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2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深化作风建设成果,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领导干部带头是前提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首先必须狠抓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切实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领导干部坚决不做”,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形成作风建设的标杆。一要强化教育引导。将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作为各级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的培训计划,运用辅导报告、典型示范、案例警示以及廉政台历、短信适时提醒等多种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引导,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使大局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根植于领导干部心中。二要强化作风监督。通过民主生活会、作风巡查、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的监督,保证上级关于作风建设的宏观决策部署和微观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三要强化言传身教。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示范导向作用,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讲廉政党课、作形势报告等制度中,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实现抓机关、带基层,抓班子、带队伍,抓领导、带群众,形成上下联动、一级带一级的良好格局。
二、规范权力运行是根本
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的权力观。少数干部忘记了“权力民赋”的这个基本道理,公仆意识淡薄,当官做老爷的心态严重,时时以“当家人”、“官老爷”自居。从跟不上转变干部作风,必须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使干部真正转变为人民公仆。一要切实简政放权。该归社会管理的交给社会,能由市场调节的还给市场,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到提供社会和市场不能提供、不愿提供的公共产品上,使政府职能回归到服务的角色定位上。二要优化固化权力。全面清权、理权、固权,进一步厘清权力边界、优化运行流程。运用“制度+科级”的手段,限制和减少权力运行中的主观因素,最大限度地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三要完善权力监督。深化基层民主制度改革,推动基层党政领导公推直选,强化基层群众在干部任用中的作用,实现领导干部权力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深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构建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等监督主体的作用,改进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完善司法监督,扩大群众和社会监督,形成全程、动态、适时的多维权力监督机制。
三、落实群众路线是关键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不下基层,不搞调研,上情不明,下情不清,当“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有的还出现了与民争利、等严重问题,造成党群干群矛盾激化。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把心系群众作为重要价值取向,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贴近基层“接地气”。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各项要求,督促领导干部带着问题去,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回来;循着矛盾去,把触发矛盾的症结找出来;奔着群众去,把群众的诉求愿望带上来。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使工作和决策能够充分“接地气”,增强针对性、预见性和科学性。二要切实为民解难题。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耐心倾听群众呼声,认真解决基层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做立行、现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带回来认真研究协调解决;对涉及面广、危害大的重点问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专项治理,确保桩桩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三要改善民生谋福祉。主动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创共享。
四、营造社会氛围是基础
请客送礼、崇权媚权、金钱至上等不良社会风气以及社会舆论对腐败现象、作风问题的高容忍度一定程度上对干部不良作风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努力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形成有利于作风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一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荣辱观为核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共同心理和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鲜明社会态度,构建来自于公民内心的强大道德约束屏障。二要积极培育社会廉政文化氛围。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形成强大的反腐倡廉正能量。三要着力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在充分发挥 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搭建与网民交流互动的网络媒体新平台,引导广大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建立群众监督激励制度,及时处理并反馈群众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严格监督管理是保障
我委领导班子在研究机关作风建设中感到,要把市委、市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必须紧密结合经委机关的自身实际,紧扣服务工业发展这一中心,选择一个形象的载体,把全市的面上要求化为机关处室的具体工作,力求取得实效。从20*年起,我们在机关组织开展了以“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20*年,我们又把这一主题进一步扩展为“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建企业之家”,并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载体和抓手,作为机关服务的品牌,持续不断的深入开展。
