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地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是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它既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技术资料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和记录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胡编乱造工程技术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外部原因,但就技术管理人员自身来看,也与其对工程技术资料的认识不够深刻有关。
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认真分析会发现?工程技术资料可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工程施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如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等。第二类是施工过程的记录性文件;如各种验收记录、测量记录、施工日记等。第三类是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性文件;如各种材料的合格证、复试报告等。第四类是对产品的评定结论性文件:如分项、分部质量评定,基础、主体质量评定等。这四类资料除个别资料兼有两种性质外,大部分资料都只有以上一类性质。这样分类,便于我们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统筹把握。本文就工程施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加深对这三种资料的深入理解,从而有效地指导施工生产活动。
我们所面对的施工任务具有两重性一一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首先,做为施工项目,它必然具有一般项目的特征:这就是一次性,正是由于一次性,决定了此项目与彼项目的不同,就是按照同一套图纸施工的两个单位工程,也会由于坐落地点的不同、施工力量的不同、施工技术能力的不同、地质条件等诸多外部因素的不同影响而不同,从而导致了项目的终极目标一一工期、质量、成本的不同。所以施工项目永远不会相同。因此项目属性决定了我们到手的每一个工程,都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外部因素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设计和管理。其次作为商品,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即它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施工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从建筑市场上获取施工任务,建立用户至上的观念,否则,施工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
由此看来,正是由于施工项目的这两重属性,决定了施工过程的一些特殊的管理方法、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正是由于我仍所面对的施工项目每个均不相同,所以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通用的、一成不变的施工过程和控制办法,这就要求对每-个项目都应对其施工过程进行预先全面的设计和控制,从理论上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是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决定的。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才能充分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工程特殊部位和难点部位进行把握和分析,从而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施工组织设计所要解决的。为此,对施工组织设计就提出了一个标准,这就是必须能够预测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特殊部位和难点部位的施工方法,有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圆满实现。所以说,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针对具体工程、能够指导施工,施工过程中只要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计划、组织、操作,并对外部影响因素加以考虑,进行适当的调整,施工就会顺利进行。这也提出了一个检验施工组织设计的标准,即:优秀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指导工程顺利、,快速、优质地施工。如果一个施工组织设计达不到这一要求,那么文字再优美,逻辑性再强,也不能成为优秀施工组织设计,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只能针对具体的工程,那些被评为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不是针对具体的工程,必然会失去其优秀的价值,这也是工程项目属性所决定的。
既然施工任务有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那么施工组织设计的商品属性又表现在哪里呢?这表现在一项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当体现出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点上〈这里的经济效益包括科技进步效益、社会信誉效益等〉。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工程有了完整的施工图纸、确切的施工地点、明确的外部环境后,它的影响因素就有不确定状态进入确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列举出很多种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经过优化,总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该工程的最好的方案,该方案既能保证王期又能保证质量、成本。
因此,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离开了它所针对的工程,就无法对其评价,市场经济要求尽量少的投入赢得尽量多的利润,这是每一个工程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它是施工项目商品属性的必然要求。由上述分析可知,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从宏观上对施工过程进行总体布置和总体安排,因此,它是站在战略上的,控制性的思考的结果,虽然它对单位工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囊括,但对于分部工程就显的指导不够具体。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8631.8m2,其中1号地下车库建筑面积7847.6m2,停车位189个,为Ⅱ类车库;2号地下车库建筑面积5316.6m2,停车位117个,为Ⅲ类车库;3号地下车库建筑面积5467.6m2,停车位117个,为Ⅲ类车库。地下1层,建筑高度4.2米,剪力墙结构。
该工程民用建筑设计等级为三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配电室为Ⅰ级。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
二、施工方案
本工程三个车库均为地下建筑,基础开挖时采用明挖方式,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装运,用于回填土方堆于施工区附近的临时堆土场,多余土方远运弃置。
基础及底板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所有框架柱纵向钢筋一律为机械连接或等强对接连接。基础及柱、墙身、顶板模板均采用竹胶板,内侧采用满堂红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支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泵车输送到指定位置浇筑,插入式震捣棒震捣密实。
施工工期180天,三个地下停车场同时施工,安排三个施工队同时作业。各个地下停车场内分两段进行流水作业。
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以设计文件及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通过对质量要素和质量程序的控制,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应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部总工程师要对质量总负责,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质量;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作业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各道工序从“人、机、料、法、环”诸方面加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管理模式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实现质量目标,成立以项目经理、总工为质量领导小组,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检查,把质量目标落到实处。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配备精干质检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2、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本工程特点,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本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建立的原则为:紧紧围绕质量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创优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相应组织、技术保证措施和及时准确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四、施工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及分包合同均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奖罚办法。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无安全措施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3、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认真建立“职工安全教育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每天有佩带袖章的安全员值班。现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安全责任区划分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
5、安全防护用品、钢管、扣件、螺栓、电力线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6、中小型施工机具均必须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并挂安全操作牌。
7、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电力线必须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并按规定设红灯警示。
8、基础开挖前要对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进行调查,有地下管线的地段,改机械开挖为人工开挖,挖出的管线必须进行保护。
9、各种大型施工机械,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良好,并经试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10、参加施工的驻地管理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像片,安全员的配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11、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五、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各级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一律挂胸卡上岗。
