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6 15:12: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个体经济的缺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随着我国加入WTO,石油市场已不再是我国自主经营了,改革开放,使得大量的跨国石油公司融入到了中国市场。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丰富经营经验,短短的几年里,已在中国的石油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石油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起来。面临着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新的发展趋势,成为独立核算的经济体,但是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在思想上保守、竞争意识少、更新的原动力不强等缺点处处可见。我国的石油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一片天空,企业管理是关键,改革创新是生命力。因此,对石油企业管理的创新研究,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石油企业的管理及提高利润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管理创新在我国的现状来看
1、我国石油企业大部分的管理创新是在相对独立的个体经济核算单位中进行的
创新意识及能力不强,其根本原因在于参与管理创新的人都是专职的管理层人员,其他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最基层的操作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很少,因此,造成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从根本上就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主体上很狭窄,这种状态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开展。另外,当前企业管理层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缺乏创新的经验和所需的专业技能,难以把握市场变化进行管理创新。
2、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花样老套,手段非常有限
只在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上想办法,这样的创新活动局限性很大,其思想往往被局限于一块很小的领域中,难以拓展,直接影响到众多管理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导致整个创新活动的水平较低。
二、从管理创新的阻碍方面来看
1、石油企业本身特点的制约
石油企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石油企业存在众多的阻碍,最重要的石油行业自身的特点制约了自身管理创新的开展。因为石油企业无论是从勘探还是到采掘都要承受消耗高、投入高、风险高、成本高等行业的特征风险。这些风险直接阻碍了石油企业管理的创新,其实施活动成本高、难度大。
2、石油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
石油市场随着人们买车、用车的不断增加,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供不应求,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无疑是失去了竞争意识,没有了竞争的思想,也就更不用谈什么创新了。这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
3、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观念弱
石油企业管理从体制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健全,而且市场观念也不强,这两点制约了管理活动的创新与开展。企业要想不断的创新,氛围很重要,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氛围,就拥有了创新意识的先决基础。
三、从管理创新的途径来看
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非常之快,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企业无论是从经营环境还是管理方面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中国石油市场的改革开放,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明显不如国外,很多的跨国石油公司进入我国石油市场,我国石油公司面临着巨大挑战。只有不断加强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才能使我国的石油企业经受住竞争。加强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生存,几乎已经失去了竞争的意识。以中国的石油企业管理理念的现状来看,只有正确地树立适应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才能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在保障管理理念先行的前提上,不断地创新技术、完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在当今社会中,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是人才的竞争,发掘及利用人才是石油企业保持竞争力管理理念的关键。
2、管理制度的创新
许多石油企业受计划经济和其产品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石油企业主业进入股份公司,成为股份分公司,其他部分为存续公司,保留原有的名称。但企业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虽貌似个体经营,但却带有很浓的国营色彩,背负着极强的社会责任,制度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造成我国石油企业效率低、效益差。只有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理清企业内部关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使石油企业注入新的思想,形成新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真正的独立经济主体开展经营活动。
