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5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生命的需求,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崇明越江隧桥工程竣工在即,为此,上海市组织力量开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其中,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是针对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工作的再管理活动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采用“能力-机制-参与”框架分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具有宏观管理属性
1、战略主体性
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上海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型城市及生态城市的伟大实践。作为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的再管理活动之一,管理评价在崇明生态岛建设及评价中具有战略主体性,在生态建设的主客体关系中地位突出。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生态化相比,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是主体性活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城市政府、企业、家庭与居民、社团及社区等城市组织,它们从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的生态建设活动,都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对象和具体内容。同时,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是一种宏观性、全局性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宏观战略管理行动,不同于具体的生态项目的管理活动。因此,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既有主体性,又有战略性,合称为战略主体性。在上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活动及其评价同样具有战略主体性。
2、战略主导性
管理评价在崇明生态岛建设及评价中具有战略主导性,在生态建设主体间的关系中价值突出。生态城市建设及管理活动的主导力量是城市政府。相对于企业及社区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主体,城市政府通常是主导性力量。我国是世界上大规模由政府牵头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国家;所以,城市政府在生态建设的战略行动中扮演了主角,具有战略主导性。因此,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中,基于政府主导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的管理评价具备了战略主导性,这也是一种宏观管理属性。
3、战略总控性
管理评价在崇明生态岛建设及评价中具有战略总控性,在生态建设的系统性结构关系中功能巨大。生态城市管理不仅需要防止由于经济增长导向而导致的生态危机,也要防止由于生态主义导向而导致的社会经济衰退或持续贫困倾向,为此需要实施针对单一建设导向的综合导向管理。同时,生态城市管理需要在生态化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等单一的局部建设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协调管理,实施针对单一战略管理的综合战略管理。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中,综合导向管理和综合战略管理不同于生态建设中的单一战略,具有突出的综合战略功能,构成了生态城市管理评价的直接诱因和独特性,可以归纳为“战略总控性”。
二、管理评价需求取决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特征
1、能力建设喜忧参半,需要进行评价
(1)国有产业资本为载体的规划与建设模式独辟蹊径。1998年12月,上海市市政府将崇明县东旺沙、团结沙84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扩展至174平方公里)授权给上海实业集团统一规划与经营。上海实业集团入驻崇明,这是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中一项重要的体制创新。这种由市政府授权管理、县政府协调支持、国有企业集团统一规划、建设与运营的生态化建设模式可以称为“政企双方三位合作”模式或“国有产业资本模式”,具有独辟蹊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生态岛建设的法治化工作初露锋芒。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施行。该法除规定对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外,还要求对各种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力求从决策的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后,上海制订了《上海市实施办法》。这一切意味着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法治起点高于以往国内其它地区的生态建设。《崇明县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5-2007年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都达到了100%。
(3)收不抵支的财政条件下,生态岛建设的财政支持任重道远。《崇明县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全部财政收入开始小于财政支出,收不抵支的财政格局延续至今。为此,上海市政府自2004年起在崇明实施了“税收委托征管、地方税收全留、公共项目差补、生态专项扶持”的财政税收体制。但是,由于收支缺口持续拉大,由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在制度设计方面的不规范性和制度运行方面的法治化水平较低,由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存在着时滞性和不稳定性,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财政支持仍然任重道远。
2、机制建设面临挑战,需要进行评价
(1)环境治理保护的投入力度冲高回落。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崇明的环保投入占全县增加值比重上冲到8%,2007年则回落为6.4%;崇明县政府计划2007年以后的五年中维持在5%。这一数据超过上海市的平均水平。但是,崇明占上海1/5的土地面积,拥有上海大部分湿地资源,现有环保投入绝对规模仍然非常有限,环保投入的需求空间和供需缺口都是巨大的。
(2)土地管理中的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十分艰巨。在崇明,湿地及滩涂的保护修复问题,是生态岛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从战略总控的高度加以评价与管理。研究表明,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是过度的。东滩湿地退化表明,上海正潜伏着较严重的生态危机,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工作十分艰巨。
