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纪律教育感想,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31-02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导致心肌严重并且长时间的急性缺血形成心肌梗死。其起病急,病情严重,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近些年由于生活压力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急性心肌梗死可由于七情失节而引发,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导致病情加重[1]。本组研究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5.7±5.1岁,合并高血压有16例,糖尿病5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5例。观察组40例,男性19例,女21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6.3±4.9岁,合并高血压有15例,糖尿病6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5例。心功能分级按照纽约心脏协会进行分级,均在III级以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障碍,语言表达能力尚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以及心功能分级不同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缓解痛苦。
1.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多关心,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对待患者要和蔼亲切,对患者的疑难问题要耐心的解答,给予患者关爱,让患者保持平静心态,在病房要安静,不要在病房大声说话,护理人员动作要温柔,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1.2.2健康教育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心肌梗死病情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让患者更容易理解,了解自己的疾病,让患者了解本病是可以治愈的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1.2.3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患者会发生胸部疼痛,患者会情绪不稳定,血压升高,心跳过快,会增加耗氧量,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向医生进行报告,并给与患者止痛药,在用药的同时给与患者轻缓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可以有效的减轻疼痛,稳定患者的情绪。
1.3疗效判定[2]对患者进行焦虑状况评估,采用SAS量表,有20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等级,总分20-80分,分数越高焦虑情绪越重。
1.4统计学处理本实验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比较使用方差分析χ2检验,P
2结果
2.1焦虑情绪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作时疼痛感使得患者紧张并有恐惧心理,患者很容易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3],会导致患者引发多种并发症,增加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不安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配合治疗。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明白急性心肌梗死是可以治愈的,增加患者痊愈的自信心,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防止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并且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能够更好的为患者进行实行治疗,并且增加治疗效果。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疼痛难忍,患者情绪不稳定,会增加耗氧量,会加重病情,使得患者的疼痛加剧,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给予相应对策,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良好的细心的护理可以给予患者心理的支持与情绪的疏导。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报道一样显示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很好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自参加县纪检监察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教育活动以来,我积极认真,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多向领导、同事和前辈们学习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提高了自身政治理论水平,转变了思想作风,增强了工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认真学习,增强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纪检监察工作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肩负的担子和担负的使命更重了。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做到勤学苦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懂全局、精本行;二是必须做到对纪检监察工作专一、专心,通过不断地学习钻研纪检监察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技能技巧,学习相关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现代科学技术等,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巧,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必须做到在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地勤学,脚踏实地地苦干,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正确的判断力、敏捷的应变力,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志向坚定,忠于职守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纪检监察工作者身负重托,职责神圣、任务光荣。为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就必须志向坚定,忠于职守,力求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做到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增强矢志为民的信念,锻炼百折不挠的意志,身怀志向高远的追求,知职图进,知责思为,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二是要做到从严要求、工作严谨、执纪严格、执法严肃,严查违法乱纪案件;三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审视问题,做到察事早、定位准、主见明、运筹帷幄、把握态势,不失时机,并从战略上观察,提出并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四是要有全局意识,一切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工作,自觉地服务于发展,把促进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修身守德,自律自强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保障。
纪检监察干部是执法执纪者,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躬身实践,着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从政能力,增强执法执纪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胸襟坦荡,气节刚正,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刚正不阿、秉公办理,面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疾恶如仇,敢于斗争。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做到谦虚谨慎,摆正位置,对同志和蔼可亲,以心近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可亲可信可敬可爱。在生活中艰苦奋斗,一尘不染,甘于清苦。在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Keywords:Gastroenterology patient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pain; psychological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造成消化内科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及复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消化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且治疗时间长,容易使患者在心理及生理上产生巨大波动,这一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阻碍[1-2]。在此前提下,本文探讨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疼痛缓解率方面的影响,目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可行的指导和帮助。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总共180例,其中女患者96例,男患者84例,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为(43.57±5.28)岁,患病时间3个月―6年,平均(3.82±1.74)年。研究对象均患有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除所患疾病的症状体征外,均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且疼痛感明显。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方面相比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遵医嘱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如每天早晨给病房通风,定时打扫,保持病房整洁;按时测量体温;控制患者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使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按医嘱督促患者服药;定时更换床单被褥及病服,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3]。在遵医嘱给予实验组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专业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基础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不同性别、病情及基本情况科学安排床位,热情介绍病房环境及同房病友,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初入院时的紧张不安,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与患者的良好关系[4]。
1.2.2 专业心理护理 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且专业化的心理指导,选择安静、适宜的环境与患者单独交谈,每次30min左右。在交流的过程中,责任护士话语轻柔,态度温和亲切,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然后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药史、手术史,有无过敏史等。责任护士细心听取患者的叙述,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及心理诉求,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尽最大努力使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改善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遵从医嘱,配合治疗,以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5]。上腹痛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除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外,还可通过腹部按摩、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对痛觉敏感的患者可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1.2.3 家庭和社会支持 家属是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因此责任护士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理解、体谅病人,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照顾,减轻患者的担心、顾虑,使病人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让病人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若患者有经济上的困难,可与其单位领导沟通或求助于相关部门,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患者放宽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早日康复出院。
1.2.4 音乐、运动等放松疗法 选择柔和、舒缓的歌曲,每天早晚播放,每次20min左右,使患者心情保持舒畅。适当的病房外活动,除能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外,还能松弛全身肌肉,促进患者康复[6]。
1.2.5 日常生活护理 责任护士科学合理的安排患者的饮食,督促患者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禁止食用辛辣、油炸类的食物,同时禁饮碳酸类饮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利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康复。
1.2.6 及时有效的与医生进行交流沟通 责任护士定期将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心理情况等向医生汇报,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
1.3 判定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评分。SDS>55分表明病人有抑郁症状,SAS>51分表明病人有焦虑症状[7]。依据患者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VRS法),0级:无疼痛感;Ⅰ级:有轻微疼痛感,可忍受,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疼痛感明显,不能忍受,干扰睡眠,多服用镇痛药;Ⅲ级:剧烈的疼痛感,无法忍受,需用镇痛药,严重干扰生活及睡眠。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SDS及SAS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表数据中可得出如下结论:给予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SDS及 SAS评分比护理前明显降低,护理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研究对象疼痛的缓解程度如表2所示。
从上表数据中可得出如下结论: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