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1 15:15: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务员的职业规划,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拿小顾的职业来举例,公务员,多少人眼中的铁饭碗,需要规划谋划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因为公务员这种特殊行业,才更需要做好职业规划。人的本性都是懒惰了,失去了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容易变成温水中的青蛙,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在不知不觉的安逸中失去竞争力,一旦市场被打开,轻轻松松被超越、被替代。到那时候再来后悔,为时晚矣。
公务员其实也有行业之分,小顾在税务系统,相对来说专业性较强,她自己本身非科班出身。完全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3-5年的学习计划,在会计和税收专业上更近一步,可以在职读一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通过职称考试加强学习,比如初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甚至是国际认证的ACCA,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在行业内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另外一方面是可以保持自己持续进步的状态,这非常重要。
随着公务员培训工作大规模开展,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暴露出种种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干部培训的新变化、新要求,为此必须大力推进公务员培训改革与创新,力求提升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本文就此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现代公务员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公务员个人
(1)在思想上对培训的错误认识
长期以来,公务员自身对培训持有一种可有可无态度,认为培训仅仅是走走过场,又没有指标可以评估,便消极、被动的对待培训,从根本思想上就没有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2。
(2)公务员个人对自己没有整体的职业规划,缺乏学习自主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具体环境和情况,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设计职业方案以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在个人规划方面,当前公务员普遍重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但是却缺少必要的、理性的职业规划以及与职业目标相应的自身素质的培养。职业规划的缺失导致职业目标的混乱,甚至达成目标以后由于自身能力的欠缺而不得不放弃目标。
2、政府组织
(1)组织没有认识到培训的意义
培训机构对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长远性、紧迫性缺乏充分足够的认识,缺乏战略的眼光。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激励机制更无从说起,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把培训工作作为一种再生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来投入,而是走过场,为培训而培训。
(2)培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管理不够完善。
培训标准不健全,培训管理力度不够。在双方都不重视的情况下,仅仅进行强调自觉,监督检查少,有关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难以严格执行。培训时间无法保证。目前我国公务员配置相对不足,公务员培训与原有工作不能完全脱钩,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能有效协调,使培训管理工作难度增大3。
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在公务员培训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也缺少相应的奖教奖学制度。同时,公务员自身的培训动力不足,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与片面化地精简机构有一定的关系。
(3)忽略了对公务员个人进行需求评估,导致培训实际意义不大。
公务员的个人能力各有差异,然而在组织培训中大多数组织采用一刀切方式。在公务员培训方式中除了制定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之外还设定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但是选择余地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3、培训机构
(1)培训方法落后单一,培训内容不具有针对性4。
现行培训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灌输式的学习,以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为主,以获取知识为主,实际操作训练少。
虽然有分类分岗分级培训,但是无法在公务员个体的核心竞争能力方面提高其素质。培训内容一般都是由中央到地方层层规定,虽然都是基本指导性意见,但对基层部门而言是须执行的意见,而且需要施教机构根据地区特色、行业特色和部门特色进行理论再创造,才能适应培训需求,而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二、针对目前公务员培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公务员个人必须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作出合理规划。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对于公务员个人来说,只有做好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才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公务员要首先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分析环境,看自己所在政府组织部门的发展空间如何。再次确定目标和路线,明确自己职业发展阶段的目标和相应的开发策略。
