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9 11:09:3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数控编程的方式,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70-02
0 引言
目前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数控加工,自然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就与日俱增了。但因为数控设备的价格很昂贵,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操作数控机床的时间,并且如果学生操作失误,很容易造成数控设备的损坏,既占用了设备加工时间,又增大了风险。因此,如何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就成为摆在广大职业院校的一道难题。各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这一问题,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现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数控仿真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机会的问题,因为该系统可以通过进行数控加工全过程的演示,比如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虚拟仿真数控机床的操作、工件加工和测量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到数控机床的各项程序指令和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实际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析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它作为前期的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一种最安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
1 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1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成本。数控设备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数控仿真系统通过计算机大量配置终端,彻底解决了数控机床数量不足的难题。同时数控仿真系统不存在安全问题,若操作失误,系统会及时报警,并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学成本,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教学前期良好的辅助教学手段。
1.2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数控程序批阅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繁琐。应用数控仿真系统,学生程序出现小的失误,数控仿真系统会及时报警,帮助学生改正编程过程中的错误。数控仿真系统自带的考试功能能够自动记录学生操作过程的失误,自动评分,极大的减少了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
1.3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按照传统的方法在课堂上讲授编程指令,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指令的内涵以及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学生会感觉空洞、枯燥、提不起兴趣,而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多媒体教学,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编程指令的实际加工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指令在数控仿真系统上进行模拟加工,发现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让编程指令变得具体、形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师把数控机床操作的课程安排在实训车间来讲授,其一受数控机床数量的限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不足;其二学生操作一旦出现失误,轻则造成刀具或者机床的损坏,重则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进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之前,应先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控仿真系统采用的操作面板和按键功能与实际的数控机床完全相同,学生可以在数控仿真系统上自己动手操作机床来加深理解。