3、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对不同区域间经济状况作比较分析时,常常需要能够量化其经济状况不均等程度的定量指标。这种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合成指标。所谓合成指标,是指由若干特定单一指标组合而成并旨在说明某方面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
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合成指标又可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大类:绝对指标包括标准差和方差等,用于反映区域间绝对差异;相对指标包括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广义熵、艾肯森指数等,用于反映区域间相对差异。
不同测度指标的侧重点和对测度对象的灵敏度有所不同,在通过数据处理来反映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时,应尽量选用最合适的指标。以测度区域间收入差距来说,选择测度指标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总体均值不变,而收入由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转移时,应导致指标值的升高,反之下降;指标应独立于收入规模,即当个体收入等比例变动时,指标值保持不变;指标应独立于人口规模,即当两个收入分配完全相同的总体合并时,指标值保持不变;指标能够分解,总体收入差距可分解为各来源因子的收入差距,以便进一步探析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
基于在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不仅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不一致会造成结论不同,各研究者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统计指标的不同也会对结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选取几个在财政学应用中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区域差距测度合成指标: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泰尔指数、MLD指数和艾肯森指数,对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特点及差异进行比较。
一、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提出的。20世纪初,奥地利统计学家M.O.Lorenz首次提出了一个用于描述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均的曲线――洛伦茨曲线,意大利统计学家C.Gini以该曲线为基础,构造了一个旨在量化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测度指数,即为基尼系数。它已成为国际应用最广泛的衡量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指数,在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时也常被使用。
基尼系数的表达式,Gini在1912年规定为:
G=y-y/n(n-1)/2u
式中,y(i=1,2,3…,n)为第i地区人均经济量,u为人均经济总量,n为样本地区个数。由于该式在量化经济不均等程度时未考虑不同地区对应人口比重的影响,故将人口比重加权到基尼系数中时,上式可表达为:
G=y-y/pp/2u
p为第i地区人口数占全部人口总数的比例。基尼系数以每一地区的人均经济量分别作为标准,先计算出所有地区对这一标准的加权偏差,再对这些加权偏差加权求和,最后除以人均经济总量的两倍。
以几何图形法表示更为直观,(图1)图中F(x)为洛伦兹曲线,SA为阴影面积,SB=F(x)dx,则可将基尼系数表达为:
G===1-2S=1-2F(x)dx
基尼系数的优点:可以用简单的分组数据简练地概括洛伦兹曲线所描述的经济分配状况,以一个数值反映总体经济差距,并可以将总体经济差距分解为不同来源因子的差距,从而分析不同因子对总差距的影响。
G=(ui/u)Gk*+…+(uk/u)Gk*
式中,k表示第k个经济差距来源因子,u为人均经济总量,uk为来源于第k个因子的人均经济量,Gk*为第k个因子的虚拟基尼系数。其中,虚拟基尼系数根据经济总量和来源于因子k的经济量进行单独排序计算而得,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基尼系数,可为正,也可为负。其算法为,将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各因子的经济量进行排序,使得y1≤y2≤y3≤…≤yn,表达式如:Gk*=[cov(yk,F(y))]/[cov(yk,F(yk))]×[2cov(yk,F(yk))/u]。
式中,cov(yk,F(y))为源于因子k的经济量与经济总量排序的相关系数,cov(yk,F(yk))为源于因子k的经济量与自身排序的相关系数,u为人均经济总量。
这样,第k个因子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Sk可以表达为:
Sk=×
由该式可以看出,因子k对区域经济总差距的贡献既取决于该因子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取决于该因子的虚拟基尼系数占总基尼系数的比重。
缺点:(1)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从而该系数不能精确描述出经济的不均等程度。不同的洛伦兹曲线对应不同的贫富分配不均状况,却可能拥有相等的基尼系数,或者说相等的基尼系数无法区分出不同形状的洛伦兹曲线,可能会造成对贫富分配不均等程度的误判;(2)基尼系数用于反映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总体水平,当经济差距的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时,对应的基尼系数也只有十分位或百分位的较小变化。这种以数值上的小幅变化来反映经济差距巨大变化的“缩小镜”效应直接导致基尼系数的灵敏度难以令人满意。实际应用中,即使是区域间经济差距较大,在基尼系数上通常也反映微小;(3)基尼系数可以从量和宏观的角度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状况,但不能对分配结构是否合理做出判断。