2、政府机关组织
(1)建立完整的质量评估体系
一个完整的质量评估体系应该包括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的评估过程中和评估结果的反馈运用等各方面。训前评估主要以以素质测评和需求调研为重点,建立学前素质测评以便量体裁衣的开设各种课程5。
训中评估包含课程评估和效果评估两部分。课程评估是培训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主要观察整个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培训教师和其它关键环节,能否帮助培训对象有效地掌握培训内容、实现培训目标。可以采用向学员发放调查表、课后会谈等方式来进行。效果评估主要是了解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效果评估在当前情况来看都有实施,但往往容易造成形式化,可以将最终的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晋升、录用、奖励等联系起来,调动起公务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后还应该进行跟踪评估。跟踪评估以成果转化和投资回报为重点。成果转化评估是看看培训结束后培训对象能否学以致用、能否将所学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问或面谈的方式在学员所在组织对其参加培训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经过新公共管理运动,各国都将公务员培训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
《公务员法》不足以保证培训能够有效持续进行,必须完善公务员培训的法制保障机制,将法律条文细化,加快公务员培训立法的步伐,使我国公务员培训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战略化和国际化的方向转变。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职位上的公务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政府在进行培训设置时也应该结合组织的目标和公务员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公务员提供弹性的培训,一方面是可以将公务员的培训设置为学分制,分为选修和必修,对公务员个人来讲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性的培训。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公务员培训的积极性,保证培训可以循环持续进行。另一方面,结合评估机制,将培训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和公务员本身的绩效联系在一起,保证学有所得,培训的内容最终转化到实际运用当中去。
3、培训机构
(2)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培训讲究根据不同的学员、不同的培训目的和内容,选择实用、有效的培训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提出要基于问题而学习,基于项目而学习,基于行动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互动的方式来培训,而不是把培训变成老师讲、学院听的单一形式。
培训内容中要不只讲“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讨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培训除技能和知识外,当前政府推崇的文化理念、职业道德态度方面的培训内容也被视为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赵玉华:论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完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6卷第6期
[2]申源源:浅析加强和完善公务员培训的途径 ,中国外资,2011年8月下第247期
大学生求职中的“羊群效应”随处可见:2008年金融危机中,金融业遭遇滑铁卢,成为裁员“重灾区”,就职金融业风光不再。2011年,市场终于彻底摆脱了危机的影响,金融、IT、电子商务等行业又恢复了生机,大学毕业生们转而又一窝蜂奔着这些行当而去;“考碗热”已成中国社会一大现象,每年百万大军皆为考碗狂,有人甚至为了考碗不惜花费多年光阴辗转各地……
公务员、国企铁饭碗、银行职员,这些是真正适合你的工作么?有多少人是在多年后才肯承认自己当初做了错误的选择,然后又重头再来?切莫再做那只不了解自己又迷茫不识途的“羊”。只有摆脱“羊群效应”,才能做出明智的求职选择。
案例:公务员辞职背后
A. 毕业于北方某211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公务员
2008年毕业时,A正好赶上金融危机。找了两个月,工作始终没着落,金融企业个个都风雨飘摇。紧接着,外贸、房地产、汽车、金属加工等这样的行业都受到影响。这种时候,公务员报名热上加热。眼看着失业的失业,转行的转行,什么高薪金领都是浮云,稳定才是王道,考公务员、进国企和事业单位成为择业首选。“大家都去考是有道理的,毕竟大环境如此,我也去考吧。”于是,A也报考了公务员,也正应了他爸妈说的:“只有考公务员才是最靠谱的”。
要说A也算是幸运儿,竟然在激烈的考碗竞争中胜出,在某市某区政府宣传部谋了个小职位,从此过上了朝九晚五的公务员生活。
时光如梭,外面的世界就在A平淡的办公室生活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A毕业于北方某211大学汽车工业设计专业,考了公务员后,之前的专业基本荒废了。细想起来,现在的工作除了稳定,似乎没什么价值可言,越呆越没意思,每天早上躺在床上就不想出门上班。
经济很快就复苏了,金融、汽车、电子商务等行业都恢复了景气,一片欣欣向荣,大量的公司又开始招兵买马。A每天看着相关的新闻,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某天在跟大学好友聚会后,A冲动之下辞职了。
在周围一片不解中,A做好了计划――奔向自己心仪已久的领域――汽车行业。然而,状况并没有他预想的那么乐观,荒废已久的专业知识、对行业的不了解以及无法解释辞掉公务员一事,都成为他求职路上的障碍。投出了上百份简历,一次又一次被拒绝,直到最后,A信心全无。在强烈的挫败感中,他走进了职业规划咨询中心,向职业规划师讨教。
专家分析
盲目跟风,饭碗稳定心难安
类似的情形普遍存在于就业市场上,尤其是没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对自身以及就业市场的认知不足,很容易盲目跟风,陷入选择的误区。走进这样的误区,只会让自己在迷途中越陷越深,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