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演讲的技巧及方法

演讲的技巧及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演讲的技巧及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演讲的技巧及方法

篇1

一、对数学试卷讲评的理解

试卷讲评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特殊意义。数学试卷的讲评,应重视试题的针对性、层次性,注意评讲的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就题论题;讲评中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及时激励,让学生在每一次考试后都有成功感,都能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从而不断获得提高。

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

二、数学试卷讲评的方法与技巧

试卷的讲评也要讲究技巧,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都有一定规律。如能按规律讲评,就能使讲评课达到最佳效果。

1.抓住讲评的最佳时期

有些教师为了反馈及时,往往是批阅完试卷后发下就立即讲评,认为学生刚做完还没忘,效果要好一些。其实不然,因为你这时去讲,往往是讲学生做错的一些题目,而事实上学生做错的题目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很快就能自己解决,有的甚至在刚交上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就能弄明白的题目,无需教师去讲。因此,教师应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

2.试卷讲评的关键是备课

讲课(题)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学生测试情况,讲解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

3.试卷讲评要重视技巧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评课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手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注意分析归类,注重减负高效。

教师在讲评课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可按以下方式归类:

一是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评。

二是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归到一起进行分析。

以上归类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渗透的。通过归类思想的练习,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避免“题海战术”,从而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篇2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片语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辱国”等等都彰显了身为管理者拥有卓越表达力的重要性。没有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就不可能进行出色的管理。

本课程为管理者介绍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表达力训练方法,并详细讲解具体场景的表达技巧,构建起个人的语言魅力,使学员掌握到卓越有效的管理沟通技巧,出口成章的演讲与表达艺术!

 课程目标:

 克服当众表达的紧张胆怯心理,培养当众表达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 提高运用口语自由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 掌握在不同商务场合当众表达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 冲破人际沟通的心理障碍,掌握和提高人际沟通技巧;

 掌握各种形式演讲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吸引力和逻辑性,达到敢讲、会讲、讲得好。

课程对象:

 企业中高层经理

 希望能够快速提升表达能力的企业管理者

 希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表达力的社会人士

 有意提高公众演讲水平的人士

课程精髓:

 演讲表达的内容:人们通常认为,管理者良好的表达力是由于出众的表达,其实,卓越表达力的真正来源是之前的内容编排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 演讲表达的方式: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可以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优秀的内容需要巧妙的构思和设计才能取得完美的呈现效果

 演讲表达的呈现技巧:每个商务和职业场合都是管理者表演的舞台,如何将思想和内容准确无误的表述出来以取得最佳沟通效果,需要管理者掌握不同背景下的表达技巧

培训内容(标准课时14学时):

第一模块:管理者职业演讲表达力概述

主题导入——管理者的演讲与表达能力

1、 职业表达力与大众表达的区别

2、 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表达能力

3、 演练与点评:演讲表达能力测试

4、 职业表达力的训练方法和方向

5、 管理者表达有哪些特点

第二模块:演讲表达的基本呈现技巧

1、 一分钟主题演练——发现问题,找到目标

2、 演讲表达的经典结构——导入、主体、收结

3、 3分钟主题分享——建立结构

4、 如何进行压力转换?

5、 开场结尾8大问题

6、 7种导入快速破冰

7、 7种收结引发行动

8、 演讲者站坐走姿规范

9、 演讲语言运用技法5种

10、 演讲表情运用技法6种

11、 如何在演讲时表达自如?

12、 如何运用眼神传递信息?

13、 如何运用手势加强演讲效果?

14、 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情理升华?

15、 如何让点评切中肯綮、精彩纷呈?

16、 如何选择自己的演讲风格?

17、 3分钟mini演讲演练

第三模块:演讲表达过程中的现场掌控技巧

1、 “破冰”的作用与方式、方法、技巧

2、 “互动”的方式方法和作用及功效

3、 “点评”的要领与技巧

4、 “控场”的要领与技巧

5、 “应变”的要领与技巧

6、 演讲时的提问技巧

7、 演讲时的应答技巧

8、 如何提高现场掌控能力

9、 3分钟mini呈现演练

第四模块:演讲内容与资料的编排制作技巧

1、 企业内部沟通的主要载体

2、 演讲稿的准备方法与技巧

3、 即兴 演讲的准备技巧

4、 报告资料的准备方法

5、 ppt的制作技巧

6、 需领导披阅的资料编排技巧

7、 思维导图的应用

第五模块:管理者即兴演讲的方法和技巧

1、 需要管理者即兴演讲的场景

2、 即兴演讲不“即兴”

3、 模拟演练与点评:特定场景的即兴表达训练

4、 即兴演讲需要掌握的8大要点

5、 即兴演讲的效果升华——完美深刻印象的形成

第六模块:专业演讲表达能力提升

1、 管理者演讲表达的要素

 表达时的态度

 改进演讲的措辞

 注重演讲的台风与个性

2、 管理者不同场合表达的设计

 主持会议、致颁奖或领奖辞

 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

 设法在中结束

篇3

①在演讲结束时简洁、扼要地对自己已阐述的思想进行总结,帮助听者加深印象。

②利用赞颂的话结束演讲。人一般都喜欢听赞颂成了人们交往的最好手段。通过这些赞颂的话,会场的活跃气氛可达到一个新,讲者和听者的关系就更融洽了,给听者留下一个满意的印象。但要注意,讲者在说赞颂的话时,不能有过分的夸张和庸俗的捧场,否则听者就会有溢美或哗众取宠的感觉。同时,讲者说话的表情要自然,态度要严肃,口气要诚恳。

③利用名人的话或轶事结束演讲。权威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恰当地运用权威和名人的话或者轶事结束演讲,可以把演讲推向一个新,给讲者的思想提供最有力的证明。讲者可借助象“最后,我想引用×××的话(或者关于×××的一个轶事)来结束我的演讲……”。但要注意,讲者引用名人的话或轶事要有针对性,要能丰富和深化自己演讲的主题。

④利用诗结束演讲。用诗结束演讲可使演讲显得典雅而富有魅力,听者听了也会产生清新和优美的感觉。引用诗句同用名人的话或轶事一样,要有目的,要为演讲的主题服务。同时,讲者引用的诗一定要短,

最好四句,最多八句,而且讲者一定要谙熟地背诵所引用的诗句,否则弄巧成拙,反而影响演讲效果。

⑤利用幽默结束演讲。除了某些较为庄重的演讲场合外,利用幽默结束演讲可为演讲添加欢声笑语,使演讲更富有趣味,并给听者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讲者利用幽默结束演讲时,要做到自然、真实,使幽默的动作或语言符合演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绝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否则只会引起听者反感。

⑥利用呼吁结束演讲。这方法对一些“使人信”(相信)和“使人动”(行动)的演讲来说,效果尤为显著。讲者通过对与听者有共同思想、共同愿望、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的某问题的阐述,使演讲达到一定。然后,讲者利用一些感情激昂、动人心弦的讲演词对听者的理智和情感进行呼吁,并借助象“为实现我们预定的目的而奋斗”等语言,向听者指明行动的具体步骤,这样,讲者实现了激励和感召听者的目的,听者马上就会明了讲者的意图和自己行动的具体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