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建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前言
1.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中的管(线)网络也变得日益大直径化、分类化、交叉化、多元化。在这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不时地发生一些由于管(线)道管理不善、职责不明的情况,给人们造成伤害,媒体中也不时地看到一些管道吃人的惨剧。
1.2 城市中的管道、管线目前有十种以上,这些管道(线)有的分布道路路面以下、绿化带中,管线拥有者各自为战,所以城市道路建设、开挖、修复、再挖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道路在一年中就会重复多次这样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但给道路增加补丁,更大的是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影响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 城市道路与管(线)网
2.1 目前的城市道路在20~60M之间,道路一般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行道和人行道,有的还附有绿化分隔带。道路下埋管直径也由以前的小管径增大到目前的2M大管径,而且各种管(线)纵横交叉遍布,占有道路路面中相当的部分。
2.2 在道路中间、两侧通常埋设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路灯电线管、燃气管、电信电缆管、广电线管、公安监控电缆线管等等。这些管线的颁布给现代城市提供了交通、便捷、安全保障,也是城市发展、人们生活不可缺少部分。城市道路中的管(线)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进行平面和高程的设计与布置。
2.3 城市管线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工程。
2.4 城市道路管(线)的现状。
2.4.1 城市道路的投资、建设系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要求,每个城市建设都有近期、中长期规划与建设目标。工城市道路与管(线)网规划建设中,往往设计部门只考虑到政府投资部分管(线)网的规划与建设,一般不会考虑到经营性管(线)网单位的需要。但是在现实运行中,公益道路、管(线)网中会有很多经营性公益部门,他们同样需要在这一区域进行建设、发展。从而导致目前城市道路刚建好就被开挖、修复、再开挖、再修复的现象,更有单位甚至只挖不填、不修或不按照要求修复。使得一条新建道路补顶盖面、窨井盖被偷、被损,危及安全、危及生命。。
2.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新的管线增加,老城管道的改造需要更换或扩大、改造原有的地下管线。就目前城市道的现状是今天城市道路主管部门刚修好的路,明天某个部门进行地下管道改造、修建进行开挖;再过几天又有另一个部门进行管(线)路更换、改选,进行再开挖;除管路的应急抢修外,道路是挖了补补了又挖,重复不断,更有的单位甚至是只挖不补造成行人、车辆的伤亡(毁损)惨剧。
2.4.3 有的施工队伍在修理本部门的管(线)时,只管自己的利益,工作疏忽,作业后造成其他管线的损坏。
3. 城市道路管(线)网建设管理的思考
3.1 道路是城市的对外窗口、动脉,管(线)网是城市运行、发展的保障体系。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体系。城市道路、管(线)系统又是数个组织体中的神经枢纽系统,所以为了社会发展、运行和人们的安居、乐业、安全,城市所在的政府应当给以高度的重视。
3.2 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设计仅仅是发展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规范建设、管理、施工、维修、验收程序和制度。
3.3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C11350289-98的有关规定。道路中的管线有平面位置的设置和高程设置要求,任何一个配合工程的疏忽和遗漏都将造成工程的二次或多次施工。城市道路、管(线)网的管理,应当设置地下管线统一管理审批部门。
3.3.1 该部门应具有综合管理、审批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职责,负责建设前道路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论证、审批。规定除紧急抢修外,新建成的城市道路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进行开挖施工;完成施工后按相应规范进行验收,验收时该部门应当由人员参与。
3.3.2 由该部门收集、管理本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网络资料,做到科学管理和正确地处理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网络,保证各管(线)网的正常运行,发挥其投资效益、社会效益。
3.3.3 新建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网,做到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并一次完成地下管(线)网建设施工,对于可合并和管(线)或间距较小又影响不大的管线,规划设计时可合并使用并作适当预留。对预留部分工程投资可时先由政府投资主体填付,在以后经营使用者需要使用时作有偿成本回收。
3.3.4 对已建成道路管(线)的管理。现在的城市管(线)网按照谁建设、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保证管道盖板设施的完整、安全,并依法对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在城市已建成道路下需要增设地下管(线)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能谁想挖就挖,宜以至少半年或一年内允许一次增加开挖(除紧急抢修外),实施前应进行公告,告之有关需要增加的部门,尽可能使得在最近需要增加的其它单位或部门一次性进行增加。
