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煤矿企业安全

煤矿企业安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煤矿企业安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煤矿企业安全

篇1

1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工作,始终保持着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零容忍态度,始终保持的持续高压态势,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煤矿整体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充分展现了我们在安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虽然我们在大事故的防治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是对于零星事故的掌控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通过对这些事故的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因素还是由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一些习惯性三违和各类不规范操作行为时有发生所导致的,这些都是由于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所造成的。由此可见,煤矿企业要想保证安全生产,首先要狠抓职工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安全教育的有力支撑,来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从而为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安全教育对于企业的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2当前煤矿安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2.1教育方式陈旧,职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当前煤矿职工的思想开始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职工普遍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提不起兴趣,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煤矿仍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少、交流少,职工往往是被动参与教育,应付了事。个别单位对安全学习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组织安全学习时,只是对照着单位的一些文件制度或者是一些事故案例等草草念一遍,没有更深层次的对职工进行引导和教育,职工也只是听听了事,根本没有起到教育效果。2.2教育模式单一,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安全教育活动由于与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让职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但是,安全教育活动需要职工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实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煤矿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中,老生常谈,安全教育活动也都是一些签字、宣誓等老载体、老手段、老方法,不但不能起到教育效果,甚至会让职工有反感情绪,不能保证教育效果。2.3效果评价呆板,不能很好地反映职工安全技能。教育效果评价机制是为了检验安全教育成果,及时发现职工安全短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煤矿仍停留在闭卷考试的传统模式下,在这种模式下所得出的效果是不能很好反映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的,到最后只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3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教育的创新举措

3.1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安全教育工作如果没有吸引力再好的知识也不可能很好地传递给职工,要想让职工能够主动进行安全学习首先要在方式创新上找办法。要紧密结合当前职工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保证教育的灵活性、及时性和共享性。比如利用好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微信群这种深受当前人们喜爱并广泛应用的新平台,将安全知识通过微信传递给每一个职工,让职工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把一些安全生产知识,应知应会知识,企业内部的相关要求都融入其中,同时开展一些网络集中交流活动,通过网络业职工进行密切交流,听取他们对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对于一些好的建议要积极应用,并对建议职工进行表彰奖励,让职工能够主动参与到企业安全管理当中。3.2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增强安全教育的影响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一些传统的安全教育活动提不起兴趣,使得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组织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突出职工参与的重要性,多选择一些职工能够广泛参与的活动内容,让每一名职工都能参与进来。比如开展以班为单位的主题班会,大家围绕一个安全问题或者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事故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一起总结事故教训,共同研究整改方向,使每一名职工都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3.3创新教育效果评价机制,提高安全教育效果评价的准确性。安全教育的效果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来作为保证,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职工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所掌握安全技能的强弱,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教育实施者提供更加准确客观的教育短板,从中找到重点安全不放心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助指导和教育,补足教育短板,从而保证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比如将教育效果评价与职工技术培训相结合,利用各类实操基地,模拟井下环境,组织职工模拟进行操作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应用情况作为职工技术培训的重要指标之一,统一考核,统一评价,从而获取更加全面的教育效果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总之,煤矿安全工作无小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只有持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让每一名职工都能够建立起正确的安全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对安全工作的敬畏之心,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助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作者:魏华安 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四矿保卫科

参考文献

篇2

1.职工工资拖欠问题导致职工人心不稳,思想不安定

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是对企业安全生产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我国国营煤炭市场持续不景气的发展态势下,职工的思想隐患必然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国营煤矿货款拖欠问题日益严重,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放假,职工工资也无法正常发放,对职工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其家庭生活困难。

2.企业管理不到位

我国煤矿企业在经过近几年的安全生产投入后,企业安全形势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安全管理混乱。一些国营煤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对政府的安全整顿治理有所忽视,采掘接续失调,一通三防问题突出。其次,用工秩序混乱,一小部分国营煤矿在行业发展受到局限的情况下,对用工秩序疏于管理,甚至导致职工下井数量和登记数量不符的现象,冒名顶替问题也时有发生。第三,安全生产监察力度缺失。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趋势影响下,一些执法人员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建工工作的执行过程中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监察制度和标准,安全监察的只能发挥受到一定限制。

3.安全生产管理投入低,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呈现出低迷的态势,企业亏损,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限制,企业为了持续发展采取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安全措施,为煤矿生产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2]。同时由于我国政府煤炭管理部门撤销,地方管理部门对安全基金的管控能力缺失,不利于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有煤矿的安全生产投入也受其影响开始减少,安技措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直接导致矿井安全隐患增加,紧急事故处理能力下降,严重制约着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煤矿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宣传的方法和途径

