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5:15:2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篇1

结果: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经外科手术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

结论:对术后的患者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临床疗效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5-02

甲状腺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良性腺瘤与恶性腺瘤两类,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罕见肉瘤[1]。甲状腺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与年龄,性别,是否为结节性甲状腺流行区都有一定关系,病理改变为甲状腺的滤泡出现异常增生以及甲状腺。良性甲状腺瘤表现为质地柔软,恶性甲状腺瘤表现为质地坚硬[2]。良性甲状腺瘤的特点是:颈部肿块大多数是单发,生长期长,长大时有压迫症状,肿块随患者的吞咽行为而上下活动,最终可导致甲亢的产生。甲状腺瘤主要致病原因为:内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过高、碘摄入过量、精神压力大等等。为了提高甲状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甲状腺瘤患者,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8.6岁。病程为10天~10年,平均病程为1.8年。36例甲状腺瘤患者均经确诊: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患者为25例(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囊肿的患者分别为13例、12例),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患者为11例(甲状腺状癌的患者为5例,滤泡癌的患者为3例,髓样癌的患者为2例,微小癌的患者为1例)。

1.2 治疗方法[3]。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全部患者均施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本组全部的患者中行单纯肿瘤切除的为22例,一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6例,肿瘤一侧叶加峡部切除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3例。经过实验室病理学证实:腺瘤有8例,腺瘤囊性变有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有5例,未分化癌有7例,甲状腺癌的有2例以及滤泡状腺癌的有3例。

1.3 结果。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经外科手术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有2例出现暂时性声嘶,经过精心治疗月有效护理,出院之前完全恢复,有1例甲状腺瘤患者经确诊为甲状腺癌之后,第二次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有28例甲状腺瘤患者在外科术后给予一定疗程的甲状腺素片治疗。通过对患者的随访,观察疗效,有18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生存15年以上,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为26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 护理

2.1 护理。患者术后在一天之内要保持平卧位,避免翻身带来负面的作用,保证患者的充足睡眠[4]。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可以改成半卧位,头部垫起一定的角度,减轻患者的手术切口疼痛感,保持病房的卫生和空气清新,预防交叉感染。

2.2 饮食护理。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杀死能力,不但能杀死癌细胞,对人体正常的细胞液具有杀伤力,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损害人体组织器官,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并且发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医护人员应该给患者极大的信心,合理给予患者营养搭配的食物,主要以高蛋白、富含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禁酒禁烟,避免辛辣食物。提高患者的体抗力和免疫力[5]。

2.3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甲状腺瘤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和必不可少的,需贯穿整个临床护理过程。由于患者对甲状腺瘤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缺乏,产生的极大恐惧与恐慌,患者抱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医护人员应当多于患者和家属交流,对患者和家属有疑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解答,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在治疗过程中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病人出院后,要做到对病人的随访,要求患者的家属的在家中配合治疗。

2.4 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护理。呼吸困难和窒息是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最为常见、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术后对患者的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麻醉后清醒时间等情况,并且及时给与对症护理措施[6]。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以颈前肿块局限于一处,颈部肿块大多数是单发,生长时间长,长大时有压迫症状,肿块随患者的吞咽行为而上下活动,最终可导致甲亢的产生。根据联合国的权威统计资料,哥伦比亚、夏威夷和冰岛的年发病率为全世界的最高国家,丹麦以0.9/10万人数为最低,日本、芬兰、瑞典等国居于中间行列。甲状腺瘤大多发生在青年女性身上几率较大。甲状腺癌是甲状腺腺瘤的恶性癌变,由几种不同生物学和病理学的癌组织组成,它们的发病时间、生长速度、转移途径和预后都明显不同。总而言之,甲状腺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的原因较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疗效,临床医生应以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方式为原则,及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均施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6例甲状腺瘤患者经外科手术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对术后的患者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孟奇.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J].中外医疗,2011,30(36):49

[2] 李华琼.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7):128-129

[3] 李清元.2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6):91-92

篇2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几乎所有的患者对甲状腺疾患的诊断,手术中疼痛以及手术后遗症等问题都有一定的顾虑。因此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向患者介绍各种术前检查的意义、方法与注意事项,以便按时完成各种检查,以防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1.2 饮食护理 甲亢患者术前要注意营养,因代谢旺盛,易饥饿,热量消耗大,故需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前2周开始,禁止患者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烟酒等。饭后用漱口水漱口,注意口腔卫生。

1.3 协助做好各种术前检查

1.3.1 测定甲状腺吸碘率[3] 甲状腺具有摄取和浓聚无机碘能力,碘被聚的速度和数量与甲状腺的功能有关,检查前注意,如含碘高的海带、紫菜、抗结核药等均可导致甲状腺吸碘的功能降低[3]。因此曾用过含碘率较高的食物或药物应停用2~4周,才做此项检查,如甲亢患者术前服碘剂治疗时,检查日早晨应停服碘剂。

