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0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甲状腺切除的术后护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双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甲状腺组织毗邻解剖结构复杂,血液循环丰富,因此也是一项风险较大,有潜在危险的手术,术后常易发生切口内出血,呼吸障碍、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1]。因此,加强对甲状腺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针对47例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观察,分析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集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在21岁~68岁,平均年龄42.7岁。麻醉方式均为全麻。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癌患者31例(行双侧次全切除术联合经淋巴结清扫术)。
1.2结果 47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者共5例,其中术后切口内出血2例,声音嘶哑2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由于护士对术后患者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后症状缓解。无新并发症出现,预后良好,平均住院时间(10.5±2.1)d。
2观察与护理
2.1一般观察与护理 术后采用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心电监护48~72h。全麻清醒后病情稳定的患者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排痰,保持呼吸到通畅及引流管的通畅,促进伤口愈合。密切监测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妥善处理颈部引流管,经常检查并及时更换敷料。重点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尽早采取处理措施。
2.2呼吸困难和窒息的观察与护理 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h内[2]。可致患者死亡,多由切口内出血、喉头水肿、气管塌陷软化等原因引起,因此,术后应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吸引装置及清创包,严密监测患者有无颈部压迫感、呼吸困难、憋气、烦操、汗多、心率增加等反应,同时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一经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3]。本组病例中有2例由于术后患者出现颈部伤口肿胀,引流管内引流液量突然减少,其中1例发生于术后6h,1例发生于术后48h后。患者诉轻微的颈部压迫感,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护士巡视病房时及时发现,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在床旁进行抢救,立即剪开缝线,敞开伤口,迅速清除血肿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均未发生新的严重并发症。
2.3喉返神经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喉返神经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失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应注意观察误吸、发音情况,倾听患者的主诉,术前认真的评估患者的发音情况,包括音色、音调等。同时了解患者对声音的期望值,做好心理指导。若由于过度牵拉、钳夹导致的损伤,可于3~6个月内恢复。若由于切断而引起可导致永久性损伤。本组病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经过护士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清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同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经过3个月的恢复,患者声音恢复,无并发症的发生。
2.4喉上神经的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喉上神经损伤时主要表现声调降低、呛咳和误吸。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声调降低、呛咳等情况,因此应做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尤其是饮水时,协助患者坐起进食,宜进半流质、半固体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以避免呛咳发生。本组病例无呛咳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
2.5甲状旁腺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多发生于术后72h内,系由于手术时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所致,一般开始表现为患者自觉口唇、肢体麻木、手足刺痛,继而出现四肢及躯干抽搐等症状。因此,术后1~3d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部、口唇周围或手、足针刺感、麻木感甚至强直感,重者可有手足阵发性痛性痉挛,一旦发现应及时补钙处理,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同时行饮食宣教,限制含磷较高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禽类),给于高钙低磷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产品)。本组病例发生1例患者出现口唇麻木、手足麻木感,发生术后24h内,给予静滴10%葡萄糖酸钙后改口服钙剂后症状缓解。
2.6甲状腺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甲状腺危象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12~36h,主要表现为高热(>39℃)、脉搏快而弱(>120次/min)、大汗、烦燥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泻。如果不及时处理抢救,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护士应注意上述症状是否出现,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予以对症处理。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甲状腺切除范围的趋势是比较广泛的切除。有证据显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但由于甲状腺腺体血液循环丰富,毗邻组织,周围走行有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重要神经,手术部位特殊,手术风险大,具有多种并发症潜在危险[4]。术后12~72h内可能发生窒息、甲状腺危象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护理人员仔细的观察,及时的巡视,认真的分析发现问题,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本组研究通过对47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临床症状,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结果表明47例病例中,虽有5例发生早期并发症的表现,但均无患者发生窒息,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的强化培训,形成清晰的流程观念,系统总结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护理对策,加强预见性,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建嫦.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3,21,28(9):28-29.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在甲状腺切除中应用腹腔镜切除术,不仅在临床中具有着出血量较少,创口较小以及疼痛感较轻的特点,在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之于常规的手术也有着明显的缩短,且腹腔镜手术能够对患者的创口处起到最大程度上的美容效果。我院通过对36例甲状腺患者采取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患者共计36例,在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在36例患者中,有2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9~56岁,平均年龄为(37.2±2.6)岁,经过B超检测有4例患者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患者诊断为甲状腺腺瘤,20例患者诊断为甲状腺占位;在临床诊断中18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患者表现为甲状腺腺瘤。
1.2方法 在手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气管内插管的方法进行静吸符合麻醉,指导患者采取平卧,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情况下满足患者的相关要求。在患者手术1~4d的时间内根据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实际情况选择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d。在临床恢复的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的颈部出现了轻微不适的感觉,经过优质护理,3d后不良反应消失,并无其他不良症状出现。
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
2.1临床出血 一般情况下,术后的1~2d,患者容易由于呕吐,谈话,咳嗽或者过度的活动而导致创口出血现象,临床的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大现象明显,切口处有新鲜的血液渗出,呼吸出现困难,引流量呈现为鲜红色且增多等,一旦在临床恢复的过程中出现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同主治医生进行联系,对患者展开抢救,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的渗出情况以及引流物的质量与颜色。