(3)环境与生态的监测监控机制有待探索。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网格化处理是一种重要的保障机制,这在上海市区已经有大量成功的实践。但崇明主要是广阔的农田,难以直接照搬这种网格化处置机制。为此,崇明相关部门考虑在网格化机制难以覆盖的区域范围内推进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建设,用以弥补网格化处置机制。所以,在崇明,环境与生态的监测监控机制仍然有待探索,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评价。
3、公众参与状况褒贬不一,需要进行评价
《崇明生态县建设规划》显示2006年“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6%,超过国家生态县建设的标准。但是,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种种争论仍然不绝于耳。崇明生态岛建设是否能够得到各界公众的积极参与,仍然是一个严峻挑战。为此,需要相应进行管理评价,从公众参与角度积极实施面向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
三、“能力-机制-参与”评价构成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
“能力评价-机制评价-参与评价”这三位一体的评价需求构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与框架(参见表1)。
1、推进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建设
“能力评价”是针对生态建设活动的管理能力进行的管理评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制性思想性的发展基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管理表现
2、推进生态岛建设的内涵式管理机制建设
“机制评价”是针对生态建设活动的管理机制进行的管理评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的运行机理和实现方式。在崇明生态岛政府的公共管理体系中,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属于政府内涵式管理的范畴,是狭义的“管理机制”,外在机制属于政府外延式管理的范畴,主要是指“公众参与”。“机制评价”可以推进生态岛建设的内涵式管理机制建设。
3、推进生态岛建设的外延式管理机制建设
“参与评价”是针对生态建设活动中的公众参与进行的管理评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公众参与”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的运行机理和实现方式。
四、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1、“能力评价”需求
加强生态岛的规划与决策、创新与示范、法治与评价、科技与政策、教育文化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能力”的评价与建设,建立以“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支撑体系(主要是“基于科学和财力的规划与决策体系”)、执行体系(主要是“先行的创新与示范体系”)和保障体系(主要是“可行长效的法治保障及环保评价与准入体系”),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制度基础,并构成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2、“机制评价”需求
根据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需求,其“管理机制”主要是“基于规划决策能力的生态岛建设政绩考核与引领机制”、“基于创新示范能力的环境治理和生态维护的平行投入机制”,以及“基于法治保障的环境及生态事件网络化测控处置机制”。它们分别构成以“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支撑机制、执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内涵式的机制保证,并构成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机制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3、“参与评价”需求
根据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的评价与建设的需要,其“公众参与”主要是“基于网络化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基于国际化的企业行为规范机制”,以及“基于知识化的环保型社会团体的公众影响机制和科学普及机制”。它们分别构成以“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支撑机制、执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外延式的机制保证,并构成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公众参与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五、结论
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中,管理评价具有战略主体性、战略主导性和战略总控性,取决于生态岛建设在能力建设、机制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宏观管理特征;因此,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具有宏观属性,不容回避。“能力评价-机制评价-参与评价”这三位一体的评价需求构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注:本文是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崇明专项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DZ1205604。)
第一阶段:新产品导入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胜在庙算”、“多算则胜”这些千古名句都是在强调做好市场营销前期调研和论证等基础准备的重要性。识别与发现市场机会并按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更是直接影响产品/品牌顺利导入市场和健康发展的关键。识别与发现市场机会包括:消费者需求洞察、消费者及经销商的探索性定性研究、消费者使用习惯与态度研究、市场细分及定位等;产品开发调研包括:产品组合研究、产品概念设计与测试、产品包装研究及测试、产品/品牌名称测试、价格研究及敏感度测试、产品品牌形象与定位研究、广告研究等。
第二阶段:产品成长期
完成了前期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基础工作和使产品的成功导入市场,接下来就是成长期,需要产品和品牌按既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成长。此阶段的市场调研主要任务是获知产品及品牌发展状况及对市场活动效果综合评估。包括对品牌及广告的连续性跟踪研究,消费者使用习惯与态度研究、产品及品牌形象与定位研究、市场活动效果综合评估等。
第三阶段:产品成熟期
产品处于成熟时期其市场营销任务是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这时期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探索产品的优化组合、明确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主要包括对品牌和广告进行连续性跟踪研究、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使用习惯与态度研究、品牌健康状况和品牌资产研究、媒体策略研究和包装改进测试研究等等。
在流着血、流着泪的最艰难时刻,两个相爱的男女,一个在废墟之下,一个在瓦砾之上,他们不停地说着婚礼、婚纱、旅行、大海、阳光等等美好浪漫的话题。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这样的鼓励,这样的感情,她才在废墟里坚持了整整104个小时后奇迹生还!这一段超越死亡的浪漫,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废墟下的坚持:
我要活下去!
