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外贸业务实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项目设计不太合理。目前许多高校都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设了实验学时,但在实验项目设计上较为随意,相关联的专业课程实验项目设计上有重复,衔接不太合理。比如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开设的国际结算、外贸制单和国际贸易实务几门课程的实验项目有很多交叉和重复,没有针对各自的课程侧重点调整实验项目,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很多实验项目的设计比较零散,局限于单一实务技能的操练,缺乏全流程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容易使学生缺乏对贸易实务全流程的把握。
(二)实验软件内容更新滞后。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际市场行情以及汇率、进出口税率政策不断发生变化,而学生们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中使用的软件内容大多有所滞后,没能跟上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随之调整。实验软件内容上的更新滞后,直接影响了学生进行实验模拟操作的学习效果,不能真实地了解现实的国际经济形势,无法熟悉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如国际结算、国际货运、报关报检等环节的最新惯例和政策。比如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实际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方面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足以说明目前的教学不能及时跟上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和变化。
(三)实验教学资源较为缺乏。虽然市面上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林林总总,但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实验项目设计的教材不太多见。大多高校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都是依托于实验指导老师编制的实验指导书进行,内容较少零散,不够系统和丰富。另外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的综合实训实验室的建设有所滞后,很多高校仍然采取的传统的电脑加实验软件的实验室模式,未能建设能适应国际贸易实务全仿真模拟综合实验需求的专业实验室。
(四)实验教学师资不足。开展高质量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对于指导老师的要求颇高,不仅要有扎实的实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目前高校很多教师大多属于“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对于学生的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给予指导。因此实验教学师资较为薄弱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的建议
(一)推行国际贸易实务实验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一个完整的项目,在跟进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实操技巧的提高。这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纯理论教学的“填鸭式灌输”,实验目标明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参与和开展项目实训过程中能很好地消化和掌握课堂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和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技巧,同时能锻炼学生的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实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是主导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观察者和引导者。老师需要在学生推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执行效果的自评和互评等。同时在设计国际贸易实务实验项目化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模拟现实的国际经济环境,包括当前的外贸政策、世界市场行情、各种税费水平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规则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尽可能真实的国际贸易交易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实验教学结合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目前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受到了很多高校的认可和好评。在POCIB平台上学生可以选择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全球多个国家成立公司,自己通过平台产品信息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然后通过交易磋商后签约,进出口商分别根据签约的结算方法和贸易术语履行不同的义务。最终系统会根据学生的业务能力、学习能力、盈利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评价。
一、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国际经贸专业实践特点,今后国际经贸专业必须以培养教师综合实践能力为突破口,建立以校内国际经贸模拟实验室为中心,以课堂案例教学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为支撑,以毕业论文撰写为检验手段,以双语教学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体系的构建
(一)认知专业模块
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入校时,首先要对其实行专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在学生寒暑假时,要求学生走入社会,对从事国际经贸的公司和企业以及海关、商检机构、海运企业、保险公司、银行等展开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二)专业课程实践模块
专业课程实践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当讲授进出口结算时,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填写单据。可让学生参观本地的港口,观看真正的海轮、集装箱、堆场、海关监管地等实物、实地;至于教授运费和保险费,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和保险公司去询价;有关报关和检疫的问题,鼓励学生直接找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去咨询等。
(三)校内实训模块
模拟实习环节可以相对集中安排在第七至八学期,结合专业课的开设进行。目的是使学生拥有模拟进出易洽谈演练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国际经贸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分别建设外贸英语口语及语音实训室、外贸业务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等。实训项目包括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等。
1、外贸地理实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介绍国际商品资源分布和地理航线。
2、外贸英语语音、口语实训。在《外贸英语》和《外贸英语口语》等课程中,通过语音室的设备设施、影音资料等强化学生的语音和口语训练。
3、外贸单证实训。在《国际贸易单证制作》课程中,尽量收集本地企业常用的单据类业技能的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外贸实践中,涉及大量的单证。如果学生对此不熟悉,很难深刻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所以需要组织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收集、整理课程涉及的有关单、证、表、案例、工具书、参考书等实物资料和数据资料以及教学软件、教学光盘、录像并尽可能收集本地外贸企业的案例,结合案例的具体业务进行单证填制的训练。
4、外贸综合技能实训。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和《基础会计实训》等课程中,利用财务会计实训系统、电子商务实训系统、进出口业务实训系统,对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综合训练。通过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首先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再到出口合同的订立、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投保,结汇,总之,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具体实践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到相关的单位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制导就能胜任工作。
(四)校外实习模块
校外毕业实习是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普遍做法,其实施主要依靠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具体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却有着相当大的困难,一是企业担心泄漏其商业机密,不愿意接受实学生深入其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不愿长期合作。对此,一方面可采用协议的方式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也可采用游击战的方式建立一批灵活的实训基地。为保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连贯性,必须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力度,杜绝学生实习期间随意请假、旷到、怠工等不良行为。(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二、当前襄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
随着襄阳自贸片区的发展建设,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电子商务的阵营中来,带动了跨国电商人才需求的增长。襄阳跨境电商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许多跨境电商人才不能跟上电商行业发展的要求。符合跨境电商要求的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一种业内常态,这也为本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地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互联网+外贸”即跨境电商模式扩大业务量。目前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既要懂专业、会英语、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实战,又要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规程、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而目前不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跨境电商这一新兴行业的了解不够,实践能力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期间缺乏相关跨境电商实战的实践教学。当前,地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有待更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I一直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懂英语、会商务是人才培养的主旋律,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在一段时间内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改革等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侧重实体外贸业务忽视互联网电商平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知识陈旧等问题,学生实践教学也更多的偏向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等方面,无法适应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对人才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语言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这类教师语言能力强,但商务实践经验相对不够,很难对学生的商务实践给予充分的指导。二是商务课程的老师和部分来自企业的教师,他们有较强的商务实践知识和行业企业知识,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语言功底相对薄弱,对学生掌握商务英语语言帮助不大。三是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英语教师。这类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很好地将外贸实践和英语结合起来。这类“双师型素质”教师是最为理想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教师。但是这类教师所占比重不大,而且也缺乏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经验。
(三)校内实训条件不够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结构不合理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在仿真实训室利用外贸实训软件按照实际业务流程进行仿真外贸业务操作,让学生熟悉未来岗位工作任务。但是,这类软件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导致在近几年外贸市场、经济形势、商务规则等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学生操作与实际商务环境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商务操作能力。此外,跨境电商实训软件的匮乏也造成学生对跨境电商实战操作训练不够。目前校外实训基地中的外贸企业仍以实体外贸业务为主,拓展业务的方式也还以参展等传统方式为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从事跨境电商来拓展业务的企业较少,且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对学生了解并参与跨境电子商务实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改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与时俱进,围绕襄阳自贸分区建设,更新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增加跨境电商知识的课程,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实战的实训教学,把最新的跨境电商知识、国际商务操作规则、流程传授给学生,减少一些语言理论课程、商务理论课程,按照适度、实用的原则,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