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重点

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重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2-01 17:02: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重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重点

篇1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患者共90例,其中,男41例,女49例;年龄在18岁-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13.5)岁。90例患者中有35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为甲状腺腺瘤,19例为甲状腺癌,14例为甲状腺炎。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的护理路径如下:

1.2.1 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和手术治疗的不了解,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者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流程以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引导患者熟悉手术后的预后细节,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并让治疗成功的患者与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他们的配合度。而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患者纾解不良情绪,并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赖。

1.2.2 饮食护理。在手术前,应告知患者多进食高热量的食物,以补充手术需要的能量。在手术后,嘱咐患者尽量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从而减少吞咽所造成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对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保证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多补充维生素并提高磷钙的含量。

1.2.3 舒适度护理。舒适度护理也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当中,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应通过温柔的安慰和轻声的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在实施麻醉时,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为患者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的安静,为患者创造出安静又舒适的环境。手术后,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可以通过音乐来分散或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显效标准:患者恢复明显,且无不良反应;有效标准:患者身体有所恢复,不良反应较少;无效标准:患者的身体没有恢复,并发症较多。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7―0150―01

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上以加岁以下的妇女多见。我科自2003年~2008年共手术治疗巨大甲状腺腺瘤30例。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5例,女25例,年龄19~61岁,平均40,3岁。病程最短18个月,最长21年。腺瘤体积最小9×9.2×8.1cm,腺瘤体积最大18×17.2×15.3cm。单侧腺瘤24例(其中左侧15例,右侧9例)双侧腺瘤7例。就诊时有自觉症状4例,其中呼吸不畅2例,声音嘶哑1例,刺激性干咳1例;本组病3例患者伴甲亢症状。

1.2 手术情况5例气管插管全麻,25例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单侧腺瘤作患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24例。双侧腺瘤作一侧腺叶全切除术、一侧腺叶次切全除术4例。双侧腺叶全切除术3例。3例术中发现气管局部软化,将软化气管悬吊于颈前肌群或颈部皮肤。

1.3 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切口内出血及甲状腺危象,术后并发症:暂时性搐搦2例,轻度呼吸困难2例,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术后感染1例;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手术前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之一。由于患者肿瘤巨大,术前心理压力比较大,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麻醉、手术情况及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和护理。术前指导患者练习肩部垫高去枕仰卧,练习床上排便,掌握卧床用力咳嗽等方法。

2.2 术前用药患者理解药物准备的重要意义并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通过积极的药物准备,可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减轻甲状腺肿大及充血,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晚予以镇静催眠药,使其身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3 常规准备术前嘱患者做好胸部、颈部x线平片及心电图检查。请五官科常规声带检查;遵照医嘱抽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等。

3 术中护理

主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出血情况。保持静脉输液通畅;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4 术后护理

4.1 一般护理按颈部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及麻醉后常规护理。重点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变化)和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情况;待患者清醒和血压平稳后,宜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及肺不张。促进伤口的愈合。本组术后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抗炎治疗后好转。

4.2 术后活动与饮食术后6-8 h下床,恢复轻微活动,早期适当活动颈部;病情平稳后,鼓励多进食,先给予流质饮食,克服吞咽不适的困难,逐步过渡为稀软的半流质、软饭等。同时可给予含漱液漱口,加强口腔护理。

篇3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优质护理;预防

手术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相关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手足抽搐、心率及血压异常、出血等,若不及时处理,可影响预后,严重者威胁生命[1]。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且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对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89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4±5)岁;其中甲状腺肿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甲状腺癌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8~73岁,平均(54±4)岁;其中甲状腺肿瘤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9例,甲状腺癌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甲状腺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完善相关检查、治疗中监测病情及治疗后进行生活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预防手足抽搐

若抽搐发作,则立即予以

10~20ml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地西泮等静脉推注,以防痉挛;饮食注意多食高钙低磷类食物,如海产品、豆腐等。

1.2.2预防喉返或喉上神经受损

术中各项操作动作宜轻柔,于术后及时对患者发音功能评估,麻醉清醒后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声音变化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奏,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嘱患者术后饮水或进食需注意速度,避免过快引发误吸或呛咳等。

1.2.3预防甲状腺危象

术前术后多与患者多交流,必要时予以镇静剂;于术前使用药物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等进行控制,例如卢戈液、普萘洛尔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1.2.4预防出血

术前备好相关抢救措施,完备抢救物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嘱其术后24h内避免颈部活动及剧烈咳嗽等,少说话多休息;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严密观察其血压、呼吸及脉搏等变化;关注内出血相关征兆,若颈部增大,则可能为切口内出血,立即抢救及时引流,将缝线拆除及血肿清除后重新缝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及生命质量。生命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好。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各项症状均消失;有效:各项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无效:指各项症状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检查结果异常[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生命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甲状腺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效防控并发症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密切相关[3]。而优质护理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可能为甲状腺手术后发生手足抽搐的概率为2%左右,由甲状旁腺受损引发永久性或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其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手足抽搐或窒息病死,因此,针对原因采取一定护理措施进行预防至关重要[4]。喉返或喉上神经受损多因术中使用超声刀造成热力损伤所致,且多数出现于创伤较大手术,通常能正常恢复但需要较长时间调理及治疗[5]。本研究观察组术后操作动作轻柔,及时对患者发音功能进行评估,且注意术后饮水或进食速度等,均对预防该并发症发生起关键作用。甲状腺危象属于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且多发于术后12~36h,其发生主要与术前准备不足及术中应激反应没有得到控制相关,其表现多为高热及脉搏异常等,且伴消化、循环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6]。而本研究观察组重点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予以护理措施,如采用药物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等进行控制,使患者保持良好、平稳的心态,以减少手术应激[7]。术后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24~48h,其危险性最大,发生原因则是术后未能有效止血,且一些对咽喉部具有较大拉伸力度运动,如谈话、呕吐及咳嗽等,均为引发出血的直接原因[8]。防止出血不仅需医护人员做好相关防护措施,还需患者配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进而避免出血发生[9]。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优质护理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原因分析可能为:并发症极易给患者造成机体疼痛及不适感,而本研究观察组在对患者予以各项预防并发症措施时相应改善患者躯体疼痛;在甲状腺危象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感功能及精神状况等。关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孙红杰 单位: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征,李伟汉,张浩.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3,42(28):3432-3433.

[2]刘平贤.微创甲状腺手术9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11-112.

[3]郑炳行,师天雄,邓建伟.改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疗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0):818-822.

[4]邢育霞,谢晓玲,拉比古丽,等.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56-2058.

[5]吕科琼.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7-1328.

[6]牛亮,严帅,孙宇琳,等.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73-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