2、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满足消防、施工、环保及当地政府的有关法规的要求。施工平面布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场内一切物品,严格按图定位设置,做到图物吻合。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和排水设施,规范、安全、可靠,建成安全标准工地,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成文明工地。
3、施工现场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进行围护,在现场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立现场施工总平面图及总平面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材料管理等规章制度,设立标有施工单位名称、工程概况、施工负责人、施工工期等内容的标牌。在围护周围设置照明等警告信号,保证安全。现场出入口设专职门卫,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4、施工现场修建施工污水、生活废水处理排水设施,保证不因施工、生活污水污染既有排水设施和周围环境;现场的施工用水、用电管线布置合理,安装规范、安全、可靠。
5、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材料存放严格限定在施工用地限界以内,且不影响安全运行和交通。
6、大型机械或构件运输、行驶,事先对既有路面宽度、限高及交通管制情况进行调查,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和走行线路,避开节假日、上下班等高峰期,减少或避免对既有交通秩序的影响。
1 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关系的概述
1.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施工技术、施工安全与计划等等,是对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在遵循建设经济规律下用系统的思想,对施工各个环节、阶段以及各种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的计划管理行为。
1.2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贯穿于整个项目,是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总和,或指项工程预期开支后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1.3 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由上述就可得知,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对施工各个阶段、环节以及各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的计划管理,而工程造价实质可以说是工程建设成本,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方案、技术、进度和机械设备施工效率等等,另外施工管理水平都是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为保证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唯有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期下加快施工进度和机械使用效率,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应不同的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因此,为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必须进行施工方案优化。目前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法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2 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2.1 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降低工程成本主要因素,施工方案的确定也是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在工程开工前,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就目前经常采取优化施工方案的方法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但两者相比较而言,我们一般采取定量分析法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合理的施工方案决定正确的工程单价,进而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
2.2 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施工工期的缩短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使项目尽快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工程投资的贷款利息。工期合理与否应以在满足计划规定的前提下费用最低为标准。工程总费用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直接费随着工期的延长而减少,间接费在一定范围内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3 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材料费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占的比重很大,约占建筑安装费的50%,有的高达70%左右,因此,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材料价格受产地、运输方法、运输距离、运输价格等因素影响,因此,应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工程材料。首先应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了解不同产地材料的价格,然后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运输价格计算不同供应方式的材料价格,最后参考当地的市场价格选用最经济的方案。
2.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指导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有重要组成意义。所以各项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可以为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提高有力的保障。
3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降低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密组织工程施工,施工方案的优化,工期总进度计划安排,机械设备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得工程建设成本降低,而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降低工程成一种手段。
3.1 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选择施工方案是各类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因此成为施工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施工方案的优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而且还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施工方案,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顺序是指施工过程或分项工程之间施工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的作用在于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资源投入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安排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和机械的停歇时间,缩短施工工期,将原来的施工成本降低,即相应缩短工期时间内的间接成本。
(2)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工程达到质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在施工各个阶段所用的各种办法。
(3)科学组织施工组织施工。一般可采用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三种形式。但现在的施工作业组织一般采用流水施工,因为流水施工综合了依次施工和平行施工的优点,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作业方法。
(4)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可理解为在已拟定的几个施工方案中,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或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在技术上可行的,同时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质量等要求,且实际费用最小的施工方案。通过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能够从各施工方案中选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有利于降低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
3.2 优化施工进度计划降低工程造价
选择最优施工进度计划降低工程造价。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压缩建设项目的工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劳动力的安排、材料的供应和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等情况,均衡地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合理的优化,不盲目压缩工期。通过合理优化施工进度压缩工期找到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它不仅能够完成施工图纸及合同规定的内容,满足合同要求的质量、安全施工以及工期的要求,而且其工程造价也较低。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可以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来进行。由工程总成本与工期的关系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工程成本是随着工期的变化而变化的,越接近最佳工期则项目的总成本就越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来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3.3 材料价格管理的强化
要对材料信息网进行建立,从而使材料价格得以动态管理。作为占据工程总费用60%左右的材料,对其进行造价控制十分重要。尽管各省都对造价信息刊物进行定期,但是其对材料价格则涉及较少。因此,管理与控制造价的有关部门要对材料的价格信息网站进行建立,在对信息化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使材料市场、造价咨询单位、施工企业与业主得以融为一体,在强化材料价格透明度的基础上,将管理部门公布的相关材料的信息价作为编制和审核工程预结算方案的参考限价。
3.4 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降低工程造价
在施工现场上,除拟建建筑物外,还有各种拟建工程所需的各种临时设施,如混凝土搅拌站、材料堆场及仓库、工地临时办公室及食堂等。如果施工现场布置的不合理,会造成施工次序的混乱,各施工队伍间相互干扰,影响队伍的施工进度。
4 结语
施工企业要降低工程成本,首先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其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即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材料资源与施工现场的平面规划和布置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进度,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同时加强材料价格的管理来寻求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降低成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忠德.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关系探讨[J].河海水利,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