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4 11:48:4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园区综合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如今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人们汲取文化的方式越来越多,这使得图书馆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社会中显得有些“渺小”。不少人选择了网上阅读而不是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无论是从知识资料覆盖面还是在便捷效率方面,图书馆都略低一筹,因此,就有不少人认为在图书馆的管理业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职责也就被忽略。普遍的认为,现代图书馆对图书管理人员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要求都是比较低的。但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县区文化传播及发展等方面来看,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本质性错误理念,仅从单方面去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也需要专业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应付新时期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提高及健全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是县文化发展的重要和必要手段,尽可能的通过一些合理科学的培养形式对现如今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改善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普遍思想比较传统、专业知识不全面、个人综合素养较低的局面。进而确保县区图书馆管理业的有益发展。本文就现如今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职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阐述和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相关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任何职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素质要求。政治思想素质是一切素养的前提,没有政治思想作为指导的思想都犹如“空中阁楼”一般的存在。因此,在培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其政治思想素质应作为首要培养目的以及后续培养都要以其为基础。政治思想具体体现在:
要有马克思基本主义理论及社会发展观。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认清楚和理解他才能更好的从事社会文化管理事业。
要具有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理念以及较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较为全面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理念是社会文化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要求,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职业的一种道德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也是一个合格的县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基本体现。
要具有坚持不懈、奋发创新的精神。不论在那个职业上,能走到最后的人都有着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没有谁的工作历程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坚持不懈精神的培养是及其重要和必要的。而且,在职业历程中,人不能一直安于现状,应力求创新,尽可能的发掘自己的创新意识,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发展理念。
二、基于县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基本管理意识的培养
加强图书资料管理意识。目前,不少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体系中仍表现的比较盲目的束手无措,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图书资料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清楚和透彻。现如今不少管理人员认为,图书资料的管理对整个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并不会造成多大不良的影响,认为,图书资料的管理只要做到图书的不丢不遗就行,在图书资料的分类、说明等放面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因图书资料的管理任务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无论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方面还是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在图书资料的管理方面都投入和关注的较少。
基本解决措施:给予上述问题,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资料管理意识的模糊,以及对图书资料管理职责的轻视。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到县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在基本思想的加大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基本认识,让管理人员认识到图书资料的管理也是图书管理业的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其的一个重要职业,应当要也有必要做好这项工作。图书馆应建立相关图书资料的管理政策和制度,以便提醒和约束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行为。
提高对图书馆管理业的积极性。积极性决定着效率,据目前来看,有不少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职业有着一种敷衍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图书管理工作中显得怠慢和被动,这严重影响县区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和效率。由于图书馆管理工作比较单一枯燥,管理人员在上班期间心情低落、行为滞后,意识上完全跟不少“节奏”。因此,也就没有了对职业的热情,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基本解决措施:这种问题的出现归根结低是管理人员对事业的热情度较低,也就是说职业对管理人员的吸引力不够而造成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较低。因此,建议图书馆在管理人员上班期间增加相应的“职场互动”,让管理人员完全投入工作之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图书管理事业价值,随之提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对图书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1、工程概况
河头水库灌区工程位于贵州省凤冈县中南部,水库坝址位于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境内,系六池河一级支流沙坝河上游河段,坝址以上流域流域面积35.7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241.8mm,多年平均流量0.66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2070万m3;河头水库总库容1115万m3,正常库容为982万m3,兴利库容889万m3,水库供水保证率P=80%时年总供水量1490万m3,水量利用率70.8%,水库为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
河头水库灌区综合利用任务以农田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
河头水库灌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兴建河头水库及灌区渠系: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有砼面板堆石坝、岸边溢洪道、放空兼冲沙隧洞和放水隧洞等组成;灌区主要渠系由总干渠、双山干渠、党湾干渠及5条支渠组成。渠系总长93.755km,其中隧洞4座(长3.47km),倒虹管4座(长1.255km),渠道长89.03km。
2、灌区水利资源现状
