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

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5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

篇1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关于构建初中政治生态化课堂的几点措施以及生态化课堂构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政治成为改革的重点学科,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政治教育关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也是开展素质教育重要的实验田地,因此在初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如何更好地通过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去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以往的初中政治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政治学科没有形成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于政治的学习也是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针对以往的这种问题,我们必须找出其症结所在,然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从而达到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将针对政治课堂的生态化构建进行一个简要的探究,论述政治课堂生态化构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政治课堂的生态化构建我们总结出以下有效措施。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毫无疑问,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帮助学生能够学习到正确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自身能够掌握有效把控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学习,能够掌握政治学科当前的发展态势和最新的教学理论方法等等,并且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来。

 

同时,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关系是保证生态化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学生对于老师有足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关爱,才能够在政治课堂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还需要课堂之外给予学生更多的沟通,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平时的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评语,肯定学生的优秀之处。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自身的问题所在,因为初中学生属于身体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通过鼓励和引导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之外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导,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去帮助学生的学习,这样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接触,时刻能够把握政治学习的正确方向,从而更好的去完成政治学习。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把控教学重点,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构建生态化的政治课堂,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完成有效的政治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抓住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就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做一方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时政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最新的政治知识,就必须做到教学的生活化。

 

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层出不穷,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必须增加这些与时俱进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文化的需求,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形势,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以政治课程为中心,捕捉最有用的信息,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为初中政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的特点,如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为自身的素养,运用到实际生活去,是政治课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为此,在构建生态化的政治课堂中就必须做到政治授课过程中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才更具有生命力,教师在教授政治知识的时候,能够把知识点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去,学生才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才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自身的特点,去完成政治学科的学习,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采用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促进生态化课堂的构建。初中政治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就为构建生态化的政治课堂提供了可能。

 

在生态化的政治课堂中,必须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在课堂之中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去理解深化相关的知识。

 

比如在一轮新的单元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课堂设计,做好课程的引导,这个引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我陈述,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方法等等,在新的课程教授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布置好学习任务,才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锻炼是平时课堂中所训练不了的,学生带着问题和问题的答案以及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法来到课堂,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清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才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所在。

 

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预习,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循环,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政治学习。

 

初中政治生态化课堂的构建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并且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生态化课堂的构建能够真正的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这个一体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满足实际生活中的需要。

 

同时通过生态化课堂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另外通过构建生态化的政治课堂,能够促进初中政治教学的进步,因为生态化课堂是完全符合教育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的,从客观规律出发,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完成政治学科的学习。

 

构建生态化的政治课堂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地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并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政治生态化课堂的构建,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政治学科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的实现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篇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8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51

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如果做好政治课堂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言堂使得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习更累,可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和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一谈相应对策,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教材方面

政治学科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时政性很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我们的初中政治教材的变化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政治学科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教材的严重滞后性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

(二)教学内容方面

政治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识都是学生在平时经常听到,但是不能真正理解的内容,比如,举世瞩目的世界杯、奥运会,中美之间的关系、印巴问题,还有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日常的买卖关系等等,这些看似经常接触的问题实则是学生很难理解的抽象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像数学学科这样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更没有像语文学科那些的生动和优雅,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效果

进入初中学习之后,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科目,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一味地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探索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直接讲解答案极易使学生养成不思考、不听讲的不良学习习惯。有时候教师就一个问题反复强调,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做题时学生还是会出错。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体会不到学习政治的快乐,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中,是每一个政治学科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将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实践型转化。

(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教来展开,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江水,甚至是源头活水。具体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各种教学新手段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从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入手,以饱满的教学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方得体的教学姿态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政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2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治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进行政治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学习水平,更要将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搜集政治资料、解析资料以及运用资料信息的能力和意识,最终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和品质。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进行纯政治理论的讲解,也就是采取以政治教材为主,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进行政治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这种传统的政治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政治教学呈现出一种理论性和抽象性的教学状态,教师对于很多政治知识的讲解,缺乏必要的案例解析和支撑,使得教师的政治课程教学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到政治知识的内部,也没有突出政治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学特征,导致政治课程教学的过于僵化和片面。同时对于学生而言,缺乏案例教学的政治课程知识点,难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和属性,学生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往往容易陷入“云山雾罩”的学习氛围,对于政治知识点产生一种“似懂非懂”的学习感受,不利于学生明确把握知识点内容,影响政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学生政治课程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重视政治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案例穿插讲解和案例渗透,切实丰富初中政治n程的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等,成为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该以一种全面而深刻的教学眼光,看待案例教学在政治教学中的展开和实施,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在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渗透,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以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虽然在语言理解能力和学习自制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改观。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可以有效的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提升学习质量,但是由于政治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理论性的学科属性,使学生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很难对课程教学中讲解的各种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学生的课程学习热情也很难在这种纯理论性的教学过程中得以调动和提升,最终使得学生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呈现出一种低迷的学习状态,不利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展开和实施。而将案例教学引入其中,则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的这一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在案例的引导之下,发现政治学习中存在的乐趣和愉悦,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抽象的政治理论在案例教学中得以生动形象的展示和演绎,提升政治教学的具象化程度,改进课程教学质量

政治课程教学中包含诸多的政治理论性知识,这些理论性知识存在着抽象性的学习特点。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较大的学习困难和认知难度,不利于学生政治学习水平的提升和改进。而将案例教学引入政治课程教学中,则可以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具象的案例内容。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就是将政治理论形象化和生动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教师的案例分析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同时还能够对于政治理论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感知,从而有效的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

三、刺激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对各种生动的、丰富的政治学科案例,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解析和探索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发散性特点。因此学生在进行案例学习时,案例中的问题和事件,可以有效的刺激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案例事件探索中,发挥自身的政治学科创造力和探究能力,从而在提升学生政治学科学习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对于政治教材的研读和解析,突出案例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案例教学是对纯政治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其应用目的是为了开阔政治课程的教学范畴,加强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其最终目的是为提升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对政治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整合,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的选择和提炼,使得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案例,能够和课程教学内容相互配合、呼应,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论,能够在教师所选择的案例中得以展示,从而提升案例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案例教学水平。

五、注重案例教学的运用频率和运用数量,避免教学时间的浪费和学生学习关注点的转移

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时,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尊重理论教学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好案例教学的辅助。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出现和运用的时间和频率,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大量的进行案例教学的穿插和使用,避免使得政治课程教学沦为“故事会”,切实发挥案例教学的教学功能,提升政治课程教学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