1.3.2 测定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在清醒,空腹无紧张及外界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率,它与甲状腺功能呈平行关系,做此检查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检查前2周停服影响甲状腺功能药物,嘱患者于检查前一日晚餐宜少食,夜间保证充分的睡眠,检查日晨禁食、不吸烟、不饮茶、进少量的开水,查前排空大小便。BMR正常值为10%~+10%,如患者有器官衰竭、高热、精神失常等症状,哺乳、月经期者不宜行此项检查。

1.4 术前服药期间护理 甲亢患者手术前服碘可使甲状腺血供减少,腺体缩小变硬,有利于减少手术中与术后出血,口服复方碘溶液,从5滴开始,每日增加1滴至15滴,3 次/d,连服2周,碘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应于饭后或稀释药液后再口服,病情较重者可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情,待症状改善,体重增加,脉率恢复,BMR接近正常时,再加服碘剂2周,患者在服抗甲状腺药物期间每隔1~2天应测体重1次(治疗有效者体重增加),应予记录。

2 术后护理

2.1 、口腔及饮食护理 颈丛麻醉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切口分泌物外流,24 h内尽量限制颈项活动,避免颈部弯曲或过伸、快速的头部运动,以防气管压迫或引起伤口牵拉痛,起床时用手支持头部,以免被牵拉。术后伤口疼痛,口腔内分泌物增多后易致细菌繁殖,术后1~2天应加强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用含漱液漱口。术后1~2天给予温、流食,便于患者吞咽,可防止或减少伤口疼痛,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术,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如术中有喉上神经损伤不宜进流质饮食,可给半流食或静脉输液。

2.2 术后出血护理 术后出血与术中大血管损伤、结扎不紧有关,应严密观察敷料渗出情况及引流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不超过100 ml。切口出血多发生于24~48 h内,尤以24 h内为多,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消除出血诱因,严密观察颈部创口有无肿胀。如引流出血液多而快,应通知医生。

2.3 甲状腺危象的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 h,护士在观察中如发现患者高热,脉快而弱(脉率可增至120 次/min)伴有躁动、大量出汗,并伴有呕吐、水泻、谵妄,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即刻吸氧,以减轻组织负担,予头部大血管及四肢处放置冰袋,冰水灌肠,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尽量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7 ℃左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复方碘化钾液3~5 ml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篇3

    【关键词】甲状腺癌;发病率;临床;护理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研究甲状腺癌的临床及护理特点,对1992~2008年17年间774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Et照市沿海地区1992—2008年17年甲状腺癌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统计分析其检出率及构成比,比较2000年前后两组检出率、发病率、构成比差异。随机抽取沿海地区100名15~75岁居住5年以上常驻居民,调查2000年前后饮食结构中碘(海产品等)变化和健康体检次数。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应用游程检验和泊松分布、检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结果

    2.1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和构成比17年外检总量122900例,甲状腺疾病13262例,占外科手术送检总数的10.79%.

    17年检出甲状腺癌774例,检出率为0.63%,占甲状腺疾病的5.84%,其中女性556例,男性218例,男:女为1:2.36;发病年龄7—68岁,平均39.3岁。286例(36.95%)颈部肿块,240例(31.01%)异物感或压迫症状,病程7d一3年。248例(32.04%)无临床表现,其中健康体检发现81例(10.47%),无意间发现167例(21.58%)。各种甲状腺癌检出率、构成比见表1.

    2000年后观察组9年外检总量81424例,2000年前对照组8年41476例,两组检出率的变化均随机分布,甲状腺癌发病率自2000年始增加,滞后于食盐碘化(1995年)。甲状腺癌发病率、PTC在甲状腺癌中的构成及微小癌在PTC的比例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健康体检发现62例甲状腺癌,占11%,其中微小癌42例(67.74%);对照组体检发现19例,占8.96%,其中微小癌3例(1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健康体检开展及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2.3饮食结构碘变化及健康查体观念的变化随机调查显示65%的居民2000年后饮食结构特别是鲜活海产品比重增加,2000年前每周2次,2000年后隔日1次至1次/d;2O0O年前只有8%受调查者健康查体,1次/年,而2000年后增至17%,1次/年,其中2%健康查体2次/年。

    2.4整体护理术前1周训练,循序渐进练习颈部过伸,2次/d,从30min/次逐渐延长至1.5~2.5It/次,术前1d心理护理,常规术前解释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方法及手术过程。术后切口引流及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观察与预防。所有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通过对呼吸道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处理住院期间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3讨论

    3.1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的影响因素碘摄入过多或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低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升高,高碘引起甲状腺肿大,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甲状腺由滤泡细胞和滤泡旁细胞组成,其中滤泡细胞与碘摄取和甲状腺激素合成有关,滤泡上皮增生是PTC发生的基础。

    PTC恶性程度较低,但易淋巴结转移和复发,PIE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内分泌系统肿瘤。本组甲状腺状微小癌2000年前仅占PTC的11.84%,2000年后升至61.84%,一方面,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健康体检意识增强,体检频率增加,体检程序规范,诊断PTC水平提高,都使甲状腺状微小癌检出率增加,另一方面,沿海地区水、食物及空气中碘浓度较高,特别是居民饮食结构中高碘海产品的比重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