河头水库灌区涉及凤冈县进化、永和、王寨、峰岩、石径等5个镇(乡),区内耕地集中,坝子毗连,耕作水平高,是凤冈县主要产粮区,因而凤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打造“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但由于河头水库灌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区内河流属山区河源型河流,源短流细,且属岩溶山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岩溶发育,地表、地下水滞蓄能力差,田土分布又较高,取水困难,加之降雨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无可靠的水源保证,其保灌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9%,人均保灌面积不足0.1亩;另灌区内现有水利化程度仅为7.2%,而且现有水利工程已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效益,基本上三年一小旱、五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每遇干旱年份,灌区粮食大面积减产,多年来粮食产量不稳定,靠天吃饭的局面难以扭转。
灌区内现有水利工程主要有“河头上”引水灌溉及其它一些小规模引提水工程,共计灌溉面积为11330亩,有效灌面9170亩,保证灌面4530亩,保证率P=80%的年可供水量为427万m3。根据规划灌区控制灌溉面积为40700亩,其中新增灌面31530亩,改善灌面4640亩,灌溉需水量根据各农作物播种面积、复种指数和历年逐月灌溉定额、水利用系数计算历年逐月灌溉需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经计算分析后采用0.72;水田复种指数取1.95;旱地复种指数取1.97。根据长系列调节计算统计得到,河头水库灌区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为1240万m3,保证率P=80%的灌溉需水量为1380万m3。
灌区范围内饮水不安全人口共计2.53万人,目前已经解决0.74万人,尚需解决人口1.79万人,但是部分缺水人口由于距离水库较远或居住高程较高,难以用水库供水解决,只有通过其它地表水源进行解决。经统计,需要由河头水库供水解决的现状人口有1.097万人,至规划水平年2020年需从河头水库取水的农村人口为1.173万人,集中饲养牲畜4700头,至规划水平2020年,平均日用水量为2360 m3,年需水量86.1万m3。
3、灌区水利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
为降低工程投资、效益最优,在灌区开发方案、水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枢纽建筑物及灌区渠系布置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比选和优化。
(1)对水资源的可靠性作充分论证:河头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5.7km2(其中闭流区23.9km2,明流区11.8km2),通过现场连通试验和实测枯流,进一步查明库区发育的大堰至河头上和艾坝至河头上两暗河水均补给河头水库;通过大量水文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查明库区河谷及地表水、地下水补、径、排特征,水库不存在向邻谷党湾河和河谷深层渗漏问题。
(2)开发方案合理性:根据灌区地形地貌、水土资源等特点和现状水利设施情况,遵循蓄引结合的原则,拟定的以河头水库为骨干,充分利用灌区内现状水利设施、天然河道与沟溪布置的灌排体系。即灌区渠系布置上充分利用已成总干渠、双山干渠及渠系建筑物,大大减少了工程投资;对于党湾干渠,则充分利用已成的董家山隧洞,沿永和、新民、王寨方向延伸,主要灌溉新民、官塘一带。并利用沙坝河和六池河作为灌区排水系统。
(3)选择经济合理的坝型:由于具有建坝成库条件的坝址处于河湾地带,左、右岸均有垂直于河床方向的冲沟切割,特别是右岸因河流转弯,为一穹窿状山体地形,且山体较单薄,地形完整性较差,坡面、坡向不规则;而且坝址区出露基岩为奥陶系湄潭组(O1m1~3)地层,河床段及左岸坡中下部、右岸坡上部均为泥页岩,仅右岸中下部和左岸上部为灰岩,泥页岩区岩体风化较严重,岩体较破碎,承载力较低,属软岩。结合坝址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水库规模、坝高、枢纽区总体布置、施工条件等因素,拟定了砼面板堆石坝方案和碾压砼重力坝方案进行坝型的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选择适宜本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可以充分利用溢洪道等开挖料、当地丰富的天然筑坝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简单、便于机械化作业且总投资较省的砼面板堆石方案。
(4)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淹没、占地小,影响人口少,移民问题易于解决。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并且是暂时性的,可通过一定的预防和补偿措施加以减少和改善。工程区水土流失也可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一般来讲,煤企区科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现场指导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一、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一是建立以会代训制度。可组织技术管理部门针对区科管理人员的技术短板和疑难问题,以专业例会、技术例会等形式,通过上级点拨、专题培训、交流答疑等方式,及时解决生产需要与区科管理人员能力不匹配的问题,逐步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开办技术大讲堂。针对区科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定期邀请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组织专业知识考试。定期组织区科管理人员业务知识考试,检验区科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学习效果,根据考试结果,给予对应的奖惩,增强区科管理人员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二、组织实操技能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现场指导能力
一是开展专项学习活动。根据生产工艺操作要求,组织区科管理人员定项目、定标准、定周期、定指导人,每批项目学习结束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联合技术部门进行验收。二是组织实操培训。围绕解决制约区科安全生产的多发性、重复性、关键性的问题,组织小范围、多频次、短周期的实操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三是组织实操比武。不定期地组织区科管理人员针对常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生产工艺各环节的规范化操作等方面开展实操比武,营造浓厚的“学练比”氛围。四是实施见习锻炼机制。有计划地选派生产经验欠缺的管理人员到班组长岗位进行历练,使其融入现场班组管理,丰富其班组管理经验,提高区科管理人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指导安全生产的能力。
三、组织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一是举办管理知识讲座。适时组织管理能力专题讲座,邀请煤企领导、管理经验丰富的区科长或现场管理人员上讲台,丰富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提升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组织主题座谈。围绕落实煤企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管理人员主题座谈会,组织管理人员献计献策,增强其参与管理意识,提高其善于思考、精于分析的能力。三是组织青年沙龙。建立青年活动站,定期组织青年管理人员开展管理性质的研讨活动,通过选定研讨主题,组织研讨发言,不断拓宽青年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
四、组织攻关创新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一是组织前沿科技培训。适时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应用培训,开阔区科管理人员的视野,提高驾驭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二是组织立项创新攻关活动。围绕制约煤企安全、生产、经营等难点问题和瓶颈问题,组织区科管理人员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创新立项攻关,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促进煤企科学发展。三是开展发明大赛活动。定期组织区科管理人员结合岗位特点,以实用型专利、先进工艺、经验操作法、“五小”成果为着力点,开展科技成果发明大赛活动,对推广应用的成果予以奖励,促进区科管理人员拓展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磊.排查治理露天矿山重大隐患提升职业安全健康水平[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S1).
[2]孙厚广,李世海,冯春,潘鹏飞,郭汝坤,乔继延.露天矿边坡安全管理SEA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金属矿山,2016(03).
[3]胡光鹏,王贺.我国露天废弃矿山治理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
[4]秦品光.露天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中的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