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可持续畜牧业,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81-02
21世纪是一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世纪,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绿色畜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从业人员素质尚不高、不科学的疫病防治、药物使用不规范、生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等,这些均无法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本文就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所肩负的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绿色畜牧业的意义
1.1 绿色畜牧业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当务之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加。在集约化畜牧业生产中,使用药物预防、控制、诊断、治疗畜禽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集约化养殖的同时,用于促进生长、同步等非治疗用途的药物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用作预防、治疗的兽药以及化学药品被广泛的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畜禽生长,控制生殖周期及繁殖性能,增进饲料的适口性和改善动物性食品的口味等。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危害日趋严重,控制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绿色畜牧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国际绿色食品的价格较普通同类商品价格高2~5倍,而国内绿色食品的价格比普通同类商品的价格也要高出几倍。如莱芜“黑猪”的生猪肉价格为100 元/kg,比普通猪肉高出4~5倍;并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对出口畜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仅因为药残超标而被退货、销毁、索赔甚至禁止出口等造成的损失就非常严重,如1990年我国出口日本的1万t肉鸡,由于检测出抗球虫药物添加剂氯羟吡啶的残留量超过0.01 mg/kg,要求我国政府销毁所有产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生产绿色畜产品更加有利于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3 绿色畜牧业是跨越贸易“壁垒”的惟一途径
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兽药残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我国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达6 000万~7 000万t,但出口量不超过200万t,占国内生产总量的3%~4%。另外,我国的活猪、活鸡、冻肉向日本、欧盟、美国出口非常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兽医卫生质量不过关,畜禽疾病问题严重,兽医防治体系不健全,达不到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要求的标准。畜禽疾病的复杂性,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成为畜产品出口的“壁垒”,因此,绿色养殖是跨越“壁垒”的惟一途径。
2 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措施
2.1 提高技能,用知识武装自己
近年来,畜牧行业不断地出现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使得养殖业一次又一次陷入低谷,畜牧兽医专业比较缺乏兽医、牧场管理者等专业人才,而他们是畜牧业生产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与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鼓励兽医行业的专业人员抓住机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技能。
2.2 呼吁社会,更新观念,付诸行动
2.2.1 保护环境也不失利益 环境的重要性,也许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是为什么不能做到保护环境呢?关键还是对利益的认识问题,注重了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粪便的污染就很突出。据报道,一个万头猪场的年排污量至少在3万t以上。我国的生猪存栏数世界第一,仅2007年能繁母猪就达900万头,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粪便呢?畜禽粪便可以作为饲料、有机肥、能源等。投资建沼气池,用猪粪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的同时,也减少了粪便污染、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燃煤的使用和污染。
2.2.2 要想高产出,就要高投入 经济利益的获得与投入一般有三种方式:低投入,低产出;高投入,低产出;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不会有高产出,要想高产出,必须有高投入。2006年,华东、华南许多省份的许多猪场爆发了高热病,霉变饲料在“无名高热症”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猪只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发病。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饲料。饲养管理措施的缺失导致了疾病。高投入高产出是发展质量型畜牧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2.2.3 树立养殖业是为人类生产食品的理念 养殖业养的是动物,可最终给人类生产的是食品。因此,为了人类健康,生产绿色畜产品,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少用抗生素类添加剂,多用一些对畜禽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添加剂,如益生素、中草药添加剂、酶制剂等。疾病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
2.2.4 与国际观念接轨,提倡动物福利 国际贸易中,动物福利问题近年来被一些国家当作“道德壁垒”频繁利用。这就要求我国现有的畜牧生产方式和动物保健观念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断改善畜禽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善待畜禽、保证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使动物福利和动物卫生观念贯穿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这样就能减少动物发病、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动物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打破国外贸易壁垒。
3 小结
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运用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畜牧业,打造绿色畜产品,让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打产品,推动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安全、卫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绿色畜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畜产品的需求将成为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
总之,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量和质的要求,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发展绿色畜牧业的重任,担负起为人类生产健康动物食品的重任,更是绿色畜牧业的执行者和绿色观念的播种机,绿色畜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朱锡龙.发展丽水市绿色畜牧业的浅见[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2):79.
