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网上娱乐方式,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无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网络,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是离不开网络。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将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供了便利,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让我们更加快捷的就可查找到所需的信息,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受到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沉迷于网络玩游戏,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网上娱乐,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此,我进行了这次问卷调查,希望能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探寻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资源利用的途径。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职业生物科技学院的本科生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包括生物科学和教育科学及地理科学等学科的学生,共调查145人。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被调查学生不记名,为了确保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对几类学科的学生采取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随机抽样等多种方式,共发出145份,收回145份,其中有效问卷140,问卷有效率达97%。调查资料采用SPSS11.0进行处理、分析。
三、调查内容
为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在设计问卷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娱乐的情况: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你经常上网看电影、电视剧吗,你经常上网聊天,经常使用电脑玩游戏,你经常上网写博客、上传图片,你经常网上购物。
2、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你经常去学术类的网站查找资料,经常使用电脑从网上下载与学习有关的软件或文件,经常上网阅读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电子书籍,经常使用电脑学习各科知识。
3、学生对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评价: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你认为利用网络学习利大于弊、你认为利用网络学习能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效率、你认为利用网络学习能及时找在线名师,解答疑题、你认为利用网络学习能拓宽学习渠道。
四、调查问卷的处理与结果分析
1、学生对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态度
接近一半的学生都认为利用网络学习的利大于弊,所占比例达到45%。网络学习能结合自身实际的占55%,超过一半。选择网络学习拓宽学习渠道的占60%,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比较赞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
通过进一步的T检验可以发现,第一题认为网络学习利大于弊,大一与大四和研一之间有显著差异,sig
2、学生使用电脑在网上学习的情况
通过频数分布分析,学生经常利用电脑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或软件的人数最多,其次经常使用电脑收发电子邮件的比较多,去学术类的网站查找资料的同学和使用电脑学习各科知识的人比较少。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一步进行T检验,可以发现在使用电脑收发电子邮件这道题上,大一与大三、大四研一之间存在差异,年级越高,差异越大,说明年级越高的同学越经常使用电脑收发电子邮件。大四的同学可能经常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所以可能会经常需要收发电子邮件。经常去学术类的网站查找资料这道题,大一和大四、研一之间的差异显著,并且年级越高,差异越显著,说明高年级的同学会更主动的利用电脑进行学习。经常使用电脑学习各科知识上,大一也与大四和研一的同学差异显著,高年级的同学在利用电脑学习的态度上更加积极。经常使用从网上下载与学习有关的学习资料这道题上,大一与大四之间有显著差异,说明大四的同学会更多的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
3、学生使用电脑进行娱乐的情况
通过频数分析,在上网娱乐这一维度上,选择选择经常上网看电影、电视剧的人数居多,其次是上网聊天,选择经常上网写博客,上传图片和经常网上购物的占少数。
在经常上网看电影、电视剧这道题上,有50.7%的人选择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说明大多数的同学经常上网看电影、电视剧。由于网络的普及,在线观影变得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在业余时间都会在网上看电影和电视剧,一方面它可以给我们娱乐休闲带来了方便,但同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娱乐上会耽误学业,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经常上网聊天这道题上,比较符合的占32.1%,完全符合的占14.3,不确定的占22.1%,完全不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占31.4%,说明大部分的同学经常上网聊天。上网聊天可以使大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的联络更加方便,但同时与网络上的一些陌生人攀谈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甚至上当受骗。
在经常上网写博客,上传图片这道题上,选择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人仅占22.8%。说明大部分的同学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娱乐,这与预期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大学生是新鲜事物的代表人群,应该有很多同学经常写博客,但实际结果显示很多同学没有博客或者不会关注其他人的博客。
经常网上购物这道题有25.7%的人选择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60%的人选择比较不符合和完全符合,说明在网上购物的同学占少数。虽然网络购物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在大学生中,经常上网购物的人还是在少数,可能由于大学生经济条件的限制,网络购物还不是十分普遍。
通过T检验研究得出,大一与其他各年级之间有显著差异,并且年级越高,差异越显著,这与预期的结果有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各年级同学拥有电脑的情况造成的,大一的同学拥有电脑的人数较少,所以可能在娱乐上会受到一些限制,而大四和研一的同学,由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基本上都配备了电脑,所以导致娱乐的比重也比低年级的同学要高。
五、总结
通过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将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分为三个维度:“学生对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态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的情况”。
2、我校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态度上要比生物科技学院的学生更加积极,高年级比低年级低年级学生的态度积极。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一维度上,我校学生会更多的在网上学习,在年级上,高年级的同学比低年级的同学使用电脑学习的频率更高。在上网娱乐这一维度上,与预期的结果有差异,高年级的同学在平时会更多的在网上娱乐。
六、对大学生上网的建议
1、大学生自身
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大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高级的游戏机,对于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来说应该对自己多一些约束。网络交友需谨慎。网上有好人也有坏人,不能轻信网友,更不要轻易网恋。网上娱乐要适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因为娱乐而耽误了学习。我们应该更多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开拓我们的视野,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可以找名师在线辅导,多去学术类的网站查阅最新的学术期刊等。
2、学校方面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学风。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帮助学生摆脱网络使用过度状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在IP地址管理、不良网站屏蔽,甚至网络接入时间上的管理。同时还要做好网上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网上舆情的研究,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反映回馈机制,化解潜在的矛盾和隐患,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封堵有害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3、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起点,是大学生最直接、最初、最传统的社会化过程的主要途径。家长应尽可能地学会使用网络,借助现代传输方式加强沟通与联系,与孩子一起提高网络素养。
参考文献:
[1]庄国土.略论我国大学生基于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储备.[J]光明日报,2010,7.