基尼系数是一个处于0~1之间的无量纲值,它比泰尔指数和艾肯森指数更多的应用于评价社会收入差距;但由于其上述若干缺点,以及它不能从不同空间尺度的角度进行区域差距分解,有时也需要借助其他经济指标对测度结果进行补充。
二、广义熵指数(GE)
广义熵指数借用了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具有平均信息量的含义。该指数构造为:
GE()=-1
式中,n为在样本个体的数量,y为个体i的经济量,=y,参数用于刻画指数变化的灵敏性,代表给予经济水平不同组之间经济差距的权重,当
1、泰尔指数及其分解。当=1时,广义熵指数具体化为泰尔指数,其构造为:
GE(1)=log
优点:泰尔指数可以分解,该指数能将区域经济的总差距分解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内部差距和外部差距。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对样本总体进行分解,总体差距也随之分解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其形式为:
GE(1)=Iw+Ib=yglog+yglog
上式中,总体被分为若干组,组数为G:S1,S2,…,Sg(g=1,2,…,G),Ng为Sg中个体的数量,y为个体经济量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Y为第Sg组经济量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Iw为组内差距,Ib为组间差距。
2、MLD指数及其分解。当=0,广义熵指数具体化为对数偏差均值指数,简称为MLD指数,也称为泰尔零阶指数,其构造为:
GE(0)=log
该指数也可以进行分组分解,分解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
GE(0)=Iw+Ib=log+log
式中,Ng为第g组的样本个数,为第g组经济量的均值,y为第i个样本的经济量。
优点:MLD指数最重要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进行静态的分解,也可以进行动态分解。动态分解是对两个时点上的经济差距的变动值进行分解。使用广义熵指数进行动态分解比较复杂,往往只应用于GE(0)。通过GE(0)对数据进行动态分解时,国际上通常使用如下近似表达式:
GE(0)=GE(0)+f+-f+(-)log((y))
上式中,全部样本被分为k个组(j=1,2,…,k),f为第j组样本数在样本总数中所占的比例,v为第j组样本经济量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y为经济量,衡量两个时点之间经济量的变化,j为第j组的经济均值与全部样本总量均值的比例,(y)为j组的经济均值,变量上方的横线代表该变量在两个时点间的算术均值。上述表达式由四部分构成,四个分项分别为:(1)组内差距变动效应;(2)各组人口比例的变动对组内差距的效应;(3)各组人口比例的变动对各组人口相对经济均值的效应;(4)各组之间差距变动的效应。其中,(2)和(3)共同构成人口变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总效应。
三、变异系数(CV)
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变差系数,以样本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来表示。其构造为:
CV=
上式中,y(i=1,2,3,…,n)是第i地区人均经济量,u是人均经济总量,n为地区个数。如果考虑人口规模的影响,采用加权变异系数,上式可表达为:
CV(w)=
pi为第i地区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变异系数以人均经济总量为标准,计算各地区对于总量均值的相对差距,即所有地区对于该标准加权偏差的平均程度。该系数对于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的区域差异较为敏感,对于中间区域则不太敏感。该指标相比于基尼系数,以人均经济总量作为标准,而不是以每一地区的经济均值分别为标准。
优点:变异系数计算方法简明清晰。
缺点:变异系数既不能进行因子分解,也无法进行空间分组,因此在使用上有所限制。
四、艾肯森指数
艾肯森指数的构造为:
I=1-i(y/u)p
是一个刻画区域不均等程度灵敏度的参数,值越大,不均等程度刻画得越显著。当=1时,不均等程度刻画不显著;当=2时,艾肯森指数可中度刻画不均等程度。
优点:因为该指数可以自行设置一个刻画区域经济不均等程度灵敏度的参数来提高量化结果的灵敏性,所以在区域差距较为微小并难以用其他测度指标反映时,可以提高参数,以更好的显示出量化结果。
不同的区域差距测度方法和指标各自有其优势和局限,在实际应用时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和自身特点。在测量不同样本数据时,应尽量选用最适当的方法及相对指标以更好的量化结果。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星光,张晓静.基于广义熵指数的地区差距测度与分解:1978-2003[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7.
[2]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7.
[3]周方.组合指标和单一指标的地区间不均等性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10.
[4]周方.关于“Gini系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6.
这是一个发生在大连某小学校园的真实场面。
一位长着圆脸蛋的小男孩向身边的小伙伴提议:“比一比,看谁兜里钱多,谁敢?”说着,他掏出一张“大团结”炫耀:“10元一张的,你们谁有?”
“我有!”“我也有!”两个男孩不甘示弱,都掏出了自己的“大团结”。
“大团结算什么?!”一位穿着名牌牛仔装的高个子男孩傲慢地闯进来,摸出一张100元钞票,在空中晃了晃:“你们有吗?”
众孩子目瞪口呆。那位一掷百元的男孩是6年级学生孙某,人称校园大款。他的父母是个体户,近几年做买卖发了财。孙某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兜里的零花钱常常是二三百元。有次他在校园玩耍时丢了300元,同学、老师都为他着急,他却不屑一顾:“急啥,不就300元吗?再找我妈要呗!”