贺晨曦是四川绵阳人,今年26岁,她2007年才参加工作,在北川县农业发展银行营业部任出纳员。与她相恋两年多的男朋友郑广明则在成都市打工,每到周末,郑广明就从成都来到北川看望贺晨曦。
2008年5月12日是星期一,吃过午饭之后,郑广明就该返回成都了。可是,当贺晨曦把他送到车站后,郑广明依依不舍地不愿意走,他决定第二天再回成都。事后,郑广明不止一次地庆幸自己没有离开。
郑广明又将贺晨曦送到单位。到了银行门口,贺晨曦微笑着跟他告别:“好啦,快回去吧,我得上班了。”这一幕正好被来上班的同事张丽看到,她笑呵呵地调侃着两个年轻人,郑广明这才腼腆地挥挥手告辞,
贺晨曦的办公室在二楼,有两重防盗门。她和张丽说说笑笑地走进办公室后,牢牢锁上了门。另一个男同事尹洪已经在办公室里了,他们像往常一样,一边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一切都像以往那样普通而平常,可是,接下来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一瞬间改变了他们每个人的生命。
14时28分,办公室忽然剧烈摇晃起来,他们都停下手里的工作,惊讶地互相张望,接下来的摇晃来得更猛烈了,办公室几乎要塌了。“地震!”这个念头刚闪过脑海,他们就立即冲向门口。可是,两扇厚厚的防盗门还没来得及打开,巨大的天花板就砸落下来。那一瞬间,贺晨曦下意识地抱着脑袋趴在地上,然后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贺晨曦醒了过来。世界变得一片黑暗,她感到身上像是压着千斤重担。贺晨曦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埋在废墟里了,庆幸的是,她还活着。贺晨曦吃力地伸手摸索,她摸到了尹洪和张丽。贺晨曦轻轻摇了摇尹洪,良久他才有了反应。张丽也苏醒过来,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身边的东西,试图找到一条出路,让身材瘦小的张丽先爬出去求援。
当时,两扇重重的防盗门压在三个人的上面,既为他们挡住了巨大的水泥石块,也将所有的出路堵死。他们挤在狭小空间里动弹不得。拼命努力了一阵,贺晨曦感觉有点呼吸困难了,她知道是空间太小氧气不足了。张丽用力蹬了一下脚下的碎石,终于蹬出了一点缝隙,立刻有空气进来。这一点点带着粉尘味的空气,对三人来说都是珍贵的,他们齐声大喊,希望外面的人能听到。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此刻的北川县城到处都是呼救声,所有的人都在奔跑,都在哭喊,不断有房子轰然倒塌。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呼救声,就算是听到了,人们也无能为力。因为银行的四层办公楼全都倒塌了,他们被深埋在废墟之下,上面全是巨大的水泥石板。
喊累之后,他们都沉默了。贺晨曦心里想着男朋友郑广明,他现在在什么地方?他安全吗?他会来救我吗?一个又一个念头浮上脑海,她是多么担心郑广明也被压在废墟下啊,同时又是多么盼着他能来救自己……
再说郑广明送贺晨曦上班之后,就回到了她的宿舍上网。刚在电脑面前坐了没有几分钟,只觉得一阵眩晕,一瞬间房子就开始剧烈摇动,郑广明立刻意识到是地震了,他冲下楼去,幸运的是一点也没受伤。惊慌失措的郑广明第一反应就是拿起电话联络贺晨曦,但当时手机上已经没有信号,始终打不通。
郑广明立刻向贺晨曦工作的银行跑去,当他看到原来的四层大楼竟然变成一片废墟时,心都碎了。他立刻扑上去,拼命用手挖着瓦砾,撕心裂肺地喊着贺晨曦的名字。然而,喊了半天,也没有一丝回应,郑广明绝望地瘫坐在瓦砾上。
此刻,废墟下的贺晨曦渐渐感到昏昏欲睡,眼皮越来越沉重,终于沉睡过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响起了一阵音乐声,贺晨曦惊醒了过来,才知道原来是张丽的手机闹钟响了,现在已经是5月13日早上了。在废墟里迎来了一个黑暗的早晨,三人都百感交集地互相问候。
在黑暗中,他们都知道坚持下去有多重要。从来不喜欢张扬感情的贺晨曦,开始说起她和郑广明之间的小故事,张丽也开始说起她的妈妈。尹洪受伤最重,每说一句话都很吃力,他艰难地说:“如果这时能坐在办公室工作,是多么幸福。” 贺晨曦和张丽都轻轻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他们一直聊天,坚持到了15日的早上,距离地震已经过去六十多个小时了。这天早上,尹洪没有问候大家,贺晨曦摸到他身上已经变得冰凉,她难过地对张丽说:“张姐,我们俩一定要坚持下去!”可是,张丽也虚弱地说:“我不能陪你说话了,你自己要坚强……”接着,只听她轻轻说了一句:“妈妈,我对不起你。”然后就再也没有了声息。
两个同事先后离去,趴在地上的贺晨曦已经哭不出眼泪了。尽管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她却努力睁着眼睛,回忆着以前跟郑广明在一起时一幕又一幕快乐的情景,她在心里不停地给自己加油打气:“活下去!活下去!我的家人还有广明在等着我!”
