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4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服装设计定制,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随着中国第一夫人出访俄罗斯所穿的国产高端定制服饰在国内成为媒体大众的热议话题,“定制”不仅成为新闻焦点,定制服装更是首次站在商业聚光灯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定制服装经过近十年的萌芽发展,在品牌同质化的服装市场上异军突起,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市场力量,定制服装的崛起为服装教育展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定制服装市场的发展机遇
1.新的消费意识使定制服装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的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品牌成衣具有批量性,流水线上生产的成衣总是尽可能模糊个体形态上的差异,用有限的几个款型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种模糊性已经不能满足部分消费者对个人形象与气质的追求。随着新的消费意识的形成,定制服装成为彰显身份和品位的标志,无论多么昂贵的品牌服装,都比不上一套量身定做的服装更能体现尊贵和品位。这种新的消费意识令服装定制成为消费者新的选择与追求,从婚纱到礼服,从正装到休闲,不同的定制形式频频出现,显示了中国定制服装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
2.服装定制的平民化带来消费意识的普及和需求的扩张。
服装定制来源于法国的“高级时装定制”,它标榜的是独有的设计、个人尺寸的精确立体裁剪及天衣无缝的手工艺。受高级时装定制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师在引入服装定制时,延续了定制消费一贯的高端路线。而随着“玫瑰坊”、“例外”、“无用”等高端定制品牌的成功,更多的服装定制工作室和服装品牌加入到定制行业,促使服装定制逐渐平民化。目前的定制市场已经形成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定制形式,而且每个层次都有它特定的消费群体和模式。服装定制的平民化为中国的服装市场带来定制消费意识的普及及消费需求的扩张。
3.定制价格与定制档次相协调,价格趋于合理化。
中国的定制市场曾经出现过市场定位不准确、定价不合理的情况,经过多年的市场完善,中国的服装定制市场出现价格与档次相协调、价格趋于合理化的现状。目前的定制市场,产品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十万元人民币之间不等。而定制服装的价格则主要包含设计费、制版费、材料费和加工费等四大部分,其价格根据设计师的名气、面料的档次、制版的难易及服装制作的复杂程度等有所不同,价格合理化成为定制服装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二、定制服装的魅力特征
1.定制服装的魅力在于个性化的设计与服务。
追求个性化往往是人们定制服装的理由之一。与标准化的成衣生产不同,服装定制倡导个性化的设计与服务,提倡完全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属服装的设计:设计师通过与顾客的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根据顾客的穿着场合、个人偏爱、生理颜色等需求,结合当前的流行趋势画出多款设计草图,在提供专业化的建议之后,与顾客共同商讨最后的服装细节及设计定稿。这种个性化的设计赋予了服装独一无二的特点,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喜好和品位,更是一种社会文明和身份象征的呈现。
2.定制服装的精确性与专业性。
服装定制讲究分工细致和专业化,一件服装的完成往往包含着设计师、量体技师、打版师、制衣师等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在量体裁衣中体现定制的精确性与专业化。首先由量体技师获取客人全身多个部位的准确数据;此后由打版师制作纸样,于人体各个围度的细化形态中寻求最符合顾客形体的版型及曲线,经由坯布反复调试后,再使用真实面料生产制作半成品;而半成品经由顾客反复试装,再经过多番调试才成为成品。这种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成就了定制服装的高品质,成为定制服装的魅力所在。
3.传统精湛的工艺体现。
随着工业流水线的推进,中国传统的纺织手工艺术逐渐消失,标准化的机器产物取代了独具特色的手工艺。难能可贵的是,定制服装中依旧保留着对纺织手工艺术的应用和表现,打版师、工艺师和刺绣师们用复杂的工艺、繁复的制作手法展现着手工技艺的独特与不可复制性。物以稀为贵,传统精湛的工艺体现使得定制服装具有更多的市场价值和艺术品质,近年来,利用手工元素提升服装附加值成为定制服装屡试不爽的方法。
4.定制的理念是服务。
定制是个性化服务,它所标榜的是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定制、设计、搭配的专业服务,这样的消费形式已经把服装业从商业推进到服务业。一对一的服装定制并不意味可以忽略市场,相反,服装定制考验着设计师与品牌对单个细分市场的把握与服务能力。设计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手段,在短时间内对顾客在消费心理、设计需求及穿着方式与服装风格等方面进行正确把握,尽可能地帮助顾客实现心目中期望的形象与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服装定制对客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定制服装崛起带给服装设计教育的启示
随着定制服装在服装市场上的异军突起,定制服装的魅力特征决定了它不同于成衣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它的特性为今后的服装设计教育带来众多启示。
1.重视结构设计课程,提升学生工艺技能。
服装设计课程主要包括创意设计、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三个方面,但是事实上的专业设置往往会出现课程上的比例失重,通常是片面地强调服装的艺术个性,而忽视服装本身的商品性与实用性。这种重艺术轻技术的情况致使许多学生普遍认为,好的服装设计应该是完美的艺术体现。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常常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工作实践中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磨合。
服装定制的崛起为服装设计教育树立了一面反思的镜子,服装定制恰恰是以结构设计与工艺技术塑造的美感形式来体现服装的价值。设计教学中所忽略的结构设计反而成为服装定制的核心技术部分,成为创意设计与工艺技术实现的桥梁。服装定制的结构设计不同于书本上已成型的常规服装结构,它往往需要根据定制服装的个性化设计,结合人体工程学,由此及彼,灵活应变,利用经验产生合理的结构关系,通过合理的结构展示出设计的美感。定制服装对创新型结构设计的重视与需求,展示了技术人才的发展空间,而学生对服装实质性的技术技能掌握不到位,则需要教师在专业认识上正确引导。