1.构建具有革新特征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理念,是实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安全文化在职工思想上的渗透一般是通过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来实现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管理中逐步加入安全文化教育的内容,能够有效增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因此,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中,要注意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彰显企业内在价值,从全局角度着手建设安全文化理论阵地和媒体宣传阵地,通过新时期企业安全生产规律的研究,对企业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加以指导。

2.推进企业安文化制度建设,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首先,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要保证安全文化宣传的功效就必须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为安全文化宣传工作提供相应的之路保障,为职工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工作热情。其次,加大对班组施工工作的约束力度,实现对施工环节的安全生产。加强对班组安全生产环节的约束,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文化构建情况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细则,通过相应的积分考核制度对职工的生产行为进行按个的管控,促进班组文明施工建设活动的开展。第三,对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适当的奖惩,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3]。企业可以根据职工的实际生产状况和生产行为,对每一季度中极大提升安全生产效率的班组和个别职工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对于在生产活动当中违反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最大限度的提升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煤炭企业要想保证安全文化宣传活动的实际效果,就因该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形式和途径的文化宣传措施,充分发挥安全宣传教育自身的信息传播优势和思想教育优势,通过强化安全文化的知识型和趣味性特征,向职工普及安全文化知识,不仅要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也要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事故自救和逃生意识,提升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4]。

篇3

2以规范安全管理为目标,建设安全管理文化

建立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重点控制不安全行为,在生产系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支持安全管理,不断改进,科学预防,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增强员工按章办事,根据行为的运行规律,提高员工专业素质。领导重视调研、提高资源利用率、主动改善环境、加强服务、完善管理、制定制度、宣传及时性、丰富性、全面性、贴近生活、群众、国情、方式趣味性、生动性、多样性。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把安全文化建设和民生,经济,生态结合起来,注重地方风俗习惯的保护,时时处处把工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嘘寒问暖,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老人赡养,子女上学和就业,幼儿的照顾,让他们安心工作,全心工作。可以设建议箱,及时获得安全隐患信息并尽力解决。从短期来看,这些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从长远看,职工安全,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俗话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小心驶得万年船”,在人们心中不时化解难题,让有修养的人负责教育宣传安全文化注意事项,当事情出现时有冷静的头脑和周密的准备,可以让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好的保护。

3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建设安全行为文化

按照“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理论结合技能相互结合,通过开展技术大会,岗位培训,技能鉴定,现场演练,操作技能竞赛等,使员工掌握自己的职业危害源,知道如何识别危险,规范从他律到自律的安全行为。需要制定行业规划,提倡自由竞争,吸取国内外其他矿业安全文化的长处,制定发展计划。提高文化素质,鼓励读书创新,及时性、时效性、丰富性、全面性、多样性宣传。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学知识预知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排除,禁止一个人单独下井以防不测。在平原地带树木可以支撑矿内的工作区域周围,还可以在矿内搭建简易救生小房,里面有照明,干净的水源和休息场所,必要时提供食物和垃圾篓。

4安全环境文化

“一排、二覆、三屏障、四种、五灌、六养护”的6步法绿化复垦模式。“一排”是排土壤,细致,诚实,避免滑坡,为造林提供了依据;“二覆”是覆土,让采场腐殖质土覆盖在排弃物表面,创造绿化条件;“三屏障”是在边坡1m×1m砂腐殖质土壤固化好,做好水土保持,避免雨水的侵蚀,风力侵蚀;“四种”是种植草本植物,灌木,适合当地气候生长;“五灌”,即,喷灌、滴灌和微喷灌;“六维护”,它是日常管理,不仅是植被补种、养护,及时维修水管,保证水管畅通。树木是水库,雨天可以吸收水分,旱时可以释放出水分和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和粉尘,树和土地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土地肥夭,树木对于土地的把持力度可以防止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山地丘陵地区山体滑坡现象。

5预防为主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生产中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培训一线工人,经常唤醒安全意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核能、太阳能、氢能和其他可再生资源制。提倡节约用煤,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矿难大多属于煤气中毒事件,利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重大故障。学习山西等地建立地下防御防备小室。一种估计是世界煤矿可采资源量达4.84×104亿t标准煤,2014年世界人口总数现在已经突破70亿,按目前全世界的耗煤量计算,可用500年。人们为了安全的需要制造核能用于防卫,可以把这种高强度的力量用来为人类合理利用,核燃料也有它自身的危害性,这个可以通过科学来提高其安全性。这样需要大力发现科技生产力,培养人才和技术人员,让机器挖煤,并通过托运系统把煤矿运出。在机械上安装瓦斯监测监控器和温度敏感感受器,以防高温高CO等易燃气体引起火灾。解放出更多的人来研究核能等新能源。还有对于人类无限膨胀欲望的限制,提倡安全第一,经济第二,尊重人类自身和自然发展规律,放慢粗放发展节奏,加快发展环保能源。

友情链接