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流浪动物的处境

流浪动物的处境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21 15:06:1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流浪动物的处境,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流浪动物的处境

篇1

“这种浪迹天涯的情结是跨越时代、超越个体的,以前居住在山里的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不离开一个地方,那不是人们不想去外面,而是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没有办法实现,一旦有了可能,这种本能就开始显现。”

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将人性高度压抑,我们就像机器上的零件,周而复始地旋转,这让我们浪迹天涯的冲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强烈;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又使得人们对存在的好奇有了更广泛意义上实现的可能性。

渴望安定又渴望流浪

人的性格是如此多重。我们一方面想要安定、安全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感到“无限的陌生世界”在召唤。一方面,我们想“居有定所”——面对同样的人、同样的地方、专一的性生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想逃离由家庭和夫妻组成的“幸福狱室”,挣脱镣铐。

“安定与流浪都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精神分析师向程这样解释一

原始人类过着游牧生活,哪里有可供生命存活的资源,人们就在哪里居住一段时间,接着流浪到下一个地方。这样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的祖先会遇到灾难,会受伤,会受到野生动物的袭击。为了规避对未知和灾难的恐惧,人们结伴而行,慢慢地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聚集成村落、城市。

然而,发展至极的现代都市又在现代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新的创伤——对自然人性的极度压抑与禁锢。生活于现代都市的我们对“安定文化”颠覆的渴望是如此强烈,它以各种形式在人们的心灵及行为中进发。

只要上网漫游,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出走的冲动。登录各类“出走网站”,不计其数的帖子,征友共同徒步穿越陌生山林、自驾车出游、城内一日游……如果你愿意,今晚你就可以参加—个夜间穿越冰河的活动。

往外跑的同时也在往里跑

“两年前的一天,接连几天的会议翻译让我快窒息了”,在日企供职的37岁的日语翻译紫煜回忆她第—次出逃的经历:“什么也顾不上了,我几乎是奔出办公室,跑到公司附近的日坛公园,我大口地呼吸着那里的空气。后来这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每个假期,我都会迫不及待背上行囊,奔向远方。我觉得只有到大自然里,我才找回真正的自己,就像回到小时候。”

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认为,人类只有被判处的自由。我们被抛掷到这个世界,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当代都市人的处境却正好相反——“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少,看似千种万种选择,实际却无从选择。”向程说,在这个“安定”的文化中,我们所有的东西似乎都被强大的外界左右。工业、后商业化的发展,非人性化的规则,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状态:朝九晚五、上下班刷卡,一周又一周,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和家庭琐事……我们就像高速运转的陀螺,不断在同样的轨道里运行;文化也开始倾向于指向一个经济目标,不断干预人们的生活、忽视心灵的自由;科技进步,技术层面变化速度之快,给个体的感受就是——一切都不可控制。

人性被淹没在社会运转的表象之下,外部世界控制了我们的命运,而流浪则是我们去寻找、掌握自己的命运。心理专家朱建军说:“往外跑的同时也在往里跑,流浪是寻找自我的过程,我们需要看到自我的不同侧面。”在别处遇见他人

米歇尔·马费索利是法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出版了《论游牧生活》一书。他认为,人们出走是为了“接触”他人。人们需要“成堆相聚”、结队而行。即使是单独出游,我们潜意识仍然会有一个目的——在别处遇见他人。

“广义而言,这种接触他人的冲动也是一种性能量。力比多()传送的方式是多样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本身。”米歇尔·马费索利解释说,只要观察一下那些有组织的旅行,或是旅行俱乐部就明白了。我们可以不喜欢这类的旅游,然而,旅行团里的所有人,相互追逐,参加各类集体活动……都在寻找一种“热烈的气氛”。

我们想摆脱夫妻的“圈地”,摆脱相对无语的老夫老妻的生活。只是想单纯地接触!想感受、想贴近他人而已!就像当我们在寻找一家餐馆时,第—反应就是要看看那里是不是有许多人就餐。这不仅表明我们在用眼睛度量餐馆质量,同时也说明我们只是不想在没有人气的地方吃饭。

已近不惑之年的山羊是一位老驴友,经常在绿野网站组织周末近郊一日游的徒步穿越活动。他说,除了风景,最喜欢在外出中结识朋友:“无论你是百万富翁,还是无业游民;无论你是管理上千人的老板,还是—个普通的白领,在这里都是驴友,没有虚荣、虚伪,只有谦卑和包容,共患难,甚至连一口水都分着喝。”

向程认为,游牧的过程是现代都市人短暂挣脱社会化、符号化,回归本体状态的过程。在这个团队里,外在标签暂时不起作用,人就是一个生命体,这时,生命之间的爱的力量会更强。

