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常用写作方法

常用写作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21 15:06: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常用写作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面向所有研究生及学术论文作者,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学术论文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意义,对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概述。中篇<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下篇<自然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理工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内容不局限于写作层面的技术问题,而是深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注重实例分析,力戒理论空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录:

前言

上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分类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四节 学术论文常见问题概述

第二章 学术论文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类型

第三节 选题的原则

第四节 选题的价值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文献资料搜集

第一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

第二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

第三节 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章 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著作权保护

第一节 对发表媒体的选择

第二节 论文中与著作权相关的内容

第三节 中的著作权问题

第四节 论文数字化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 中篇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五章 社会科学论文中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确立

第二节 思辨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解释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六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结构设计原则

第二节 结构设计框架

第三节 层次与段落结构

第四节 内文细节设计结构

第五节 硕士学位论文结构要件

第七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常用写作方法

第一节 议论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证明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驳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说明的写作方法

第八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规范化

第一节 摘要的写作与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标引规范

第三节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规范

第四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下篇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九章 自然科学论文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实验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二节 灵感思维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假说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观察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五节 类比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十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理论型论文

第二节 理论应用型论文

第三节 实验型论文

第四节 观测型论文

第五节 综述型论文

第六节 硕士学位论文

第十一章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

第一节 引言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结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英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一节 题名、层次和作者署名的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的标引规范

第三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第四节 单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五节 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篇2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1]“读写联动”课堂教学探索的读写整合的思路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课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进而通过模仿、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通常情况下,许多人认为“读写联动”就是“读写结合”的翻版,其实不然。“读写联动”是对“读写结合”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的丰富和完善,其可操作性、实效性更强。“读写联动”采用“以读代讲”的朗读形式让学生领悟课文写作方法,这里所说的“以读代讲”,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的形式是“读”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写作上的特点;在引导学生仿写课文手法时,注重培养学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能力培养,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在描述画面过程中语言逻辑、语言表达技巧;在修改习作上运用“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习作的修改,也就是朗读习作发现问题后修改,再朗读发现问题后再修改。

二、读写结合课堂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依据课标要求确定习作目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的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语句通顺;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有步骤地逐项训练习作目标

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读写联动”课型中的读写训练点有计划地逐项落实课标中的各项习作要求。为了使训练更有实效,教师可将这些要求“把内容写清楚,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语言,能修改明显错误词句,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分段表述,语句通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别作为训练目标,逐项开展训练。

(三)领悟课文方法找准“联动点”

“联动点”,就是“读写联动”课上要学生模仿借鉴课文中的某种典型的写作方法,如《变色龙》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悟透作者为了塑造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警察形象,主要采用的是对比写作方法,同时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进行辅助描写。那么这节课“读写联动”的训练点就是训练学生学习对比写作手法。

三、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领悟写法

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课文读熟了,写作方法技巧会自然领悟,比如:引导学生朗读《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语段“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段落的结构特点,学生就会发现这段文字连句成段在结构上特点是“总分”结构。

(二)专项训练

习作训练应按照课标中的习作要求,逐项训练,如可以从拟题、开头、结尾、选材、过渡,详写、略写等方面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集中精力,将某一项内容训练到位。一个专项仿写训练结束后,再进行第二个专项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综合习作能力。

(三)评价修改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经过作者反复酝酿、构思、修改出来的。“读写联动”课型中的习作修改通常按照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展示作品。展示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对展示作品的关注点,即本课习作训练点;展示?r,可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有利于全班同学观察作品。

第二步是互相点评。学生评价彼此作品,观点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这个理就是本课习作训练点要求。学生依据这些要求点评展示作品,指出其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

篇3

如果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那么我会说,好的记叙文就一定体现在写作技法上。写作方法犹如刀上的刃、刃上的钢一样,直接决定着记叙文质量的高低。

写作技法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写作技法到底有哪些呢?

二、写作技法有哪些

下面仅就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并常用的一些写作技法做一总结。更多的写作技法,还需要靠同学们自己在阅读中探寻、积累。

1.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引用、反问、设问、反复、顶真、双关、反语、借代、对偶、对比、仿词、移用等。

2.表达方式

(1)记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2)描写:景物(环境)、场面、间接(侧面)、直接(正面)、特写、动作(行为)、语言、心理、外貌(肖像)、神情等;(3)说明;(4)议论;(5)抒情。

3.选择句式

有陈述句、肯定句、判断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选择句,还有排比句、对偶(对仗)句、顶真句、回环句、连动句、整散句、长短句、独词句等。

4.篇章结构

时间推移式、空间转换式、景物更迭式、串糖葫芦式、起承转合式、线索引导式、一波三折式、逐层推进式、由远及近式、总分总式、悬念式、对照式、顶真式、填充式、分列式、插叙式、倒叙式、释疑式、见闻式、引子、题记、附记、后记等。

5.灵活运用各种词语

推敲运用新颖、灵动、精准的动词,恰当使用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6.其他写作技法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点面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古讽今、以小见大等。

三、怎样使用技法

掌握了基础的写作技法,只算完成了一步;如何巧妙地使用这些写作技法,则是我们要走好的另一步。走好这一步尤其迫切而关键。

1.不能无目的地滥用

初学写作的人,只要了解了运用写作技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写作技法,就可以在文章中运用了。

一些初学写作的学生,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采用写作技法所产生的效应,容易出现写作技法滥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文章该略写处也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技法去藻饰、润色,这样的确是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了生动、形象、传神性,也增强了文采,可惜的是挥拳打错了地方,射箭脱离了靶子。

我们知道,写文章该详处一定要详,该略处也一定要略。否则,把该略写的写详了,就会出现主旨不明确、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的弊病。要纠正这个弊病,学生在运用写作技法时就一定要注意写作的目的性,一切要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切不可把宜略处写具体详细了。

2.要用得自然,少一些刻意雕琢之痕

俗话说:万法皆归自然;历尽沧桑而归淡泊;大智若愚。这里面包含着一个至理:返璞归真。也就是说,道的最高境界是平淡、自然。写作方法的运用也应如此。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看似平易实则内涵其法,千山万壑皆敛于平淡自然之中。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原因之一即: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对仗工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所以脍炙人口,也是因为这两句语言浅易,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象阔大,内涵至丰。

写作方法要用得巧、用得妙、用得自然、用得浑然天成,而应尽量避免刻意的斧刻雕琢之痕,尽量避免牵强附会,以免产生忸怩作态的令人生厌的不好印象。

3.要善于综合混用,而不必非此即彼,孤立使用

优美的语句文段,通常都是综合运用了多种写作技法的。这就像做菜一样:几种菜杂烩在一起,再辅以油、盐等各种调料做出来,就要远比单一的味道好得多。写作技法不必单一、孤立地使用,而要综合运用,道理就在于此了。

4.不要墨守成规,囿于定式,提倡有新意

“文无定法”,没有谁规定文章必须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也没有谁规定写作技法必须这样用,而不能那样用。运用写作技法决不可墨守成规、囿于定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老套熟套可以做借鉴用,但不可以常用。有创意,才有新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