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3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对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篇1

一、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在当今经济建设进一步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更是快速增加。交通状况不容乐观,改善交通状况更是刻不容缓。提高广大群众和交通参与者的高速公路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是搞好交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径。

(1)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交通安全教育主要针对维护交通安全的需要和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主要有以下内容:

进行交通法规和制度的宣传教育;

组织驾驶员学习,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安全政策;有针对性地组织交通安全、汽车新技术和特点的培训,如驾驶员、修理工、安全员等的培训。驾驶员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包括政府、单位、家庭、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手册),同时宣传教育方式要得当,因人而异。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重视交通安全,包括事前教育,事后总结,不急功近利,奖罚分明;

交通事故现场知识培训,包括如何保护现场、照片取证、现场测量尺寸、寻求证人等;

进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制定事故对策。要认真统计交通事故的地点、时间、季节以及线路;驾驶员年龄、性别、驾龄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对事故重点人群和单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进行事故原因统计包括疾病、机械故障及其名称和分布、违规违章;

制作交通事故分布图。例如,利用市区地图,在上面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事故种类和事故严重程度,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和事故多发地段的情况,制订相应政策、法规,探索相关方法,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2)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

根据个交通参与者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教育对象分为普通群众、公路沿线居民,驾驶员及交通管理人员。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类:

普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公路沿线公路居民的安全教育,杜绝行人交通事故;严格把好培训关,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建设高素质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队伍。

二、加强驾驶员管理

机动车辆是有人来掌握的能否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同时注意交通安全,驾驶员是决定性的因素。

(1)驾驶员安全管理的内容

驾驶员管理是一项内容较广泛的综合性工作,不但包括对驾驶员的培训考核、档案整理、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等许多具体的内容,还包括对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和训练等。

驾驶员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发动机车驾驶证;检查并办理驾驶员的换证、增驾及异动手续;对驾驶员进行考核和教育;对驾驶员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研究驾驶员在道路交通中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做好驾驶员的档案,随时提供各种统计数据。

(2)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交通事故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一切事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经过大量的、多年的种种类型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属于驾驶员方面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性别、年龄、技能、气质、心理生理状况、情绪、疲劳、酗酒、受外界干扰等因素。对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是可以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开展对驾驶员、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安全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是改善交通安全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①安全知识教育

对驾驶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应定期进行,应着眼于驾驶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车辆结构与性能知识,包括车辆一般结构知识、性能特点,重点是车辆制动、转向性能与安全行车的关系,驾驶员应掌握所驾车型在任何情况下如何制动车辆;车辆安全行驶常识,包括超车、会车、通过交叉路口、复杂道路条件下行车、装载、停车、防火等安全知识;车辆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行车前、运行中、收车后的维护检查,特别是对涉及到安全机件的检查知识;交通事故的基础知识和自救措施。

②驾驶技术素质教育

驾驶技术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运输对象的服务要求,保障运输安全,不断提高驾驶员对运输对象的服务能力。驾驶技术素质教育包括以下方面:

驾驶技术知识,包括潮湿、污脏、雨或雪路面的驾驶、制动等安全操作要领,增强驾驶员处理不同路况问题的能力;货物运输知识,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以及危险品货物运输知识;旅客运输知识,包括旅客运输的特点和要求等。

(3)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驾驶员良好的驾驶作风和职业习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职业的认识、职业感情、职业理想等,教育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坚持文明行车,礼貌让车,关心客货安全和爱护车辆等方面。

篇2

1.1 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农机安全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对运输车辆和驾驶员实行安全管理。由于拖拉机,特别是手扶拖拉机的转向性、制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车辆差、噪音大、车体震动性大,加之维保不及时,较易发生事故,现行的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虽对拖拉机载人作了禁止和限制性规定,但搭乘拖拉机的行为时有发生。调查表明,拖拉机载人及超载运输是造成农机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1.2 农田作业(含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机存在安全隐患 人们认为农田作业环境简单,会操作就行,不会发生事故,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从事农田作业的机械与从事道路运输车辆相比虽然相对发生事故的几率较低,但每年从事农田作业的机械数量远大于道路运输的车辆数量(统计表明,前者是后者的10多倍),而且农田作业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因此,对从事农业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同样不能放松。

2 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对策

2.1 培训一支技术过硬和法规意识强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以下简称《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以乡镇农机站为主,县农机局派人指导,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培养一支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队伍,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其自身主导作用,为农机安全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2.2 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营造人人遵守《条例》的良好氛围

县、乡两级农机管理部门对广大农民还应加强农机安全作业常规知识的宣传。采用广播、讲座、合作社培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使他们能够掌握并宣传农机安全常识,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以便消除因第三者过失造成的农机事故。调查表明,无论是农机交通事故还是农田作业事故,第三者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条例》第四条中明确规定:“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由此可知,《条例》既要求机动车驾驶员遵守,又要求每个公民遵守。对于农机从事农田作业,凡是参与作业的人员和周围相关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农机安全作业章程,确保安全生产。

2.3 督促农机手按时进行农机年检,开展定期检查与保养

农机在年检及检查保养时,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确保农机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这就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后检查农机零部件及整机技术状况的良好习惯,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篇3

