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5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影像学与影像技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影像学与影像技术

篇1

如今,系统复杂、功能齐全的精密大型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院,这些设备的应用促使临床医学对患者的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因此,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自身的故障隐患,落实积极主动的维护保养措施,减少了DR等设备的维修费用,为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设备环境。

医院的相关人员要及时做好对医学影像设备合理使用、及时保养与定期维修的工作。首先,医学影象设备在医院中的使用率极高,出现故障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遇到医学影像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时,要先检查一下出现故障的原因,然后实施相应的检修方法。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使用医学影像设备,要保持良好地操作环境,保持机房空气流通,定时清洁机房的卫生。像X射线机这样的设备如果受潮了,会不同程度的导致影像模糊,甚至出现漏电等现象,所以在启动这些设备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干燥处理工作,以确保出现故障。移动医学影像设备的时候,要尽量保持缓慢移动,禁止强烈过猛的震动,防止相应设备器件的损坏。最后,要定时对医学影象设备进行维修,及时排除医学影像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一年一次或者两次的定时全面的维修会适当的延长医学影像设备的寿命。医学影像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影像设备的相关性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误差等,因此相关人员要定时的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一些参量、电流和电路的测试。例如:对X射线管电流进行测试的时候,如果出现设备电流下降的情况,应首先测量灯丝,不要着急去调节电阻,而应该试图降低使用的条件或者更换相应的设备。

如何保持医学影像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保障医院检查、治疗工作正常进行,是各医院及每个操作、维护者应当首先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各个医院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做好相应的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的相关工作,通过从小处和细节提高自己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医学水平和口碑。

二、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技术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应用环境质量要求高、一旦故障停机,对医院综合影响大等原因,科学地做好数字化医学影像类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是当务之急。条形码技术在许多家医院已经开始采用,将贴于医学影像设备表面的条形码记录的信息通过扫描仪扫入医院的HIS系统中,这样可以实现在网上随时查询出相关设备信息。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促使诊断与治疗结合到一起,促进医院各个科室之间逐渐接近。PACS方便了医学图像的传递,实现了随时随地查阅图像和无胶片化储存图像,提高了医院的查阅医学影像的效率。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医学中三维的图像将成为现实,多影像融合也会广泛应用到医院中。

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技术在未来将朝着多功能、易操作和方便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医院,大大提高医院影像设备的管理效率,提高医院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物联网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应数字化医疗的潮流,目前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医疗中。例如:采用物联网对X射线管贴标签,RFID标签记录有X射线管的包装、消毒、返回日期,种类,数量,编号等具体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这个标签对X射线管进行实时的监控,提高了X射线管的安全性,并能高效快速的排查出X射线管出现问题的原因。RFID在医学影像设备中的应用,实现了对设备的及时检查,确保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提高了医院对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效率。

篇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也推动了视听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产生了数字影像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手段。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把现代教育推向崭新的阶段。

在现代教育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兴起的重要标志,代表了教育信息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数字影像技术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将加快技术动作的正确掌握,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提高练习效果。

为了深化体育教学与校本课程的改革,我校体育组依靠自身力量,运用计算机集成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影像资料,完成了一系列课件的创作与实践,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学校04、05、06级各两个班,共245人(实验组)。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在实践之前,查阅了近几年来大量的有关资料。

实验法:先制作排球垫球、传球、扣球三个项目的数字影像资料,对实验班级进行辅助教学,在同样的时间内与传统教学班级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有测试法、调查问卷法。

3 实验过程

3.1查阅有关资料,掌握数字影像技术制作方法。

为达到创作高质量数字影像技术的需要,我们的运行环境以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为本体多媒体软件环境,在此基础上选择了Broad-WAY动态视频图像采集与编辑软件,编辑软件Premiere、图镶编辑软件Photoshop、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Max和多媒体创作集中软件Authorware。

3.2确定排球的主要技术动作,制作相应的数字影像资料。

根据教学大纲内容,以及排球项目动作的难易程度,先制作排球垫球、传球、扣球三个项目的数字影像资料,然后对各项运用文字、动画、图片或实例录相显示说明。实例录像需通过Broad-way软件制作动态视频,动画制作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Max。