[2]张守业.大学生上网都干些啥―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情况调查与思考.[J]调查分析,2006.
机构类网站 所谓机构网站通常指机关、非营利性机构或相关社团组织建立的网站,网站的内容多以机构或社团的形象宣传和服务为主。
娱乐休闲类网站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涌现出了很多个人网站和商业网站,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娱乐休闲类网站,如电影网站,游戏网站、交友网站、社区论坛、手机短信网站等。这些网站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场所。
行业信息类网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人数的增多及网上不同兴趣群体的形成,门户网站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一批能够满足某一特定领域上网上人群及其特定需要的网站营运而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使用网络媒体和消费者对话,我们此项调研首次对中国网民进行细分,目的就是想深入挖掘中国网民的上网需求和动机,以帮助品牌找到触达消费者的渠道和内容,”群邑中国市场前瞻总监张继红对国华有约频道表示。
通过座谈会和访谈, 群邑对年龄在14-45岁的、来自中国九个不同城市(从一线城市北京到徐州、韶关等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内容涉及他们的上网时间、最经常使用的网路程序和平台、需求与心境以及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的同时使用情况。通过研究受访者对55种上网动机所作的回答,他们被界定为七大类型中的一类。通过研究这七类人对以下四大平台或领域的反应,可以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四大领域是:在线游戏、在线娱乐(下载、网上音乐、视频娱乐) 、社交网站(SNS) /网上聊天,以及博客/BBS。网上购物基本只在大都会、省会城市才涉及。通过受访者对于问卷的回答也引申出了七类“驱动力”(消费者上网所需要满足的一系列冲动) ,继而显示了不同族群的不同上网方式。
七大族群的力量
虚拟世界的交际者(18%): 年轻的都市一族,典型的喜欢网上生活的人,他们把网络视作一个做自己喜欢的事,以及表达真我感受的场所。这一族的人最爱在线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购物。
追求平衡的完美者(17%): 年轻已婚女性白领,希望家庭、事业、地位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样都不少,使用网络作为平衡生活的工具。这一族的人非常喜欢互动,最爱社交网站、在线娱乐、社交网站、聊天,以及博客/BBS和在线购物。
马不停蹄地工作者(12%): 以工作为重心的专业人士,总是四处奔走,因而时刻需要连接互联网。这类人主要是住在二线城市的已婚男性,具有国际化视野。这一族人过于繁忙,没有时间上网,是在线游戏、在线娱乐、社交网站/聊天以及博客/BBS方面排名最低的族群。
分享与关怀者(15%):多为35岁以上的社交型女性,心地善良,运用网络和家人及朋友保持联系。追求时尚,喜欢购买最好的品牌,喜欢抢在别人之前尝试新产品。这一族的人最喜欢网上购物,对网上聊天、社交网站和BBS/博客也有些兴趣。
寻求刺激的“无聊者”(13%):多为已婚男性,厌倦了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通过上网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一族的人对什么都感兴趣,在线游戏、在线娱乐、社交网站/网上聊天和博客/BBS方面排名居中。
自娱自乐的“大孩子”(13%):喜欢捣蛋,思想开放,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很感兴趣。认为自己是潮流的引领者,总是购买最新的产品,尝试最新的技术。这一族的人什么都玩一点。在线游戏、在线娱乐、社交网站/网上聊天和博客/BBS方面排名较低或居中。
忙里偷闲的享受者(12%):他们中的人大多数已人到中年,事业稳定,有时间来放松。比起物质财富,他们更关心精神财富。使用网络建立个人空间。这一族人对在线游戏和在线娱乐感兴趣。
市场营销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找消费者动机。因而,群邑通过调查这七族人如何应对一系列的七种“驱动力”,即消费者上网所需要满足的一系列冲动,了解他们的上网的动机。这七类上网的动机包括从搜索信息到获得自我张扬的感觉,从追求新体验到表达自我,或者试图结识新朋友,也包括减压和消磨数小时的时间。
从数据中
得出的有趣的五项洞察
二线城市上网时间超过一线城市,互联网成为视频与游戏的主要娱乐媒介。
网吧的作用在变化,过去是中国网民上网的地方,但现在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能随时随地上网,所以网吧就成了一个社交场所,网民在这里分享上网体验,如一起玩在线游戏。
视频广告是最受欢迎的广告形式,其次是专业人士推荐或同类推荐。BBS/博客是消费者购买产品前寻求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点将会受到市场营销人员的特别关注。
上网之后最常进行的活动是登陆QQ等即时通讯网站,然后浏览社交网站。
在线娱乐不仅仅是放松而已,调查显示在线娱乐比电影和电视更受欢迎,因为选择更多,而且及时、迅速、便宜、方便、时间灵活。
2010年通过网络与消费者互动的几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