除了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是选用恰当的缝纫工艺实现设计美感与结构关系的手段。定制服装对细节十分注重,一针一线中体现着精致准确的专业化标准。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注重材料学与工艺课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采纳和引进各种前沿技术、前沿技能、前沿材料和前沿工艺,让学生了解熟悉新面料的特点和传统及现代的缝纫工艺,提升学生的工艺技能。
2.“主题教学法”与具体课题结合,提高学生命题设计的能力。
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比较关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通常采取开设多门分科课程的方式传授知识,课程常被人为地割裂成独立、封闭的模块,重理论、轻过程的结果是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定制服装更多的是要求设计师根据面料特点、消费对象的需求及特定的穿着场合,进行命题式的服装设计,这与传统设计教学所注重的创新理念与艺术形式有很大距离。这种差距暗示了现有的服装教学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开展“主题教学法”是针对定制市场需求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形式,课程以主题+项目的形式开展,在一个设定的主题命题下,将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工艺技术、效果图绘制等多项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于一体,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命题设计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认识商业服装的运作模式,学习和掌握项目服装的设计、制作和实施,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应增加个体服务模块,提高学生营销服务的能力。
现有的服装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学科知识系统化的基础上,教学偏理论化,市场应变能力较差。服装定制却要求设计师具有很好的观察力,善于交流,善于发现顾客的优点,善于根据客户的消费心理设计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这些设计前导期的活动更多的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而目前的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对服装市场的研究更倾向于大多数消费者,恰恰忽视了定制消费的小部分受众,这种现状决定了市场营销的教学导向无法适应全新的服装定制的岗位需求。寻找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模式成为营销教学新的研究方向,而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中增加个体服务模块及创新的服务形式,是提高学生营销服务能力的必要手段。
四、结语
随着定制服装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应该及时意识到新的行业发展动态,适当地改变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倾向。培养具有个性化定制设计能力、娴熟的结构工艺技能及出色营销服务能力的服装人才,是适应服装定制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杨俊,涂丹丹.面料肌理再造与时尚前沿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8.
[3] 黄向群,刘素琼.服装面料三维造型――手工缝制定型工艺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10(30):51~52.
[4] 陈力.高级定制服装的设计思维[J].纺织科技进展,2009.5:89~90.
[5] 李川,史林.浅谈高级时装的手工艺术[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3(3):39~40.
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品位有了极大提升的今天,服装中的理性价值即价格、品质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消费欲望,而研究如何提升服装的无形价值,运用商业服务新理念的设计手段带给消费者美妙的享受和愉悦,已成为新一轮服装业竞争的焦点。我国近年高质量成衣业的快速发展,不同服装品牌的不同客户目标的多样化细分和定位,为人们追求服饰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但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审视和选择定制设计。即便是那些将自己定位在某一品牌的消费群体,他们在经历了品牌成衣所带来的品质惊喜之后,也逐渐以冷静的目光开始探寻服饰文化更多的内涵,去感受和亲享现代服装高级定制体验设计的深层次文化精髓。
服装高级定制体验设计,是体验经济时代服装定制设计商业服务的新理念,其形式是对以往设计思维的超越。服装高级定制,其行业性带有法国高级时装定制设计特征。按照法国时装公会的定义,高级时装定制需要严谨的程序:一件衣服90%的工艺由手工完成,至少需要修改5次以上,制作过程更是历经沟通、设计、制版、做布样、立体裁剪、试办成品、试成衣等等环节。从服装的发展轨迹来看,现代服装的发展经历了从法国的19世纪手工艺装饰设计阶段――20世纪初西方工业成衣设计阶段――20世纪中叶品牌设计阶段――20世纪后期国外出现的生活设计的四个阶段,而生活设计阶段针对不同人的定制设计,似乎又轮回到19世纪的手工艺设计阶段,但它决不是那一时期的翻版,也不再是简单的手工艺装饰行为,现代服装的高级定制是以人为本,在强调满足顾客理性需求的同时,更强调满足顾客的感性需求――自我实现的渴望。使顾客能在拥有服装的同时拥有一段难忘、愉悦的经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服装设计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装,还要更多考虑如何在服装中增添一些人文情感所需体验的成分,商业服务新理念下的服装高级定制因而是优于现阶段我国工业品牌成衣,使人们能够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载体。