交通安全管理是高等级公路发展的关键。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关系到我国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人们生命、安全、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有力保障。时代在发展,那些旧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再有效得满通的需要,带来了许多弊端。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高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以确保交通的有效运行,我国生活、经济的顺利发展。

一、我国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1.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发生的原因方面,主要表现为驾驶员违章操作、车辆故障、道路缺陷、管理体制不顺、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等。驾驶员违章操作引发的事故率高,其中超速行驶、违章超车、超载、违章停车、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车辆纵向间距不足、措施不当、疏忽大意等都是导致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高等级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性能状况、公路的路面平整度、线形设计、坡度设计、摩擦因数设计、交通安全设施的配置、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这些都影响着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只有各方面能够比较好的协调才能确保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进行。

2.事故发生的时段

事故发生率高的的时段,主要是节假日、双休日,还有就是天气不好的时候,比如:雨雪天气、雾霾天气,同时,夜间的发生率也较高。尤其是夜间事故的发生率,高等级公路的死亡人数要比白天的少,这是因为夜间行车视线不好、参照物少、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行程单调,这些都会导致驾驶员的疲劳,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诱发夜间行车事故的因素还包括行驶车辆灯光不全及灯光使用不当,尤其是夜间两车会车时不按规定正确使用前照灯,远光束产生的眩光晃眼也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同时雨雪冰雾等恶劣气候下的交通事故率较高,雨雪冰雾等恶劣气候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大,成为高速公路重大、恶通事故发生的诱因,其中雾天对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最不利。

3.事故的损害后果

从事故的损害后果来看,重大、恶性事故多,事故死亡率高。由于高等级公路交通流量大、车辆的行驶速度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一般为追尾碰撞、多人伤亡、多辆车辆受损严重甚至报废,危害性大、死亡率高,其危害性和经济损失通常是普通公路上同类交通事故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其原因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时,动能大、撞击猛且易发生剧烈的翻滚,造成十分惨重的后果,同时在我国因交通事故每死亡三个人就有两个在高等级公路上,每年高等级公路事故死亡的人数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大多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级公路重特大事故比例较大。

4.事故中的伤者救助

高等级公路往往是连接不同城市的通道,而交通事故一般多发生在荒郊野外,对伤者的救助,一般都具有运送路途远、抢救困难、时间长等特点,如果伤者或其同伴不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这就使伤员不能及时的得到救治,更甚者可能导致伤员的死亡,从而加剧了死亡人数。

2 影响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的有关因素

1. 人的因素

在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由此可见,驾驶员的作用就很大,如果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么就很容易出交通过事故。第一,法制观念淡薄,不遵守车道行驶、不系安全带等驾车规定,这都会造成车祸;第二,很多驾驶员不习惯高等级公路的管理环境,还按照一般公路来驾驶,有一部分驾驶员对高等级公路的标志、标线的含义都不懂,适应不了高等级公路的管理环境。和对于高级公路的安全管理都存在较大的忧患。

2. 车的因素

高等级公路的发展给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对我国运输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国产汽车动力小、制动性差、轮胎质量标准低等,国产的大中型火车和客车都还不满足高等级公路的形式条件,只有少数的合资生产的轿车适合。

3. 路的因素

高等级公路的道路构造、通行环境、管理状况等因素,都对高等级公路车辆通行安全有直接的影响。高级公路的线型设计影响着驾驶员的视觉感受,与高等级公路事故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正在成为交通安全的一个新课题。

三、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1.加强对驾驶人员有关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

高等级公路对于大多路驾驶员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高等级公路的路面标志、信号服务、道路本身的功能、设施等都不太熟悉。所以,加强对驾驶员有关高等级公路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增强其交通安全意识。

2. 加强高等级公路的养护

为了保持路面的平整度、道路的稳定性、增加道路的安全性,加强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让高等级公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工作状态,能够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保证高等级公路快速、安全、舒适、经济、高效的运行。

3. 加强高等级公路沿线相关设施的完善工作

交通车辆的性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需要保养和维修的情况,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性能、形式过程的顺畅。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体力和精力的补充,这时候在高等级公路的沿线就需要设有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的设施。这些都是需要完善的。

4.建立完善的交通控制信息系统

现在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可以有效、高效的实现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完善的交通控制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将路上的交通情况传达到管理中心,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来控制路上交通的行驶,实现高等级公路平稳顺畅的交通。

5.建立规范的高等级公路管理体制

规范的高等级公路交通管理体制能够让高等级公路的交通管理事半功倍。而我国的高等级公路管理体制现在还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交通管理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交通管理工作。因此,我国要建设以建筑业为主的,集维护、收费、交通安全、服务等于一体的较完善的高等级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6.建立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公共参数分析系统

在高等级公路建立统一的“高等级交通安全公共参数分析系统”。运用计算机将这些记录的参数存储起来,为以后交通事故分析、研究提供资料。并且还能再进一步的研究中,得出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以及避免事故发生可以采取的措施。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7.建立高等级公路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建立高等级公路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是减少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措施它依靠先进的交通监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高等级公路交通运营和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监视车辆运行来控制交通流量达到对高等级公路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

4 总结

公路交通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占据基础地位,是交通安全中的重要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更不例外。因此,良好的线形、坚固平旦的路面、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都能为驾驶员的平安出行提供有利的条件。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我们还可以在公路显眼的地方多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性的标志,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行驶路途。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