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生活垃圾分类概念

生活垃圾分类概念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07 14:53: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生活垃圾分类概念,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生活垃圾分类概念

篇1

为全面落实《*****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切实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方案(2017-2020)》和《*****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酒政办发〔2017〕378号)。方案确定了主要目标、实施范围、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明确在*****区、*****市开展先行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后向全市推广实施。现将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垃圾分类进展情况

*****区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办法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委托西北设计院编制《*****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即着手建设实施。项目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通过建设城市社区多功能垃圾分类收集站点、落实垃圾分类到户、建立垃圾分类物联网、实现垃圾分类工作智能化管理、建设“互联网+资源回收”系统,建成后垃圾分类制度落到实处。

*****市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处理制度。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舆论氛围。促使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深入人心。在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先行示范,制定了内部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并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编制垃圾分类实施办法,构建*****市垃圾分类、餐厨处理集于一体的智慧环卫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前端保洁模块,主要购置含垃圾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装置;餐厨垃圾监管模块,主要建设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生活垃圾监管模块,主要建设生活垃圾中转、收运系统及购置运输车辆;垃圾分类及监管模块,主要针对宣传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处理奖惩措施进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目前,医疗废弃物、建筑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已实现了分类填埋和处理。智慧环卫系统可行性研究正处于编制阶段,该项目估算总投资6100万元。

*****市政府在党政机关率先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印发《*****市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酒管局发〔2018〕4号)和《*****市公共机构常见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细则》,建立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统计制度。党政机构和公共机构率先垂范,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垃圾分类工作在公共机构顺利推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薄弱。由于垃圾分类制度在我市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市民还不具备垃圾分类的自觉和意识。虽然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对垃圾分类常识进行了广泛普及,部分居民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概念,但对于如何分类、如何投放、分类意义等问题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由于缺乏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以及受长期以来垃圾袋装化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垃圾收集设施的缺位或标识的混乱,公众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执行力还不强。

二是建设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难度大。长期以来,固定的垃圾处理体系已成型,垃圾分类制度下新的垃圾收运模式还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和运营服务积极性不高,仅靠政府投资难以健全垃圾分类运营体系,推进落实难度较大,致使垃圾分类体系链条较短,甚至无法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有机衔接。

篇2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处理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接近2亿吨,人均年产垃圾500公斤,并且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许多城市已经陷入“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而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居民生活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60~70%。但目前居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机制效率并不高,大量可回收物品混同于普通垃圾流入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或填埋等方式的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时间和成本,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一、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界定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指包含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产生的垃圾,具体细分为厨余垃圾:指一般家庭餐前餐后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可回收垃圾:可以再生循环利用的垃圾,包括废纸、玻璃、塑料、金属、布料等;有害垃圾:需特殊处理的垃圾,如废旧电池;其他垃圾:一些难以回收的垃圾,如厕纸。

二、建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意义重大

随着城市中心的不断开发利用,出于综合的考虑,垃圾处理厂一般建设在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这样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并且随着近期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城市人口即将迎来下一个高峰,城市居民垃圾的产生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大气、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等也造成污染,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解决好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重大。同时,城市生活垃圾也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潜力并将不断增长的一种资源,因此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的现状,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率,将“垃圾围城”变成“资源围城”是现代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观念迷糊不清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并没有特别清楚的认识,多数只知道垃圾桶上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且无法正确将一些不常见垃圾进行分类,因此在扔垃圾时也没有严格按照垃圾桶上的指示。当然这些分类远远是不够的,会给后续回收环节带来不便。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本身学术界对垃圾分类的研究就很不成熟,对于垃圾分类的研究必须全面分析垃圾的物理、化学等性质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类过多可能造成垃圾回收设备和程序变得尤为复杂,占用太多时间和资源,分类过于简单又可能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另外,居民自身对分类知识的不全面也是原因之一。很多居民忙于追赶城市化的快节奏生活,并没有用心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二)缺少回收动力,分类投放效果不佳

从政府的角度看,目前仅制定了一些规定仅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并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针对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居民的行为,导致垃圾投放行为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从个人的角度看:环保意识尚未真正植入人心,在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相冲突时居民多会倾向于前者。想要将回收机制落实到实处,必须打好群众基础,使居民深刻意识到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

(三)垃圾回收行业未能真正市场化、产业化

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依旧是以政府补助为主的公益性事业,这样的运营模式并不能长久,并且运行机制效率不高。没有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也造成管理上的障碍,比如很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拾荒者,他们经常在垃圾箱中翻找有价值的垃圾,将整理好的垃圾又再次弄乱。

