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个人综合能力素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

篇1

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和个体发展时,应具有的个性特点、品质和综合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初中生的现代素质的培养是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本质要求

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同时促进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促使学生的身心成长,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关键。在音乐课堂教育中,教师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能力。

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综合性思维,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初中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初中生的现代素质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初中音乐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身心健康。在音乐教学中,独特的个性品质是学生现代素质的综合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健康的身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发展现代素质的本质要求。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唱歌、舞蹈、演奏乐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换而言之,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健身作用。

新课改下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团队合作变得极其重要,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现代素质。积极开展初中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 初中生的现代素质的培养是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现代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突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推动了素质教育的积极有利的发展。

培养初中学生的现代素质,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初中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传统单一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满足了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需求。

在新课改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音乐教学过程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才能充分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现代素质的发展,从而有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各项素质,使学生的终身健康得到综合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 初中生的现代素质的培养是初中音乐教学在时展中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学改革,应该明确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责任和任务标准,转变传统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的音乐教学目标,从而摆正初中音乐教学在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个人心目中的地位,提升初中音乐教学在各科教学中的地位,化解初中音乐教学被忽视的困境。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初中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从而导致了初中音乐一直是选修课程,无法得到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个人的重视。由于学生不重视,教师随便教,导致音乐教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重要功能。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应该着重培养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人才,初中音乐教学应与时俱进。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育,应遵循三个面向的标准,即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才可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而促进学生的现代素质的发展。

学生现代素质的培养,是音乐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新课改下的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成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 结束语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课程,首先要促进学生现代素质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要着重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36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学校教育教学为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地人才支持,而人才的培养,又往往与教师的培养策略息息相关。相比之下,庸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综合能力比较高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虽然教师不是绝对学生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所谓“师傅领进门,成才在个人”,如果教师在最初的阶段,没有给学生指出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没有给学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那么,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要走的弯路必然会非常多。因此,针对教育这个大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注重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在教师个人素质得到提升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策略地助力学生在求学道路上少走弯路,继而更好地更高效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最终为社会所需要。

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促使教师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呢?接下来,笔者就与大家一同来探究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加强对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是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的有效方法,与时俱进是教育教学能够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改的教学新形势下,学校除了要及时地根据教育部门出台的教学改革策略,制定自身的教学策略之外,还要及时审时度势,对教师群体进行及时的培训工作,这一策略的关键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可以及时地组织教师们对当下新实行的教学改革策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从而对新课改这个新的概念有一个更为准确而到位的诠释和理解。

第二,通过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培训,教师可以对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最新的参考依据,为学生制定出更合时宜,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新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三,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对于学校总体教学实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不仅可以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也可以促使学校的教学总水平有所提升,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局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说到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化教学水平,实质上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教师的个人着装是否要更加得体;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要及时地改善;教师的课堂互动形式是否要及时地改进;教师与学生相处及其对学生评价的原则是否要进行改善等等方面。

要想使得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有所提升,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基本内容,也是需要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其次,加强对教师个人阶段性教学监测和检查工作的力度,使得教师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业绩,也是能够促使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策略。没有压力就难有动力,面对新课改的教学新形势,我们要想使得学校教师的教学策略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助力学校的教学水平获得提升,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检查和检测力度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这种形式下,教师才能及时地变压力为动力。为了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在众多同事中取得优秀,他们必然会在教学中多下工夫,为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而不懈的奋斗。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教学水平来讲,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定期通过听课、讲课比赛、笔试考查等相关形式,对教师近期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和检查,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就会自觉地在平时的教学和备课工作中,有意识地对自己严格要求,从而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促使教师的个人能力不断提升。

再次,开展教职工教学竞技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互相竞争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一种能够促使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提高个人教学业绩的好方法。竞争与合作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式,为了更加有力地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教学竞赛和个人特长竞赛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检查和督促,从而使得教师能够在不断严格要求自身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就拿语文教学来讲,一般的教师可能只是照本宣科的给学生讲解生字词、讲解文本大意和中心思想,让学生背诵经典段落等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果我们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组织的活动能够吸引教师的兴趣,那么,他们必然会积极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善,力争以多样化而丰富的形式开展好每一次的课堂授课,真正使得学生能够在愉悦而享受的氛围中学习到新鲜的知识。

最后,建立更为标准而积极的职称和奖励机制,促使教师更加自觉地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综合素质,助力教师教学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74-001

作为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的运动项目,武术以套路、格斗、功法等作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参与者的内外兼修,属于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现代教育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身心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过程。武术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肩负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重任。只有不断探索武术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方可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一、武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个人情操

武术充分发扬了我国民族重道德、讲礼仪的良好传统,武德教育能使学生了解,习武并非是为斗狠、逞强,而是为了了解“做人”之道。武术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诚实友好、遵纪守法的观念,还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输进取、正义、报效祖国之理念。武术讲求外观与形体、动作、气质、韵味之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

(二)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

武术教学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武术的学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要求学习过程中不能因客观或“高原现象”等问题而滋生消极情绪,动摇习武的决心和信心,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鼓励其通过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磨砺自我,并在该领域有所造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武术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由于武术存在很多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跌、扑、滚、翻等动作,因而有利于锻炼人的协调性,增强习武者的力量,提高其速度及柔韧性。各层次学生可结合自身爱好及身体素质,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武术内容加以锻炼,能够有效地发展自我身心素质。

(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通过武术教学,有助于改善学生脑部结构与机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经过训练之后,还能提高其记忆力,增强其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武术门派及拳种众多,且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就某种程度而言,没有创新就没有武术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因此,习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五)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

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仅融合了民族文化之精华,还融入了精湛而多元化的技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养生、美学内涵。通过武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技能技巧,还有助于使其找到适合自我的锻炼方法,并从中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于习武过程中逐步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武术追求的是个人纯熟的技艺、独特的神韵与丰富的意境,因此,通过武术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其独特的思维、知识、技能结构,逐步内化为自我人格特征,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武术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若干建议

(一)结合武术的特点,加强武德教育

我国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武德,如树立远大的理想、爱国爱民、尊师重教、团结友爱、修身养性、举止端庄等等。加强武术教学是继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基本途径。因此,武术教学必须将加强学生的武德教育放在首位。借助于武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习武之内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武德观,并以此指导自我规范自身行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具体而言,可采用专题讲座、日常要求、培养三位一体的方法来实施。

(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上文已经提到,武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关注就武术中的文化内涵加以讲授,以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在习武过程中汲取文化营养,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三)加强基本功教学与锻炼

一方面,要求武术教师必须注重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日日练功,不断提升自我武术素质;另一方面,要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尤其注重加强学生臂、腰、退、桩四大功法的锻炼,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专项素质。

(四)兼顾套路及对抗项目的练习

武术教学要求内容必须全面,不仅包括套路内容,还包括对抗项目的锻炼,以便培养学生的武术技能,同时满足学校的需要,展现武术防身、健身等多重功能与价值。教师应注重确保武术教学的质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习武积极性,采用有效的组织、锻炼形式,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练习的有机结合,实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三、结束语

武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顺应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趋势,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武术教学为切入口,通过提高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其道德情操,锻炼其意志品质,提升其文化智力水平,充分彰显个性与自我,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