3.4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的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划要求一次到位,但由于道路下各种管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一些配套工程的使用功能不能一次完成施工。如果有某一个单位暂时支付不出该项道路中管(线)所需的投资费用或暂不作投资时,则整个工程将被推迟;又如果某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想把自己的工程发包给与本人或本单位有关的单位施工,而政府部门的协调又不能时,也将使该项目推迟或漏项。所以城市道路管(线)的建设是全社会的、公益性的建设工程,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必须有一个地方性的立法,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做到一盘棋。
4. 结束语
(1)城市是一个工业和人口,能流和物流高度密集的人工生态区。系统的物流中,工业三废、人类消费污染日益增加,给排水、通信、电力等现代化传递、输送和处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道路设施不仅是维护城市生态物质代谢功能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护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措施。
1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正逐步渐变为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为了更好完善这一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大型城市人口过于集中,这样直接面临考验的就是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市政道路。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成长时,不得不重视城市基础建设。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我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西部大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加强市政道路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2四川省城市市政道路发展现状
城市市政道路是物质流动和人们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根本建设,是联接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和对外交通的纽带[1]。针对四川省的市政道路调查了解发现:
(1)城市市政道路建设速度和人们生活需求之间矛盾日渐明显。
目前四川省正处在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密度高、数量大,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随着四川省基础建设的加快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将要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城市里居住,城市机动车辆数量增长过快,道路交通不堪重负。城市道路除了承担很大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负荷之外,还要承担步行交通的压力。城市将面临人口和车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城市道路建设的速度和人们生活需求之间矛盾日渐凸显。
(2)四川省各城市间市政道路发展程度不均衡。
四川省各城市间市政道路设施发展程度不均衡。大城市由于科技、经济、技术发展的速度突飞猛进,其城市市政道路设施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全省城市道路发展的水平,中等城市基本同全省城市道路发展水平保持一致,而小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如成都市与阿坝州的城市市政道路水平发展就存在明显的差距。
(3)城市市政道路规划不合理。
①道路结构不合理,功能混乱。
在四川省很多城市建设中,道路结构不合理,功能混乱。例如,城市大型公共建筑会引诱了大量车流、物流、人流,致使沿其建设的城市道路成了各种服务业、零售商业的聚集地。这样,城市道路不但要承担交通运输功能,而且还需要承担大量的城市生活功能。其结果不但使整个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使城市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了。
②城市市政道路规划缺乏长期性。
一个城市的发展结构、形态基本上均是由历史形成的,旧的道路规划对现在的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大影响。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只从眼前情况出发,缺乏长期性,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预防性的考虑,以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在城市道路的发展上没有考虑配套措施,如城市雨天排水不畅,道路经常维修却没有得到改善。
(4)道路承载力不足,未达到使用年限。
最近几年来,由于城市机动车辆数量增长过快,道路交通不堪重负。一方面,生活中的部分超载情况对城市道路承载力具有一定影响。虽然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安全系数较高,部分超载不一定直接对城市市政道路造成破坏,但它却大大加速了城市市政道路的损坏。另一方面,对城市道路不及时的养护和维修也是导致道路提前破坏达不到使用年限的重要原因。
3对四川省城市市政道路发展的建议
(1)充分考虑人们生活需求。