2.2术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大多在术后的48h之内易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由于内出血对气管的压迫,因此,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要使用引流管同负压吸引瓶相接,护理人员应定时对引流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固定与通畅,在引流过程中,应对引流物的质量与颜色进行进行观察;②由于气管的塌陷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③喉上神经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患者在临床进食中出现误吸以及呛咳等临床现象,一般进行理疗后患者临床的不良反应可恢复。护理人员在患者进食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术后首先食用流质食物,当患者恢复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其普通食物。
2.3甲状腺危象 该临床不良反应主要由于术前准备的不充分而导致,大多出现在手术后12~36h,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高热,烦躁,寒战等,常伴有水泻与呕吐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吵杂的环境对患者产生刺激,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2.4甲状旁腺损伤 甲状旁腺损伤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面部,手足以及唇部存在着强烈的针刺感,或者手足的麻木或抽搐的感受,还可能表现出烦躁,畏光,焦虑等临床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四肢以及面部活动的情况,当患者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在第一时间告知医生,指导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钙,在患者出现抽搐时,则应立即对患者注射浓度为10%葡萄糖酸钙,剂量为10ml,服用骨化醇1次/d,4片/次。
2.5颈部的不适感 在手术后,由于手术的切口处将会在较短的时间愈合而形成瘢痕,因此,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感觉到颈部的皮肤较为绷紧,舒适度较低,同周围的皮肤间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有着较强的僵硬感,对此,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合理的解释,告知患者出现这一临床现象的原因,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恢复治疗。一般情况下,临床中出现此种情况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术后3个月时间左右便可以自行消失,若患者提出要求,也可以采取局部的理疗。
2.6皮肤红肿,皮下感染积液,脂肪液化等临床症状的护理 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方式需要在患者的颈前与胸前分离出一个潜在手术操作空间,若主刀医生的熟练程度较低,分离的层次出现差异,则极有可能对患者皮下的脂肪层造成损伤,甚至损伤到真皮层或皮下小血管,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皮下感染积液以及脂肪液化等临床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伤口处的渗血情况与周围皮肤的临床表现情况,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与通畅,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患者的伤口处出现感染,根据患者在临床中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一般在治疗3~5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改善。
3讨论
通过对3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与观察可以发现,在甲状腺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后,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决定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对甲状腺患者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后,院方应对患者的术后护理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的不良反应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将会取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金晓东,张甜,等.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华西医学,2007,4:871.
[2]马海燕,刘海光,孙秋茹.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6:3.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790-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Huscher等[1]1997年首次报道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T)以来,ET得到了迅速发展,此种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手术切口小等特点,在颈部不会留下任何疤痕。现将甲状腺疾病患者60例通过ET与传统甲状腺手术(OT)的比较及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女性,腔镜组30例,传统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病例的选择标准为甲状腺结节直径≤4 cm,术前细胞学检查为良性结节。病例排除标准:(1)既往有颈部手术史或放疗史。(2)有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
1.2 方法:腔镜组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乳晕、胸骨前径路[2,3]。切开颈前肌群,显露甲状腺,超声刀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标本从前胸中央切口取出,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组在全身麻醉下,采用颈前开放横切口。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及切口美容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P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上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腔镜组较传统组切口小且隐蔽,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但住院费用高,见表1,表2。
3 护理
3.1 术后护理
3.1.1 一般护理: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于持续低流量吸氧。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防止皮下积液和皮下气肿的发生。术后疼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根据医嘱进行对症处理。
3.1.2 饮食护理:术后6 h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温冷流质,以少量慢咽,观察有无呛咳,术后1~2 d,可进半流质饮食,若无不适可进普食。
3.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2.1 呼吸困难和窒息:呼吸困难多在术后48 h内发生,护理时应严密观察,如出现气促、皮下淤血、颈部迅速肿胀、引流液增多,要考虑内出血,立即告知医生,协助抢救。如痰液黏稠,须鼓励患者咳嗽,常规行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床旁备气管切开包、氧气等抢救物品。
3.2.2 手术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或声音嘶哑,如有常提示喉上或喉返神经损伤,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告知患者声音嘶哑是因为水肿压迫神经引起,1周左右可恢复[4]。喉上神经损伤时,应指导患者饮食,协助患者进食以半固体食物为宜,避免呛咳,常1~2个月症状消失。甲亢患者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应激等易引起甲状腺危象,表现为术后12~36 h内高热,体温达40~42 ℃,脉搏快弱>140次/分,大汗、烦躁不安,呕吐、腹泻、瞻望或昏迷,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于镇静、吸氧、降温、口服碘剂等治疗措施。
3.3.3 皮下气肿:因术中采用CO2建立手术空间,如气体注入压力不当可造成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胸,进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5]。护理时要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捻发音,有无影响呼吸。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4 h内可自行吸收,需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严重者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嘱患者过度换气可缓解。
3.3.4 皮肤出现黄色淤斑:可能为术中建立操作空间时,游离皮下组织所致的淤血吸收引起[6]。一般术后3~5天自行吸收消退。
4 护理体会
微创外科是当前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它独具的微创性,美观性,深受患者的欢迎。本文表明,ET和OT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效果没有差异,ET主要优势体现在其独具的美观性,但所需支付的住院费用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需求,酌情施行ET。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必须掌握ET手术治疗的原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Huscher CS,Chiodini S,Napolitano C,et al Endoscopic right thyroi-dlobectomy[J].Surg Endosc,1997,11(8):877.
[2] Ng WT.Scarless endoscopic thyriodectomy meast approach for better cosmesis [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0,10(5):339.
[3] Ikeda Y,Takami H,Sasaki Y,et al.Endoscopic neck surgery by the
axillary approach[J].J AmColl Surg,2000,191(3):336.
[4] 顾 沛,外科护理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