导入:播放比赛录像片段和优秀运动员精彩动作画面,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练习的欲望。

基本技术:这一项是重点。第一步通过动画,完整示范。第二步慢放各个分解动作技术,并配音简要说明。第三步对单个技术动作或通过实例录像,或运用图片,或三维动画,或者几个手段综合起来再予以配音和文字显示,具体说明。如垫球位置,传球手型,运用图片和文字,扣球连贯动作用动画和录像。

练习方法:每个技术动作都配有练习方法,练习方法一般都用图片说明,特殊方法也可配以动画。

纠正方法:采用平时教学时拍摄下来的错误动作镜头显示。

竞赛规则:以文字显示说明为主。

3.3教学过程。

所要传授的技术内容,按教学计划分几次完成,如垫球,计划用4次完成,每次为45分钟,每次设定具体的目标,采用数字影像技术,在教学不同阶段分别与常规教学相结合进行辅助教学。

3.4测试。

在完成完整技术动作的教学后,分别进行技评和成绩测试,与同等素质、用同样时间进行传统教学的班级(常规组)相比较,得出结论。

4 结果与分析

4.1实验组和常规组身体基本素质的分析

实验组是各年级中模具和财会1班的学生,常规组是各年级中模具和财会2班的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年龄、男女比例相差不大,进行分析比较,可比性合理。

4.2实验组与常规组教学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与常规组教学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运用常规组相同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技评和测试次数。结果表明,实验组技评成绩明显好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测试次数的均值也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实验组对动作技术的掌握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的常规组。

4.3数字影像技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学生绝大多数对数字影像资料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持肯定积极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影像技术运用于体育教育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采用动态视频图像进行完整演示、分解慢放、重新回放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大量直观的、规范化的技术动作示范,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 结论

5.1在排球教学中使用数字影像技术,解决了在学习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问题。

5.2数字影像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

5.3数字影像技术需要体育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收集大量的知识和教学信息资料,同时还要及时更新充实进一步完善。

5.4数字影像技术必将成为今后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训练手段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教师的知识技术水平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54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1 全息影像技术概述

全息技术在三维立体空间对真实物体,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和衍射原理进行记录,并通过三维全息投影实现真实事物的虚拟和再现技术,其成像过程包括两步。第一步,全息摄影。图1给出全息投影的拍摄过程,如图1所示激光束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参考光,另一部分经被摄物体形成漫反射,两部分光束叠加产生漫反射记录在全息干版上,经后期处理形成全息照片。第二步,物体全息影像的虚拟再现。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真实物品的立体影像资料,尤其是珍贵物品的立体影像资料,使探讨和交流可以脱离真实物体;二是全息投影产生的虚拟立体影像,立体感强、虚拟逼真并可借助激光束和360度全息显示屏在各种场合进行展示;三是记录物体信息时全息底片可以记录任何一点的信息,因此具有较强的纠错和修复能力。

全息影像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从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研究领域,其应用范围广泛。全息影像基于波的干涉和衍射原理,适合各种形式的波动,如光波、超声波、电子波、X射线等。其应用可以渗入到影视等媒体、展览、医学3D影像、内部结构探测、珍贵物品信息存档等各个方面。目前,相对成熟的应用,首先是基于360度幻影成像系统的三维悬浮影像显示,系统可以在舞台等场地构建逼真的、具有特殊氛围的、可视化虚拟化立体影像,在真实的情境中植入虚拟的视觉立体影像,二者相互结合。其次,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以色列开发了一种用于医疗手术模拟的立体影像模拟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全息影像技术构建虚拟化的手术模拟环境,医生或医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可视化立体幻境中进行方针演示或模拟,其在手术方案演练和医学手术实践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是医学教学辅助的理想形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与各行业的融合,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也不断进行。成晋军 等就重点剖析了全息影像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全息影像技术在辅助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向、应用形式和存在的相关问题,旨在用新技术推动医学相关教育的发展。