市政道路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城市道路是服务于人们生活,应该保证人们出入的便利、安全、舒畅,根据人们需要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当然,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不应只考虑大多数人群的需要,更应考虑到弱势群体的特殊原因的需求。所以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更应考虑弱势群体特殊的需求,结合发展需要进行市政道路建设。
(2)优化投资结构解决区域差别化对待。
四川省各城市间城市道路发展状况是不平衡的。为了使各城市的市政道路的均衡发展,各政府部门应优化投资结构,明确道路建设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投资有所倾斜,促进城市项目发展。在资金使用上应该偏重于道路维护,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率。
(3)道路规划明确道路功能。
在市政道路规划时,应该根据建设地方的周围环境、地形地质和行人及车辆的多少来设计。比如在大型公共建筑旁建设道路,应充分考虑大型公共建筑对商业、服务业的影响,明确道路交通功能,以及加强配套措施建设。尽量在提供城市休闲娱乐服务的同时,还明确了城市道路的功能,提高了城市道路的安全性 。 (4)规划设计具有长期性。
四川省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城市发展较快,日新月异,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必须拥有长远的远光和考虑,市政道路系统必须具有更新能力,能够随着城市的拓展和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城市中心山于已经成形,很难有较大变化,郊区等周边地区必须留有足够调整改变的空间,以备以后城市拓展之需要。道路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未来城市可能遭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高铁站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这一需要。
(5)加强道路养护、维修
根据城市市政道路的使用功能,应采用不同的养护和维修对策,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城市市政道路维护系统。当城市市政道路结构性能良好破坏不太严重时,可以采取预防性养护,当城市市政道路破坏严重和结构强度不足时,我们就需要重新罩面或补强。只有认识到在不同的城市市政道路性能期需及时应用不同的维护措施,这样的城市市政道路维护策略才会有效。
4总结
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城市建设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变带来了城市发展空间的变化与拓展,促使城市人口增加[2]。从而出现了一系列城市道路发展的问题:与人们生活需求之间矛盾日渐明显、各城市间市政道路发展水平不平衡、城市市政道路规划不合理、道路承载力不足,未达到使用年限等。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助于其未来发展的建议,从而促进城市市政道路发展,更好地为我国新型城镇话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基于ANP城市基础设施(市政道路)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成都市为例”,项目编号:ycjj2016108。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功能是否完好。
2、机动车道的有无被侵占。
3、有无违法基建占道现象的存在。
4、有无违法擅自开挖城市道路的现象。
5、人行道是否平整畅通,行道板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现象。
6、无障碍通道设施有无被侵占的现象。
7、道路上附设的市政井盖是否有破损、断裂、丢失的现象。
7、施工现场有无违反文明、安全施工要求的现象。
二、测评的方式
1、对照城市道路文明创建要求进行自我检查。
2、深入社区,征求市民对前期城市道路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向市民发放城市道路创建测评问卷。
三、测评情况
1、市区道路畅通、功能基本完好。
2、市区内所有基建围墙均能按照批准的范围、批准的时间建筑。同时能按照创建的要求进行围墙外观的规范与美化。
3、附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市政检查井基本完好,一些破损、断裂、缺失的市政井盖得到了修复和更换,没有对行人和行车构成安全威胁的隐患存在。
4、道路开挖现场均能按照文明、安全施工要求设置封闭围挡,安全措施齐全。施工后能及时的恢复道路的功能,并对现场进行清洁清理。
5、人行道大都平整,行道板基本完好,市内主要道路上的无障碍通行设施经过前期我们拉网似的排查后,被侵占的现象已基本杜绝,被损坏的也由相关部门进行了修复。
6、市民对于城市道路的前期创建工作给予积极的支持,同时对于前期创建工作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认同。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单位擅自开挖城市道路的现象还有所表现。在自测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道路巡查发现二个单位因为埋设地下管线而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破坏城市道路的畅通与完好。一是市创普物流公司擅自挖掘人行道青石板11х3平方米。一是水星楼房产公司擅自挖掘车行道8x0.5平方米。目前我办已经向这二家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2、个别人行道的行道板损坏严重。在皂果路与新河路交界处一摩托车销售店前的大理石行道板,因长时间车辆的碾压,造成多块破裂。在皂果路与洞庭大道交叉处(原康桥售楼部前)洗车店前的行道板因长时间车辆碾压造成塌陷、破裂。目前我办已经通知相关部门予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