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阑尾炎的术后护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外科中的一种常见急腹症[1]。。相关研究[2]发现,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机率为9%左右。我院对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实行了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60例患者中,3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17~60岁,平均年龄25.6±6.4岁。疼痛部位:12例持续性右下腹痛,18例转移性右下腹痛。3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4h,1例合并切口感染;23例发病时间至手术时间超过24h,5例感染。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压痛、右下反跳痛。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疼痛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术后护理方法
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回病房后,让患者去枕取平卧位,待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这样能减轻腹肌张力,进而降低切口的疼痛程度,以利于引流。叮嘱患者术后禁止进食与饮水,直到肠蠕动恢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2.1 引流管护理
对于腹腔置引流管者吗,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畅通,并将引流管妥善固定在床边,直到患者血压平稳后即可换为半卧位或低姿态卧位,便于引流。同时,要确保引流管不发生受压、堵塞、扭曲等情况,避免逆行感染的发生。病人下床活动时,护理人员要叮嘱其把引流管放在膝关节之下,避免引流液反流,导致逆行感染。同时,要注意观察腹腔引流的性质、颜色、量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以免作出相应的处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1.2.2 术后观察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对病人的腹部及腹部引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腹部出现较明显的膨胀现象,且引流液渗也明显,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实施紧急处理,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下床活动的指导,若患者腹胀明显,情况需要时可对其行下胃管温盐水灌肠,以促进其肠蠕动,避免发生肠粘连的现象。
1.2.3 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和谐、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清洁,保持空气流通,并叮嘱患者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换洗衣裤。同时,让患者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并及时对其更换药物,情况需要时应做到每天一换。若患者存在切口感染,应保持对其体温、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的密切观察,对切口及周围皮肤给予适当的护理,必要时可对其行拆线、引流处理。
1.2.4 饮食护理
待患者的肠蠕动恢复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饮食指导,让其多吃一营养价值较高、容易消化的流质食品,之后再结合其病情慢慢调整为半流质、软食。叮嘱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进食甜食、豆制品等食物,避免发生腹胀的情况。
1.2.5 康复指导
手术结束后的2~3天,若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即可让其出院。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不要洗澡,并注意保持切口卫生,且术后要禁止激烈活动。若患者有轻微的后颈部疼痛、腹痛等现象,让其服用一般镇痛药即可。若患者有较严重的发热、腹胀、呕吐等症状,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与术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若未能妥善处理,极易导致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是阑尾手术结束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4]。阑尾穿孔后,患者的腹内斜肌及腹膜间的腔隙会出现渗液积聚、渗血的情况,这是引起感染的原因[5]。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60例患者均给予了急诊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切口感染率仅为6.7%,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感染率为26.7%,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综上所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重点是预防切口发生感染。要实现这个目的,应做到及早发现、尽早治疗,并在术后做好各种护理措施,这样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瑛,冯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1106-1107.
[2]张春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术后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06):319-32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1-01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86例,男性103例,女性83例,患者年龄I1-63岁,平均37岁。患者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
2 临床护理
2.1 阑尾炎术前护理
2.1.1 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听取患者主诉,记录好腹痛的时间和频次,如突然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畏寒、高热等异常状况,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2.1.2 术前应完善检查项目,术前嘱患者禁食、禁水,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工作,遵照医嘱仔细核对应做准备工作,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基础保证工作。
2.1.3 严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控制和疏导不良因素,及时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抑郁情绪,根据年龄、性别等不同差异,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手术基本知识,重点讲解术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阑尾炎术后护理
2.2.1 :根据患者手术时麻醉方法的不同,手术后的也不相同,患者术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可采取低枕平卧位,术时采取腰麻方法的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6-12h,以避免脑脊液外漏引起头痛。去枕平卧6h后可取半卧位,以减轻腹肌张力,减少切口疼痛,方便引流。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舒适程度选择合适的,还有利于切口的恢复。
2.2.2 观察: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每日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查找原因及时处理,直到病情平稳。如监测到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患者可能有内出血情况,要及时察看切口,报告医师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发生肺部感染。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疼痛较为严重,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缓解。如三日后腹部切口疼痛加重,要及时察看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等,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如患者是老年人,在术后要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2.2.3 引流:阑尾切除术后,如留置引流管,要及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采取半卧位,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等,确保引流有效通畅。同时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流量等,如发现腹部有明显膨胀,引流液或渗血较多,要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并协助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时,应指导患者将引流袋放置在膝关节以下,便于有效引流,可以避免炎性渗出液逆行引发感染。
2.2.4 活动:应指导和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恢复,避免发生肠粘连。术后24h可适当活动,可先在床上活动肢体,随着病情好转,坐在床边活动,再下地活动。尽快下地活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2.2.5 饮食:手术当天嘱患者禁食、禁水,术后肠蠕动恢复,排气后,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随着病情好转,进食半流质食物,继而给予普食,避免食用引发腹胀的豆制品、甜食等,禁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重症患者需禁食、输液,待排气后,方可进流食。如患者有不适感,要立即停止进普食。正常情况下,第2-4天可进软食再普食,2周后基本可以达到正常饮食。
2.2.6 切口:注意观察腹部切口情况,指导患者保持半坐位,以减轻腹壁张力,活动时注意保护切口,避免牵拉,在咳嗽排痰时用双手保护切口,以防切口裂开。应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并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发现切口渗血渗液多、皮肤红肿、持续疼痛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或体温下降后又升高,则提示切口出现感染,应密切注意观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进一步感染。指导患者穿着柔软衣裤,保持清洁,经常更换。术后予以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如发现切口裂开、脂肪液化等情况,应及时告知主管医师,对症处理。
【中图分类号】65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65-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和护理至关重要。我们于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对我院外科治愈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8例,制定护理程序,完善护理措施,为医师的诊断和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30例,女48例,年龄24-68岁,平均46岁。致病原因:梗阻60例,感染15例,其他3例。
1.2 护理方法 制定护理程序,完善护理措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保证病人呼吸、循环稳定,对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包括基础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防治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和护理指导。
1.3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护理指导,康复出院78例,有效率达 100%。
2 护理干预体会
2.1 建立规范化的护理程序 有计划地做好协调工作,配合默契,边治疗边通知,缩短辅助检查时间。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及脉象的变化,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
2.3 术前术后护理干预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练习,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正确连接各导管并固定妥善,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2.4 心理护理干预 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之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讲解手术的术式和预后效果,解除家属心中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慎起居,避风寒,畅情志。饮食有节,饭后勿剧烈运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术后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嘱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停止排便、排气时及时就医。
3 小结
急性阑尾炎多由梗阻造成,护理人员应忙而不乱,技术熟练,采取有效措施,以整体护理为指导,熟练的护理技能为基础,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的全程护理负责制。精心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