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常用的地理教学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师
范
大
学
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864
考试科目名称:
地理教学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地理课程标准
2.
地理教学设计
3.
地理教学规律
4.
5.
地理教学反思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备课的过程步骤。
2.
简述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
3.
简述地理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
4.
简述地理教学板书的主要设计方式。
三、论述题(共50分)
1.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其中一种。(15分)
2.
试述说课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15分)
3.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地理直观教学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借助逼真的事物或者亲身实践,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表象认识,进而推动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相比于传统的照本宣科,这一方法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及学生的亲身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由于高中教师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直观教学在实际的高中课堂上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本研究正是基于此来探讨高中地理课堂上怎样应用直观教学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高中地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借助感官来完成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而获取感性的对象,为思维准备了加工材料,从一定方面来说,直观教学和学生的感官、思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直观教学法不仅是学生感官认知特点的需要,同时也是认知心理特点的需要。此外,地理科学是一门关于地理环境分布、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与综合性特点,因此,“空间”理念需要始终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而观察通常情况下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借助多媒体及挂图等直观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地理表象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兴趣。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适宜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必不可缺少的因素。一般来说,高中地理教学直观手段涵盖感官直观与思维直观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层次,因为思维直观比感性直观更为复杂,同时感性直观又是思维直观的基础,离开了感性直观,思维直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 感官直观层面上的直观手段
通常情况下,在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采用的感官层面上的直观手段包括野外观察及教学挂图,其中,野外观察是带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对野外的地理现象及事物进行具体的观察,进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巩固课堂上的地理知识。当然在应用这一方法时,需要明确野外观察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观察重点,便于其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掌握。教学挂图是挂在教室墙壁上的教学地图,常见的有交通图、地形图及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挂图能够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想象思维能力,此外,还能够利用挂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2. 思维层面上的直观教学手段
一般来说,思维层面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包括语言直观、板书直观及多媒体教学,其中语言直观能够借助教师逻辑思路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学语言直观能够采用直观比较与形象描述的方法,直观比较法是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及高低的比较。比如,温度是以赤道为分界点,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形象描述是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地理事物,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板书直观通过扼要简明的板书来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某种方面来说,板书在地理教学中能够通过边讲解边画图的方式,使学生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多媒体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且通过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软件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其动静结合,具有优化教学结构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3. 常用的地理直观教学在高中课堂的具体应用
由于地理中的知识很难记忆,一般采用一些口诀记忆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记忆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可以采用“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口诀。在学习洋流这一节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学挂图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挂图理解有问题,可以通过板书进一步细化。在教授地层结构这一节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静结合的优点来达到形象教学的目的。此外,在学习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这一节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学生到野外去观察。
三、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要借助大量的教学手段?这是由于受地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科学,而地理学科是取材于地理科学,因而地理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的领域广阔) 、综合性(各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综合联系性)和区域性(地区差异性)的特点。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的比较抽象 (如地球的运动),还有大量的内容无法让学生直接感知。就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比较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较贫乏,涉足地理环境的空间也比较狭窄。因而使他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 而且还会使他们丧失学好地理课的信心,带着沉重的心态被动地学习,的确是索然无味的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