即使操作过程中有失误的地方,仿真系统也只是及时出现报警提示,而不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各种操作练习,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经过了大量的数控仿真系统的操作练习,再到数控机床进行实际操作,就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学生在学习数控编程时,如果不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验证,很难发现编程过程中出现的小的失误。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即使再小的错误,如数字0输成字母O,坐标值掉了小数点,字母Z输成数字2等等,数控系统都会及时报警,程序无法运行。因此要在数控仿真系统上正确的运行程序,必须保证输入的程序是正确无误,这就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数控程序没有60分、90分,只有0分和100分。
1.6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实现网络教学和远程培训。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职业院校还应担负起社会劳动力的培训任务,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和网络搭建的平台,进行远程教育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扩大培训人员的数量,缩短了培训的周期。
2 数控仿真系统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2.1 数控仿真系统只能检查程序的对错,无法检查程序的好坏。数控仿真系统对数控程序编写技巧、加工工艺安排无法检查。教师应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这些问题,学生应结合所掌握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工艺安排,然后在数控仿真系统上进行模拟练习。
2.2 数控仿真系统只能完成加工过程,不能检查加工质量。数控仿真系统在切削速度、进给量、吃刀量等对加工质量的影响无法体现,实际加工中的刀具磨损在数控仿真系统里也不存在。在数控仿真系统里,只要程序是正确的,加工完成后的尺寸就是丝毫不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刀具磨损、各种加工参数的设置都会影响最终的加工结果。数控仿真系统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放松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认识。因此数控仿真系统只能用于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教学前期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抛开实际机床的实习内容,后期还要安排适当的实习时间,通过实际操作来纠正以上不足。
综上所述,数控仿真系统尽管毕竟和实际机床还是有很多区别,无法真正替代实际机床,但是数控仿真系统减少了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对于学生动手操作机床的能力培养,也起到了提高和增强的
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
220KV变电站特殊施工序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如下:
1、断路器安装
1.1流程图
安装设备本体吊装调整充气及检漏试验
1.2安装准备
对基础进行核实复测,按照设计图纸预埋地脚螺栓。进行设备开箱检查,设备外观无破损,附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齐全。准备好工器具及吊装机械。SF6气体到货后,应送省一级“六氟化硫气体运行监督检查中心”进行全面分析试验。施工场地和脚手架满足安全施工,并有防雨、防风沙的措施。
1.3断路器吊装
吊装作业应选择无风、无雨、无雾,相对湿度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将断路器的本体固定于基础上并找平找正。卸掉断路器本体上部的套管的临时包装板,用尼龙绳装套管吊起,缓慢将套管移到安装位置,下落套管使套管的导电杆插入本体内部的触头内。将套管法兰螺栓近紧。在吊装过程中所有与SF6气体接触的零部件密封面必须清洗。用干净的布沾上专用清洗剂清洗密封槽面。密封脂的使用依据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工作时装配零件要迅速、准确、所有安装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技术要求。
1.4充气及检漏
充SF6气体时要缓慢打开SF6气瓶,使SF6气体低速充入,按SF6特性曲线充气至额定气压偏高0.02MPa,以便进行微水检测。
1.5现场试验
检查完操作机构的电路、气路等各部正常,根据要求做指定的试验项目。慢分合检查。分合闸过程无异常,确认无误后可进行正常操作。测量断路器分合闸时间,速度应在断路器额定气压下进行。测量断器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测量断路器内SF6气体的微水含量<150PPm。微水测试应在断路器充气24小时后进行。
2、隔离开关安装
2.1流程图
2.2施工准备