废墟上的求婚:
亲爱的嫁给我好吗?
地震过后,郑广明就一直在废墟上四处寻找。冥冥之中,郑广明总是觉得贺晨曦在呼喊自己,他相信贺晨曦一定还活着,他一定要把她找到!
5月15日晚上,地震已经过去八十多个小时了,虽说已经过了搜救的黄金时间,但是郑广明依然不肯放弃,又跑到废墟上一遍一遍呼喊着贺晨曦的名字。
此时的贺晨曦在黑暗中又冷又饿。“要是有一碗热腾腾的稀饭多好啊!”正幻想着,她隐约听见外面传来声音,再一细听,是男朋友郑广明在呼唤自己!她百感交集,激动不已,用尽全身力气回答着:“我在这里!”
可是,贺晨曦的声音是那么微弱,她喊了几声之后,就再也没有力气了。她听见有脚步声渐渐远去,那一刻她简直要绝望了,只能在心里呐喊着,希望郑光明能感应到自己的心声。
其实,郑广明已经听到了贺晨曦的回应,他赶紧跑去找救援人员。然而,救援人员来到后,静静听了一会,却什么声音也没听见。郑广明焦急地喊着:“曦曦,曦曦,你再说句话啊!我知道你还活着!”可是,再度昏迷过去的贺晨曦没有听见他说话,郑广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救援队离去。
郑广明跑向免费寻亲电话处,联系上了在绵阳的贺晨曦父母,他流着泪说贺晨曦被压在废墟下,她一定还活着,叫两个老人放心。
5月16日凌晨,贺晨曦的父母从绵阳赶到北川,在郑广明的带领下来到废墟上,一行人大声呼唤着。已经迷迷糊糊的贺晨曦听见了,她睁开眼睛,她知道疼痛能让人清醒,就用受伤的手去撞击冰冷的防盗门。终于,她觉得自己清醒多了,虚弱的她,用尽全力喊道:“我在这里!”
郑广明再次听到了女友来自废墟底下的生命呼喊,他泪流满面,飞奔着再去寻找救援队伍。无锡消防总队官兵听到郑广明的报告后,派了泰州支队和无锡支队的近三十名救援队员,带着生命探测仪赶到废墟上,果然探测到废墟下有微弱的生命迹象,于是,他们立即展开了救援。
然而,几层楼板被压缩成很小的空间,要准确判断出她所在的位置并不容易。再加上余震不断,贺晨曦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要给她信心!”在一旁心焦不已而又出不上力的郑广明看到眼前的情景,知道救援过程会复杂而麻烦,他赶紧调整自己的心态,换了轻松诙谐的语气,开始和废墟下的贺晨曦不停说话。他跟她聊他们认识的过程,聊平时生活的趣事,却一直没有听到贺晨曦的回应。
郑广明忍着眼泪,接着说:“哎,亲爱的,你说,等你出来以后,我们去哪里旅游啊?”见贺晨曦不说话,他又说:“要不,我们去大连吧,我喜欢大海。”
“我喜欢雪花。”终于,从废墟下传来贺晨曦微弱的声音,全体救援队员为之振奋。郑广明也一阵激动,他压着狂喜很快说:“好啊,那就听你的。我们去漠河吧,那里一定有雪。”
由于没有大型救援机器,官兵们只能用手搬运水泥块,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救援工作已经进行了五个多小时了。在搬开一块水泥板后,一阵恶臭散发出来。终于,他们找到贺晨曦的位置了,那臭味,是已经开始腐烂的两位同事遗体散发出来的味道。
郑广明看到女友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顽强与死神抗争着,泪流满面。他动情地说:“曦曦,你马上就可以出来了!出来以后就嫁给我好吗?我一定一生一世都对你好!”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贺晨曦听到男朋友在求婚,哽咽说道:“我们……我们还能结婚吗?”