记者在大连、哈尔滨等城市采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指出:现在有一个比独生子女还要难教的群体,就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的子女,这些孩子突出的特征是有钱,物质生活相当富裕,已成为校园里的高消费阶层。
我国单一的所有制形式打破以后,个体、私营经济成分迅速增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表明,目前在大陆,自有资产逾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超过5000户。广州私营企业中,百万富翁超过200户。来自温州的信息表明:该市50户小型私营企业中,业主们的平均年收入为7万余元。河北省保定地区调查显示,400多家私营企业中,百万富翁就有150多家。这些富翁的子女们随着父辈的滚滚财源步入了膏粱子弟的行列。
可以肯定,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学生中的富裕阶层也将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无疑会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教育环境,这是谁都渴望的。然而,钱的拥有量,却往往不是简单地能与教育的质量成正比。能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全看你在孩子身上怎么花钱了。
武汉市第59中学位于著名小商品市场汉正街附近,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子女高达16.8%。该校校长蔡俊然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摆阔气,穿名牌用高档,花钱如流水。据统计,他们中80%的学生平均每月零花钱30元至40元,有的高达百元。
蔡俊然讲述起这样一些场景:一个雨后的下午,两位个体户子女各持一把硬币在操场的水洼边比赛打水漂;有位学生过生日,请要好的同学下酒馆,一次花200元不在乎;一位姓魏的个体户子弟轮到值日时,花5角雇他的同学打扫教室;另一位个体户的女儿花1元钱雇同学替自己做当天的作业……
平心论“长”“短”
让我们将有色眼镜换上理智的镜片,去观察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子女。
武汉市某中学调查表明:10%的个体户子女积极向上、勤奋好学,表现较好;约75%的个体户子女经常出现摇摆性,行为表现呈不稳定倾向;15%的个体户子女上进心不强,学习成绩差,缺点、错误较多,甚至染有不良习气,是影响学校安定的重要因素。
5年级的小学生蔡某因父母离异,与母亲相依为命。每天放学后,他就去帮助母亲经营服装摊。起初他站在一旁,看着母亲与人讨价还价,有时还讨得脸红脖子粗的,他感到好笑。渐渐地,他懂得了母亲那鼓起的腰包就是在这样的讨价还价中变大的。按说,这是一所很好的社会大学。遗憾的是他幼小的思维难以理解市场交易中的公平原则,母亲灌输给他的也仅仅是锱铢必较的自私原则和金钱至上的哲学而已。
金钱交易在教会他精明的同时,也渐渐污染着他幼小的心灵。小蔡迷恋上了生意场,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他对老师说:“还是做买卖好,能挣大钱,吃好、穿好、玩好,我长大一定当个大老板!”后来,他干脆不去上学,跟着母亲干个体去了。
在个体经济氛围中,以私有经济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必然使置身其中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的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受到私有制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他们进行的多是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前提的如何才能赚钱的说教,从而助长了他们的自私心理。
据有关部门对中学生调查:78%的个体户希望子女学习成绩好,93%的个体户子女选择升学作为初中毕业后的第一出路。但这种愿望的产生主要还是出自“光宗耀祖”的动机。他们希望通过升学找个体面的职业,以改变“低下的社会地位”。一些教师介绍说:这些孩子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心理品质的弱点便充分暴露出来。加上不少家长文化水平低,教子无方,于是一部分个体子女身上便产生了成绩差——失去信心——成绩更差的恶性循环。
小学生彭某曾是班里不错的学生,期中考试没考好,便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打不起精神。学习好似摆在他面前一座推不动的大山,于是他绕过这座大山,上课迷迷糊糊,课余时间到处逛荡,或泡电影院、或泡电子游戏室。忙于发财的父母根本无暇顾及他们的宝贝儿子。
对85名个体户子女统计:留级生有17名,占20%,这些学生厌恶学习,他们的心思早已飞向了社会。
优越的经济有如一柄双刃的利剑,既可以成为青少年努力学习的守护神,又可以割断奋进的纽带。小李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年的压岁钱就有1200元,用“花钱如流水”形容他的挥霍一点也不过份,他的吃穿用全是名牌高档。最终,仅满17岁的他竟然参与了、赌博……
校正你的爱子观
1992年9月的一天,大连发生一起殴打教师的恶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