开箱检查,核对附件。检查设备支架相关尺寸,应符合要求。
2.3主体安装
隔离开关主体安装顺序为:固定底座安装支柱绝缘子、操作绝缘子安装导电闸刀安装接地闸刀。
绝缘子在吊装前应整组装好,保证整柱绝缘子没有弯曲。导电闸刀安装后应动作灵活,不得有卡阻现象,如为带接地隔离开关,应同时将接地静触头安装在开关头部机座靠近接地开关一侧。
2.4附件安装
按制造厂技术要求装配电动机构或手动机构,机构主轴与隔离开关主体传动轴应处于同一轴线上。
按制造厂技术要求配制垂直传动杆,水平传动杆及其相应的连接件。
按制造厂技术要求装配静触头。
2.5调整
按产品说明书中介绍方法调整隔离开关的垂直度,分合闸位置,开距、同期(三相联动时有此项目),备用行程及动静触头的相对位置等项目,直到满足要求。
手动及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应动作正确分合闸操作均到位。动静触头接触良好,分合闸时间及同期值满足要求。
调整接地刀闸的开距,触头插入深度与主刀闸间的机械闭锁应符合要求。
当制造厂有要求时,测量主刀闸动静触头间的夹紧力或主回路的回路电阻应满足要求。
3、变压器安装
3.1施工前准备
3.1.1施工现场准备:
⑴现场应具有吊车进出作业的空间。
⑵现场应有放置冷却器、套管、储油柜等附件的场地,按照使用位置分别放置适用于变压器的附件。
⑶在变压器附近布置滤油机、真空泵等设备,并搭建滤油棚。
⑷施工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
⑸施工场地应备有消防设备和器材。
⑹搭设脚手架,但注意不得妨碍附件安装。
3.1.2起重机具准备:
⑴吊车性能应良好。
⑵配合吊车的吊绳、吊具包括吊装套管的专用吊绳、吊环及专用工具。
⑶主体起吊时,按外形装配图的要求进行,必须吊挂所有主吊拌,主体起吊时不得倾斜。吊绳与垂线的夹角不大于30°。
3.1.3油处理设备准备:
⑴真空滤油机。
⑵内部清洁的储油罐。
⑶油处理用的联接管路采用钢丝骨架的塑料管,要求内部清洁,不产生与油相溶物质,在真空状态下不变形。
⑷干燥滤油纸、小绝缘件和烘干绝缘材料用烘箱。
⑸加工适用于连接变压器与油管路的专用接头。
3.1.4抽真空设备准备:
⑴真空泵要采用有防止泵冷却水或真空泵油进入抽空回路的结构。
⑵真空计(与真空泵配套)。
⑶抽真空管路同样采用钢丝骨架塑料管,要求管路在真空状态下不变形。
⑷加工适用于连接变压器与抽真空管路及真空计的专用接头。
附件安装工具准备:
⑴附件安装工具均应系好白布带。
⑵加工牵引引线专用吊环。
3.1.5提前通知调试单位试验人员配合安装并了解天气状况。
⑴收听天气预报,必要时可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以确保施工时天气状况满足制造厂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⑵准备湿度计、温度计。
3.2到货验收
3.2.1本体检查:
⑴检查变压器本体在运输车上的位置是否有位移,冲击记录仪记录的冲击情况(加速度应小于3g),固定钢绳是否有断裂。
⑵充氮储存时,每天要检查一次箱内氮气压力,当氮气压力低于20KPa时,要进行补加氮气。
⑶油箱盖或钟罩法兰及封板的联接螺栓应齐全,紧固良好。
⑷器身无严重锈蚀及机械损伤。
⑸配合试验人员对残油进行化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击穿电压≥45kV,含水量:≤30ppm。
按变压器出厂文件一览表校对随产品供给的技术文件和安装图样是否齐全。
3.2.2开箱检查:
⑴按变压器拆卸一览表(装箱单)校对运输件是否齐全,有无损伤、漏装现象,密封运输的附件应检查其密封状况,充油附件应核对油位是否正常。
⑵校对产品铭牌和铭牌图样与施工图是否相符,核对互感器、套管等附件技术参数。
⑶经开箱的零、部件应入库存放,其它部件(如套管)应尽量恢复原包装或进行遮盖以免损伤。
补充绝缘油到达现场后应由试验人员进行取样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方案的要求,否则应按本方案所要求进行油处理直至合格。
3.3绝缘油处理
⑴真空滤油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真空泵、加热器和油泵等机具的使用方法和它们的作用,操作使用时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步骤进行。
⑵真空滤油机出口油温不宜过高,一般在50~55℃之间。
⑶滤油机真空罐的真空度应保持在≤133.3Pa。
⑷为了防止油的碳化,只有在油循环正常时投入加热器,停机时先切除加热器5min后才能停止注油。
⑸在绝缘油过滤、注入油罐时,须防止混入杂质和空气污染及潮气、雨水。
⑹不得在雨天进行油处理。
⑺合格油质为:U≥50kV,含水量不大于15ppm,含气量不大于1.5%,90℃时介质损失角正切不大于0.5%。
3.4附件安装
⑴升高座安装前将升高座中油放出,对升高座中的电流互感器进行试验,验证引出二次端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绝缘是否良好,对地接线螺栓应紧固,密封良好无渗漏。
⑵安装升高座时,按出厂标记进行,应使电流互感器铭牌位置面向油箱外侧,放气塞位置应在升高座最高处。
⑶互感器和升高座的中心一致。
⑷油箱上法兰中密封胶垫和沟槽应清理(注意检查胶垫是否裂纹、变形),涂上半液态密封胶,将密封垫放好,按所需斜面角度将升高座吊起,经铁钎或定位螺栓缓慢落下,均匀旋紧。
⑸套管吊装
套管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套管表面应无裂缝、伤痕;
②套管、法兰颈部及均压球内壁应清擦干净;
③套管应经试验合格;
④充油套管无渗油现象,油位指示正常。
⑤充油套管的油标应面向外侧,套管末屏应接地良好。
⑥起吊套管,采用固定吊绳和到链相配合方式进行,平行吊出包装箱,倒链调整竖直角度(操作过程绝对保证安全可靠)。