流浪是每个生命的真实处境

无论我们迅速搜索,为自己搞定一张前往异国的机票,还是漫无目的地出发,在居所附近溜达;无论你是离开家乡来到另一座城市生活,还是上网进入一个陌生的社区,以另一个身份在交友室与某人聊天;无论你是从这个公司跳槽到另一家企业,还是仅仅在生活中体验着各种角色的变化……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体验着流浪的感觉。

“生命本身就有迁移变化的本性,就像水需要流动一样。”李子勋说:“这也可称之为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索本能。人的体验由两部分组成,拥有的,即已获得的;未知的,想拥有更多。不断地去旅游,结识新人,不断地变换角度、角色,就可以不断地把未知变成已知。”

“生命即是体验,一个生命要靠体验来完成。从这个角度说,流浪是每个生命的真实处境;在路上——是真实也是唯一的选择。”

篇2

近日,美国新泽西州一只名叫Lucy的约克夏,刷新了由日本一只体重2.99kg的警犬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体型最小的工作犬。Lucy今年3岁,体重只有0.91kg,是一名“狗医生”。它的主人介绍说:“当我第一次看到Lucy时,它的体重还不到0.5kg,看起来无精打采,调养后才恢复了元气。现在,它作为狗医生经常到医院、养老院为大家服务。”

“狗”

秘鲁无毛犬

秘鲁有一种长相奇特的“狗”,被称为秘鲁无毛犬,它不仅有“最忠诚的守卫犬”之称,而且被认为“包治百病”。秘鲁无毛犬是一种古老的犬种,已有4000多年的喂养史。如今,它已成为秘鲁的国家遗产,秘鲁政府还将每年的6月12日定为“秘鲁无毛犬日”,秘鲁农业部也依法全权负责管理无毛犬的保护、喂养和出口,并严格控制其国内价格。

镜头下的流浪犬

让人心生怜悯

近日,美国摄影师Traer Scott拍摄了一组流浪犬的照片。这组作品展现了流浪犬在处境不好的情况下,动人心弦的情感、尊严以及各种憨态和脾气。通过这些摄影作品,Scott希望能引发人们救助动物的意识,特别是救助那些被人遗弃的流浪犬。照片一经展示,让各地喜欢狗狗的人们产生了极大兴趣,镜头下的流浪犬形象让人们心生怜悯。

痛失爱犬

斥巨资克隆

近日,美国一只名叫“麻烦”的宠物犬去世,它的主人丹妮尔· 塔兰托拉竟花费5万美元(约人民币31万元)请一家韩国克隆公司用“麻烦”的DNA样本克隆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宠物犬,并取名为“双重麻烦”。克隆犬“双重麻烦”简直就是“麻烦”的翻版,丹妮尔说:“我实在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它们的许多特征和玩耍方式,几乎完全一样。”

在铁链上站立

狗狗平衡感超强

近日,一段狗狗在铁链上展示平衡特技的视频在国外网络上异常火爆。在视频中,这只小狗在主人的引导下先站到路边栏杆的铁链上,然后慢慢地将两只前腿抬起,仅用后腿直立,让人惊叹不已。除此之外,它还能在主人骑车的情况下,稳定地趴在主人的肩膀上,或是四脚全部站立在狭窄的窗台上。狗狗超强的平衡感,让它成了网络“红人”。

篇3

我国流浪动物主要是指散布于城市各大公园、社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人口较少地区的无主犬和猫.流浪动物数量不断激增有多种原因:(1)饲养者对宠物失于看管而容易导致宠物走失,且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宠物登记制度,走失的这些宠物很难再找到主人而成为流浪动物;(2)一部分宠物患病后被主人遗弃而成为流浪动物;(3)饲养宠物所需的费用高、精力多或者繁殖出许多幼崽等原因导致一些人放弃饲养;(4)流浪动物有惊人的繁殖力,以猫为例,雌猫一年繁殖两次,每胎平均5只,而幼猫生长到六七个月达到性成熟后又可繁育后代.流浪动物大量繁殖是其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流浪动物的数量将会以几何阶数增长.

数量众多的流浪动物不仅影响城市的面貌,而且危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琼等[1]对深圳福田区2005-2006年动物伤人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动物伤人情况较严重,年均致伤率为552.9/10万,伤人动物主要是流浪犬.而由流浪动物伤人引发纠纷案件时有报道[2].更让人担忧的是流浪动物的排泄物、呕吐物、尸体等常常带有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水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流浪动物与家养宠物的直接接触更会增加家养宠物感染病菌的可能性.当前,弓形虫等人畜共患病也依然呈高发态势,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也在不断增长[3-4].流浪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已构成对广大居民生命与健康的威胁,也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卫生安全隐患新的担忧.

