机,通过宣传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居、进学校、进家庭”等载体,力争使广大群众对该两类案件的防范知晓率达到100%。要充分发挥侦查破案主力军作用,及时侦破一批案件,提高打击效率。要进一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和单位间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打击电信与网络诈骗犯罪快速反应和协作机制,努力完成既定的各项任务。

(二)县教育局:在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防诈骗”宣传活动,通过发放防范诈骗宣传资料,以家庭作业形式让家长认知各种电信与网络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扩大宣传工作覆盖面和社会传播效果。

(三)县传媒集团: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相关素材,采取报道典型案例、揭示电信诈骗犯罪手段等多种形式,对防范电信与网络诈骗犯罪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提高群众防骗能力。

(四)各金融单位:通过各营业网点的LED显示屏、大堂的大幅宣传招贴、值班经理的询问提醒、临柜人员的“四问”(汇款到哪里?收款人认识吗?汇款作什么用途?你是否收到陌生人电话或短信汇款的?)等方式,以及对ATM机和自助终端机等汇款数额设限、向客户群发防范短信、将防范堵截工作纳入网点安全员的绩效考核等措施,全方位提高防范堵截的成功率。

(五)各通讯单位: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防诈骗反制平台建设,进一步研究解决通信网络的诈骗电话、短信息,以及互联网诈骗信息的监测、封堵、跟踪提示和反制等问题,健全系统内部防范机制,堵塞漏洞。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当前电信与网络诈骗犯罪的严重危害性,进一步增强开展宣传防范工作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切实把宣传防范工作作为保平安、保稳定、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宣传防范电信与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公安局设立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宣传防范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部署。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及时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本部门、本单位宣传防范工作的组织领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