⑦套管安装前导电杆内穿入足够长的8#铁线,在主钩下挂一个小的单滑轮,8#铁线从滑轮中通过,以备牵引引线电缆用。
图例:
单滑轮
倒链
人力牵引线
套管安装时要使油表向外,在套管缓慢下落时通过穿入的8#铁线将引线从套管内拉入,应力锥应进入套管的均压球内,套管顶部接头安装定位套不可放反,应使无创扁端面向上。定位销穿好之后用专用扳手卡住定位套,引线接头与套管接头旋紧时不能使引线转动,引线接头与接线端子应保证接触良好,密封垫检查无裂纹变形,确保密封好。
安装低压套管时,瓷件在油箱上紧固时螺栓要均匀对称紧固,防止瓷件损坏,导电部件的螺纹连接一定紧固,接触良好。在联结接线片与套管下部时,必须有保证垫圈螺母不掉进油箱内的措施。
储油柜与导油导气联管的安装:
①储油柜柜脚可先装在油箱上,注意下部角铁方向和孔(通过导油管用)的位。
②导油管联结。按出厂标号进行,密封胶垫无裂纹变形,规格符合要求。
③经校验合格后,瓦斯继电器解除绑绳进行安装,箭头指向储油柜,密封垫无裂纹变形。
④储油柜下边引出的两支管接口,按图纸要求接放气管和补油管,不可接错。
⑤吸湿器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为防止受潮,下部通气处加一个密封圈,安装时应将密封圈拿掉。
压力释放阀安装
①压力释放阀已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安装时不需要再调整,压力释放阀不可随便拆动。
②压力释放阀护罩上喷油网要向变压器的外侧,护罩上开口要对准指示杆,不要影响指示杆活动。
温度计安装:
①水银温度计安装前先将温度计座中装入变压器油,然后将橡胶密封环套在温度计上将温度计插入座内,封环封在座口,使温度计刻度朝向梯子以便观察。
②信号温度计毛细管安装时不可受压和弯折,转弯半径不小于50㎜,安装前温度计要经过校验合格。
③电阻温度计安装在油表座上加装塞座、塞子和封环。铂电阻温度计允许外露部分长度,安装前要求同指示仪表共同检验合格。
④线圈温控的温包应牢固安装在油箱顶的油表座内,并注入适当变压器油。
散热器的安装:
①按出厂标记进行定位组装,检查密封胶垫应完好无裂纹变形,符合规格,要求紧固均匀密封可靠。
②油泵油流继电器为拆装件,出厂前已充油组装,检查封板完好,可不进行清洗,否则应清洗。按出厂标记进行组装,油流方向由上向下进入本体。
3.5抽真空和真空注油
⑴在确认变压器和有关管路系统的密封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的管路接至变压器主导气联管端头的阀门上或专用阀门上。
⑵抽真空前应将冷却器、上、下联管处的蝶阀全部打开。
⑶抽真空时压力释放阀、气体继电器的蝶阀必须处于关闭的位置,如果不关闭,则装吸湿器的联管必须接至抽真空管路中。
⑷抽真空或真空注油过程中如果遇到降雨或下雾,最好停止抽真空,可注油存放,待晴天后再重新抽真空。
⑸启动真空泵在2小时内均匀提高真空度至98.6±6.7Kpa,注意油箱局部变形,应小于油箱壁厚的2倍。
⑹达到真空度要求0.133Mpa,保持真空度4小时,在真空状态下注油,注油时间要大于6小时,距油箱顶盖约200㎜时,停止注油,维持真空6小时后解除真空。打开各连接蝶阀和所有放气塞,继续从油箱下部缓慢注油,直至所有放气塞溢油时,立即拧紧,注油至储油柜相应油面线。
3.6热油循环
⑴解除真空后,应当进行热油循环处理。热油循环应从油箱顶部进油,油箱底部出油。
⑵热油循环时,油温50~70℃,循环时间不少于30h,通常使全油量循环3~4次,使油质达到合格。
⑶从储油柜上的注油管向储油柜中加油,加油时将气体继电器两端的碟阀打开,同时打开所有放气塞进行排气,待所加油溢出后关闭塞子,注油至上排油管出油,停止注油。
3.7密封性能试验
根据厂家现场服务人员及出厂证明文件进行密封试验。
3.8绝缘性能判断
⑴变压器在吊检、安装后,仍需进行绝缘性能的判断,并结合安装前的绝缘状况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变压器是否具备不经干燥而投入运行的条件。
⑵如果变压器的密封良好,油的检验符合标准规定,说明变压器绝缘不会受潮。线圈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或吸收比大于1.5,介质损耗率小于1.5%(油温20℃)则变压器具备不需干燥投入运行的条件。如果变压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干燥措施对变压器进行干燥处理。
3.9油处理油路系统图
3.10现场安装程序
4、调试
全部调试工作分为高压试验、保护试验、远动通讯及综合试验。
根据技术规范、厂家资料、设计图纸等文件编写调试大纲。
4.1高压试验
所有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交流220KV 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实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项目应齐全。
对于耐压试验,应针对试验步骤合理安排工作内容。接线时做到认真、仔细,并由专人复检一次。升压时,要求缓慢升压,防止损坏设备。
220KV高压元件试验要编制试验大纲,具体方案在大纲中详细制定,系统调试按系统要求组织进行。
4.2保护试验
保护试验流程图
⑵调试前要编制调试大纲,对调试方案进行详细安排。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Savage-Hutter Equations for Granular Flows and Exact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wave Propagation in 3D Porous Media
Yuan Li Zhang We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