四、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学术界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理论研究

高校和一些科研中心应加强垃圾分类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注重基础层面的调研。生活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并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也会有所不同。在研究垃圾分类的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使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更大范围的使用。

(二)扩大对居民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

政府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广播、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环保宣传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工作,比如:通过央视或地方电视台增加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各级学校加强对环保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奖惩和监督力度

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包含对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全部过程的约束,涉及对回收主体、回收客体和回收内容的全部要素的政策规范,才能使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具有让人信服约束力。同时,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进行执法监督,惩恶扬善,奖惩分明。

(四)以小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回收便利店”

要想将拾荒者真正纳入到整个环保行业,形成产业链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需要取消个体流动商贩的形式,按地区对他们进行身份识别统一编号分发废品回收专用证,再以小区为单位设立社区回收便利店;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变卖给便利店赚取积分,积分可用来兑取便利店的日常用品或者指定商家购物折扣,这样也能带动商家的消费人群提高商誉。最后由有指定回收证的人来提取便利店中分类好的垃圾卖给垃圾中转站,这样也扩大了环保行业的岗位需求,让拾荒者不再过“游击”生活,政府也需制定一些特殊政策给他们的家庭带去关怀。另外,垃圾回收产业运营不能光靠政府补贴,需转变成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性质,通过投标或者招标的形式将民间基金聚集起来。

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那还要赚那么多钱,拼命城市化有何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气土水要管理好生活垃圾,有效回收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只要人人都切实做到垃圾分类回收,共建一个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艳,安云云.城市垃圾回收系统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7:150-151.

[2]谢和成.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04:42-44.

篇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city life rubbish to produce gross increases substantially. City life trash output growth, the composition is complicated; harm is also increasingly obvious and prominent. Therefore adopt what method and technology promptly and effectively handle the city life rubbish, all city manag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very and urgently waits to be solved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city life rubbish and processing statu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ity life garbage disposal methods,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ity garbage treatment.

Key words: city life trash; waste treatment; treat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念及处理现状

1.1 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念

在日常城市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市贸易市场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和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按垃圾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4大类:厨房垃圾,如果皮、菜皮、剩饭剩菜、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及花草等生物类废弃物;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塑料、玻璃、橡胶、金属、纺织品、竹木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瓦砾、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油漆药品灌等废弃物。

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2.1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

长期以来,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主要在如何减少垃圾排放量上,而对垃圾的处理形成资源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至今仍没有相应的资源回收法,并且对垃圾处理的管理不够完善,致使现有的管理体制也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1.2.2资源化意识淡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有所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也虽有所提升,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淡薄,导致回收难度大。

1.2.3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先混合回收后分选利用,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这项工作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支持,不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

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意义

2.1减少环境污染

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都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例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这不仅污染了环境,甚至会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土壤中的废塑料同样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等塑料制品如果被动物误食,可能导致动物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可以减少上述危害。

2.2减少土地面积

城市生活垃圾存在这一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减少土地面积。那么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之一垃圾分类,能去掉可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露天堆放

露天堆放是指对收集的城市垃圾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随意堆放,这也导致了随着时间的积累,城市周边有数个大大小小不等的垃圾堆。蚊蝇成灾,污水横流,成为病菌、病毒的繁殖地和污染源,这种方法不仅污染空气、污染水源,又浪费土地。因此,许多国家严禁使用这种垃圾处理方法。

3.2 填埋处理

垃圾填埋处理历史悠久,是普遍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填埋处理经历了由控制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压缩垃圾填埋、滤沥循环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过程。世界各国至今仍广泛沿用这一传统方法,因为其操作简单、投资少,并且能够处理现有的绝大多数垃圾。

填埋处理用地,尽量选用天然或人工挖出的洼地,开发资源后的废粘土坑、废采石场、废矿坑等。采用填埋处理法,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液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规范要求回填地最低处的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3.3 m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应有不透水的岩石或粘土层。否则需另设粘土、塑料薄膜、沥青等不透水层。其次,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等气体能及时逸出,避免发生爆炸。将垃圾填埋于坑中,有利于恢复地貌,维持生态平衡,但如果在大面积的洼地、山谷等回填,则需要考虑是否会影响生态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回填不仅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垃圾填下后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长远的影响,包括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各个方面,并且垃圾填下后,需要长达几十年的维护控制,才能达到封场状态,这期间维护不良,很有可能发生爆炸,换句话说:“这辈子人埋下去,下辈子人挖出来”。一般在20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的结构破坏,但可作绿地、农田、牧场等使用。

3.3焚烧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