2 全息影像技术在辅助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1 应用形式

全息影像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是3D全息投影,其在辅助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目标是构建及生产医学教育中高清晰的、色域逼真的、立体感强的三维医学影像,用于平时的医学教学,给医学学习者以强烈、新奇的视觉冲击,进而加深学习的印象,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并最终取得较好的医学教学效果。其最主要的应用形式是在现代化的全息教室中,构建虚拟化的立体虚拟场景,并进行医学的侵入式、体验式、观摩式教学。

2.2 应用方向

要探讨全息影像技术在辅助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就要明确医学教育中哪些教学领域需要或可以引入全息影像辅助教学,明确其在辅助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向。就此问题,研究者对医学课程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得出其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医学解剖教学领域

人体解剖属于生物形态学范畴,是医学教育中一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课程。医学解剖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首先,解剖图像是平面图像难以形成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教学信息,视觉冲击力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供于课程实践的人体标本资源严重紧张,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每年接收的可供解剖的遗体不足70具,国内多数医学院校几十名学生才有机会解剖一具遗体,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解剖的教学质量。为此,李一帆 等提出了采用三维虚拟数字化可视人体进行解剖教学的方案。全息影像技术的出现正好迎合了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在教学中通过全息成像技术或者在已有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全息解剖影像,并在全息教室进行三维悬浮立体再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虚拟人体光学影像进行解剖讲解和虚拟实践演示,使教学摆脱稀有的遗体限制。

2.2.2 医学手术实践教学领域

t学手术实践是演练和提高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的关键专业性技能,同时也是执业医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但其教学与实践却陷入了“瓶颈”。医院的手术室不可能让大量学生实时、长时间观摩,因为手术风险和医患关系问题也难给机会于学生实践锻炼,全程的手术影像视频出于患者隐私的要求和摄像角度等问题,很少具有可用性,有的即使可以播放、传播,但效果一般。全息影像技术为打破“瓶颈”带来了契机。如文中提到的由以色列“真实影像”公司和科技巨头飞利浦公司联合开发的医用3D全息投影系统,系统一方面是计算,也就是接收3D数据并算出全息图;另一方面是电光系统根据全息图把光线射入空间,并在真实环境中重建影像,这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基于全新的全息影像技术,医生可以用3D全息投影进行模拟操刀手术练习,从自身角度通过手术模拟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另一方面手术医师可以形象生动地给学习者进行生动的演示教学。从学生角度,首先其获得了最直观的手术观摩。其次,可以无压力、无限制地进行实践演练。总之,这些对医学手术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3 其他

全息影像技术在医学教学领域的方向同样还可以延伸到需要医学数字图像的领域。如在生物学和显微学中大大量的二维病理图片实例,借助全息技术可以实现2D到3D的转化,使教学更加生动、逼真。吴育民 等探讨了“数字全息显微在医学影像中的发展与最新应用”。如在医学诊断教育中同样可以应用全息影像技术构建虚拟病人进行诊疗模拟。

2.3 关键问题

全息影像技术在辅助医学教育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全新医学教学影像的获取或生成。全息影像技术目前还是一个相对全新的应用领域,全息影像的生产需要一支全息影像建设队伍专门进行医学辅助教学影像的摄影与制作,这些需要教师、学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多方的沟通与协作,非教师个人力量所能完成,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其次,全息影像技术作为新技术,其应用还需医学院校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一部分用来构建教学资源,一部分进行全息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构建全息教学多功能教室。

这些问题制约着全息影像技术在辅助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想突破还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部门的政策性导向和激励。政府部门应鼓励相应的技术企业进入到医学及教育领域。二是提供资金支持,全息教育的引入,单靠学校本身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三是做好试点。新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验证和带动的过程,试点无疑是最好的形式。

3 结 语

全息技术是光学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高度发展下的全新领域。相关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其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当前在各种商业广告和大型演出中都能看到相应的应用,其发展势头迅猛。全息影像技术在医学以及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已经进入了起步状态,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涌现。本文从辅助医学教育教学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探究式的讨论,其内容涉及全息影像技术在辅助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应用方向和主要问题。但探讨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起步,未来全息影像技术在辅助医学教育方向走向实处还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希望本文可以对全息影像技术在医学辅助教育的应用、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