围绕开展主题活动,我们把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五讲五要”基本规范的形式制订下来,朗朗上口,背得下,记得牢。“五讲”是:“接待讲礼仪,办事讲诚信,工作讲效率,政务讲公开,廉洁讲防微”,“五要”是:“服务企业要热情,工作职能要转变,办事开会要限时,程序流程要公示,行政审批要依法”,每一条规范都有具体的要求。同时还制订了“首问负责”、“A、B角”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把企业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处室作风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激励处室强化作风建设,提升了机关的服务水平。几年来,机关干部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中做到了“三个进一步”:
进一步扩大了服务的对象。经委机关服务的主体是工业发展,服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过去,经委的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国有工业大企业,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各处室自觉转变政府职能,对前来办事和咨询的企业,不分所有制,不问大小,一视同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最大程度让其满意。现在,经委机关的服务对象已从19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扩展到9200多家工业企业,此外,通过经委互联网站获得服务的用户月均已超过1万户(次)。
进一步深化了服务的内涵。让企业满意不是一个简单的态度热情问题,关键是要帮企业办成事、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去年“处室作风建设年”的推动下,各处室对企业的服务更加倾心尽力。各处室在为企业服务中还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能当场解决的尽量当场解决,不让企业二次跑机关;第二,各项工作能在企业现场解决的,不让企业跑机关。
进一步升华了创建的目标。几年来,“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建企业之家”主题活动,已超出了作风建设的范畴,一些企业厂长(经理)习惯地把经委机关当成自己的“娘家”,当成企业之家、企业家之家,不少不是经委职能范围的事,也喜欢找经委商量,请经委机关的同志帮助出主意、想办法。经委从前年开始,在退出主城的企业原址上建设都市型产业园,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作法,去年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开展创意产业园建设,不少文化企业也找到经委咨询,我们也热情提供服务。应当说,主题活动已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正逐步培育成经委机关作风建设的品牌。
突出效能提升,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培育过硬的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核心在于增强机关服务能力,提升机关工作效率。近几年来,我们以破解难题为重点,把工业发展的速度,有效投入的力度,作为考核和衡量机关作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激励和要求机关各处室创新措施、提升能力、转变方式,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服务、指导和协调,切实把服务型机关建设落到实处。
我委领导班子在研究机关作风建设中感到,要把市委、市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必须紧密结合经委机关的自身实际,紧扣服务工业发展这一中心,选择一个形象的载体,把全市的面上要求化为机关处室的具体工作,力求取得实效。从20*年起,我们在机关组织开展了以“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20*年,我们又把这一主题进一步扩展为“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建企业之家”,并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载体和抓手,作为机关服务的品牌,持续不断的深入开展。
围绕开展主题活动,我们把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五讲五要”基本规范的形式制订下来,朗朗上口,背得下,记得牢。“五讲”是:“接待讲礼仪,办事讲诚信,工作讲效率,政务讲公开,廉洁讲防微”,“五要”是:“服务企业要热情,工作职能要转变,办事开会要限时,程序流程要公示,行政审批要依法”,每一条规范都有具体的要求。同时还制订了“首问负责”、“A、B角”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把企业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处室作风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激励处室强化作风建设,提升了机关的服务水平。几年来,机关干部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中做到了“三个进一步”:
进一步扩大了服务的对象。经委机关服务的主体是工业发展,服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过去,经委的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国有工业大企业,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各处室自觉转变政府职能,对前来办事和咨询的企业,不分所有制,不问大小,一视同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最大程度让其满意。现在,经委机关的服务对象已从19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扩展到9200多家工业企业,此外,通过经委互联网站获得服务的用户月均已超过1万户(次)。
进一步深化了服务的内涵。让企业满意不是一个简单的态度热情问题,关键是要帮企业办成事、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去年“处室作风建设年”的推动下,各处室对企业的服务更加倾心尽力。各处室在为企业服务中还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能当场解决的尽量当场解决,不让企业二次跑机关;第二,各项工作能在企业现场解决的,不让企业跑机关。
进一步升华了创建的目标。几年来,“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满意,建企业之家”主题活动,已超出了作风建设的范畴,一些企业厂长(经理)习惯地把经委机关当成自己的“娘家”,当成企业之家、企业家之家,不少不是经委职能范围的事,也喜欢找经委商量,请经委机关的同志帮助出主意、想办法。经委从前年开始,在退出主城的企业原址上建设都市型产业园,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作法,去年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开展创意产业园建设,不少文化企业也找到经委咨询,我们也热情提供服务。应当说,主题活动已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正逐步培育成经委机关作风建设的品牌。
突出效能提升,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培育过硬的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核心在于增强机关服务能力,提升机关工作效率。近几年来,我们以破解难题为重点,把工业发展的速度,有效投入的力度,作为考核和衡量机关作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激励和要求机关各处室创新措施、提升能力、转变方式,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服务、指导和协调,切实把服务型机关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