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数控编程的编程方法

数控编程的编程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17 09:45:4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数控编程的编程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数控编程的编程方法

篇1

一、PMC的介绍

一般来说,控制是指启动所需的操作以达到给定的目标下自动运行。当这种控制由控制装置自动完成时,称为自动控制。PLC是为进行自动控制设计的装置。PLC以微处理器为中心,可视为继电器、定时器及计数器的集合体。在内部顺序处理中,并联或串联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其逻辑运算结果用来控制线圈的通断。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相比,PLC的优点在于:时间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结构紧凑。抗干扰能力强,编程方便,控制程序能根据控制的需要配合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可与计算机相连,监控方便,便于维修。从控制对象来说,数控系统分为控制伺服电动机和主轴电机作各种进给切削动作的系统部分和控制机床辅助电气部分的PMC。PMC与PLC所需实现的功能是基本一样的。PLC用于工厂一般通用设备的自动控制装置,而PMC专用于数控机床辅助电气部分的自动控制,所以称为可编程序机床控制器,简称PMC。

在图中,能够看到,X是来自机床侧的输入信号(如接近开关、极限开关、压力开关、操作按钮等输入信号元件,I/Olink的地址是从X0开始的。PMC接收从机床侧各装置反馈的输入信号,在控制程序中进行逻辑运算,作为机床动作的条件及对设备进行诊断的依据。Y是由PMC输出到机床侧的信号。在PMC控制程序中,根据自动控制的要求,输出信号控制机床侧的电磁阀、接触器、信号灯动作,满足机床运行的需要。I/Olink的地址是从Y0开始的F是由控制伺服电机与主轴电机的系统部分侧输入到PMC信号,系统部分就是将伺服电机和主轴电机的状态,以及请求相关机床动作的信号(如移动中信号、位置检测信号、系统准备完成信号等),反馈到PMC中去进行逻辑运输,作为机床动作的条件及进行自诊断的依据,其地址从F0开始。G是由PMC侧输出到系统部分的信号,对系统部分进行控制和信息反馈(如轴互锁信号、M代码执行完毕信号等)其地址从G0开始。

二、M,S,T功能的处理

注:在M代码中有一些为系统专用的M代码,本身系统会发出相应的F地址,它们不需要另行译码。

程序结束代码:M02-F9.5/M30-F9.4

程序选择停止:M01-F9.6

程序停止:M00-F9.7

系统专用不需要PMC处理的M代码

子程序呼叫/返回:M98/M99

宏中断:M96/M97

中断信号G53.3

三、结论

在PMC程序中,使用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LADDER)。对于PMC程序的执行可以简要地总结为,从梯形图的开头由上到下,然后由左到右,到达梯形法结尾后再回到梯形图的开头、循环往复,顺序执行,从梯形图的开头直到结束所需要的执行时间叫做循环处理时间。它取决于控制规模的大小。梯形图语句越少,处理周期时间越短,信号响应速度就越快。梯形图使用的是FANUC LADDER III软件进行编辑。

通过PMC程序可以控制数控机床自动运行,那么我们通过编写相应的指令与系统内部指令匹配,就可以查看其状态,对机床功能进行修改及相应编程,这样我们在进行机床排故时就可以事半功倍。

参 考 文 献

篇2

一、引言

计算机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制造业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制造技术正在向以计算机数控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过渡,制造业信息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心,整个制造业对从事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设备维修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很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专业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有能力、有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的数控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位从事数控教学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个出发点,在数控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的直观性

在《数控设备与编程》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的讲授必须借助形象直观的操作,如果能与现场实际联系起来讲授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理论课又不是纯粹的实践课,去现场边操作边讲授,往往会受到实习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教学不能按时完成。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问题,让学生既能直观地感受又能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呢?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在课程的讲授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数控编程功能代码的教学中,我就采用Snagit技术、多媒体播放软件、PowerPoint、微课等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把在数控仿真软件上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表现在一个课件中,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如临其境,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网络技术和手机的发展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在讲“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先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教学材料,然后分组总结、讨论,每组出一个代表说明所收集的主要资料,最后,老师进行归纳和评价。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丰富、深化和扩充了教学内容,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克服了学习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采用交互式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学习效果

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在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以达到传输知识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给老师提问以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然后由老师或是学生来回答,或者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寻找答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圆弧插补指令”这一节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本节课的圆弧插补指令和前一节的直线插补指令有哪些不同,让学生把不懂的地方分组反馈到老师这里,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并通过设置交互式练习,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能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把仿真技术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通过对数控铣、车等加工全过程的仿真,能提高学生的熟练操作机床的技术,减少机床损坏几率,保证程序在真实操作状态下的准确性,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能。在《数控设备与编程》课程教学中,引入仿真技术,可以使学生对功能指令的格式,参数意义和应用及时通过仿真加工进行验证,让学生看到自己利用所学指令加工出的工件,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课程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对生产一线的实践能力。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数控设备与编程》这门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例如,在仿真软件上进行数控车床的操作时,对操作灵活、完成任务快的学生,及时表扬他们的成绩,同时提醒他们认真检查,以免发生违规操作;对操作速度慢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大胆尝试,就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另外,在数控编程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往往少写一个小数点,或者写错一个数字,就会导致整个工件成为废品,这时应该及时教育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一定要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否则,就会出现很多人为的损失,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在教学中恰当的评价,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且也能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和职业素养有一定的提高。

篇3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71-01

《CAXA数控车编程教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CAXA数控车这一软件,生成零件的加工程序,进而为数控车加工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受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知识结构简单、学习习惯不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CAXA数控车编程教学陷入困难的境地。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主动地去学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届时“模块式”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保障。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体会,现在归纳如下:

一、模块式教学法

在中职教育中,我认为模块式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教育专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法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培养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打破课本章节的束缚,对课本内容进行多元整合。目标是精简课本内容,依据是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在备课过程中,我坚持以必须够用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综合性为导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理论知识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与实践,少讲多练。CAXA数控车软件的功能介绍比较枯燥、繁琐,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某些零件图的绘制和生成程序的需要,讲述、演示其具体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例如,“直线”命令的六种绘图方式:两点线、平行线、角度线、曲线切线/法线、等分线、水平/铅直线。如果仅仅讲述其功能及演示其操作步骤,就会导致教师讲得繁琐,学生听得枯燥。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只简单介绍功能,利用学生在数控车实训时使用过的一张图纸(如图一所示),精讲常用的四种方式:1.通过定义两个点生成一条直线;2.生成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3.生成与坐标轴或一条直线成一定夹角的直线;4.生成与直线、圆弧、样条曲线在给定位置相切或垂直的直线。

图一

第二,教学内容应及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新形势、新要求,将近几年参加的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以及平时学习中获得的新知识、新观点、操作技能的好方法、宝贵的实践经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不仅了解到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经验。第三,多元整合绝不是几个知识点的简单叠加或随意拼凑,而是根据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效“叠加”。这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多元整合,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合理形成与协调发展,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也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最后学生在边学边做中完成相应的任务。该方法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它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转变,他们也不再把学习当作硬性任务了,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将任务设置在课堂教学和上机练习中,通过我的引导,让同学们首先提出任务(做什么),再者思索任务(怎么做),接着完成任务(做成功),最后任务评价(做更好)。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在学习手动编程时使用过的图纸(如图二所示)做文章,该题在手动编程时需要计算多个节点。由于节点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