1推进良种繁育机制的全面建设
积极制定本地畜牧业种业的发展方案,对畜禽场进行改扩建,并且进一步促进良种牲畜规模化发展。其中,可以在农区与牧民定居点进一步推广落实冻精冷配的措施。在牧区将冻精冷配的推广应用,实现黄牛改良。除此之外,应当不断增加国外与疆内外良种畜的合理引进。
2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羊本品种选种与选育过程中,应对该地区内部羊多胎性能进行深入挖掘与提升,实现肉羊繁育养殖规模的有效拓展,确保能够实现两年三产的目标,实现养殖效益的全面提升。基于此,要合理制定本地冬羔生产方案,积极开展冬羔生产现场的观摩会议,实现其生产规模的全面拓展,以保证全面出栏的均衡性[1]。
3积极开展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项目
在畜牧业转型过程中,应当将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当作重点,进一步推广并落实农繁农育以及牧繁农育等多种生产模式,严格遵守养殖要求,对农区舍饲圈养行业进行全面发展,且实现养殖场的规模化建设。
4促进畜牧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对相关企业与公司给予大力扶持,构建良种牛繁育基地,积极引进良种牛。与此同时,应当对驼奶化妆品的生产线进行大力支持,针对重点的项目运行予以关注。另外,需要加快多种类型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鼓励企业开展畜产品认证工作,实现产品自身附加值的全面提升。最后,还应当重视天然草场放牧牲畜的认证工作,进一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5全面推广畜牧技术服务
积极构建地区技术推广服务机制,落实分片包干模式,同时,严格规范畜牧产业生产管理工作,加强技术方面的引导。另外,应实现地级与县级畜牧部门以及重点企业的联合发展,创建联合繁育场,并定期组织牧民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组建农村经济队伍,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实际收入。基于此,要针对生产加工技术和草料栽培等方式进行普及推广,与饲料和秸秆颗粒饲料相配合,落实进村入户工程项目,全面提升饲草的利用效率。
6有效改善草原生态
该地区应当贯彻并落实二轮草原生态补助的奖励机制,积极落实草畜平衡与禁牧机制,降低牲畜上山数量。另外,需要对荒漠草原的修复规划进行全面编制,积极开展草地监测与草原载畜量的核定工作,同时重视草原火灾防控。最重要的是针对违反草原规定的案件进行严格查处,遵循法律规定对草原承台进行有效地保护[2]。
7建立并健全草业发展机制
加大现代化饲草料生产体系的建设力度,对企业多种发展模式进行进一步推进,实现产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应实现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速度的全面提升,对地区定居牧民进行正确引导与鼓励,将青贮玉米的规模予以全面扩大,同样增加玉米与苜蓿等草料的种植面积,尽可能确保人工饲草料地的实际种植面积满足标准要求。
8提高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面构建动物防疫网络化,注重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的平台化。同时,实时监测动物疫情状况,并积极开展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力度,增强疫病防控工作的水平。除此之外,应构建基层防疫员团队,始终遵循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开展工作。最后,应重视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展,以保证产地检疫与屠宰检疫机制的贯彻与落实,提高公共卫生的安全性。
9建设畜牧业基础设施
该地区需要积极开展定居兴牧工程项目,进一步推动定居点配套设施的全面建设,为后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退牧还草项目中应提高重视程度,构建人工草料地以及舍饲棚圈。
10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当地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2畜牧养殖于周边环境的影响
2.1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现阶段,畜牧养殖渐成规模化发展,而产生的粪污数量更是与日俱增。但是,废弃物处理设备水平低,粪污处理投入普遍不足,很多粪污被直接堆放在露天,或者被排放到沟渠荒坡中,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坏,已成为乡村污染的主要来源。2.2影响禽畜及产品质量。由于我国大部分养殖场企业化程度不高,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及经济效益,缺乏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以及科学的养殖技术,加上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与条件,一部分养殖场,乱用兽用生物制剂、添加剂、兽药、防腐剂、抗生素等,甚至使用违禁品,如瘦肉精、激素等,造成畜禽产品有害物质超标,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损害了自身形象,无法出口国外、赢取外汇。2.3破坏其社会公共印象。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民众社会水平,居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由早先的量,逐渐向现在的质转移。但是,近年来,市场上频频爆出的,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畜牧产品质量的担忧。加上,禽畜养殖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现在社会对禽畜养殖业的认同度是越来越低。
3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一则保护了生态环境,二则促进畜牧业发展,确保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的综合平衡。推广生态养殖技术,能逐步摆脱产出低、风险高、污染严重、后劲不足等恶性畜牧经济发展态势。在几年来的推广实践中,推广生态健康养殖,能促进畜牧业向着效益更好、环境更优、前景更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靠拢。总而言之,生态健康养殖,是未来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发展的后续保障。而确保畜牧业走得更高更远,同样需提升生态畜牧养殖技术水平。某种程度上分析,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4生态养殖于畜牧业的积极引导
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改变脏乱差的坏形象,有助于今后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与农林渔业的结合,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有助于畜牧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健康养殖,确保畜牧生产提供健康、安全、放心、无公害的畜产品,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有助于增强畜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5推广畜牧生态养殖技术近些年来,国内各地都在探索推广畜牧生态养殖技术。而在山西本地同样探索不少实用的生态养殖技术,现在作汇总阐述:(1)种草养畜:此项技术,经种植优质牧草,以饲喂草食畜类,能减少添加剂的应用。一方面节省用料成本,二则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养殖禽畜的高品质。同时,排泄部分粪便,可做有机肥涵养草场,控制粪便的环境污染。(2)疫病防控:调查流行病学发生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选择其中有效的疫病防控方案,大大降低生物制药、兽药剂、添加剂等的使用。同时,制定严格休药期,拒绝使用违禁药品,严格卫生防疫监管,确保禽畜养殖个体的健康卫生。(3)发酵床养猪:借助微生物发酵原理,将微生物与秸秆、稻壳、锯末等,按照恰当比例混合调配成发酵床垫养殖生猪。这项技术的应用,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更好转化粪尿,大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用适合禽畜的生活习性,节省了粪污的处理费用。(4)林网化生态养殖技术:该技术在笔者所在的乡宁县区域推广普及率较高,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山地丘陵地区良好的植被,放养当地土鸡品种。土鸡性活泼,善奔走,林间放养符合土鸡特性,土鸡以林间青草、昆虫、果实为食,辅以饲料,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土鸡原有的风味和优良品质。良好的植被为土鸡养殖提供了较好的疫病保护屏障,鸡粪又给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不会污染环境。该技术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5)畜禽—沼—渔—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通过养殖畜禽,产生粪污,进行沼气发酵,产生沼液、沼渣,一部分用于渔业饲料,另一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农作物收获后可出售,可作畜禽饲料。整个循环过程充分利用了粪污,产生畜禽、沼气、水产、农作物多重经济效益,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作者:屠牧仁 王宪宁 单位:1.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牧草机械管理站 2.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1]吴梅阶,余舒.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与控制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0,(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