体验设计源于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感受的经济形态。早在30年前,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就在《未来的冲击》中提到:在产品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将出现新的形态――体验经济。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姆・吉摩(JoePine&JimGilmore)在1999年出版的《体验经济》(TheExperienceEconomy)一文中指出: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的,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达出来的经济产出类型, 是自20世纪90年代继服务性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其灵魂和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
在传统经济里,人们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和价格,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行为已有了诸多变化: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成为产品和商业服务新的生存空间。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购买服装不仅仅是为了服装产品的功能或价格因素,已经从单纯追求理性价值上升到对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的双重需求;顾客对服装的需求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和服务阶段,他们更希望设计师通过新的商业服务方式为他们带来情感和文化的体验。
商业新理念下的服装高级定制体验设计是一对一的设计服务,体验在这里是服装设计师同顾客进行全面交流的纽带。服装高级订制体验设计与传统的服装量体定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服装量体定制是带有手工作坊性质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普遍缺少文化以及对服装品质精髓和服务理念的认知高度。传统作坊似的量体定制从业人员身份混杂,素质较低,服装的裁制在他们手中成为简单的商品交易行为,即:顾客付钱我付货,服装以工匠式的精裁细作、满足顾客合身穿用为原则。而商业新理念下的服装高级定制体验设计,与传统量体定制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方面是设计的商业将顾客从“人”的角度去考虑。传统量体定制关注的多为服装中的功能、质量、价格和服务等理性价值,因此,设计出来的服装往往“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而体验设计则突出了顾客感性价值的重要性,它试图带给顾客更生动的产品,为其创造更完善的感性体验。另一方面是注重利用体验创造服装品牌效应加强与顾客的联系。体验服装设计通过体验的手段将服装与顾客的生活方式相连,在诸如感知、感觉、思维、行动等多方面触动顾客的感受影响其消费行为。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考虑顾客的个体生活方式及其更广泛的社会关系,通过对服装的“外观”设计吸引并引发顾客的“感受”,通过“感受”引起顾客的“思考”并产生共鸣,创造顾客同服装定制情感上的联系,引发顾客对定制行为上的投入,最终激发顾客对定制的品牌效应的忠诚。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在某媒体访谈时说:“我在给几位要参加朋友孩子婚礼的老人定制设计服装时,是希望他们通过很漂亮的衣服,能感受到生活的另外一面……在定制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觉得他们心里可能会有一种期待,是一种幸福的期待,当他们穿上这样漂亮的衣服,四个老人在一起,我能体会到他们想象不到的一种快乐。所以做这样的设计的时候,我就会被感动。所以我就会非常非常用心的去做,希望这样的设计为他们带来快乐”。
再一方面是考虑顾客的消费情境。体验服装设计注重考虑顾客穿着的环境情景。比如,美国著名服装设计师拉尔夫・劳伦(RalphLauren)设计服装时,设想的是顾客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什么地方,如何生活,他们穿什么类型的衣服。在设计一件礼服的时候,从来不会挖空心思营造炫目的外型或线条,他会更多地思考人们穿上这件衣服会在什么样的PARTY出现,这个PARTY的桌面上会摆着什么样的装饰品等与氛围有关的问题。而围绕“狩猎”主题展开设计的服装,拉尔夫?劳伦整合了一批狩猎装备:结实的狩猎夹克、坚韧的猎装皮衣、狩猎风味毛衣、耐磨的湿地长靴、粗毡猎帽等,甚至连狩猎用的枪、装零碎小件的皮腰包、古董望远镜和风格粗犷的狩猎饰品都考虑到了,再配合展示厅壁面上鲜活的标本、猎犬的画面和古董家居,使服装设计产品制成后,在这种精心布置营造出的特殊的视觉效果中,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通过这些美妙、精制的设计,劳伦邀约顾客同他一起分享自己梦想的生活方式。而他的顾客为了获得整个“狩猎”的体验,就想去购买整套的产品。象这样将设计的商业行为紧紧地同顾客的生活方式相连,从顾客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才能为顾客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达到设计最完美的境界。
体验服装设计最近几年才被引入国内。但是在国外,体验服装设计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国际当今很多社会名流、明星不惜重金在大牌设计师主持下的工作室定制高级时装,可以说这已成为一种时尚,它是许多国际大牌树立品牌形象、推介产品的重要手段。一代名师纪梵希在专注于设计的同时,又巧妙地将服装设计与电影结合起来,利用电影的氛围、影星的独特气质为顾客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直到现在,一提起纪梵希这个品牌,我们的眼前就浮现出奥黛丽・赫本一袭纪梵希的小黑裙,配黑色长手套和蒂凡尼珍珠项链,挽起高高的别着钻石头饰的发髻,踏着《月亮河》的乐声,一边嚼着羊角面包,一边流连于名店橱窗中的款款珠宝间的形象。
目前,国内的服装高级定制体验设计服务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报道:设计师郭培在北京开设的高级定制工作室,一年定制设计2千套高级时装,以每套平均1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为国内服装高级订制设计的典范。用郭培的话讲“是服装带给顾客的内心快乐,改变或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这其中“服装带给顾客的内心快乐”正是体验设计理念为其创造了高附加值的品牌效应。还有知名设计师罗峥的设计公司,也成为新型服装高级定制服务的领军人物。因此说,商业新理念下服装高级定制体验设计在我国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