“能,一定能!”郑广明满怀憧憬地说:“你说说看,你喜欢西式婚礼还是中式婚礼啊?要不我们选西式婚礼吧?你穿上婚纱一定非常漂亮!”
“不……我喜欢中式的。”贺晨曦虚弱地答道。就这样,在流着血、流着泪的最艰难时刻,两个相爱的男女,一个在废墟之下,一个在瓦砾之上,他们不停地说着婚礼、婚纱、旅行、大海、阳光等等美好浪漫的话题,用坚强的态度向死神挑战。
救援还在进行中,官兵们用电动切割机切出了一个狭小的通道,让一个个子最小的战士钻进去,挡住通道的几个沙发被战士用手一点点抠了出去。5月16日下午2点,消防战士终于看到了一只胳膊。不过,这只是张丽的遗体。越到里面越困难,那扇防盗门挡住了救援的道路。尹洪的腿也死死压住了贺晨曦。旁边还有钢筋阻挡,极难拆除。
下午5点,救援人员从二楼的一条缝隙钻下去,为贺晨曦送去了牛奶及葡萄糖液体,鼓励她坚持住。
这个时候,贺晨曦已经在废墟下坚持了99个小时!在废墟上,已经口干舌燥的郑广明依然在不停跟女朋友说着话。“结婚的时候我们要请谁啊?你列个名单给我吧。”郑广明依然围绕着结婚这个话题,他知道这个话题也是贺晨曦最爱听的,那一刻,他恨不得女朋友立刻能从废墟里跳出来,他们就在这废墟上举办一场最浪漫的婚礼。
贺晨曦知道男朋友是在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鼓励自己坚持。她努力撑着,一个一个说着想邀请参加婚礼的朋友的名字。郑广明似乎还不满意,补充说:“你别忘了,这些救你的官兵也要请啊。他们都是我们俩的大恩人!”
到晚上7点10分,贺晨曦在地下的时间已经有101个小时了,身体、心理都已经十分脆弱,消防官兵及时调整了施救方案。救援队员分成几个小组,轮流进入废墟,每隔一段时间就轮换一次。为避免再次塌方给贺晨曦造成更大伤害,他们不敢用气割机,只能先用多功能钳剪断钢筋,再一点点地挖开砖块和瓦砾。
足足挖了大约六米深,救援队员先把两具遗体运了出来,然后,用千斤顶顶住防盗门。他们小心翼翼,生怕力气用过了导致房子整体倒塌。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晚上10点12分,救出了被埋在地下104个小时的26岁的贺晨曦!
爱的奇迹:
我们要一生一世在一起!
贺晨曦被救援人员迅速抬出废墟,她终于重新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迫不及待地张开双眼,看一看这久违的世界。当她看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不禁感叹道:“今晚月亮好圆啊!”守护在旁边的郑广明立刻脱下自己的外套,心疼地替贺晨曦遮住脸,他担心这柔和的月光也会刺伤长期在黑暗中的她的眼睛。
救护人员抬着担架一路飞跑,郑广明也紧跟在后,一步不离地守护在女友身旁。一直在现场跟踪报道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采访了郑广明,问这件事对他们最大的意义是什么。郑广明腼腆地说:“是一生一世吧。”
李小萌被这个生命的奇迹所感动,更为这个爱的力量所感动。她哽咽着说:“在男友的鼓励和陪伴下,这个女孩在被埋104小时之后获救了,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是爱的奇迹。我们看到了一个渴望生命的女孩,看到了一个对她从未放弃的男友!”
这段画面,通过中央电视台传遍了大江南北,而郑广明这个朴实的小伙子也感动了很多人。他们在网上纷纷发帖,称郑广明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许多网友还表示,想要参加他们的婚礼。
贺晨曦获救后,立刻被送到救治点,郑广明一直陪在她身边,不停地用纸板给她扇风,他怕天气热了,贺晨曦的伤口会溃烂。5月18日晚,贺晨曦转到了西南医院骨科病房,经检查,贺晨曦右脚受伤严重,全身多处挤压,身体极度虚弱……听说女友的右脚有可能被截肢,郑广明立刻表示:不管她变成怎样,我也要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