2我国流浪动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有报道称,北京流浪动物数量已经超百万[5],其余各大城市均存在数量不等的流浪动物,但是具体数据却难以统计.在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多年来居各类传染病之首,死亡率几乎是100%.虽然流浪动物数量大、隐患多,但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和有效控制,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管理盲区.

2.1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涉及动物保护的法律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等法律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方制定的养犬管理办法(条例)等法规,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反虐待动物法律规范,致使虐待、遗弃犬猫等行为并无实质法律约束,这是流浪动物产生的主要根源.

2.2监管部门不明确,宠物市场管理混乱

宠物随意繁殖、买卖,黑市交易猖獗,宠物市场管理的混乱,给流浪动物的滋生埋下隐患,而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协作不到位又是宠物市场混乱的一大原因.

2.3动物收容机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只有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有政府设立流浪动物收容机构,尚有部分省市的收容机构是由民间的动物爱好者和爱心人士出资建立,大部分地区根本没有收容机构.而现有的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大都面临着场地有限、资金匮乏的尴尬处境.

2.4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

宠物数量的增加,遗弃动物的行为呈明显增加趋势,社会上虐待残害动物的事件也是屡有报道.饲养者的不负责任,社会缺乏动物福利的共识,善待弱小生命的教育缺失,动物保护宣传力度的不足等等因素也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国内外流浪动物管理措施

3.1我国台湾地区流浪动物管理措施

台湾地区1998年颁布了《动物保护法》,该法中明确规定:台湾所辖市、县主管畜牧机关应自行或委托设置动物收容处所或指定处所,收容及处理由所辖市或县政府、其它机构及民众捕捉之游荡动物、饲主不准备继续饲养的动物、主管机关依法留置的动物及危难中的动物等.鼓励动物绝育,也是台湾地区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手段之一,而且绝育动物的上牌费要远低于未绝育动物.此外,台湾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骚扰、虐待或伤害动物,否则会被处以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6].台湾地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动物收容体系,推行宠物绝育等一系列措施,较好的解决了流浪动物问题.

3.2国外流浪动物管理措施英国是对动物保护立法较早的国家,1822年便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马丁法案".目前,英国实施的是1911年颁布的《动物保护法》,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比如《动物园动物保护法》《狗的繁殖法案》等,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有非常细致的规定.英国"反虐待动物协会(PSPCA)"也是最早成立的动物福利组织,内设有动物监察员,除收容动物外,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处理虐待动物的投诉和调查.在英国,如果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会遭到他人,其惩罚非常严厉,除了会被罚款或送进监狱外,虐待动物的人一段时间或终生被禁止饲养任何动物,甚至即便主人不慎造成自己的宠物走失,也要缴纳25英镑罚款[7].

德国也是对动物保护立法较早的国家,2003年,德国国会通过决议,要用宪法来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这是世界上首个把动物权利写进宪法的国家.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严禁伤害动物,否则不仅会被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判处3年有期徒刑.此外,德国领养宠物的门槛很高,通常要到收容所去收养,领养者需通过考核,之后还须签署接受志愿者随时追踪及审查的法律文件,一旦领养就不能随意丢弃,恶意弃犬弃猫者将缴纳约二至三万欧元的巨额罚款[8].德国无公立的动物收容所,县市政府把列为动物福利的预算款直接拨给相关民间收容所.动物保护方面严格的法律约束和制裁,使其国内流浪动物数量几乎为零.

此外,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台有动物保护法和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

4对我国流浪动物管理的建议

4.1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尊重保障动物福利的观念和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动物保护统一立法呼声日益高涨.参照国外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对宠物动物的饲养、看管、免疫、医疗、安全防卫、公共卫生、交易、收容及宰杀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定.动物保护立法不仅要关注对饲养者的规范管理,还应当注重对动物生命和健康权的保护.

4.2明确主管部门,加强宠物市场管理

国家应明确宠物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法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协作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逐渐形成"统一管理、多方协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宠物市场管理.

4.3设立和改善动物收容机构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可以在经济较发达、宠物饲养量较大的地区由政府建立收容机构,并大力改善原有的收容机构;而在目前尚无法设立收容机构的地方,则可委托当地民间收容所代为收容,政府给予一定补助.根据需要可以分两种方式设立收容所:一种是以处理为主,对生存困难的流浪动物进行淘汰,对收容一定时间后无人领养、生存无望的流浪动物实行人道处死,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另一种是以收容为主,有专门的场地,具有流浪动物留置、检验、免疫、诊疗、训练以及科学文明饲养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进入收容站的流浪动物一律实施绝育手术,宣传、鼓励人们领养收容所宠物,以领养代替购养,以减少宠物过度消费,减缓品种培育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4.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广泛宣传,努力提升群众的宠物动物相关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水平,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广大民众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倡导社会文明与爱心,真正把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善待,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动物的良好氛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